養豬時,仔豬易發生腹瀉,要如何防治呢?

農村八戒666


養豬生產從總體上可劃分為仔豬生產和肉豬生產兩 部分,而仔豬生產又是肉豬生產的基礎.仔豬育成率是種 豬場一個重要生產指標.如何提高仔豬育成率,減少仔豬 死亡是培育仔豬的關鍵.仔豬死亡原因主要有凍死,壓 死,餓死和下痢.預防仔豬下痢是提高仔豬育成率的重要 措施.仔豬最容易產生下痢的幾個時期是出生後1—5d, 2—3周,斷奶前後以及新購進等幾個時期.

1仔豬出生後1—5d下痢的預防

1.1保溫防壓初生仔豬調節體溫的能力差,寒冷對仔 豬的直接危害是凍死,又是壓死,餓死和下痢的誘因.保 溫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保持仔豬舍的乾燥與 溫暖,教槽區四周圍起一道高25—30cm的隔牆,防止地面 賊風侵人,地上鋪一層保暖物或木板床,上裝電熱燈.即 使在夏天,仔豬在7—10日齡前,日夜都要開著電熱燈. 使仔豬舍溫度在l一7日齡保持32?一28?,8—30日齡 28?一25?.

1.2吃足初乳由於母豬胎盤的特殊構造,大分子免疫 球蛋白不能通過血液循環進人胎兒體內,因而初生仔豬不 具有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吃初乳獲得.初生仔豬吃不到

初乳,很難成活.初乳含有高量維他命A及免疫抗體,一 定要保證每頭仔豬均能吃上初乳.

1.3提高母豬的泌乳量母乳是仔豬早期營養的惟一來 源,必須保證讓每頭仔豬每h吃1次奶.,

1.4及時補鐵初生仔豬體內儲備的鐵只有30—50mg, 仔豬正常生長每頭每天需鐵7—8mg,母乳中含鐵量很低, 每頭每天從母乳中得到的鐵不足lmg.如果不給仔豬補 鐵,其體內鐵儲將在7d內耗完,仔豬就會貧血下痢.仔豬2 —

4日齡時要注射150mg鐵質以防止貧血造成的下痢. 1.5保持豬舍乾燥絕對不要用水沖洗分娩舍或分娩 欄,只要把糞便剷除乾淨即可.

1.6加強母豬分娩前的飼養管理,保持母豬的健康母 豬在分娩前40d和5d注射大腸桿菌滅活苗,以避免引起 致病性大腸桿菌仔豬下痢.

2仔豬出生後2—3周下痢的預防

(1)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仍要保持仔豬舍的乾燥與 溫暖,仔豬喜歡睡在木板地上或加了地鋪的地坪上,要為 仔豬創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小環境.

(2)適時補料:母豬泌乳高峰期在產後20—30d,40d 後顯著減少.母豬泌乳量逐漸減少,仔豬生長越來越快, 這就造成仔豬營養供求矛盾,如果不及時補料,就會影響 仔豬的生長髮育.早期補料能夠刺激仔豬胃腸發育和分 泌機能的完善,可以預防仔豬在以後因採食日糧引起不適 而發生的下痢.仔豬在7日齡時,在小型給飼器中灑一把 人工乳或乳豬飼料,讓仔豬誘食,當飼料髒了,倒掉再加人 新鮮飼料.

(3)控制仔豬舍的溼度,以免因溼度過大造成感冒和 下痢.不要用水沖洗仔豬舍,用鏟子將豬糞剷除乾淨.保

證仔豬舍乾燥和溫暖.

(4)加強母豬泌乳期的飼養管理,保持母豬正常泌 乳:母豬在妊娠期,泌乳期要喂全價飼料,飼料配方要穩 定,不驟變,不喂發黴變質和有毒飼料,不限量飼餵,提高 母豬泌乳量,母豬奶多,仔豬下痢就少.

(5)一旦仔豬下痢要及時查找原因,一方面改進母豬 飼養,另一方面同時要搞好圈舍衛生和消毒,抓緊時間治療. 3仔豬斷乳後下痢的預防

(1)斷乳之前必須讓仔豬的消化道習慣於飼料,因此 必須在仔豬10日齡起喂飼新鮮的人工乳或乳豬飼料.母 豬奶在分娩後第3周達到泌乳高峰,然後漸漸下降,此時 仔豬的食慾漸漸增大.斷乳對仔豬是一大應激,如果仔豬 在斷乳前沒有習慣1d吃200—300g的幹飼料,則斷乳的 第1d會吃的非常少,變得很餓,然後一下吃得很多,由於 吃的過量,仔豬在斷乳後的2—4d就會拉稀糞. (2)仔豬到了21日齡後便可斷乳,此時先把母豬送回 到配種群中,但不要把仔豬移到別欄,應原圈飼養.一隻 母豬對小豬來說不只是供應母奶而已,母豬的低沉聲音和 溫暖的乳房都會給與仔豬安全感.

4新購進10—20kg仔豬下痢的預防

(1)把小豬由一個豬場遷移到另一個豬場是一種強 烈應激,通常會弓I起下痢.因此,要加強飼養管理,為仔豬 創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

(2)要為仔豬提供含有高劑量藥物的乳豬飼料,可預 防下痢,當新進小豬,到達新場時,要飼餵該種飼料至少15d. (3)仔豬由遷移的應激中恢復後,將飼料逐漸改為適 合仔豬生長期的飼料



大山中的養豬人


豬拉稀是養豬場經常遇到的情況,也是讓養殖戶非常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分析豬拉稀的原因,豬拉稀怎麼辦?

豬拉稀的原因

1、細菌性拉稀

細菌引起的拉稀常見的有黃、白、紅痢,黃痢多發於出生後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的仔豬,1-3日齡的仔豬最為多發。紅痢多發生在1-3日齡仔豬,一般病程短,死亡率高。白痢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死亡率低,但影響仔豬的生長髮育。

2、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常見得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等。豬傳染性腹瀉是由傳染性胃腸炎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嘔吐、嚴重腹瀉、脫水的現象,10日齡內仔豬死亡率較高。仔豬流行性腹瀉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赴歐發生在春冬季節。輪狀病毒病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仔豬急性胃腸炎,仔豬較易患病,10~28日齡豬最易感染,並有明顯的腹瀉,死亡率較低。

3、飼養管理造成的拉稀

仔豬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提抗力差,容易造成應激引起仔豬拉稀,仔豬腸胃發育不完善,仔豬斷奶應激會造成仔豬拉稀,豬舍環境差,仔豬誤飲用髒水引起的拉稀等。

豬拉稀的解決方案

1、細菌性拉稀解決方案

天蓬硫酸粘菌素+板青顆粒+速補21飲水兩天,然後拌料五天

2、病毒性拉稀解決方案

天蓬硫酸粘菌素+強效維生素C飲水連用5-7天,如採食量正常可以拌料

3、飼養管理造成的拉稀解決方案

保持豬舍環境衛生,減少應激反應,可以用天蓬生命源防治仔豬拉稀




俺家農村


大家好,很高興來參與這個話題,這個話題我是深有體會,我想分三點來回答,供大家參考

1.飼養母豬是很容易,簡單的事,只需定時喂料就行,特別是下崽時是很頭疼,操心的事

2.仔豬從出生時,就要24小時不間斷地觀察和看護,選好適當溼度,準備好拉稀藥,當有仔豬拉稀,就立馬塗藥(現在都出來塗在耳朵旁的藥),也要做好打針藥,同時進行,仔豬最怕拉稀,每時每刻都要觀察

3.仔豬拉稀相當操心,所以一定要細心觀察,切不可大意


花鄉平民百姓


當仔豬發生腹瀉,發現一隻隔離一隻,同時給予治療,罐服慶大黴素,或是氟哌酸,或是穿心蓮慶大黴素肌肉注射,仔豬腹瀉發病率高,傳染性強,不僅要做好治療還要做好防疫。

對於已經感染正在治療的仔豬,補充維生素電解質,或是葡萄糖鹽水,肌肉注射慶大黴素或是穿心蓮或是穿心蓮2毫升交巢穴注射效果很好。

1.同時仔豬的石槽活動場所要整體消毒採取一清二洗三消毒的策略用氫氧化鋁進行消毒,

2.飼料中添加土黴素粉,或是0.5%氧佛沙星飲水.或是10%的檸檬酸鈉拌料飼餵,

3.轉移仔豬到已經消毒好的豬舍給予保溫保暖,同時加強飼料轉化率,少喂勤添!

4.繁育母豬產前15天注射大腸桿菌三價苗


舞動未來77


仔豬的生理系統發育不完善,消化系統和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寒冷的抵抗力很差,氣候驟變、賊風入侵以及保溫不當時,可造成仔豬免疫力下降,此時腸道內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仔豬腹瀉;仔豬對各種應激因素如斷奶後母仔分離,食物變化,環境及其溫度、溼度的變化等非常敏感,應激反應會導致腹瀉;仔豬消化系統機能不健全,飼餵高蛋白、高鈣飼量,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的發生。 1.1.2 營養性腹瀉 仔豬腹瀉與其在胎兒期和哺乳期的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妊娠母豬營養不良,尤其在妊娠後期,飼料中蛋白質、維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響胎兒發育,繼而引起出生後發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哺乳期母豬營養不良,母乳中營養物質(微量元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缺乏,可致仔豬抵抗力下降;以上可致仔豬發生腹瀉。 傳染性腸胃炎 本病是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腸道疾病。臨床上以厭食、嘔吐、嚴重腹瀉、失水為特徵。10日齡以內仔豬病死率高達100%,5周齡以上豬的死亡率很低,成豬幾乎沒有死亡。該病原體為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此病一般多發生於冬季和春季,發病高峰為1~2月份。母豬可通過乳汁傳播給哺乳仔豬,也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 豬流行性腹瀉 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接觸性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的豬都可發生,小豬易患此病,哺乳仔豬死亡率達50%~100%。其特徵為嘔吐,腹瀉。在寒冷的季節裡對斷奶前後的仔豬危害最大。 輪狀病毒感染 病毒經口進入機體內,存於易感動物的腸道內,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雙糖特別是乳糖消化障礙,電解質從細胞外液轉移至腸腔,從而導致水樣腹瀉。8周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高,一般為50%~80%,若有大腸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嚴重。 1.2.2 細菌性腹瀉 豬痢疾 由豬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7~12周齡豬發病率最高。豬群起初發病時,常呈急性,主要表現食慾廢絕和劇烈下痢,嚴重者發生噴射狀水瀉,帶有血液、血塊或黏液。隨病程的發展,糞便混有脫落的黏膜或纖維素滲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黃色。 仔豬黃痢 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高度致死性的傳染病。病豬以排黃色或黃白色水樣或漿糊樣稀糞和迅速昏死為特徵。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發生於10日齡以內的仔豬。3日齡以內的豬發病率90%左右,死亡率達100%。該病的特點往往是一窩一窩地發病。 仔豬白痢 本病發生於10~30日齡的仔豬。突然腹瀉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樣糞便或糊狀糞便,有腥臭味。病豬表現畏寒,拱背,行動緩慢,脫水,皮膚粗糙無光澤,食慾減少,飲欲增強。病程短的2~3天,長的1周左右,15日齡以上的病豬多能自愈,對仔豬的生長髮育有較大的影響。 仔豬副傷寒 由豬霍亂沙門氏菌和豬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主要發生於斷奶前後的仔豬。因為目前使用的仔豬副傷寒疫苗均為活苗,採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調查中發現,一些專業戶將疫苗稀釋後拌在一大盆飼料內,讓一群仔豬一起採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豬發病。還有的將疫苗和藥物同時使用,造成免疫失敗,引起大批仔豬發病。 仔豬紅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發生於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1~3日齡新生仔豬多見,偶爾發生2~4周齡以下的仔豬。發病仔豬以排出紅色稀糞便為特徵,病程短,死亡率高。 1.3 寄生蟲性腹瀉 豬球蟲病 主要是由艾美屬和等孢子屬的球蟲寄生於腸上皮細胞造成的上皮細胞損傷而引起的腹瀉性疾病。球蟲在成豬體內寄生,一般只呈帶蟲狀態而不表現臨床症狀,對7~10日齡的仔豬危害較大。病畜發生水樣腹瀉,衰弱,脫水,磨牙,異食癖,生長髮育緩慢。 線蟲病 寄生於豬消化道內的線蟲,有豬蛔蟲、食道口線蟲、毛尾線蟲、類圓線蟲等,主要侵害仔豬,可引起腹痛、腹瀉、黏液性或血性下痢。 綜上所述,仔豬的腹瀉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 仔豬腹瀉的防治措施 2.1 非傳染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2.1.1 生理性腹瀉的防治 A.搞好飼養管理。保證舍內的溫溼度和環境衛生;斷奶時要根據仔豬的體況,合理安排斷奶時間,並逐步過渡;避免驚嚇、轉群、母仔分離、突然更換食料等一切應激因素。 B.飼餵全價的飼料,保證營養平衡。 飼料營養全價,配方合理;不喂發黴、變質、有毒的飼料;飼料中可添加有機酸和酶製劑,來調節仔豬腸道均群平衡,避免腸道疾病發生。 搞好妊娠母豬的整個妊娠期的飼養管理,保證妊娠期間的營養水平及預防保健工作。在哺乳期間,做好哺乳期的飼養管理,保證哺乳母豬的營養水平及仔豬的預防保健工作。定時用藥物進行預防保健,母豬產仔當日,給母豬肌肉注射益母產後康或用“高效阿莫西林”進行拌料,仔豬可通過哺乳,起到過奶止痢的作用;仔豬出生當天,口服硫酸慶大黴素2~3ml/頭,並灌服“金方黃芪多糖”,出生後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鐵、牲血素或鐵鈷合劑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預防仔豬黃、白、血痢和多系統衰竭綜合症。 2.2 傳染性腹瀉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保證良好的飼養管理、仔豬的保育、嚴格的疫苗防疫制度、平時的藥物保健、良好的營養水平和環境衛生等條件下,根據腹瀉發生的不同原因,採取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2.2.1 病毒性腹瀉的防治 病毒性腹瀉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主要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疫苗防疫。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病,在經產母豬產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疫苗”一次,或在母豬產前25~30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然後採取對症療法、口服微生態製劑,選用敏感抗菌素防治細菌繼發感染可以降低病毒性腹瀉的死亡率。病毒性腹瀉推薦治療方案如下: (1)山東鼎抗動保生產的“黃芪多糖+新必治”拌料,“ (2)山東鼎抗動保生產的四季安康,連用2~3次。再配合使用“抗病毒一號”,效果更好! 針對脫水嚴重的豬,可同時配合口服補液鹽、黃芪多糖或肌注ATP,補充機體水分和能量,提高機體抗病力,防止脫水;在飼料裡面添加微生態製劑,調節腸道菌群微生態平衡;也可長期在飼料中添加使用,以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 2.2.2 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主要從飼養管理、衛生環境、疫苗預防和藥物防治四方面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母豬在產前45、15天注射K88-K99-987p大腸桿菌苗;產前30天肌注仔豬紅痢疫苗。仔豬 生後35~40天,口服或肌肉注射仔豬副傷寒菌苗。也可用長效土黴素、長效恩諾沙星等進行仔豬的三針保健,以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也可通過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如複方硫酸新黴素、阿米卡星、硫酸安普黴素、乳酸諾氟沙星、氟苯尼考、頭孢類等。 制定合理的驅蟲保健程序是防治該類疾病的基礎。驅蟲程序:仔豬在斷奶和轉群時各進行一次驅蟲,懷孕母豬應在產前1~2周進行一次驅蟲,後備、空懷豬及種公豬,每年驅蟲2~3次,育肥豬應在春秋兩季對全群豬各驅蟲1次;購進來的仔豬和種豬要驅蟲隔離30天后再混群飼養。經常清掃豬圈,將豬糞集中發酵消滅蟲卵、幼蟲或卵囊。 寄生蟲腹瀉的治療:首先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等驅除畜禽體內外寄生蟲,然後再用“抗支霸拌料100斤,自由採食或集中一次使用,連用2~3次。 綜上所述,儘管引起仔豬腹瀉的原因繁多,仔豬腹瀉臨床表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在防治時,一定要找準腹瀉臨床表現的主要症狀及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然後進行分析,及時採取綜合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才能從源頭上控制仔豬腹瀉的發生。






菇農老許


在養豬生產過程中,仔豬發生腹瀉的發生率很高,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豬腹瀉,其中1至3月齡的仔豬發生腹瀉最為常見,斷奶後宰豬發生腹瀉的幾率在25%至40%,死亡率高達10%至20%;發病後,仔豬生長髮育緩慢,體質下降,同時豬體免疫功能減退,極易感染其它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引起大批仔豬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損失;在豬發生腹瀉要採取綜合防治的措施,下面來介紹一下崽豬發生腹瀉的發病原因、臨床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一、發病原因;豬舍環境衛生條件差、飼養管理不善、氣候突然變化、水源被汙染、飼料發黴、青貯飼料餵養過多、仔豬體質差、抗病能力弱、病菌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均可導致載豬腹瀉。

剛剛出生的仔豬易感染大腸桿菌或魏氏梭菌,引發再如黃痢或紅痢發生,該病全年均可流行,這兩種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10日至20日齡仔豬易發生白痢,該病也是由仔豬感染大腸桿菌引起,發病率很高,但死亡率比較低,全年均可發病,豬舍潮溼、溫度過低、飼料單一的條件下容易誘發該病發生;仔豬斷奶前後的腹瀉病主要為仔豬副傷寒,該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很高。

由病毒引起的腹瀉,仔豬或者成豬均可發病,但發病的季節性比較明顯,如流行性腹瀉以及傳染性胃腸炎等疾病主要發生在寒冷的季節,夏季發病則十分少見,哺乳期的仔豬患此兩種疾病,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很高。

二、症狀識別;仔豬發生腹瀉後,根據病情的緩急表現出的症狀也不相同,仔豬發病急,豬體的體溫升高、非常怕冷、喜歡鑽草窩或者擁擠在一起、精神疲憊、低頭聳耳、食慾減退、不願活動、呼吸困難、水樣糞便呈白色或者灰白色散發腥臭;仔豬發病慢,豬體溫度低於常溫、精神較差,食慾減退、行走緩慢、反覆拉稀、脫水十分嚴重、喜啃食墊草喝髒水、嚴重貧血,病情嚴重時仔豬會衰竭死亡。

三、防治措施;仔豬腹瀉是一種綜合病症,因此必須要分清病因、對症下藥、綜合防治才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養豬場所要乾淨衛生;防止仔豬腹瀉要做到“防重於治”,豬舍進豬前,要徹底打掃乾淨並用水清洗乾淨,然後進行消毒殺菌,可用配製2%燒鹼溶液潑灑消毒或噴灑消毒,豬舍周邊的雜草要清除乾淨,並用20%生石灰水潑灑消毒;1至3個月的仔豬每週要用消毒威消毒一次,並結合當地疫情流行情況及時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2、加強管理;仔豬體質弱,必須要精心護理,防寒保暖,豬床要用乾淨、乾燥、鬆軟的墊草,飼料要選擇適口性強,容易消化的飼料,飼料中加入0.05%的土黴素鈣鹽,可以起到預防胃腸道疾病的發生,促進仔豬生長髮育的作用。

3、加強巡查;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及時觀察宰豬的精神狀態、糞便的顏色以及形狀,發現病豬要及時隔離,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防止病情蔓延感染。

4、防治措施;仔豬發生痢疾,特別是由傳染病引發的腹瀉時,一定要查明病因,做到對症下藥,千萬不要盲目用藥,延緩治療時機;一定要及時治療消除病因。

仔豬發生腹瀉容易引起豬體脫水,可以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或複方氯化鈉注射液500ml、維生素c十毫升、 慶大黴素15萬單位混合在一起靜脈輸入注射,每天一次,連續補液3至4次;還可以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的鹽酸環丙沙星,也可以很好的緩解脫水和控制病情蔓延很好的效果。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小毛驢3434


生豬在飼養過程中,便秘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豬出現了便秘,養殖戶應該怎麼做呢?以下看看豬便秘的原因,豬便秘的治療方法。

豬便秘的原因

  豬的便秘部位多發生在結腸。引起豬便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發性便秘是由於餵給乾硬不易消化的飼料,如礱糠、稻殼糟,堅韌秸稈和藤秸等。剛斷乳仔豬或其他豬,若突然改換純米糠而同時青飼料缺乏時、也常可發生。其他原因包括飼料中含有多量泥沙,不規則的飼養,飲水不足,缺乏適當運動,以及妊娠後期或分娩不久的母豬伴有直腸麻痺時,有時也發生。

  防治:預防豬便秘的發生,飼養管理是關鍵。合理地搭配飼料,經常供給充分的飲水。炎熱季節及長途運輸,要餵給充足的青綠多汁飼料。乾硬或含粗纖維多的飼料,應經粉碎髮酵後再飼餵。要定時定量,適口性強的飼料也不要過多餵給。剛斷乳的仔豬,禁用純米糠飼料。適當運動,注意衛生,防止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也可減少發病率。

  一、人工鹽6克,硫酸鈉6克,一次拌料飼餵,連用3天。

  二、大黃蘇打片60片,分2次喂服。或用硫酸鎂40克,分2次拌料內服。

  三、食鹽100-200克,魚石脂20-25可,加溫水8-10千克,待鹽溶解後,一次灌服。

  四、用溫肥皂水適量,一次深部灌腸。

  五、醋蛋液40-50毫升,加2-3倍溫開水,再加適量的蜂蜜或糖,每日喂服一次連用10-15天(主要用於習慣性便秘)。

  六、檳榔6克,枳實9克,厚朴9克,大黃15克,硭硝30克,加水250毫升,煎成500-1000毫升一次灌服。

  七、蜂蜜100克,麻油100毫升,加溫水200毫升調勻一次灌服。(注:用於瘦肉、懷孕後期的母豬。)

  豬便秘的原因,豬便秘的治療方法就是以上的內容了,引起豬便秘的因素很多,所以養殖戶在進行養殖時一定要從多方面去進行防護。


陳chen318


首先要保證豬欄的乾淨衛生,冬季時注意保暖,夏季仔豬的飲水和飼料裡適當加一些藥品,把大蒜粉碎不定期投餵。


笨笨的手工達人


在農村養豬過程中以下有幾種可防治,1如果豬仔腹瀉可能是母豬營養不足,2有可能在喂母豬時間不按時或者份量不夠,3也有可能環境衛生做不到位所導致的問題。




追夢者忠傑


建議根據實際情況控糧,如果太嚴重可以用藥,不拉的時候慢慢增加糧食,如果用藥有依賴性,用藥也養不出綠色的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