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葉子長出小疙瘩如何處理?

荔鄉問答


從題主提供的荔枝受害的葉片來看,葉子上長的病斑,向葉背面凸起。從這些症狀表現來判斷,應該是遭到了葉癭蚊的侵害。



葉癭蚊的危害和症狀

葉癭蚊是荔枝重要的蟲害之一,主要以幼蟲的形式危害嫩葉。在危害初期,可導致荔枝葉子出現水漬狀點痕,逐漸形成兩面凸起的蟲癭,進而導致葉片扭曲變形,後期葉片被害處乾枯、穿孔。如果不及時防治,可逐漸導致樹勢衰落,影響到荔枝的產量。



葉癭蚊的防治措施

對於荔枝遭受葉癭蚊傷害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建議採取如下的措施。

  1. 一是,在每年果實採摘之後,有針對性進行枝葉修剪。把重疊枝、交叉枝、病弱枝、內膛枝、纖弱枝、枯枝疏除,對於沒有利用價值的陡長枝也進行短截。最終的目的是增強通風透光度,提高荔枝枝葉的光合作用,從而減少癭蚊危害。
  2. 二是,加強荔枝果園的栽培管理,科學合理施肥,促進荔枝生長的各期新梢抽發整齊,從而達到惡化葉癭蚊繁殖的環境條件。
  3. 三是,藥劑防治。在葉癭蚊幼蟲期(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初)和成蟲期(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撒藥觸殺。可選用的藥劑為甲基異柳磷顆粒或者敵殺死乳油或者辛硫磷乳油。具體操作,就是講以上藥劑之一,與細砂混合,均勻撒施荔枝樹冠之下和四周表土,並且覆蓋表土即可。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歡迎大家閱讀“農佳惜風”頭條號的問答。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回答,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問答推薦。

荔枝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水果,種植區域大部分是在南方,這個季節正是荔枝成熟的時候,各地的水果市場也出現了荔枝的身影。現在超市的妃子笑還是挺貴的,但是購買的人不再少數,就是因為荔枝的口感好,粉絲數量龐大。

市場廣闊,對於種植荔枝的果農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如果自己的荔枝園收益不好怎麼辦。荔枝也會有各種疾病,像題主所描述的那樣,葉子上長出很多小疙瘩。自家果園的荔枝樹葉長成這樣,難免會著急,看著也有點可怕,尤其是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看到,估計要發瘋啦。接下來我就說一說,荔枝新葉上長出小疙瘩,是什麼病,該怎麼處理,由該如何預防?

荔枝新葉長出小疙瘩,其實是有蟲害了,這叫荔枝葉癭蚊。這種蟲害一般出現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它們種群數量非常龐大,並且擴散非常快,危害也會日趨嚴重。荔枝葉癭蚊會在幼蟲階段,就侵染荔枝的嫩葉,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新葉,會在葉片上出現水漬狀斑紋。隨著幼蟲的不斷生長,這個水漬點痕就會慢慢向葉片兩面突起,形成瘤狀蟲癭,也就是題主提供的圖片樣子。嚴重時,一片荔枝葉上就會有幾百個小疙瘩,能夠使樹葉嚴重變形。等到幼蟲長大,脫離癭後,葉癭會隨著葉片老熟逐漸乾枯,最後表現穿孔現象。

這種葉癭蚊一年可發7代,最後一代會在葉癭內越冬,到第二年2、3月份老熟,脫出蟲癭,入土化蛹。成年羽化後,經常在樹冠下層活動,當天就可交配產卵,卵散在嫩葉背面。治療的話,還是要有針對性的購買一些農藥,進行噴灑,見效快,效果好。其實果園的病害、蟲害,能溝及時的防治是最好的。

防治方法其實也不麻煩,因為葉癭越冬是不繁殖的,所以要在冬季剪除越冬代葉癭,並且燒掉,以免來年再害,這個就是從蟲源方面進行防治。如果已經入侵了,該噴灑什麼藥呢?現在一般都有一些針對性的農藥了,可噴25%水胺硫磷1000倍。主要是要殺死成蟲,防治產卵,也要殺死新入侵的幼蟲。噴灑農藥也只有到逼不得已時才施用,不僅耗人力物力財力,還會殘留農藥,破壞生態,影響果實的綠色、環保品質。

果園的病害、蟲害都是可以預防的,果園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及時清理果園,剪去病枝、弱枝、枯枝也是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的哦。


農佳惜風


最近,荔枝園發現,部分葉片背面長了許多“疙瘩”,一些葉片表面甚至出現了“斑點”,一碰就穿透葉面,形成穿孔。果農表示這是得了荔枝葉癭蚊。最近荔枝葉癭蚊發生較重,微信群中許多網友也表示,其荔枝樹葉片發現了大量蟲癭,且有蔓延趨勢。而所有的病蟲害,只有認識其發生的原理和規律,才能更好地去防治。據此,小編查找了相關書籍和文獻資料,對荔枝葉癭蚊的發生、發展做一個梳理。

為害症狀

為雙翅目癭蚊科,分佈於廣西、廣東、海南等省區。成蟲產卵於嫩葉背面,每片小葉可先後著卵幾粒到幾百粒不等。

幼蟲孵化後自卵殼底直接蛀入嫩葉危害,受害部位初期呈水漬狀,後形成兩面凸起的蟲癭。幼蟲老熟離癭化蛹前不轉移。老熟幼蟲離癭後,蟲癭乾枯穿孔,嚴重時葉片乾枯脫落,影響樹勢。

發生規律

廣州一年發生6~7 代,世代重疊。幼蟲在被害葉片的蟲癭內越冬,每年2 月中下旬,幼蟲在癭內發育至老熟,脫癭入土化蛹;3 月中下旬羽化出土並交尾產卵;4月中上旬、5月上旬是越冬代兩個相對明顯的羽化高峰期。

葉癭蚊幼蟲脫癭入土化蛹和成蟲羽化出土都需要較高的空氣溼度,在廕庇、潮溼的荔枝園為害較重。

易危害的區域

在同一年份,春梢比秋梢受害重,而夏梢、冬梢受害輕,這是因為春季溫、溼度適宜,越冬代葉癭蚊羽化成活率高,此時中、遲熟種荔枝春梢盛發,故春梢受害重。

以後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乾旱、荔枝新梢老熟等因素影響,葉癭蚊成活率低,蟲口密度有所下降,故受害少。

此外,果園偏施氮肥,荔枝葉片組織柔軟,老熟期延長,葉癭蚊入侵率高,因而受害也重。

成齡投產荔枝園比幼齡樹果園受害嚴重。

在茂密的荔枝園和髮梢次數多的苗木及幼樹上受害較重。

同一植株靠近地面或內膛蔭枝的葉片受害率高,樹冠內膛和下層抽生的新梢受害較多。

果園廕庇、通風透光性差,則受害重。

測報方法

由於葉癭蚊主要為害嫩梢,一般從3 月初果樹春芽萌發時開始調查,選擇不同樹齡類型的果園作為測報點,分別在果園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定點5~10 株樹進行系統觀測,定期5d 或7d查一次,每個方位各檢查2 個複葉,記載各複葉上的幼蟲、成蟲數量,並調查天敵(主要是寄生蜂、瓢蟲、蜘蛛等),結合氣象資料等作為測報的依據,當檢查到每單葉有低齡幼蟲2~3 頭時就可下藥防治,一般可在荔枝新梢抽發期進行樹冠噴藥保梢。

綜合防治措施

嚴格執行檢疫措施由於荔枝葉癭蚊目前只是局部發生的一種蟲害,因此,對蟲區要實行隔離防治,從蟲區調運種苗應嚴格進行檢疫。

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肥,促進荔枝整齊抽發新梢,縮短梢期,杜絕橋樑梢,以利於集中噴藥防治;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枝葉徒長造成果園過度廕庇而利於蟲害發生;注意排灌,以降低果園內空氣和園土溼度,形成不利於葉癭蚊幼蟲入土化蛹和羽化出土的環境。

果園修剪,減少蟲源。一是每年果實採收後,即著手進行修剪,對於重疊枝、交叉枝、內膛枝、病枝、纖弱枝、枯枝實行疏枝,對沒有利用價值的徒長枝進行短截,以使枝梢分佈均勻,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促進新梢萌發,減少癭蚊為害。二是結合冬季清園將病蟲枝剪去,並集中園內枯枝落葉一起焚燒,減少病蟲來源。

適時進行化學防治由於葉癭蚊成蟲產卵和幼蟲的入侵僅限於荔枝幼葉展開的幼嫩階段,因此防治工作一般可根據各荔枝園的梢期物侯來安排。結合其他害蟲防治,在新梢抽出5公分左右噴藥一次,10-15天再防治一次。

生物防治在荔枝非抽梢期間切忌盲目噴藥,應尋找專業人士指導,以免殺傷天敵,以利於保護和利用果園原有天敵來控制該蟲的發生為害。


天津溫室大棚管田哥


關於荔枝的葉片出現許多小疙瘩的現象,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叫什麼,其實這是一種蟲害,普通話叫做葉癭蚊,是葉癭蚊科的一種。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些荔枝樹肯定是在水邊比較近或者不遠就有水源,而且透光性比較差。因為這些都是葉癭蚊喜歡的生存條件。

葉癭蚊的危害特點

其實葉癭蚊剛開始在荔枝葉子產卵時是很小的,很難發現,隨著時間會越來越大,最後就是比較明顯的疙瘩,到卵孵化以後,幼蟲在裡面成長,接下來就是幼蟲咬破荔枝葉子鑽到地下化蛹,所以葉子如果不錯一個個窟窿時說明葉癭蚊已經在地下化蛹了。

葉癭蚊一年可以發生6-7 代,喜歡陰涼的天氣與環境,一般在春夏交接孩子秋初發生危害比較多。尤其是密不透風的荔枝樹比較常見,加上附近有水源。

如何防治葉癭蚊?

根據上面介紹的情況來看,可以通過改善荔枝樹的透光性已經通風效果來減少葉癭蚊的危害,常見的人工防治辦法就是對荔枝樹進行陰枝修剪,反正陰枝的掛果率又不高,甚至還影響主幹的掛果率,再說了陰枝的果子也沒有陽光充足的好吃。

其次就是藥物防治,在幼蟲羽化出土前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500倍濃度施到對應的地下。由於我們誰都不知道葉癭蚊什麼時候鑽到地下化蛹的,所以這個方法沒有多大的用處。

目前來看,在葉子上面的防治效果是最理想的,不僅僅是看得見,關鍵是葉子裡面的幼蟲更容易殺滅。同樣可以使用50%辛硫磷1000倍濃度、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或者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進行噴葉子。一樣葉癭蚊喜歡在下午產卵,這時候噴到效果最好,把成蟲也一網打盡。

綜上所述,葉癭蚊一般對荔枝的危害程度不明顯,發生危害也不嚴重,沒必要專門去處理,可以在平時的用藥時一起殺滅還可以節約人工成本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