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如同很多電視劇演繹的形象,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雄才偉略武功赫赫的君主,但是放在我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尤其以漢民族為主的國家,對於他的評價很難客觀,可謂兩極分化嚴重。譽者說他是“千古一帝”,謗者嗤他為“通古斯酋長”、“康麻子”、“吃糠喝稀”等等。我們從頭說起,看看康熙帝一生69年的歲月裡主要做了哪些事情,擠幹了所有水分重新審視一下他究竟給清朝給當今中國留下了什麼。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帝 影視形象

首先來看看康熙帝即位時東亞大陸的大環境:首先,中國南部,兵力雄厚,財糧富足,地域廣袤,擁兵自重的三大藩王;其次,中國東南,裂土分疆,分庭抗禮的臺灣鄭氏政權;再者,中國東北,像口香糖一樣甩也甩不掉的野心勃勃,且正處於瘋狂擴張期的沙皇俄國;最後,中國西北,藏傳活佛,東征西討戰無不勝的漠西草原梟雄準格爾汗葛爾丹。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帝即位時實際統治區域

怎麼樣,這局勢算不算是亂成了一鍋粥?縱觀中國歷史哪朝哪代開國之初不是天下一統歌舞昇平?像滿清開國之初還有如此複雜,詭譎的局面,也是頭一遭。康熙是個富二代,只是他老爹留下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私企,歷史使命落在他肩上,打造世界五百強之路開始了。


一、首先用戲劇性的方式拿掉鰲拜,告訴朝臣和天下人,公司的絕對股東是愛新覺羅,小玄子是有脾氣的,讓皇帝當傀儡是不可能的,敢搶我東西我就要你好看。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鰲拜 影視形象


二、因為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剛滿二十歲的康熙竟然下定決心撤藩了,“三藩之耗半天下”不說,半壁江山實際操控於幾個漢族異姓王之手,這讓這位已經當了十二年皇帝,歷天花而不歿,火氣有點大的少年天子的臉上真的很沒有面子。他沒有想那麼多,即便他肯定知道如果撤藩失敗,他會比前明同樣撤藩失敗的建文帝朱允炆還慘,朱雖然身死(沒找到就當死了吧)但國還沒有滅,可自己一旦失敗勢必會像元末皇帝一樣被漢人趕回北邊老家(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大概率會身死國滅,父祖衣衫襤褸一手創建的破爛公司徹底破產。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吳三桂 影視形象

他決定賭一把,歷史證明這位皇帝個人素質修養還是挺高的,機會來臨的時候他果斷的抓住了。利用吳三桂兵止長江,衡陽稱帝的緩衝時間,迅速縱橫捭闔,分化瓦解,拉攏收買,各個擊破,戰局瞬間回到均勢,吳方面則敗報不斷,結果後悔不已,怒火攻心得了急病,暴死一命嗚呼。
康熙又賭對了,錯綜複雜的局勢面前他沒有昏頭,抓天機者勝,失天機者敗,他配的上這場勝利,避免走了朱允炆後路。有人說他魯莽,但小編認為撤藩此舉正是康熙帝敢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表現,這也正是有為君主和無為昏君的最大區別。風險是肯定有的,世界上有哪個偉大人物做成了大事是因為事情沒有難度沒有風險才去做的?又有哪件事是能保證百分之百做成的?強者因為贏了才是強者,不是因為是強者才會贏。

1673年—1681年,清軍大勝,三藩之亂終告平定。這算不算是與敵對勢力又爭了一次天下?與開國何異?


三、經過多年的談談打打無果,鄭經病逝。康熙又一次果斷抓住機會,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清軍水師2萬餘人、各種戰艦二百多艘,直逼澎湖。澎湖一戰,臺灣方面兵敗如山倒,劉國軒逃回臺灣,島內震動,後臺灣派人獻上地圖名冊和投降書,臺灣收復。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寶島臺灣

“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雍正帝


四、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取勝後,為使沙皇俄國不再施壓東北和暗中支援葛爾丹,康熙帝與沙皇俄國於1689年9月7日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明確確定疆域邊界的條約,之前歷朝的疆土只是勢力範圍),劃定了中俄北部邊境,這也讓康熙帝能夠集中精力對付西北大敵葛爾丹,(在俄國內同樣有看法認為俄羅斯這邊吃了大虧),如果不籤拖著繼續打會怎麼樣呢?

東北可能會變成一團漿糊暫不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葛爾丹的實力會不斷膨脹,最後葛爾丹不會覆亡,外蒙也不會歸附清朝。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雅克薩之戰示意圖


五、簽訂《尼布楚條約》的第二年,即1690年,精力充沛,說到做到的康熙果然發兵親征準格爾,沙俄那裡的無奈,他要從葛爾丹身上拿回來。

為什麼準格爾汗葛爾丹的崛起讓康熙帝如此著急,必欲除之而後快?因為康熙帝始終沒忘記當年的大金國就是被剛崛起的蒙古政權聯合南宋給滅了。在他看來,他必須將漠西蒙古葛爾丹這一勢力堅決扼殺在萌芽中,避免今天的大清重蹈當年大金的覆轍。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平蒙軍威碑

1690年,康熙37歲,清軍大敗葛爾丹於烏蘭布通;

1691年,康熙38歲,於多倫諾爾舉行多倫會盟,外蒙古正式併入清朝;1696年,43歲的康熙第三次親征葛爾丹,經昭莫多之戰,葛爾丹大勢已去,數騎逃回。在清廷的堅決絞殺和內部矛盾重重的局面下,葛爾丹於眾叛親離中服毒自殺,康熙在南巡黃河的大堤上聽聞葛爾丹已死的消息後,當眾跪下感謝上天。


至此,從1661年繼位到1696年第三次親征準格爾這整整36年的時間裡,鰲拜、吳三桂、臺灣、東北邊境問題、崛起的蒙古準格爾勢力皆已得到解決。說康熙一日也沒閒著太誇張,但這36年裡康熙帝無時不刻不為帝國的命運,自己的使命,中華版圖的大一統奮鬥,殫精竭慮。他將從父親手裡接過的破爛山河又從頭到腳徹徹底底地打理了一遍,並以嶄新的面貌交給下一代。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帝戎裝像

史料記載,康熙60年,國庫存銀3662萬兩,到了雍正元年還剩2371萬兩(而不是小說中所寫的800萬兩),所以雍正接手的絕不是一個窮兵黷武後民生凋敝的爛攤子,而是一個幅員千萬平方公里,擁有億兆黎民的龐大帝國。


六、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中央發兵救援。1718年和1720年,康熙兩次派兵入藏擊敗準格爾,並分兵駐藏,實際控制了西藏,維護了青藏高原的統一與穩定。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末年清朝版圖


“平三藩,收臺灣,驅沙俄,吞外蒙,控青藏”,那麼問題來了,康熙帝做的這些事對清朝對日後中國有哪些影響呢?
假設康熙帝沒有堅持撤藩,或者撤藩後局面控制不了劃江而治,長此以往中國南部甚至整個中國勢必進入長期的分裂戰亂,臺灣能否歸入版圖而成今日之法理依據不得而知;中原巨大的內耗,是否有足夠的力量、統治者是否有足夠的進取心染指、佔據東北、阻止沙俄的南下擴張則是個未知數;沒有烏蘭布通之戰和多倫會盟,喀爾喀蒙古和漠西蒙古之間又會演變成什麼樣,是統一還是分裂,是南下中原還是北上塞漠(可能已經被沙俄吞了)?總之無論如何,中原依然還會是那個被北方少民騷擾、掠奪幾千年的中原。後來乾隆從東(喀爾喀蒙古),南(青海西藏)兩個方向用兵滅族準格爾,統一全部新疆地區將其收入版圖更是無稽之談了;西藏則會進入獨立狀態並在十九世紀後被從西邊而來的英國人侵吞殖民。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帝蒙古國影視形象

雖曰守成,實同開創。康熙皇帝對清朝乃至對整個中華大一統的版圖絕對有著有定鼎之功。有句話說得很貼切:秦始皇奠定了漢族的版圖,康熙皇帝則在西方工業革命到來前夕建立了東亞大陸的新秩序,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

如果沒有他,東亞大陸必將亂成一鍋粥,面對十九世紀沙俄的持續擴張和西方工業革命後的殖民勢力將毫無還手之力。也正是因為遼闊的版圖和龐大的人口基數,才給今天新中國的翻盤創造了可能,否則戰略緩衝在哪裡?在哪裡試爆原子彈?無數的資源如何自給?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從何而來?等等。

由此可見康熙帝並沒有被高估,拋開民族偏見來講,康熙皇帝是絕對有資格進入中華五大一流帝王之列的。

一生堅持大規模用兵的康熙帝真的被高估了嗎?還僅僅只是民族偏見

康熙帝遺詔

"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漢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臺城之禍;隋文帝亦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卒致不克令終,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七十,諸王大臣官員軍民與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康熙帝遺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