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跑多長時間最佳?

陳瑭


跑步跑多長時間最合適,我覺得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是一個長跑運動員,那麼他為了提高成績會進行LSD ,間歇跑等各種訓練手段,如果是一名普通跑者,只是為了鍛鍊身體,我覺得30到40分鐘有氧跑就可以了,有氧跑的配速以跑起來不喘為宜。



魏剛919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家門口的楊大爺,從30歲開始跑,一直堅持到了65歲!

一天四到五公里,一點也不多,但是身體很棒,沒有受傷,沒有疾病!



我的一個朋友,他特別熱愛跑步,每天從四點跑到六點,大概要跑15km左右!

天天如此,三年後,不出意外,膝蓋,踝關節受傷嚴重!


所以跑步跑多久真的很有講究,如果跑量錯了,跑步不僅不能健身,反而傷身!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做事要有度,再好的東西超過了這個度,它也是有害的!



今天我來給大家從各個方面說一下關於跑步時間的問題,看了這些,我相信你對自己的跑步了就有了把握!

減肥要跑多久?

跑步減肥的朋友要注意時間,一方面要注意減肥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長時間跑步對膝蓋的衝擊問題!

權衡利弊之後,我建議大家每次跑步35分鐘到45分鐘,這樣可以消耗大量脂肪,減少體重,同時也不容易造成過量運動!


中青年人跑多久?

如果你是中青年人身強力壯,體力好,精力好,那麼我們可以天天跑步,但是每次不建議超過6km,40分鐘,建議大家跑三天休息一天,這樣取得的效果好,不容易受傷!




老年人跑多久?

比較合理的老年人鍛鍊的方案是跑走結合,跑1km,走500米,速度不要快,每天鍛鍊半個小時到50分鐘,一星期鍛鍊五次左右,這樣勞逸結合,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其實跑量是一個問題,這些關於跑步的問題你更應該注意!

1. 速度問題

速度越快,衝擊越大,而且速度快也不意味著鍛鍊效果好!正常人健身減肥,只要把速度保持在六到七分鐘每公里就可以了,這樣不僅不累,同時對減肥健身的效果也好!



2. 熱身問題

熱身是必須要做的運動!科學的熱身包括這四點,拉伸肌肉韌帶,讓關節保持靈活,心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統穩定,跑步前必須做到這四項,這樣跑步才不容易受傷!


3.

適度的無氧

有氧可以讓身體苗條,提高新陳代謝,無氧也要做,它也有好處,無氧能增強肌肉,提高身體素質,讓運動更不容易受傷,讓身體更強壯,器械無氧和徒手無氧都可以選擇!

根據上面所說的,你應該可以大致把握自己的運動量了,在實踐中不斷的調整,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跑步適可而止,一般跑個四十分鐘或者十公里以內就可以了。

跑馬拉松需要專業訓練,從姿勢到呼吸,以及裝備,配速都要有專業輔導,否則容易損傷關節。

我跑的最遠一次約連續跑了105公里,從上海嘉定出發,跑到蘇州工業園區,當中在巴城走了冤枉路,總共距離超百公里,耗時13小時多。

同行的是個跑步俱樂部的元老,國家運動員。那次正好是春節,那哥們打牌喝酒休息不好,早飯只吃了一杯果汁,就上路了。中間過程極其辛苦,沒有坐過一次,沒有停下來一秒,就這樣跑下去。到工業區時已經晚上七點多,蘇州方面跑步俱樂部的朋友來迎接,最後三公里衝刺,眼看就要到終點,那朋友突然停止腳步,整個人發矇。晚上吃飯,萎靡不振,喝了五杯葡萄糖,四杯鹽水,晚上到酒店時已經癱軟,急送醫院救治,發現乳酸指標超過200倍,被確診急性心肌炎…

從此失去運動能力,再也無法恢復…幾年後看他發的照片,夾著個小皮包,穿著皮鞋給參加馬拉松的隊友做拉拉隊。

跑步真的應該量力而行啊!



西雙版納的茶花


其實對於跑步的時長來說,我個人目前一直保持在35-45分鐘之間,差不多每隔1-2天會 去跑一次,每次控制在7-8公里之間。其實對於跑步來說,並不是只有時間長短這一個維度,同時還涉及了——速度、心率等條件多種因素共同衡量跑步的效果。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跑步的時長控制在30-50分鐘以內,同時可以測量自己跑步時的心率範圍在

最大心率的60%-70%之間。這樣跑步鍛鍊的效果一般可以達到最大,即便對於不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這點同樣適用。

同時對於跑步來說,不論是減脂、減肥,或是腿部鍛鍊,在這個標準下的效果也是最為明顯的——可以達到最佳的80%脂肪燃燒比例。也就是我們說的“最佳效率值”。不論是超過這個標準、或是低於這個標準都會使得跑步這項運動的效率降低或是起不到鍛鍊的作用。

而關於自身心率的測算除了佩戴專門的跑步訓練裝備以外,還可以這樣劃分:勻速跑心率130-145之間,也就是180減去年齡減去10這之間,有時以勻速跑為標準上下調整你的心率,沒有心率表的話,可以手搭在你的脈搏上,以10秒的心率乘以6,得出每分鐘的心率~

而同時,30分鐘-50分鐘的鍛鍊,也可以將我們的身體完全處於運動狀態,同時不至於超過我們的身體承載力而造成身體損傷。有長時間跑步經歷的人都會有感覺膝蓋、腿部的不適,這就是因為時間過長、或者地面、鞋子影響了效果等原因所導致的~所以說對於跑步來說,並不是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關於跑步你還有什麼心得?在留言區一起聊聊吧~


我叫Myja,一個努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無業遊民~關注、關注我呦~


我就叫Myja


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減肥的話:每天40分鐘,多遠沒有什麼硬性規定,也不來說5公里左右。鍛鍊的話:20分鐘足夠了,試著相對快一些,就像在測12分鐘跑。早上跑步,不宜過早。拓展資料:美國跑步教練詹妮·海德菲爾德表示,把跑步當成一天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對跑者來說是個比較大的挑戰,因為肌肉還處在冷卻狀態,血糖水平處在最低值,大腦剛從睡眠中開始啟動。不過,有多種方法可以把跑步時間調整到早晨,而且晨跑會讓人一整天都比較有精神。詹妮介紹了幾種方法,有助於跑者順利的養成晨跑的習慣。1、早晨跑步之前先攝入一些有助於提高血糖水平的食物。比如跑步前15-20分鐘,可以吃半根香蕉,喝四兩左右的果汁,或者吃一片蘸有果醬的麵包。這樣的食物有助於促使你快速清醒,從而充滿能量的開始晨跑。2、如果你習慣於早晨喝茶或者咖啡,那不妨在晨跑之前多喝半杯,因為有研究證實,跑步之前攝入適量的咖啡因,會有助於提升表現力。3、晨跑之前至少進行5分鐘的走路熱身,先以輕鬆的速度走路,隨後逐漸加快走路速度。簡短的幾分鐘熱身足以讓你的身體感覺不同,能夠為跑步做好充足的準備。4、進行5分鐘的走路熱身之後,先進行5-10分鐘的輕鬆跑,然後逐漸的加速,直到提升至自己正常的速度水平。這就像冬天裡的汽車,跑之前先要預熱一段時間。身體也是如此,需要先把身體叫醒,然後熱身,再起跑。熱身階段,通過走路和慢跑相結合,對於晨跑來說是個特別好的方式。

參考資料: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檸檬愛旅遊


在我們的周邊,有很多人的健身方式是跑步。因為跑步可以說是最廉價的運動方式,隨時隨地,沒有任何限制和門檻,人人都可以參與。

跑步的好處有很多,長期堅持跑步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減脂塑形,還可以提高各關節的強度、韌帶的柔軟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強心肺功能、提高睡眠質量、保持活力、磨鍊毅力等等。

那麼跑步,跑多少分鐘才合適?或者跑多少公里適合?

我們可以把跑步的人群分為兩類人,第一類:沒什麼跑步經驗的人群,就是為了減脂而跑步的人;第二類:有基礎的健身人,他們有長期的跑步經驗,可以去參加馬拉松的人群。

那些以減脂為目的的人群,跑步時間在30-60分鐘是最適宜的。因為跑步30分鐘以後,身體才真正開始燃燒脂肪。或者每天跑步5公里就足夠了,建議一週跑3-5次。

跑步新手一開始可以從3公里開始跑,跑一個星期後再加多1公里,不要一下子就突破極限,需要懂得循序漸進,以免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對於有經驗的健身跑步者而言,一次可以跑20公里左右的距離,每天跑步公里數不能低於10公里,一週內也是建議跑3-5次。

慢跑的正確方法:

一、在跑步過程中,後背挺直,頭、頸、背要保持一條直線;

二、步伐不能太大,步伐太大的話震動就會增大,久而久之就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影響,跑步的步伐儘量做到適度。

三、外足弓和足跟外側先著地,有些時候也可以前腳掌先著地,但不會足跟先著地。

跑步前一定要熱身,讓身體的各個部位和關節活動起來這是很有必要的,還有跑完步一定要拉伸,拉伸可以緩解第二天的肌肉痠痛,還能幫助肌肉塑形。

在這裡推薦一套跑完步拉伸的動作,喜歡的請收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腿前側拉伸

胯部拉伸

背部拉伸

髂腰肌拉伸

大腿前側拉伸2

小腿內側拉伸

您的點贊、評價、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為了使我們保持健康,不受損傷,跑得更好,在跑步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

  1.每週少跑幾天。

  2.每週用一些低強度的訓練來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在功率自行車上進行有氧、出汗的訓練。

  3.把某些步行活動融入到你的訓練之中

  4.比賽應該少一點。

  5.在你沒有比賽任務而準備維護體能時,應儘量嘗試降低運動量,保持成績和堅持降低訓練量。

  6.有計劃地進行深層組織按摩。

  7.將同樣的理論運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學習工作一樣學習休息和放鬆這門藝術,這門藝術是值得追求的。通過學習創造性地休息和放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恢復,變的更加強壯。

  人在跑步時,人體所需氧氣需要量隨著跑步速度加大而相應增加,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加快呼吸頻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但是,呼吸頻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範圍是每分鐘35~40次。如每分鐘最高達到60次,平均一秒鐘就要進行一次呼氣和吸氣,這樣勢必使呼吸變淺,換氣量減少,影響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濃度降低。

  

注意呼吸節奏均勻。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佔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呼出的時間。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下載 【愛蹦躂】 健身APP!


愛蹦躂


每天半個小時就可以。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呢:因為是每天跑,所以不用跑太久,貴在堅持。因為作為一個正常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如果每天跑步鍛鍊身體的話,持續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以上一個小時以下。

不過根據專業人員建議呢,根據自身的情況跑幾天就休息1天是最好的,比如說1周跑個四次左右,然後其他的時間就用來鍛鍊其他的項目,做到身體的一個平衡。

而如果能夠做到每天都跑呢,那就沒有必要讓自己的身體過於疲累。



因為我們的鍛鍊都應用於一個“超量原則”,就是當我們的鍛鍊強度高於我們普通情況之下的時候,我們身體就會調動資源前往那裡補充能量,所以久而久之咱們就會變得更強壯。不過身體需要一個修復的時間,所以呢得讓身體有個恢復的時間才能夠讓我們真正做到更健康。



第二方面呢:我們1天當中還要做其他的事情,當然把運動的時間控制在最有效的時間內是最好的。


情感黑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了跑步運動,跑步熱就像一股旋風席捲了全國各地,每次在晚上或者早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努力的奔跑!

可是有一些人在跑步一段時間後發覺跑步的效果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甚至有的人越跑步,身體越差,這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度,做多了很容易出現反效果,做少了效果可能又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跑步就符合這樣的情況,所以他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跑步的最佳時長的問題,

希望我們都能夠選擇

適合自己的跑步方案、跑步時間,

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越來越強!

如何才能達到跑步效果?

其實如果我們每天只堅持跑步20分鐘左右,那麼跑步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對於我們身體的改變也會比較的小,這樣我們就很難看出跑步的效果從而放棄跑步!

一般來說,我們的跑步時間最好要達到30分鐘到50分鐘,身體素質比較好的有鍛鍊基礎的我們可以多跑一會兒,身體素質比較差的我們可以少跑一會兒!

同時,我們每次跑步的速度也要進行控制,我們的心率最好要達到最大心率的60%到70%,這樣跑步才有明顯的鍛鍊效果,同時,長時間的跑步可以將這種效果放大!

為什麼跑步30-50分鐘效果最好?

其實不管你是想通過跑步來增強體質還是想通過跑步來控制體重,讓自己告別肥胖,30到50分鐘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這時候脂肪燃燒的比例能夠提高到80%左右!

這樣更多的脂肪參與燃燒,可以很好的降低我們的體脂率,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同時30到50分鐘的跑步對於體能的訓練也是最佳的,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素質提高!

而且30至50分鐘的訓練,對於身體的壓力並不是很大,並不容易造成跑步傷病!

時間的選擇還有什麼講究呢?

如果談到跑步的效果,那麼我們不得不講過度運動這個問題,有很多人以為我們跑步的時間越長,跑步的鍛鍊效果越好,我們的身體素質就會越來越強!

其實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跑步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如果我們超過了50分鐘,超過了一個小時,甚至是更多,那麼我們普通人的身體可能無法承受這麼高強度的運動量!

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過度運動,讓我們的體質下降,失眠多夢,有氣無力,做事情毫無興趣,這些都會接踵而來,所以我們一定要避免過度運動,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耐力運動


跑步跑多長時間最佳?跑步跑多長時間最佳,在於跑步的能力和跑步目的。


不同體質的跑步訓練者,跑步的能力不一樣,跑步的時間和強度不一樣。初始跑步者,體重偏大跑步者,應少跑,循序漸進提高跑步的時間和強度,在能力得到提高後再根據跑步目的跑步。


減肥跑步者,每週至少應跑三次以上,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跑步時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增肌跑步者,跑步的次數和時間不宜太多、太長,建議每週三次以內,每次半小時左右。


循序漸進提高跑步能力,並在跑步能力範圍內跑步,不僅可以獲得跑步效果,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不管怎樣,跑步是為了健康,應健康跑步,避免過度跑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