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後竟與年世蘭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為何從未被盜?

張春財


不同於電視劇上的改編,歷史上記載的年氏是雍正特別寵愛的妃子。她的父親是湖廣巡撫,哥哥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年氏和雍正的婚姻還是當年康熙皇帝親自賜婚的,入王府之後更是直接成為了側福晉。

之後,雍正登基,烏拉那拉氏皇后還在世時,雍正就將年氏封為了皇貴妃。

這在大清歷史上,皇后還在位就冊封皇貴妃這樣的事情是史無前例的。

皇帝對年妃的愛不僅表現在這些地方,即便是年妃的哥哥年羹堯犯了法不得不加以死刑的情況下,雍正都是等年妃去世之後,才下旨賜死年羹堯。而且也是針對她哥哥個人,絕不影響他們的父親以及家族聲譽。

從上面不難看出雍正對年妃的寵愛,甚至到了年妃過世,葬禮都辦得極其隆重。這也難怪雍正決定死後將她與自己還有孝敬憲皇后葬在一起。而至於為何歷代帝王的陵墓都有被盜的痕跡,而唯獨雍正的陵寢完好無損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雍正陵墓選在了清西陵,那邊剛好是不被盜墓賊們優先考慮的地方

雍正的陵墓並不和之前的清朝皇帝一同葬在清東陵。而是另外在清西陵建了陵寢,和後來的嘉慶帝、道光帝以及光緒帝葬在同一處。要知道,清朝末期皇家經濟日益沒落,別說陪葬品了,連平時的開支花銷都不及祖宗的一半。這個時候想對墓穴動歪心思的,都不會先考慮清西陵的陵墓。

第二,雍正陵墓建造堅固,攻破難度係數太高

雍正的陵墓其實和其他的帝陵一樣,都設有機關以及盜洞也極其難開。一來陪葬物品不夠豐厚,二來這挖掘起來不僅費力氣還擔心觸及機關小命不保。那些盜墓的這樣綜合考慮下來,自然也就不想做這賠本的買賣了。

第三,民國之後,皇家陵墓都被專人看管了起來

因為清朝滅亡之後就到民國時期了,那時大家的思想都開始慢慢解放,而且開始有了保護文物的意識。像盜取皇家帝陵這些事情,不僅民國政府不會同意,老百姓也都是持反對態度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雍正的陵墓才得以得到周全的保護,以至到現在都沒有被人為毀壞過。

第四,為遵守考古的基本原則,雍正陵墓至今都沒有被開啟過

即使到了現在,國家有了健全的考古隊,也有了妥善的保護措施。

但基於考古隊人員不能主動挖掘未開封的古代帝王陵墓原則,即使大家都對裡面的東西充滿了好奇,都堅決不對雍正的陵墓做任何的考察。所以這也成為了雍正陵墓至今還沒有被開啟過的重要因素之一。

陵墓,本就是古代帝王用以長眠的地方。雍正的陵墓從未被盜,除了選址的特殊,修建結構的牢固,更多的是歷史發展的原因。隨著社會的慢慢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於禁止盜墓、反對盜墓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不僅僅是雍正的陵墓從未被盜,包括清西陵在內的許多帝王陵寢都得以安穩的保存到現在。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被譽為清朝最殘忍的皇帝雍正,一生的致愛卻是年妃年世蘭。從一個方面可以看出雍正對年妃的寵幸,年世蘭一共生下四個子嗣三男一女,除了福慧是在8歲時因病去世,其他子嗣都早夭,在雍正三年年妃因病去世後而且雍正對著個年妃唯一存活的子嗣福慧非常寵幸,結果福慧八歲是還是死亡,雍正追封他為親王。

清朝皇帝的陵墓分為東陵和西陵,雍正是葬在清東陵的第一人。而東陵大盜孫殿英曾經為了籌集軍餉喪心病狂的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事後北洋政府發現,連一個小兵身上都懷揣價值連城的寶物,經過這件事後民國加強了對東陵的看管,再也沒有大盜墓賊對東陵進盜墓活動。

時間到了新中國成立的80年代,考古隊在東陵的雍正陵寢附近發現了盜洞。懷疑雍正墓可能被盜,考古隊於是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結果挖到第三天,考古隊全部工作就停止了。原來雍正墓的陵寢大門與其他皇帝的陵寢大門方向想法,盜墓賊挖錯了方向沒有進入雍正陵寢拿走一件文物,事後考古隊還把雍正陵寢再次封土。


陸棄


與雍正一起合葬除了敦肅皇貴妃年氏(年世蘭)的,還有皇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和泰東陵葬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至於雍正的陵墓為什麼沒有盜過,那是因為風水好(保護及時)!

雍正死後,合葬一起的除了兩位皇后(烏拉那拉氏、鈕鈷祿氏)外,就是皇貴妃年氏了,也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

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康熙皇帝就把寵臣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許配給了四阿哥胤褆(雍正)當側福晉,胤褆對年世蘭非常的寵愛,短短几年時間,就年家妹子給他生了幾個孩子(一女三男)。

還是四阿哥的胤褆寵信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既是因為年家妹子年輕貌美,善解人意,很對胤褆的胃口,更重要的是年羹堯此時已經收到了康熙的重用,而且非常的寵信年羹堯,當時康熙又把二進宮的太子胤礽徹底廢了,太子之位空了出來,康熙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拉開了序幕。

四阿哥胤褆也有當太子的想法,其實誰都有這個想法,既然要謀大位,那就一定要有幫手,自己的舅子哥深得康熙信任,這個大腿要抱住,當然四阿哥胤褆另外還抱了一個大腿——隆科多,他的舅舅。

四阿哥走了親情路線,抱了兩個“舅”,遠比八王胤禩聰明得多。胤褆一方面是真心喜愛年世蘭,另一方面也是別有深意,當然他的這兩個“舅”也懂得起,暗中給胤褆幫了不少忙。

康熙駕崩,胤褆繼承了皇位,雍正皇帝登基後,依然對年世蘭寵愛有加,但是命運不公,年世蘭生的四個孩子,有三個都夭折了,這對她的打擊很大,身體就漸漸垮了,甚至虛弱到了去給康熙上墳的力氣都沒有。

對年世蘭打擊更大的是,她的親哥哥年羹堯垮臺了,年羹堯仗著扶雍正上位有功,而且在當西北大將軍期間,不但囂張跋扈,而且屢次不受朝廷節制,時有不法之事發生,雍正念到他過去的功勞,並沒有打算處置他,只是撤了他的職,遠放杭州,可惜這個年羹堯依然不知悔過,還端著大舅哥的架子,這就是茅廁裡打燈籠——找死了

雍正架不住滿朝文武彈劾年羹堯,把年羹堯下獄關押,但是這件事絲毫不影響雍正和年世蘭的關係,雍正皇帝甚至還升她為皇貴妃,其主要原因是年世蘭從來不過問朝中之事,更沒有給自己的哥哥求過一次情,這樣的女人任何皇帝都喜歡的。

沒多久,年世蘭去世,一個月後,年羹堯隨後也被雍正賜死,雍正還是給了他妹妹足夠的面子,至少沒有在她活著的時候聽到自己哥哥被處死的消息。

另外說一句,雍正的另外的一個“舅”舅舅隆科多後來也被雍正收拾了,一直圈禁他,雍正六年,死於禁所。他比年羹堯多活了四年

雍正死後,埋在了清西陵,清朝皇陵有兩處:清東陵、清西陵,清東陵的名氣大,皇陵氣派,也受世人的關注,而清西陵就要顯得冷清多了,正因為清西陵的冷清,才沒有受到孫殿英的盜掘(主要是孫殿英駐軍在清東陵)。

清朝滅亡沒多久,清東陵就被孫殿英給盜了,當時在全國非常的轟動,這讓國民政府加強了對皇陵的保護,這其中也包括清西陵,盜墓賊們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政府保護了。

建國後,政府對清西陵、清東陵的保護更是投入巨大,現在它們都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和《世界遺產名錄》。


沉墨I方之城


這兩個問題我們分開來回答,

首先雍正為什麼和年世蘭合葬?

大家覺得雍正不會和年世蘭合葬無非是看了《甄嬛傳》,以為歷史上的年世蘭就是這樣囂張跋扈,最後被皇上厭惡,撞牆而死的形象。

但實際上,並不是!電視劇誤人吶!

歷史上的年妃,是一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女人,換句話說就是,比她哥年羹堯成熟、有腦子多了,這也是雍正一直很寵愛她的原因。

年世蘭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是側福晉,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我們來看一下年世蘭生孩子的時間,康熙五十四年三月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皇七子,康熙六十年十月生皇八子,雍正元年五月生皇九子,雖然最後都不幸的是都夭折了,但是可以說年世蘭從首次生育到去世期間,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子嗣,其他后妃均無子嗣,由此可見雍正對年世蘭真的寵愛。

雍正元年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和她在藩邸同為側福晉李氏,入府時間比她長,年齡比她大,也不過封了齊妃,可見雍正還是很愛她的,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年世蘭有腦子啊!

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後,年世蘭被恩准回家省親,年世蘭看到哥哥在家裡恃寵而驕、狂妄自大,回到宮裡後也向雍正表達了對哥哥這種行為的不滿,雍正聽完後簡直要感動死了!

雍正三年,皇上加緊了對年羹堯的打擊,卻下諭旨晉封已經是貴妃的年世蘭為皇貴妃,但此時年世蘭因為哥哥得罪行,病情加重,沒有捱到晉封典禮就去世了,諡號為敦肅皇貴妃。

皇貴妃死後,留下皇子福惠,雍正對此子十分寵愛,甚過別的皇子。雍正六年,8歲的福惠也去世了。雍正十分傷心,下令“照親王例殯葬”。年過18歲的弘曆和弘晝連貝子都不是,可見雍正對年世蘭是有真感情的,年氏和雍正合葬也不覺得奇怪了。

乾隆二年,敦肅皇貴妃年氏的金棺隨孝敬皇后梓宮葬入泰陵地宮,雍正的陵寢裡,只有孝敬皇后和年妃,在封建社會,這對於年氏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雍正對於年妃,是相當寵愛的。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雍正的陵寢為什麼從來沒有被盜過?

我們都知道民國有一個“東陵大盜”孫殿英,這個人跟清朝好像有很大的仇恨,凡是葬在清東陵的皇帝墓,乾隆、慈禧無一倖免,尤其是乾隆的裕陵,那叫一個慘,乾隆的屍骨都被拿出來泡在水裡,還有一部分散落民間找不到!

而雍正的陵寢沒有被盜,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是葬在了清西陵,和清東陵隔得很遠,逃過一劫!

1975年之前,大家一直以為雍正的泰陵地宮早就被盜了,因為泰陵寶城琉璃影壁舊有盜洞一個。

所以當時清理乾隆地宮的時候,很多人要求發掘泰陵,1980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泰陵地宮進行清理發掘,但是在沿著盜洞口下挖了兩米以後,發現下面是原封土,盜洞只挖了兩米,泰陵沒有被盜過!

國家文物局馬上要求停止發掘,重新把琉璃影壁下的盜口砌死,恢復如初。


唔哩新消費


年世蘭是《甄嬛傳》中華妃的名諱,劇中她陰險毒辣,恃寵而驕,在後宮中飛揚跋扈,為了爭奪雍正的寵愛,不知做了多少壞事,不過這只是戲說。真實的年氏,是怎樣的呢?

(華妃劇照)

年氏雖出身於官宦世家,但隸屬於漢軍鑲白旗陳繼範佐領,在八旗之中,出身不算高貴。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來,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就建立了八旗制度。當時被俘的奴才稱為“包衣“,亦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別。其中“上三旗”的包衣歸屬內務府管理,“下五旗”的包衣則分別隸屬於親王治下。

年氏所在的漢軍鑲白旗正是“下五旗”之一。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同時領鑲白旗領主。年家所有的佐領都劃歸於胤禛的屬下,這就意味著,年氏一房要奉胤禛為主子,而他們則必須自稱奴才。

在年氏一族中,年羹堯是個能文能武的人,他21歲就考中進士,由於他才能突出,深得康熙信任,多次被康熙指派在四川和廣東擔任考官,後被提拔為內閣學士。

康熙四十八年,由於四川吏治腐敗,康熙封年羹堯為四川巡撫,讓他處理地方弊政。

年羹堯上任後,果然沒辜負康熙重望,對地方官吏進行了大力整頓,使得四川吏政清明瞭許多。

隨後,年羹堯在平定四川叛亂的戰爭中,屢出奇計,很快掃平了叛賊。

因此,康熙五十年,由康熙親自作主,把年羹堯的親妹子年氏指婚給雍親王胤禛為側福晉。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徹底被康熙遺棄了,因此太子之位再度懸空。

(康熙劇照)

比起爭奪儲位的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等人,胤禛卻顯得對儲位頗不上心。他談佛論道,習文作詩,對康熙一如既往地孝順,對皇兄弟們亦是一團和氣。同時,對剛娶進門的年氏也是相當看重,百般寵愛。

不過,胤禛藉著娶了年氏這層關係,和年羹堯的往來密切了不少。

當時,胤禛並未在朝中與眾臣拉幫結派。和他親近的一個是他平日裡喚作舅舅的隆科多,另一個就是大舅子年羹堯。

偏偏這兩個人都是康熙最為倚重的大臣,因此胤禛得這二人相助,爭奪儲位便有了希望。

為了拉攏年羹堯,雍正對年氏的寵愛,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為何這樣說呢?這個可以從年氏的生育情況看出端倪。

康熙五十四年,年氏生下雍正第四女。

康熙五十九年,年氏生下雍正第六子福宜。

康熙六十年,年氏生下雍正第七子福惠。

雍正元年,年氏生下雍正八子福沛。

從年氏生第一個孩子開始,直到她去世,在這11年中,後宮中只有她一個人育有子嗣,

不光年氏得寵,年家亦很得胤禛照顧。年家有什麼事,胤禛都會親自過問,甚至還會去看望他們。

(年羹堯劇照)

一方面是胤禛的親情攻勢,另一方面年羹堯亦明白,自己若助胤禛爭儲成功,那必是大功一件,以後權勢顯赫只會更甚。所以,他死心塌地支持胤禛爭儲。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胤禛如願以償地遵繼承了帝位,是為雍正。

雍正元年,雍正將年氏冊封為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的貴妃,並命她輔助皇后協力東西六宮。

同時,由於西北叛亂未了,被倚為心腹的年羹堯亦被封為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坐鎮西寧。

不光如此,雍正還給年家一百多口人抬旗,把他們抬進了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

一時之間,年氏一家,不論在後宮還是前朝,都榮耀顯赫無比。

可惜花無百日紅。

年羹堯自恃有擁立之功,漸漸驕縱跋扈,在朝中盛氣凌人、對官員多有不屑,甚至“御前箕坐,無人臣禮”,這使雍正不能忍。

除此外,年羹堯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種種惡行,招致彈劾他的奏疏在雍正案前堆積如山。

此時,雍正亦鞏固了皇權,西北叛亂亦平定多時,因此他在雍正三年3月,找了個藉口,把年羹堯調任為杭州將軍,同時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

朝臣們見風使舵,平日裡本就對年羹堯積怨深重,於是紛紛揭發他的罪行。

9月,雍正便削除了年羹堯的職務,並將他拘捕入獄,等待會審。

(雍正劇照)

年羹堯倒黴了,年氏呢?

年氏的處境亦不好,她本就體弱,又接連生下一女三子,其中除了七子福惠存活下來,其他孩子都在百日裡夭折了。因此,一連串的打擊,使她的身體更為羸弱。

自年羹堯被拘捕後,年氏便病倒在床,以至11月拜遏景陵她都無法成行。

雍正遏陵歸來後,頗為惦記年氏的病情。見她病體愈發沉重,為了寬慰她,便下詔冊封她為皇貴妃。

然而雍正對年氏的彌補,亦不能使她病情好轉,年氏又在病榻上纏綿了數日,便在驚懼中病逝了。

年氏病逝後,雍正輟朝5日,為她舉辦了隆重的皇貴妃葬禮,並在皇貴妃冊書中稱讚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贊儴內政”。

年妃去世一個月後,雍正降旨,賜年羹堯獄中自裁。

不過,年氏並未受到年羹堯牽連,她在雍正去世後,和孝敬皇后的梓宮隨雍正一同葬入泰陵地宮,得到了從葬泰陵的榮耀。

(參考史料:《清史稿》)


張生全精彩歷史


近幾年關於清宮劇實在是太多,人們瞭解清朝的種種後宮故事也是在電視劇中瞭解更多一些。

在《甄嬛傳》中,年妃最後失寵。

其實在正史當中,年妃是相當受雍正寵愛的,不僅僅活著的時候享盡榮華富貴,死了以後,也葬到了泰陵的地宮之中。“生亦同床,死亦同穴”可謂是對年妃最大的寵愛了。

要知道,雍正的泰陵地宮之中除了原配皇后的陪伴,再就是年妃一人了,這時何等的寵愛。

就連乾隆生母,鈕祜祿氏孝聖憲皇后都沒有葬入泰陵地宮之中,而是在附近另建陵址。

(泰陵)

至於泰陵為什麼沒有被盜?可以說有眾多原因了。

其一,泰陵遠離清東陵另建陵址,在軍伐混亂的年代,泰陵相對比較偏僻,並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加上葬入清西陵的皇帝相對沒有清東陵的那麼耀眼。

其二,雍正重建陵址說法眾多,其中一個就是雍正是一個追求風水完美的人。他發現清東陵風水格局並不是很完美,所以先是選擇了距離清東陵幾十裡地的九鳳朝陽山。後來在建造的過程中,有發現此地也不是很完美,於是,又下令重選陵址。就這樣,找到了清西陵這處萬年吉地。

(泰陵石牌坊)

其三,孫殿英盜取清東陵以後,舉世震驚。這讓民國政府和清朝遺老對於清西陵的保護更加上心了。也不會有人頂著這個風口浪尖去作案。加上人們思想意識甦醒,知道要開始保護文物,所以一直也算是有驚無險。

其四,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人就駐紮在易縣縣城,對於距離不遠的清朝皇陵,依然是要保護了。而清西陵的西邊雲夢山一帶,又有八路軍游擊隊的存在,這個時候盜墓分子當然不敢接近了。

(泰陵一路七孔石橋)

其實,在泰陵,曾經發現過盜洞。以為被盜了,發掘性搶救了以後,發現盜洞只有兩米深而已,並沒有打通金剛牆。所以,進行掩埋以後,便用水泥等死。此後,一直被完整保護著。


觀復一鑑


《甄嬛傳》中的華妃娘娘,《雍正王朝》中的年秋月,在歷史上的原型正是雍正最寵愛的妃子,敦肅皇貴妃年氏。

年妃到底是叫年世蘭,還是叫年秋月,已經無法考證。畢竟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封建社會,女人都是隻有姓氏,最多是在本家姓氏前,加一個丈夫家的姓氏,但是卻沒有名字的。同理,《延禧攻略》中的各位娘娘,也不會有這麼多好聽的名字,歷史上只會稱其為魏佳氏、富察氏、輝發那拉氏等等。

歷史上的年氏,並不是因為其兄長年羹堯的關係才嫁給雍正的。年氏的父親是湖廣巡撫、後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齡,並且他們全家本就隸屬於漢軍鑲黃旗,正是因為年遐齡的關係,才被康熙親自指婚,嫁給當時已經被封為雍親王的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並且進到王府直接就是側福晉,要知道,乾隆的生母鈕鈷祿氏和弘晝的生母耿氏在王府的名分都只是格格,要低於側福晉年氏的。雍正登基後,年氏被冊封為貴妃,並在雍正三年(1725年),被冊封為皇貴妃。

不管是在王府,還是在皇宮,年氏都得到了雍正極大的寵愛,這種寵愛體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年氏是雍正朝的第一位貴妃,也是第一位皇貴妃。並且,雍正冊封年氏為皇貴妃的時候,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還在世,還在行使皇后統御六宮的職能,冊封年氏為皇貴妃,僅僅是因為年氏病重,希望給年氏“沖喜”,也清朝為數不多的皇后在世就冊封皇貴妃的情況之一。

其次,年氏是為雍正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妃,先後為雍正誕下了三男一女,更為重要的是,從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攬了雍正這十一年間的所有子嗣。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四位子女都沒有活太久,也是因為子女接二連三的幼殤,讓年氏悲痛欲絕,身體狀況一直不好。

再次,年氏為雍正生下的第二個兒子,也就是八阿哥福惠是年氏所有子女中存活時間最長的,活了八歲,雍正對這個兒子也是非常喜愛,在福惠夭折之後,雍正更是以親王的規則厚葬了福惠,要知道當時已經18歲的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連貝子都不是,要高出弘曆至少三個級別。

最後,就是年羹堯當年被雍正定下“九十二條”大罪,但是雍正一直沒有將年羹堯處死,甚至沒有將年羹堯被貶職處罰的事情告訴年氏,直至年氏去世,才最終賜年羹堯自盡。而對於年氏的父親年遐齡,並沒有受到年羹堯的影響,去世時雍正仍按一等公爵禮葬,年氏的另外一個兄長年希堯,雖然受到年羹堯的牽連被雍正罷官抄家,但是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又被雍正重新起用。

這些足可見雍正對於年氏的寵愛,也正是因為雍正對於年氏的寵愛,在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將敦肅皇貴妃金棺,隨同雍正皇帝以及孝敬憲皇后一同葬入泰陵地宮。

年氏與雍正同葬入泰陵地宮,除了年氏受盡雍正的恩寵外,也有先例可循。

清朝第一個同皇帝同葬入地宮的皇貴妃,是和碩怡親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章佳氏在世時僅為庶妃,死後被追封為敏妃,雍正登基後,“母以子貴”被冊封為敬敏皇貴妃,棺槨也從原來的陵寢中抬出,重新按照皇貴妃的標準下葬,進入康熙的景陵地宮,這也開創了清朝皇貴妃從葬帝陵的先例。

不同於敬敏皇貴妃“生前平凡,死後榮光”,敦肅皇貴妃年氏,在世時就受到了雍正的寵愛,並且在世是就被冊封為皇貴妃。即便是其兄長年羹堯犯下大錯為雍正嚴懲,但是真正受罰的也僅年羹堯及其近親,年氏的父親年遐齡和另外一個兄長年希堯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因而對於年氏也不會造成影響。

所以,敦肅皇貴妃年氏與雍正同葬入泰陵地宮,既是因為年氏是雍正的寵妃,有著很高的品階和級別,同時,也正是雍正開創了皇貴妃隨葬地宮的先例制度,這些都讓乾隆對於年氏給予了絕對的尊重。乾隆二年(1737年),敦肅皇貴妃年氏隨同雍正,以及孝敬憲皇后一同葬入泰陵地宮。而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敦肅皇貴妃年氏也成為了清朝僅有的兩位隨皇帝葬入陵寢地宮的皇貴妃。

雍正皇帝下葬後,泰陵從未被盜。

泰陵在之前一直認為已經被盜了,主要是因為陵墓發現了盜洞,而且寶頂也被破壞了,所以直到1980年文物保護單位準備對泰陵進行搶救性挖掘的時候,才發現泰陵完好無損,於是立即停止了發掘,並加以保護。

泰陵一直未被盜,也有著許多原因:

一來,清朝時期,皇帝的陵寢都有專門的人負責看守,守衛森嚴,即便是到了民國時期,根據袁世凱與清廷的協議,清朝皇帝的皇陵也是由民國政府派人進行保護。1928年孫殿英藉由軍事行動的名義,封鎖了清東陵周邊,驅逐了陵寢衛兵,才開始進行盜墓活動的。

二來,雍正是出了名的“節儉”,同葬在清西陵的嘉慶、道光和光緒,都是清朝江河日下時候的皇帝,並且也都是不愛鋪張的,相對於清東陵的康熙、乾隆、慈禧這幾位的陵墓,清西陵幾位皇帝的陵墓必然顯得十分寒酸,吸引力遠不及清東陵。

三來,雍正將陵寢選擇在清西陵地區,是因為這裡“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合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而這片地方也確實保證了雍正不受影響的在這裡安寢,確實是福佑之地,而為雍正挑選這塊吉祥之地的,正是怡親王胤祥。

當然,也還有中國古代一直以來對於盜墓,這種違背傳統道德與傳統文化的行為的一貫反對態度,因而造就了社會輿論的影響,這也是對於皇帝陵寢的一種保護。特別是在孫殿英盜取清東陵之後,鋪天蓋地的反對聲音也讓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盜墓行動,包括清西陵在內的許多帝王陵寢都得以安穩的保存到現在。


雍親王府


雍正死後和皇后烏拉納拉氏以及年妃合葬在清西陵泰陵,年世蘭這個名字只是影視劇中出現的名字,年妃的真實姓名目前還沒有考證。

雍正對於年貴妃非常寵愛,同時也是雍正唯一的皇貴妃,年妃重病之時一向勤勉的雍正卻罕見的“罷工”數日,皇貴妃死後,留下皇子福惠,雍正尤為喜愛,可惜在八歲時不幸夭折,死後以親王禮下葬。從這些都可以看出雍正對於年妃的寵愛。

雍正死後葬在清西陵,同時他的泰陵也是清西陵首陵,有人說雍正是因為無顏面對康熙所以才不願葬在東陵,也僅僅都是猜測而已。

清西陵有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後陵。除了光緒的崇陵被盜之外,就目前來看其他幾個皇陵都保存比較完好。

雍正墓其實隱藏著很多疑團,尤其是不是“金頭”下葬,更是極度吸引人們的好奇心,但是卻沒有被盜,不僅讓人感到好奇,我認為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首先清西陵埋葬的皇帝都不太“富裕”,向雍正一向以勤儉持家,其他幾位皇帝都是清朝走下坡路時候的帝王,相對於富裕的乾隆,奢靡的慈喜,西陵顯得有些“窮酸”。

其次,清朝時期皇陵都有嚴密駐守,盜墓賊無從下手,而軍閥混戰時期,孫殿英先盜了東陵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這時候沒有人願意頂風作案。

再次,雍正的泰陵在之前一直認為已經被盜了,因為陵墓發現了盜洞,而且寶頂也被破壞了,所以直到文物保護單位準備搶救性挖掘的時候,才發現泰陵完好無損,於是立即停止了發掘,並加以保護。


一點點歷史


雍正跟年世蘭合葬在一起很正常。因為雍正最喜歡的就是年世蘭。

雍正皇帝是典型的工作狂,後宮人數較少。執政期間的大多數夜晚都在養心殿裡挑燈批奏摺,如此清心寡慾的雍正還是沒能逃開後世編導的想象力,給他安排了一出又一出類似於《甄嬛傳》這樣精彩絕倫的宮廷大戲。也是受這些熱播劇的影響,導致很多人認為雍正就是喜歡熹貴妃,而年貴妃就是個惡毒的婦人,只是仰仗兄長

年羹堯才能成為皇貴妃。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熹貴妃在雍正一朝只是個小角色,並不受寵愛,只不過她是乾隆的生母,被後人講成了一代寵妃。而年氏才是雍正最喜歡的嬪妃。

年氏得到了雍正極大的寵愛,主要體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年氏是雍正朝的第一位(皇)貴妃,更主要的是孝敬憲皇后尚在世,雍正就冊封年氏為皇貴妃時,是清朝為數不多的皇后在世就冊封皇貴妃之一。

二、從年氏首次生育到其去世的十一年間,先後為雍正誕下了三男一女,此間雍正所有的子嗣皆出於年氏,可見年氏是得到雍正的專寵。

三、雍正對於年氏去世後留下的皇八子福惠,更是寵愛有佳,乾隆說:“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福惠夭折後,雍正命以親王之禮安葬,要知道當時已經18歲的弘曆(乾隆帝)連貝子都不是,要高出弘曆至少三個級別。

四、年羹堯犯有“九十二條”大罪,直至年氏去世後才賜年羹堯自盡。年希堯受到年羹堯的牽連被雍正罷官抄家,但僅僅一年又被雍正重新起用,而對於年氏的父親年遐齡,去世時雍正仍按一等公爵禮葬。

五、皇貴妃去世後,其喪禮很隆重,雍正還嫌禮部置辦的儀仗草率,將整個禮部的官員都降職留任。

以上的種種足以見證雍正對年氏的用情至深,生當同眠、死亦同穴,1737年,乾隆將年貴妃金棺,隨同雍正皇帝以及孝敬憲皇后一同葬入泰陵地宮,這些都讓乾隆對於年氏給予了絕對的尊重。

至於雍正的陵墓為何從沒有被盜過?

按照祖制,雍正的陵寢應該在清東陵附近,守候在康熙身邊,雍正起初也確實是在清東陵附近選了九鳳朝陽山做自己的歸宿,但後來覺得這地方風水不行,便下旨重新選了一塊福地,這塊福地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易縣,清西陵泰陵的所在。

繼雍正之後,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緒的崇陵也都選在了清西陵,總體上講清西陵里長眠的皇帝都是比較樸素的,家底不厚,陪葬品的場面遠遠比不上清東陵裡的康熙、乾隆、慈禧,自然也就沒有清東陵那麼招賊惦記。孫殿英炸了清東陵中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後,國家也加強了對古陵墓的保護,使清西陵免於重蹈清東陵的覆轍。

其次,雍正皇帝對風水很有研究,選的福地也許真的是風水絕佳,防水防盜呢!再者,雍正是個疑心病很重的皇帝,泰陵在設計建造時防盜工作應該做的很完善,有效的杜絕了盜墓賊對泰陵的破壞。


史料未及VL


清朝雍正帝真的很忙呀,先忙著追若曦,後又愛上了晴川,結果若曦嫁了老十四,而晴川嫁給了老八;失落的雍正心中掛念著他的皇后,卻又愛上了讓他欲罷不能嬛嬛。最後,雍正還沒忘記穿越回現代,正式宣告:“朕的大清完了!”

劇中,紫禁城內的后妃們是明爭暗鬥,處處危機,一不小心,就遊戲結束,還沒法重來。那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真實情況是,雍正的後宮相對而言,是比較平靜的。

雍正經歷了“九子奪嫡”,繼位後就改為了秘密立儲,妃嬪們自然不用在儲君之事上激烈競爭了。

雍正躬親勤儉,忙於政務,不好女色,很少有太多的時間去寵幸某位嬪妃,自然也可以讓嬪妃們各安其事,少一些爭風竟寵之事。

雍正為人嚴正,對於法紀禮儀要求比較嚴格。有雍正的威嚴在,後宮自然是尊卑有序,沒人敢於違逆的。

雍正寵幸后妃的順序也非常鮮明,皇后最尊,其次就是年皇貴妃,之後是齊妃李氏。她們的地位有雍正做背書,後宮其他妃嬪不敢鬧呀。恐怕她們心中都有一絲絲對雍正的畏懼,包括乾隆的母親熹貴妃在內。再加上孝敬憲皇后,為人友善,惹不起宮鬥。

而雍正後宮僅次於皇后的二號人物,年皇貴妃,雍正給的評價是“妃素病弱,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和平。”

皇貴妃,性格柔順,做事比起孝敬憲皇后,是更加的謹小慎微,友善非常呀。

雍正是什麼性格呢?“急躁剛烈”,甚至被康熙訓諭過要“戒急用忍”。對於這類性格的人,正適合以柔克剛。所以,雍正非常寵愛身體柔弱,性格和順,又非常恭謹的年皇貴妃,是自然而然的事。

正是因為雍正寵愛年氏,還因此暫緩了對年羹堯的處分。即使處分了年羹堯,也並未牽連年氏其他族人。年氏的父親去世後,照樣以一等公爵之禮安葬。

雍正對於年氏去世後留下的皇八子福惠,更是寵愛有嘉,連乾隆都說:“朕弟八阿哥,素為皇考所鍾愛”。而福惠夭折後,雍正命以親王之禮安葬。

原本在清朝的帝后合葬制度中,一般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合葬一室,其他的妃嬪沒有特旨,只能從葬於對應皇帝的妃園寢。正是因為雍正對年氏的寵愛,在年氏去世後,才特別要求年皇貴妃從葬一室。

雍正所葬的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築最早的一座陵寢。原本清朝之前的皇帝,多葬於清東陵,而雍正另闢陵寢,就有了很多傳言。有說雍正因為篡位,羞於葬在康熙的景陵之旁。也有說雍正好大喜功,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才另選陵址。實際原因是:“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

還好雍正將自己的陵墓修建到了清西陵,這才在戰亂時期的大肆盜掘中得以倖存。要不然,即使不被孫殿英給挖了,也會被其他人給挖掉。再加上清西陵埋葬的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四位皇帝,要不然就是非常勤政節儉,要不然就是非常“寒酸”(光緒),其中陪葬的財物,通常被認為不是很豐厚。而且帝陵防盜措施還比較多,挖掘起來比較費時費力。綜合考慮下來,盜墓賊們也缺乏動力呀。

不過呢,在雍正的泰陵旁還是發現過盜洞的。原本考古工作人員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材料,準備挖開泰陵,揭開雍正的金頭之謎。但是挖到了2米左右時,發現盜洞消失了,並未打穿到地宮之中。

基於不主動發掘古代帝陵的原則,考古人員在進行了地表恢復之後,停止了對泰陵的考古工作。而雍正的死亡之謎,以及是否是金頭下葬之謎,也只能留給我們繼續猜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