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很多地方乾旱還在持久,為什麼說水利基礎設施好的鄉村受災較輕?

關注三農一閒人


彩雲之南的很多地區,今年一反常年雨水充沛的狀態,出現了持久乾旱,很多地方的農民受災嚴重,連人畜用水都出現了困難,根本就顧不到地裡的莊稼了。為此,據新聞報道說,中央拔出專款助力雲南抗旱。



在筆者的老家農村,雖然到目前為止似乎雨季遲遲未到,只在前幾天的夜裡下了兩次小雨,同樣是持久的乾旱。所不同的是,地裡的玉米,基本出齊了天花,很多都戴了紅帽絲,意味著雖然也受到乾旱的影響,但受災較輕,收成應該在八成以上。一些種植烤煙的土地,看上去長勢依然喜人……



同在一片藍天下,一樣的見不到雨水,為何老家這些鄉村受災較輕呢?原來是近一兩年來國家對農村的基礎水利設施的巨大投入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舉目望去,凡是有連片耕地的地方,三面光澆灌溝渠就修到了哪裡,實在地勢高點的地方,也修了大蓄水池。村民在清明節種下的玉米等農作物,隨時都有水進行灌溉,保證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此外,我們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裡到處都是天然林,保護得力,使得壩子裡的幾條小河的水流從未斷流過,其貢獻也是巨大的。



要想富,修通路。同樣的道理,要想旱澇保收,水利設施得跟上;靠天吃飯畢竟不是那麼牢靠。


關注三農一閒人


水利基礎設施是本著抗旱,防澇去設計建設的,在乾旱,洪水到來時,它就會起到關健作用,在旱,澇災害來臨時減輕很大一部份災害帶來損失。


狼行天下hqx


水利好的地方保護了水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