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瞭解明朝“鐵弦畫像破朱棣”嗎?這個計謀究竟高在何處?

亮郎才不盡


鐵鉉在靖難之役中鎮守濟南。面對朱棣即將架炮攻城。他命人把太祖朱元璋的畫像和牌位立在濟南城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如果炮轟太祖牌位就是大逆不道。讓朱棣乾著急沒辦法。


老趙125135225


“鐵鉉畫像破朱棣”這個典故出自於《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六里,原文為:

垂破,鉉書高皇帝(朱元璋)神牌懸城上,燕兵不敢擊。
  1. 鐵鉉懸掛的不是朱元璋畫像,而是朱元璋的神牌;
  2. 朱元璋神牌也只是讓到燕兵不敢進攻濟南,還達不到“破之”的程度;


鐵鉉其人

鐵鉉,河南鄧州人,少數民族後裔,因善於處理懸案而深受朱元璋器重,親自賜字“鼎石”,建文時期為山東參政,負責提供和監督糧草給大將軍李景隆,協助平定燕王之亂。不過李景隆這人靠著父蔭做了大將軍,打仗卻是十分難堪,是“趙括”式的將軍,數十萬大軍被數萬燕軍打得丟盔卸甲,自己只能龜縮在德州,堅守不出。

而此時的朱棣因為連勝幾場大戰,又得了寧王朱權的三萬特種部隊(朵顏三衛),實力大增,兵鋒直指濟南,將其包圍了起來。濟南在明朝時是山東的省會,水路交通發達,清朝時德國和日本在山東就爭得頭破血流,濟南更是被譽為“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山東全省,更是國家儲糧之地,朱棣攻破李景隆駐守的德州時,就“獲糧百餘萬,兵食益繞”。

作為打了一輩子戰的朱棣,濟南對他來說更是最後能否坐擁天下的關鍵:

時王苦兵間,謂濟南降,即不得金陵,可斷南北,畫中原自守。

山東是南京最重要的屏障,也是各路大軍的糧食儲備地和徵兵地(徐、沛間素稱驍勇,三國時期就有天下步兵出丹陽一說),而此時德州等地皆已失去,濟南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朱棣兵圍濟南,目的就是快速打一場硬仗,避免被拖入持久戰,直接衝下南京,而當時正在省外運糧的鐵鉉知道濟南被圍後,立刻回軍濟南,協助守將盛庸守衛濟南,絕不讓朱棣大軍越過一步。


鐵鉉守城

建文二年五月,朱棣大軍兵圍濟南,因為之前在破德州時朱棣已吃過鐵鉉的虧,加上濟南城高河深,易守難攻,所以這次他主打攻心,派人射書入城勸降,儒生高賢寧反過來寫了一篇《周公輔成王論》射回燕營,勸說朱棣要效法周公輔助成王,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就興起戰禍。朱棣見勸降不成,只能繼續圍城,想要耗盡濟南士氣。

可一連圍了三個月,不但濟南沒什麼動亂,反而自己的士氣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恰好此時是七八月雨季,濟南周圍的河水暴漲,朱棣就派人挖開城外的河流,引水灌城,這一招果然奏效,“城中人大懼”。鐵鉉見狀,馬上派出請降兵出城請降,讓朱棣退城十里,朱棣夢寐以求都要拿下濟南,馬上下令退兵,自己帶親衛騎馬入城。

結果朱棣一入城,身後的鐵閘門立刻關閉,埋伏好的士兵全部出動射箭,朱棣知道中計,連忙找路就跑,連坐下馬都中箭不能走,朱棣和手下換了馬,趕在還沒完成合圍之時跑出了濟南城,和三國時期曹操在濮陽中計,落魄而逃的倉皇失措有得一拼。

不過朱棣也確實是好運,在後路被斷時還能拼死跑出去,除了運氣之外,平時在戰場上鍛煉出來的警惕性和戰鬥力,也在此時凸顯出來了。

鐵鉉放牌退朱棣

撿回一條命的朱棣好不容易出城,鐵鉉又派人在城上破口大罵,氣得朱棣再下令攻城,要拿鐵鉉的人頭來下酒,不過鐵鉉也不是好惹的,在朱棣攻城之前,就把朱元璋的神牌位恭恭敬敬地放在城牆上,這下子可苦了朱棣了。

攻吧,戰火一開難免損壞老爸的神位,這可是大不孝啊!不攻吧,濟南不下則之前的一切都是白費了,更重要的是,朱棣中伏這口惡氣沒地兒出去。

朱元璋的神牌位嚇得朱棣打也不是,不打也不行,此時鐵鉉就招募了徐沛勇士,多次衝出城衝擊燕軍,“破之”,而就在朱棣進退兩難的時候,其手下第一謀士、有“黑衣妖僧”之稱的姚廣孝就建議撤軍回北平再說,朱棣只好慢慢退回北平,之前所得到的山東諸省都被盛庸和鐵鉉拿回去了,朱棣費了一年功夫,就全毀在鐵鉉手裡,也怪不得後來朱棣恨鐵鉉,恨到要把他的肉一片片切出來了。

此戰之後,朱棣再也不敢硬碰濟南這塊硬骨頭了,繞道河南——徐州南下,多次擊敗盛庸、吳傑等軍隊,在徐州受阻後,朱棣吸收了濟南事例,派偏軍拖住徐州,自己率大軍繼續南下,突破淮河直衝南京,最後靖難之役勝利,朱棣登上帝位,做了永樂皇帝,下令將鐵鉉凌遲處死,全家或充軍或編入賤籍,大大地出了濟南的那口惡氣。而鐵鉉雖死,但因守城技術極高,連朱棣這樣的狠人都不是其對手,被民間譽為“鐵神”,永樂年後,在山東各地也陸遜建起了紀念鐵鉉的祠廟,尊其為“鐵公”。



關於“鐵鉉放牌退朱棣”的智慧

其實這坑主要是朱棣自己挖的,當年朱元璋安置了九邊藩王守邊,在自己親手書寫、規定子子孫孫不可違背的《皇明祖訓》裡就寫得明明白白:朝無正臣,內有奸惡,(諸王)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而在朱棣起兵頒佈天下的《奉天靖難詔》裡,時時刻刻都以父親朱元璋遺訓來闡明這次靖難之役的政治正確性:

  1. 自從分封藩王以來,我(朱棣)兢兢業業,不敢以叔父自尊,隨時聽從侄子的號令,聽從父親的意思,堅守邊境,保家衛國,無過有功;
  2. 建文繼位以來,任用奸邪小人,國家地震、洪水、天火、暴雨、蝗蟲等災禍接踵而來,這就是父親說的“朝無正臣”了;
  3. 當年父親病重,詔令我去南京,可齊泰、黃子澄這些人矯旨阻擋我父子相見,父親病重不給我們(諸王)知道,父親去世也不讓我們進去奔喪,完全不按禮制行事,建文年幼,這些事肯定都是齊泰等人主使的;
  4. 父親屍骨未寒,建文就娶後宮嬪妃,削藩諸王,逼得湘王自焚而死,周王、代王、岷王、齊王被貶為庶人,到後來還想殺我,想我和建文叔侄情深,這些事肯定又是齊泰、黃子澄的主意;
  5. 《皇明祖訓》裡一條:凡風憲官(御史)離間親戚者斬。齊泰等人不遵祖訓,離間諸王和皇上的關係,按祖訓當斬。

可見朱棣是把這次的矛頭指向了齊泰、黃子澄兩人,依據就是以上的“建文劣政”,而此次出兵完全是按照大明最偉大的帝王朱元璋的意願來做的,非常符合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師出有名,就是要除掉奸臣,殺掉齊泰、黃子澄二人,為父親和兄弟報仇,保護建文帝,保護大明江山。

朱棣一開始就把標杆立得這麼高,他把朱元璋擺了出來,讓人支持自己一起去奉天靖難,如果他真的炮轟朱元璋神位的話,那他就不止自打嘴巴那樣簡單了,之前苦心經營的人設就全線崩塌了。

一座濟南城重要,可自己的形象更重要,城沒了可以再奪,形象沒了就得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再建,可朝廷是絕對不會給自己時間的,朱棣也沒有時間可以耗得起,所以與其說鐵鉉歪打正著,倒不如說這是朱元璋給朱棣留下的坑,朱棣本人還把它給挖大了,最後還坑了自己。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鐵鉉河南鄧州人,為大明布政使兵部尚書。為人剛正不阿嚴於律己克己奉公,為一代賢臣良將。時正值李景隆兵敗如山倒潰敗到濟南城中,指揮使盛庸為驚世駭俗的悍將,鐵鉉督運糧草而致,幾人合謀退敵之策,思濟南城高巨險兵多將廣。乃齊心協力力戰三個月,朱棣仍久攻不下。用🔥攻水淹仍崛立不倒,朱棣大怒令以百門大炮齊轟濟南城,眼見城將不保,鐵鉉和盛庸以太祖畫像立於城頭,令朱棣和眾將領大驚失色,心虛膽寒乃令停止攻城。萬般無奈後退幾里,但盛庸和鐵鉉商定於後半夜某一日大舉進攻偷襲,導致了朱棣大敗而歸,退回了河北。後姚廣孝指岀了癥結所在,濟南隨是堅城高壘,但可以撓濟南府而指導南京城,次年有大舉進攻,對濟南圍而不打,一舉攻下了南京城。朱棣繼位後,濟南城守將盛庸也停止了扺抗而投降了,朱棣對盛庸另眼相看,確對鐵鉉恨之入骨,鐵鉉玩世不恭心懷不軌。對成祖不敬,被成祖下令誅殺,兒女發配嶺南,妻子兒媳及族女被充入宮中為奴隸,受盡折磨奇辱。










94310417小云


鐵鉉是明朝建文帝時期的一位大臣,他負責守衛濟南。靖難之役時,朱棣所向無敵,就是在濟南,敗在了鐵鉉手下。

鐵鉉堅守濟南城,誓死不降。朱棣久攻不下,便調來巨炮轟城。眼看城牆要被轟破,鐵鉉急中生智,讓人將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城牆上。朱棣再也不敢炮轟城牆了。

鐵鉉的“畫像護城”之計確實非常高明,其高明之處在於,它戳到了朱棣最致命的軟肋。

古代帝王都特別講究孝,以孝為第一,以孝治天下。

朱元璋是朱棣的父親。朱棣再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反他老子。他發動“靖難之役",也是打著奉朱元璋旨意的旗號。因為朱元璋生前曾對封為藩王的兒子們交待,以後朝中出奷臣,藩王可以起兵靖難。朱元璋正是以奉父親遺旨誅殺奸臣齊泰、黃子澄的名義而發動"靖難之役"的。

朱元璋的畫像就代表著朱元璋本人。任何頭腦清楚的人也不會炮轟自己父親的畫像。朱棣正要憑藉父親的名義行奪權之事,他就更不敢炮轟自己父親的畫像了。

朱棣無計可施,不得不放棄了濟南,而直取金陵。他成功了。鐵鉉最後英勇不屈,被朱棣殘殺。

畫像護城,絕妙好計。鐵鉉英名,雖死猶榮。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鐵鉉畫像破朱棣”一事,可以說是神來之筆。在濟南城中到處都流傳著鐵鉉這一壯舉,現在濟南還有鐵鉉祠在紀念鐵鉉。那麼究竟這麼計謀高在哪裡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鐵鉉畫像破朱棣

朱棣當時圍攻濟南城,濟南城並非堅城,鐵鉉並非武將,士兵並非精銳。可以說當時鐵鉉的情況十分危急。當時人人都以為又小又破的濟南城很快就能被朱棣打下來。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鐵鉉以自己的才能守住了濟南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計謀就是鐵鉉畫像破朱棣。

當時朱棣軍中裝備有大炮,濟南城城牆又薄,如果朱棣開炮的話,可能濟南城很快就被打沒了。面對著氣勢洶洶的朱棣,鐵鉉的應對措施是這樣的(為了閱讀開心,我用戲劇化的語言改寫一下):

只見那鐵鉉趴在城頭之上,探出身子,連聲大罵反賊朱棣!反賊朱棣!聞聽此言,朱棣可以說是氣得個七竅生煙,三尸亂跳。一怒之下,朱棣調來數門精鋼大炮準備來一個炮打濟南城!

濟南城並非堅城,城牆薄薄,士兵們都嚇得面如土色。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鐵鉉急將濟南城祠堂中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又親自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分置垛口。見到此時,朱棣氣得青筋暴起,但是面對著自己父親那不怒自威的畫像,他便不敢開炮,濟南城得以保全。

就在朱棣氣得哇哇大叫,無能為力之事,鉉又募壯士,出奇兵,騷擾襲擊燕兵,大破燕軍。"燕王憤甚,計無所出"。姚廣孝向朱棣進言,回北平再圖後舉。燕軍遂於九月四日解圍去,從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濟南。

二、此計妙在哪裡?

此計妙就妙在,朱棣起兵,行謀反之舉,但是朱棣名義上卻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這個旗號是誰提出的呢?正是朱元璋留下的《祖訓》之中的話,據記載:

“並援《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也就是說,朱棣起兵的旗號,完完全全是藉助自己的父親朱元璋才打得起來的,因此無論如何,朱棣都要維護好朱元璋這一面旗幟,一旦朱棣做出了和朱元璋相悖的事情,那麼必然落得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下場。

此時濟南城外城內都是士兵,一旦朱棣開炮打了自己父親的畫像,那麼他就真的是逆臣了。因此朱棣無論如何都不能開這一炮,也因此被鐵鉉打了一個大敗而歸。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此事發生在“靖難之役”的濟南之戰。建文二年(1400年),統帥六十萬大軍的李景隆被朱棣擊敗,倉皇逃往濟南,朱棣緊追不捨,李景隆殘軍再度大敗,燕軍遂圍濟南城。山東參政鐵鉉、都指揮盛庸死守濟南城三個月,城池將破之際,盛庸卻將朱元璋的畫像和排位擺上了城頭,導致朱棣進退不得,再加上平安騷擾燕軍糧道,朱棣最終被迫撤軍。

朱棣大破李景隆兵圍濟南,鐵鉉城破之際以畫像計退燕軍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在第一次被朱棣擊敗之後,朝廷非但沒有降罪於李景隆,反而調集六十萬大軍使其再度北伐。結果,李景隆與朱棣在白溝河一場大戰,眼看即將勝利,卻因帥旗突然折斷而再度慘遭戰敗,慌忙率領殘兵撤往德州,燕軍追擊,李景隆又撤往濟南。

五月十五,燕軍進攻濟南,李景隆十萬殘兵敗將根本毫無抵抗力,旋即戰敗,李景隆逃走,燕軍遂圍濟南。此時,濟南城內只有都指揮盛庸所部,在外督辦糧草的山東參政鐵鉉聽聞消息連忙趕赴濟南,與盛庸歃血為盟,意圖死守城池。

靖難以來,燕軍雖然屢戰屢勝,卻被牢牢限制在河北一帶而不得擴展,若能夠攻佔濟南,燕軍便可切斷朝廷南北聯繫,進可南下渡江,退可畫疆自守,形勢將大為好轉,因此朱棣對濟南可以說是勢在必得。而鐵鉉也深知此理,因此與盛庸堅守濟南,勢必不讓朱棣奪取

六月八日,燕軍兵臨城下,朱棣勸降無果後遂下令攻城,然鐵鉉親臨城頭指揮固守,燕軍久攻不下只能將濟南合圍,以待良機。轉眼三月已過,濟南城仍然久攻不下,便有人獻計可掘開黃河引水灌城,鐵鉉得知消息後,又以詐降之計誘殺朱棣,朱棣差點被殺死在城門洞中。

朱棣驚怒之下對濟南展開猛攻,並用大炮轟擊城牆、城門,眼看城池將破,鐵鉉卻又使出了一記損招,他講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了城頭之上,又親自書寫了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擺放在城牆各個垛口,結果導致燕軍進退不得。

與此同時,在河間一帶活動的平安所部又經常襲擾燕軍糧道,再加上燕軍出征數月,兵將早已疲憊不堪,在姚廣孝的建議之下,朱棣這才無奈撤軍。眼看燕軍撤退,鐵鉉又與盛庸整軍追擊,接連收復德州等地,結果朱棣又被趕回了河北一帶

朱棣敢於起兵靖難公然造反,為何卻對鐵鉉的畫像之計無可奈何

燕王朱棣既然敢於靖難,以一隅之地公然起兵造反,在濟南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情況下,為何卻對鐵鉉的畫像之計無可奈何,最終被迫退兵呢?我想應該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自古以孝治天下。中國自古便是個宗法制國家,官員將君王稱為“君父”,百姓將官員稱為“父母官”,而自漢朝以來,歷朝歷代又均對孝道推崇備至,君王以“孝道”治理國家,同時也以“孝道”教化百姓,因此“孝道”早已是根深蒂固。雖然祖宗畫像和靈位對於他人來說不過一件死物,但受傳統倫理觀念的影響,對於其後世子孫來說,這卻是極為重要,乃至神聖的象徵。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不敬祖宗畫像和靈位,也會因不忠不孝而被罵的狗血淋頭、抬不起頭,更何況是對燕王這種志在天下之人,他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父親畫像、牌位動刀動槍。

2、以祖訓起兵不敢不敬。“人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統治者而言卻是極為重要之物,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朱棣靖難本就被罵做“亂臣賊子”,而他爭取民心的關鍵便是“祖訓”。朱棣自起兵之日起,便高舉“清君側”這杆大旗,為的便是“名正言順”,而所謂“清君側”便源自於朱元璋《皇明祖訓》中的“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以“祖訓”起兵的朱棣,面對鐵鉉掛出的朱元璋畫像、擺出的朱元璋靈位,若是敢繼續進攻,便再也無法以“清君側”的名義進行征戰,那便真的成了不忠不孝的“亂臣賊子”了。

正所謂“打蛇打七寸”,朱棣再怎麼英明神武,燕軍再怎麼能征善戰,鐵鉉這一招正好打在了朱棣的“七寸”,只要朱棣不想做不忠不孝的亂臣賊子,那麼他就只能選擇退兵。

而這也是朱棣對鐵鉉恨之入骨的原因,不僅將其凌遲處死,而且就連家人也不放過,其父母被髮配海南,長子充軍,次子充做官奴(後被虐待而死),妻子楊氏和年僅四歲的女兒則被髮配到教坊司為妓。


香茗史館


大家好,這裡是公子說歷史。先來和大家說說“鐵弦畫像破朱棣”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建文元年,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要南下跟建文帝練練。建文帝隨即派大將李景隆出戰。這李景隆除了長得帥,其他地方一無是處,堪稱繡花大草包。不出意料,李景隆跟朱棣一接觸就大敗,當時負責給李景隆運軍糧的就是鐵鉉。還沒比劃比劃呢,大軍就敗了,鐵鉉只能帶著殘兵退回濟南城,固守待援。

不久燕王大軍包圍了濟南城。圍城三個月,濟南城巍峨不動,朱棣的謀士建議就近掘開黃河大堤,引河水灌城。為延緩敵人淹城,鐵鉉決定詐降,他派出使者到燕軍大營向朱棣哭訴:

“朝廷裡面有奸佞小人,才煩擾燕王您領兵南下,甘冒矢石。您作為高皇帝的兒子,我們作為高皇帝的子民,早就想向您投降了。只不過濟南很久不打仗,百姓們見到大軍到來有些擔心。所以請您讓大軍後退,單騎入城,全城人向您投降!”

面對這麼明顯的計策,朱棣突然智商下線,居然就答應了。不過也有可能是圍城日久,朱棣覺得再不拿下濟南,自己的處境會更加不利,於是下令大軍後撤,自己帶著近衛幾騎進入城。剛走到城門洞,大鐵門就砸了下來,朱棣的坐騎倒斃,他趕緊換馬逃跑。返回軍營,朱棣怒不可遏,立刻組織大軍攻城,這次發誓必須打下濟南。燕軍調來火炮,猛轟城牆,就在城牆將破的時候,鐵鉉拿出了朱元璋的畫像,掛在城頭,又在每個城垛上放置朱元璋的靈牌。燕軍士兵看見畫像,停止了炮擊,朱棣看到這一幕,又羞又怒,不住嘆息搖頭,要是不打了,等於放棄唾手可得的城池;可要是繼續開炮,你讓我轟我爹的畫像,那我不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完全喪失了民心。朱棣左右為難的時候,黑衣宰相姚廣孝進言:先回北平,回去後再計劃。朱棣最後只得含恨撤兵。

以“孝道”達天下

大家知道,朱元璋自幼父母雙亡,在他的觀念裡一直存在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念想,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建國之後就大力倡導“孝道”,在有明一朝,“孝”是最被人重視的品格。舉個例子,張居正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作為大明朝的首輔,把持朝政多年,而後卻被一個沒有實權的言官彈劾成功,罪名是什麼?不丁憂!何為不丁憂?就是不為父母服喪三年。

一個權傾朝野的首輔尚且需要嚴守“孝道”,可見明朝確實是十分推崇“以孝治國”的,正如朱元璋開國時所言:

“人情莫不愛其親,必使之得盡其孝。一孝而眾人皆趨於孝,此風化之本也。恤其老則天下之為子弟者悅;恤其幼則天下之為父母者悅。天下之老幼鹹悅矣。”

作為萬民的表率,皇室成員自然也是需要遵守孝道的。


朱棣深知社會輿論的威力

我們假設朱棣不顧畫像,毅然決然地拿下了濟南城,那後果會怎麼樣?好的結果是佔領了濟南,壞的結果是什麼?會被天下人唾罵!如果自己發動的這場靖難之役成功了,自己也無法面對天下人;而反之,如果自己失敗了,必定會受到更加嚴酷的懲罰。也就是說自己兩邊都不是人,這筆買賣很明顯是虧的。

再從朱棣和朱允炆的立場上看,朱棣也不佔優勢,朱允炆是皇命欽點的繼承人,遺詔上寫的明明白白,而朱棣是什麼?謀逆反賊!二人政治立場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一旦自己炮轟城樓,後果是不堪想象的!況且還有朱元璋的遺命在:

“凡風憲官(御史)離間親戚者斬。齊泰等人不遵祖訓,離間諸王和皇上的關係,按祖訓當斬。“

總結來看,朱元璋的畫像其實在當時就如同本人親臨一樣,朱棣是決然不敢擅自開炮的,一旦輕舉妄動,後果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樣,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在這種情況下,朱棣也只能接受軍師姚廣孝的建議:暫且退兵,而後徐圖之。


公子說歷史


朱棣以“清君側”起兵靖難,雖然軍隊數量處於劣勢,但是朱棣手下驕兵悍將頗多,加上朱棣從徐達、常遇春等人那裡學到了很多治軍之道,因此屢屢上演以少勝多的好戲,與此同時,朱允炆作為皇帝卻連續決策失誤,此消彼長之下,朱棣一路勢如破,向南京進攻,但在濟南卻遭到了激烈的抵抗,根本原因就是鐵璇的存在,而此人最得力之作就是以朱元璋畫像破了朱棣的炮轟濟南城的企圖。

以當時濟南城的防禦力量本來是抵抗不了朱棣的衝擊,但是鐵璇看穿了朱棣急於南下的企圖,就是縮在濟南城不出來迎戰,朱棣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後來調集眾多大炮,準備炮轟南京城,結果鐵璇在城牆周圍掛滿了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惱怒不已,而又不得不放棄轟城計劃。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副朱元璋的畫像為什麼會對朱棣產生這麼大的威懾呢?其實朱棣有多麼尊崇孝道,而是朱棣起兵打出來的口號就是“恢祖制”,這是他立足的根本,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麼他的靖難之師就徹底師出無名了,所以朱棣不敢對著朱元璋的畫像開炮。

鐵璇這個計謀本身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但卻看透了人性,抓住了朱棣的弱點。


文史並蒂


鐵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鄧(今河南鄧州)人。明初名臣,歷任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靖難之變時,不肯投降奪位的燕王朱棣,並擊退燕王朱棣。

鐵鉉性情剛決,聰明敏捷,太學讀書時,熟通經史,成績卓著,由國子生被選授禮部給事中,後調任都督府斷事。建文帝即位後,鐵鉉升任山東參政。1399年(建文元年),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發動叛亂。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鉉負責督運糧餉。

此時,濟南城內兵力單薄。危急時刻,運送糧草的鐵鉉聞濟南危在旦夕,火速趕赴濟南,與盛庸歃血為盟,約定死守城池。

1400年(建文二年)六月八日,燕王叛軍兵臨濟南城下。朱棣曾令人用箭將一封勸降書射進城內,鐵鉉見信後隨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朱棣打開一看,見是《周公輔成王論》一文。原來,鐵鉉意欲藉此奉勸朱棣要效法輔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輔佐侄子朱允炆。見勸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而鐵鉉督眾矢志固守,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將濟南合圍,並用數門大炮轟擊城內,城將破,鐵鉉急將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又親自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分置垛口,燕軍不便開炮,濟南城得以保全。從此,燕王南伐不敢再取道濟南。

鐵鉉又與大將軍盛庸合兵,乘勝追擊,收復德州諸郡縣,兵威大振。濟南解圍之後,鐵鉉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設宴,犒賞將士。朱允炆擢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加兵部尚書銜,贊理軍事協助盛庸準備北伐燕軍。得以免受戰火的泉城百姓於是稱鐵鉉為“城神”。

1402年(建文四年),燕軍進攻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突破淮河防線,最終攻佔京師,惠帝下落不明,朱棣自立為帝,改年號永樂。

朱棣奪取帝位後,回兵北上覆攻濟南,鐵鉉死守不肯投降,但終因寡不敵眾,城池陷落。朱棣又設伏兵計擒鐵鉉,鐵鉉終於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師,盛怒的朱棣命令將他凌遲處決。

*發光的金子


潮哥1495582530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