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2500萬的大訂單,讓我血本無歸

這張2500萬的大訂單,讓我血本無歸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逛某名牌服裝店時,看到一件款式普通,和自己穿衣服風格完全不搭的衣服。本想著轉身離去,可那該死的餘光又恰好偷瞄到“換季衣服打兩折”的信息。於是,你忍不住停下了腳步,心裡面有股聲音靠近自己的耳朵輕輕地說:“雖然這件衣服不好看,但現在以一件優衣庫衣服的價格就可以買下一件名牌的衣服,不買肯定血虧!”最後,你還是忍不住剁了手,買下的這件衣服也被自己壓在箱底下,終日不見光。

類似的生活例子還有很多:譬如,每逢“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雖然很多人什麼都不缺,但總感覺如果在這種全民狂歡的日子不買買買,就好像錯過了什麼。譬如,買奶茶的時候,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喝,但面對“第二杯半價”的優惠時,總會忍不住買兩杯強行湊單...最後,回過頭來看,我們才發現:自己經常因為不想吃虧,而吃了大虧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踩中商家設下的套呢?這就要從人類本性中所存在的

三個非理性怪癖說起了:

第一個怪癖是,我們總會迷戀那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就像,當自己的團隊費勁心機終於把新產品研發出來時,你看待這個產品絕對就像父親看待自家的女兒一樣,覺得哪裡都好。此時,不管誰指出新產品的缺點,你心裡肯定都會默默地罵上一句:“真沒眼光。”

第二個怪癖是,我們總是會特別關注自己會失去什麼,而不是自己會得到什麼。

就像,給研發出來的新產品定價格時,你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自己和團隊經歷的風風雨雨。把產品投向市場的心情,就如同自己一把手拉扯大的女兒,馬上就要談婚論嫁一樣,心裡藏著一萬個捨不得。從而下意識的給產品定下了一個市場根本不認同的價格。

第三個怪癖是,我們總是默認別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們是一樣的。

就像,當我們正式把新產品推向客戶時,心裡總是期望對方能跟自己一樣,一眼就能欣賞到產品所蘊含的價值(比如設計有多好,性能有多強悍...)然而絕大部分的客戶,往往只會在新產品上挑骨頭。(比如價格多麼貴、體驗感多麼不好...)每逢這種時候,我們通常都是表面上強顏歡笑,心裡早已把對方碎成了蘋果片。

而將這三個怪癖揉合在一起,就能推導出一個結論:人們總是過分地關注自我,並且本能地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掉進“損失規避”的陷進中去。那麼,何為損失規避呢?

引用【前景理論】來解釋,就是大多數人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並不對稱,面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獲得的快樂感。

例如,在一起的日子久了後,你發現自己和對象並不合適,但想起兩人朝夕相處培養起來共同默契,和曾經度過的甜蜜時光。你便開始收回分手的決定,覺得與其再花費力氣去認識新人,不如湊合的跟對方把日子過下去算了。

又例如,明明有位老員工的工作並不稱職,但你在猶豫要不要將對方開除時,腦海裡總是會迴盪起這位員工曾經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日子。於是,你全然不顧對方已經無法給企業帶來效益,只因捨不得舊情而任由他在公司混日子。或者說,站在商業的角度,很多時候你明明知道果斷捨棄那些無法給自己帶來許多利潤,反而消耗自己大量時間的老客戶,轉而去開發那些性價比更高的客戶才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心裡面就是捨不得,甚至還會為了私人交情,去盲目支持那些不可能做大的客戶。

而以上這些非理性的決策場景,其實都是“損失規避”的心理在做祟。因為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一段時候後,就會在心理產生一種奇妙的“擁有感”,這種感覺會讓你覺得捨棄這樣東西,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商家正是針對這種人們無法抗拒的“擁有感”,去設置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的。譬如,像很多店鋪經常推出的產品免費試用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給顧客營造一種這份產品已經屬於自己的“擁有感”。在試用期結束過後,為了讓這份“擁有感”延續下去,很多顧客都會選擇付費。譬如,像上文提到的換季限時打折優惠活動,即使商品本身的亮點並不多,但很多顧客會因為不想錯過這場優惠,而選擇把目光從款式上轉移到價格上。從而產生非理性消費的衝動。

類似於這樣的營銷活動,妙就妙在,它總能讓我們在還沒實際擁有一樣商品之前,就產生了已經擁有的錯覺。讓我們純粹因為不想失去或是不想錯過,而將本性中非理性的一面誘導出來。而這種善用“損失規避”心理的套路,不僅被商家普遍用於營銷當中,還被採購普遍用於外貿談判當中。跟大家說個多年前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那時候,有位手握2500萬訂單的大客戶,對我們公司表現出了十分強烈的購買意願。

當時我認為,這張訂單已經是自己準備嚥下肚子裡的肥肉,不會再跑丟。於是便興高采烈地用計算器去算著我能從訂單中拿到多少的提成,就連要去哪座城市旅遊,都已經在腦海裡事先盤算好了。可萬萬想不到的是,在接近成交日之前,客戶突然間跟我說:“實在不好意思,我要把單下給別人啦。”這句話,直接把我從美夢中拽了出來,殘忍地扔下萬丈深淵,就如同已經戴到手上的戒指,到頭來發現只是一顆假鑽石。

可幾天過後,客戶又給我發來信息,讓我報一個全新的型號,順便更新一下之前型號的價格。眼看熄滅的成交曙光又突然燃起,我已經開始做不顧一切的讓步,

除了報了個超低價格的新型號以外,之前的舊型號我也給客戶來了次大降價。最後,客戶終於心滿意足的把單下了給我。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之所以自己能夠失而復得的拿下訂單,是因為競爭對手無法給客戶提供新的型號。

可到後來,我冷靜思考才發現,這很可能是客戶利用“損失規避”心理給我下的套

他先在最開始表現出強烈的購買意願,讓我認為這張訂單非我莫屬,使我產生訂單已經到手的“擁有感”。

隨後,他在快要成交訂單之前,告訴我情況有變,半路殺出了個比自己價格更低的供應商,訂單無法下給我。

此時,損失訂單的痛苦就會衝擊著我,讓我痛苦萬分。

最後,他在我最絕望的時候,又重現給了我訂單成交的曙光,而我為了讓訂單不再與自己插肩而過,不理智的報了很低的價格。

實際上,這種“首先讓你確信他要買+隨後轉身離開”

的手段,是很多采購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壓價手段之一。

那麼,身為銷售,我們在談判時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陷入了“損失規避”的心理陷進中去呢?

有如下兩種方法:

1.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擁有了某件東西,且不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

2.失去這樣東西的後果,和再次獲得這樣東西需要付出的代價相比,哪個更重一點。

雖然B2B領域的交易都是偏理性的,但始終談判的雙方還是人本身,這就難免有時會受到感性層面的影響。

多瞭解點心理學領域的知識,也許能讓你在談判桌上手握更多的籌碼。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