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哪些藥效好,又容易找的草藥?

青草蜢633


不認識幾種草藥,估計都不敢稱自己是農村人。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都說到了端陽那天,百草皆為藥,其實不用等到端陽,到農村隨便逛一圈就能碰到草藥,如果實在不認識,牽一條土狗到野外去,土狗啃食的那些草就是草藥。



那不牽狗,在農村能不能輕輕鬆鬆地找到一些藥效好的草藥呢?

一、讓人分不清的接骨木和接骨草


不用刺楸多介紹,光是聽其名字,估計有好多人就能猜到它的用途了,這裡就不對它的用途展開論述了。接骨木和接骨草在枝葉、果實的形態上有相似性,藥用作用也差不多,只是接骨木為木本植物,屬於可長到五六米高的灌木或者小喬木,而接骨草則是草本植物,可長到一米多高,有人把它誤當成臭草。



二、可以賣「種子」的海金沙

這是一種類似藤蔓的蕨類植物,葉子呈二回羽狀,可以攀援其他附著物生長。羽片有可育和不可育之分,暗褐色的孢子囊穗在小羽片上排列稀疏。


有許多販子到鄉下來收購海金沙的孢子粉(相當於種子),所以刺楸這邊有好些農民經常上山去採摘,曬乾後輕輕一揉搓就可以把小羽片背面長的孢子粉搓下來,最後就像收油菜籽一樣收集起來。

以上就是刺楸介紹的兩種農村藥效好且容易找到的草藥,如果覺得回答得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農村大山裡,藥效好,又好找的草藥很多,最普通的就是魚腥草,艾草,薄荷,蒲公英,金銀花,車前草,大薊,小薊,山豆根,夏枯草,海金沙,龍膽草,柴戶,三稜草,夏枯草,黃蓮,茵陳,金錢草,雞矢藤等草藥藥效好,又容易找。

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有個勤工撿學的項目,就是每個學生要扯多少草藥,撿多少個油桐,所以對農村的草藥很熟悉。

魚腥草,蒲公英,金銀花,艾草,大家都很熟悉了,魚腥草和金銀花清熱解毒消炎。金銀花的花清香無比,很遠就能到香味,順著香味,很容易找到的,魚腥草,蒲公英,艾草春天隨處可見。

山豆根主要是咽喉消腫消痛的,一般在山崖邊,平地少。夏枯草車前子清熱利尿,農村隨處可見,夏枯草治療婦科有獨特的作用。大薊小薊主要生長在莊家地裡,根系發達的很,玉米地黃豆地裡多,功能主要是用於止血,婦幼長期淋血不幹,用此藥效果好。

柴戶主要是用於感覺退燒,柴戶和尤膽草主要是生長在山崖邊,非常多,容易找,茵陳是治療肝病不可缺的中草藥,採摘的時間性強,俗話說: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茵陳當柴燒。所以三月要採回來才能入藥。

黃連味很苦,一般隨小溪溝兩邊生長,海金沙一般爬在荊棘上,金錢草消炎,治療結石,平地生長的多。農村是豐富的中藥庫,藥效好,又容易找的草很多。




王四姐


農村有哪些藥效好,又容易找的草藥,我來給大家分享下。

金櫻子

金櫻子,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兒時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應該也會採來當零嘴吃,這種草藥挺好找的,山上很容易找到,就是金櫻果跟它的枝條都有點刺,採的時候要小心,它的主要功效是消炎殺菌,活血化淤,固尿降血脂等作用,小時候我堂弟愛尿床,我的嬸嬸就去山上採了一桶金櫻子回來給我弟弟熬水喝,據說是可以治療尿床的問題。



蒲公英

這個我想大家最熟悉,它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春秋是最適合採摘蒲公英的季節,一般春天採摘主要是做食物做茶葉,秋天的蒲公英入藥效果更好,它可以消炎殺菌,清熱降火,治療女性乳腺增生等多重藥效,我的老家喜歡上火之後泡蒲公英茶喝,降火效果挺好的。



金銀花

金銀花是也是傳統中藥材之一,我的老家湖南也是金銀花的主產區,在我們那邊不少野生金銀花,我外婆就喜歡採金銀花洗澡,因為人年紀大了會有老年性皮膚瘙癢的情況,而金銀花有止癢的功效,我放學回家的路上有野生金銀花,所以我外婆會讓我幫忙採回家給外婆洗澡,金銀花除了止癢,它還有清熱解毒,增強免疫力,殺菌消炎的作用。



馬齒莧

這是農村常見的野菜,同時它還是一味中藥材,我們那邊誰家有糖尿病跟溼疹的,就會去挖馬齒莧,馬齒莧可以降血糖治療溼疹,我爸爸吃了一段時間馬齒莧,血糖控制還不錯,除了這兩重功效,它還有殺菌消炎降血壓的作用。



您的家鄉又有哪些藥效好又好找的草藥呢?歡迎您在下方評論區互動討論。


小雛菊姑娘


我們這是川東地區,好找的藥材很多呢。

山裡,重樓,黃精,百合,木通,天冬,靈芝,天麻,細辛,首烏,龍膽草,山藥等都好找。

田邊,魚腥草,車錢草,薄荷,金錢草,三菱草 ,大薊,杜仲,黃柏等也好找

功效,重樓清熱解毒,黃精補元氣,百合養心身,木通通經絡,天冬補陰,靈芝養顏,天麻去風,細辛解頭疼,首烏潤便,龍膽草清肝,山藥養胃,,,,,就不一個一個說了。有需要評論說。






達州志遠


我們小院房前屋後都有藥草,非常普遍 。在這就地取材,介紹三種有解熱發汗作用,對風熱感冒比較有作用的藥草吧。

薄荷

薄荷,撥弄一下就全身散發芳香,聞一聞,沁人心脾,通體舒暢。

薄荷,可以是清爽可口的鮮菜;可以是怡神明目的清茶;

也可以全草入藥,在風熱感冒藥配伍中很常見。平常在大太陽底下勞作久了,回來時候,在園子裡扯幾片薄荷葉子嚼一嚼,能消解暑氣,預防感冒。

柴胡

柴胡,很常見的一種藥草,每年盛夏深秋都會拿著小鋤頭去山坡上採收,近來發現,我家大門口都有長了,估計是採收回來帶了種子。用於感冒發燒,瘧疾等。常與黃芩、連翹等一起配伍用藥。

桑葉

桑葉,最早的認識是蠶寶寶的日常食物。其實嫩葉可以吃,可以泡茶,還可以入藥。

對風熱感冒,雙眼赤紅,頭昏腦脹,頭痛等症狀很有效果。可以與車前草、菊花等配伍。

桑葉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平常適當喝點桑葉茶,可以有助於減肥。

以上就是三種可以用於風熱感冒的藥草介紹,薄荷,柴胡,桑葉。

從小時候起,每次在醫書上,認識到了這些平凡的隨處可見的植物,就會覺得很有淵源,有故事,有神秘感。頓時就生出了許多的敬意。經常喜歡逗留在山坡、草叢、小樹林,想要了解和認識這些寶貝們。


山妹子阿翠


農村有好多藥效好的中草藥,是個中草藥的寶庫,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在我們這裡,可以毫不擴張說,再不需要上山尋找,就房前屋後我可以找到好多!

蒲公英: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它的藥用範圍非常的廣泛,尤其對於婦女乳腺方面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敗醬草:敗醬草我們地方叫苦菜,它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闌尾炎、腸炎肝炎,還可以保肝利膽、鎮靜、抗病毒、殺菌消炎、緩解胃酸、增強免疫力等。

茵陳:二月茵陳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這句俗言可足以說明它分佈的廣泛性,它的氣味芳香,味苦、辛、微寒,全草入藥,具有清溼熱、退黃疸,還可以預防感冒,是治療黃疸肝炎最理想的藥物!



甘草:甘草和大棗是中草藥中的滿臺轉,可以說每副藥中少不了它兩,它在草藥中起著中和作用,可以緩解藥中的毒性,生用則氣平,可瀉心火,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還能祛痰止咳、抗酸抗炎抗過敏、調解激素分泌、放治癌瘤等。


車前草:車前草又叫車前子,它的全草入藥,性寒,具有清熱利尿、止咳祛痰、解毒、調解內飛泌、抗炎的作用,即能清熱涼血,又能解毒消腫,用途非常廣泛!

地骨皮:地骨皮就是野枸杞根的皮,嫩葉可涼拌,果實曬乾搗細是土豆菜很好的一種調料,具有涼血除蒸、清肺降火、止血、降血壓的作用,可用於肺熱咳嗽、內熱消渴等。





五加皮:五加皮也是根的皮,主要生長在荒山坡屲,田埂地邊,房前屋後,具有舒筋活血、除溼祛風,用於風溼痺痛、手足痙攣、四肢麻木、腰膝痠痛等。


薤白:薤白也叫小根蒜,具有溫補作用,也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慾、預防貧血及解毒,還能用於抗過敏、肝炎、通陽化氣、開胸散結、慢性腸炎等等。

冬花:冬花我們地方叫燈花,主要生長在門前河邊沿潮溼背陽的地方,具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於肺虛久咳不止、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的咳嗽,也可用於咳嗽痰多、勞嗽咳血等症。



這都是我們這裡不需要上山,房前屋後常能看到的藥性比較好的草藥,其實還有很多沒有說上的,如果要說完整,一個長篇大論也許還說不了個啥,所以,就只能說到這裡了!

(圖片現拍,文字原創,個人觀點,僅限參考)


西北農村哥


農村植物豐富,物產也很豐富,在野生的植物中,有很多是非常好的草藥,採摘回去就可以作為中藥使用。現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很多小孩生病了,發燒感冒都不去看醫生,都是老人挖一些草藥煲湯給小孩喝,就會治好普通的感冒發燒。農村很容易找到的草藥有哪些呢?

1,車前草。車前草在農村隨處可見,在田間地頭,荒地灘塗,路邊草叢中到處都有,要採摘的話,隨便能採摘一籮筐。車前草喜歡生長在肥沃,溼潤的環境,生命力頑強,春夏季生長得很旺盛,秋冬季節開花結果。車前草不僅可以做草藥,對感冒,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有幫助,還可以作為野菜食用。我們小時候,春夏之交鬧春荒,糧食不夠吃,就經常採摘車前草回家煮來吃,當做野菜充飢。




2,蒲公英。蒲公英在我國分佈範圍廣泛,從南到北的農村都有它的身影,農村隨處可見,都不用找都可以挖到。蒲公英春夏季生長得很旺盛,生命力頑強,秋冬季節開花,蒲公英的果實很輕,會隨著風飄散各處,到處生根發芽。蒲公英可以作為草藥煲湯來喝,也可以作為像茶葉一樣,拿來泡茶喝。蒲公英有清熱解毒,降火的作用,可以治療普通的感冒發燒咳嗽等。




3,金銀花。金銀花是藤蔓植物,在我們廣西農村,野生的金銀花都是生長在荒山野嶺上,比較常見,但是不好採摘,採摘金銀花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注意草叢裡面的毒蛇,防止被蛇咬到。金銀花可以清熱解毒,可以作為中藥煮湯來喝,也可以泡茶喝。金銀花不僅它的花朵可以入藥,它的藤蔓和枝葉也可以做藥和泡茶喝,全身都是寶貝。

農村常見的植物,可以作為草藥的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啦!


鄉野網事


農村有哪些藥效好,又容易找的草藥?

農村裡花花草草到處可見,只要有善於發現的雙眼,草藥也處處可見,像我們經常聽到的有“艾草、五指毛桃、魚腥草、蒲公英、車前草”等等,瞬間想起來的就有這些,還有很多突然就想不起來了,而就這些草藥能對症的服用藥效都還是不錯的,而且又好找又好認,下邊我就來說說他們都有哪些功效。

1.艾草

艾草全國各地均有生長,所以它的模樣大家都認識,而且它不但可以食用還能泡腳、製作枕頭等物品,提高睡眠效果真的很好,艾草主要的功效為:祛溼散寒、女性溫補、止血、改善睡眠、緩解疲勞、驅趕蚊蟲等效果,艾草它每個月份用途都有所不同,可以查看我上一篇文章,關於“收割艾草什麼時間最佳?有人說端午節收割艾草功效最好”的文章!更多詳細在裡邊!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主要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等地,它同樣可以拿來吃用也可以泡酒等,我們客家人主要用來“煲雞”或者“泡強身酒”主要的功效為健脾補肺、風溼痺痛、脾虛浮腫、利溼舒筋、產後無乳等都有顯著的效果,它還有一種別名叫“野枇杷”主要食用的是它的根,不要搞錯了哦!

3.魚腥草

魚腥草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吃的一種草藥又是野菜,同樣能起到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等功效,顧名思義魚腥草因為它的味道確實跟魚的腥味一樣,喜歡吃的人就喜歡那種味道,煲湯可以下點薑片,味道更美味!

4.蒲公英

蒲公英就不是什麼地方都有了,它相對來說藥用價值更高一些,蒲公英茶我就經常有喝,對利尿也有著很好的效果,對便秘和消化不良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排毒養顏等等!蒲公英它屬於性寒的建議搭配玫瑰花一起泡水喝。



5.車前草

車前草懂吃它的人可能不是很多,春季的時候車前草的嫩葉可以製作涼拌菜,味道真的美好吃,也可以做湯,吃飯也是應有盡有的,它的功效也不一般,同樣也有利尿作用、清熱解毒、明目、鎮咳、平喘、袪痰等!


這些我認為我們是比較容易找到的一些草藥,而且都見過,藥用的效果也還不錯,覺得還可以的可以收藏起來,留著以後去到野外還能帶點草藥回家備用呢。


鮮果農阿軍


農村有哪些藥效好,又容易找到的草藥?

現在農村生態環境條件好了,野生植物很多,絕大部分野生植物都是中草藥,這也是我國古今人們實踐研究的結晶。下面我介紹兩種非常普遍很容易找到的中草藥,並且藥效也非常好。

第一種,車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別名在《救荒本草》中記載為車輪草;在青海等地叫豬耳草;在江蘇等地叫牛耳朵草;在東北叫車軲轆菜;在福建等地叫蛤蟆草等等。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佈,通常生長在草地、田邊、溝邊、河岸溼地、路旁和村邊空地,生長海拔從三公尺到三千多公尺。它的外形特點是多年生草本,高二十公分左右;基生葉卵形或寬卵形,長十公分左右,葉脈5-7條弧形。



果穗長三十公分左右,上部有穗狀生長的小蒴果;

種子長圓形,每個果實有種子六七粒,種子黑棕色。它的全草和種子可以藥用,種子是有名的“車前子”,具有很好的利尿和清熱作用。

第二種,刺兒菜:刺兒菜也是容易找到並且藥用很好的草本植物。刺兒菜這個名稱來源於《陝西渭河流域之雜草》;別名還有小薊、野紅花、紅花苗、刺薊菜、刺薊、馬刺薊等等。在我國除西藏、雲南、廣東、廣西外,遍佈其他各地,在山坡、河邊、荒地、田間等處常見。

它的外形特點:多年生草本,高四五十公分,莖幹上有蛛絲狀毛;葉片長卵形,葉邊有裂齒,齒端有尖刺。它的全草可藥用,具有很好的止血、涼血、行瘀功效。我在小時候腳面被刀割傷後,用刺兒菜的嫩葉揉汁在傷口處,揉渣貼在傷口表面,止血效果特別好。



總之,在農村容易找到並且效果明顯的中草藥非常多,今天介紹的兩種我有親身體會,一種的利尿藥一種是止血藥,與大家分享。


老姚談植物


農村有哪些藥效好?又容易找到的草藥?

其實生活在農村,我們吃的,野外看到的各種植物都是藥,正所謂百草皆為藥!它們因為不起眼,所以被人們忽視掉,要說藥效好,又容易找到的,別說還真不少,現在二哥來給你一一介紹,並分享給讀者朋友們!

魚腥草

一,魚腥草:又叫側耳根、豬拱鼻、九節蓮、狗貼耳、肺形草、臭牡丹。就憑這麼多叫法,就知道它不一般,大家更是耳熟能詳,平常人家餐桌上也能看見它的身影。它不但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幫助消化的功能,還適用於肺痛、熱淋、小便涉痛之療效,還能清涼解暑的保健飲用品。

金銀花



二,金銀花:金銀花又名忍冬花、銀花、蘇花、二寶花。我們本地叫它金銀花,別無它名。不管是在田邊地頭,還是在山野溝坎,都有它的影子。它以未開放的花蕾和當年生枝條為藥。金銀花具有廣譜性抗病菌、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能減少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加強肌體的抗病能力,而且還可以當做飲品用。

對葉草



三,對葉草:別名牛心樸、牛心秧、瓢柴、側花徐長卿。別名有點怪怪的,我們這裡也叫它豆葉草。對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短,鬚根多。農村隨處可見,它有活血調經,健脾行水。治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虛浮的功能,特別是好多農村的偏方都有用到它,可謂小身材大用處。

艾草(艾蒿)



四,艾草;《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功效。產後婦女可以用艾草煮水洗澡或燻蒸,達到消毒止癢的作用。艾草的葉子曬乾之後,將它搗碎製成艾條,用於中醫的艾灸,往往有很好的療效。人們越來越熱衷的三伏灸就是很好的例子。艾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枕頭,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全草可入藥,有溫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艾草全國均有分佈,也是人們熟知的一味草藥,每到端午,農村人都會去山上採回來熬水洗澡,或化在大門口辟邪。

其實,農村不起眼的野草很多很多,多到無法一一舉例,而且它們都能入藥,在一些配方、偏方中不可缺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知道你是否認同二哥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