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其實會不會是宇宙太大了,大到外星人永遠也不會來地球?

心無止境ghyo


關於“外星人到底存在不存在”以及“如何找到外星人”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議題。科學家也試圖通過各種方法來證明前者,並試圖實現後者。但是,在外星人還沒有被發現之前,我們就直接下“外星人存在”或者“外星人不存在”的結論並不合適。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外星人可能存在呢?其次,如果外星人存在,又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和外星人取得聯繫呢?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這兩個問題。

宇宙的規則是一致的麼?

我們都知道,科學起源於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在古希臘時代,自然哲學家們一直都認為地球上適用的一套規則,宇宙適用另外一套規則。更準確的說法是,月亮以下的部分是一套,月亮以上的是一套。具體來說,就是月亮下面的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是水火土氣,而月亮上面的構成最小構成單位是以太,並且天體都遵循完美的圓周運動。

這樣的學術認同一直持續到牛頓時代。其實物理學家是一個特別喜歡統一的,牛頓就完成了一次統一,他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說白了,就是說他成功證明了月亮上方和月亮下方其實都適用於同一套規則。

隨著後來觀測儀器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不僅僅是牛頓的引力定律適用於全宇宙,甚至各種物理學規律也普遍適用。隨著天文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基於已有認知,提出了宇宙學原理。詳細的宇宙學原理的內容,這裡就不贅述了,我們只需要知道,宇宙學原理的大意是:

  • 在大尺度下,宇宙處處都是一樣。
  • 對於處於宇宙中各個位置的觀測者來說,觀測到的物理量和物理規律是完全一樣的,沒有誰是特殊的。

宇宙學原理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1995年,當時哈勃望遠鏡是全世界天文學家眼裡最珍貴的探測器資源,但是它被臨時徵用來觀測宇宙中最暗的一塊天區,就是下面方框中的區域。

當時的天文學家對此基本上都是抱著氣憤和看笑話的心態。結果,哈勃望遠鏡朝著個位置連續曝光了十天後,讓整個天文學界為之震驚了。在這麼小的區域內,10天觀測到了3000多個星系。(下圖中每個亮點都是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哈勃望遠鏡的觀測告訴我們,在地球上你朝著宇宙的任一方向看去都是“一樣”的,都有數不盡的星系僅僅銀河系就有1500~4000億顆恆星,行星更是數不勝數

。也就是說,類似於太陽系,甚至是類似於地球這樣的情況絕對是不在少數的。也就是說,生命誕生的概率即使再低,根據宇宙學原理,宇宙中定然還會存在生命,甚至類似於地球這樣演化出複雜的智慧生物。同樣,我們依據宇宙學原理,也就是我們不應該被特殊對待,那人類一定不會是這些智慧生物中文明程度最高的,而大概率是於中等水平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我們還沒有聯繫上外星人?

空間是不是阻礙?

我們對於太陽的模型都很熟悉,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被這個模型矇騙。

相比於天體的大小,天體之間的距離真的是太大了。就拿地球和月球來說,地球半徑只有6000多公里,但是地月的平均距離就達到了38萬公里。(下圖是探測器在500萬公里外拍的,你可以感受一下)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也是如此,太陽的半徑是6.955*10^5公里,但是太陽和地球的平均距離達到了1.5*10^8公里,往少了說都差了2個數量級。這還只是在太陽系,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是比鄰星所在的恆星系,距離我們達到4光年以上。

如果把太陽看成是一枚硬幣,那比鄰星大概就是700公里開外的一枚更小的硬幣。這樣恐怖的距離,使得我們即使現在用上最高端的航天器,也要飛上幾萬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比鄰星,這還是不考慮補給等各方面的情況下。而據科學家估算,在銀河系中,恆星系的平均距離大概在3光年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跨越幾個恆星系可能都需要幾十萬年的時間。因此,我們之所以聯繫不上外星很有可能和距離有關係。

很有可能是因為恆星系之間超遠的距離,把一個個星球文明割裂開來,讓彼此無法交流。


鍾銘聊科學


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起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期望通過射電望遠鏡來接收到外星文明發出的無線電波。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SETI還向外星世界發送了無線電信號。

然而,數十年過去了,人類還是沒有找到外星文明,那麼,我們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是什麼?會是因為宇宙太大了,大到他們永遠也不會來地球嗎?

在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圍繞處於主序階段的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自那之後,人類已經找到了超過四千個外星世界,其中55個星球可能擁有類似於地球的環境。不過,人類所找到的系外行星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

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一千億顆像太陽這樣自身可以發光發熱的恆星。在每顆恆星周圍,都有可能存在一顆行星。再算上游蕩於星際空間中的流浪行星,銀河系中的行星規模可達千億級別。

考慮到這麼多的外星世界,再加上宇宙又讓地球演化出了生命以及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物種,沒有理由相信地球是特殊的,那些系外行星上不會進化出外星生命。但問題是,這些外星生命都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還沒找到呢?

一種解釋是宇宙太大了。宇宙動輒光年尺度,如此遙遠的距離是目前我們所無法逾越的。人類現在就連半徑1光年的太陽系都沒有能力飛出,那些數光年乃至數萬光年之外的外星世界更是遙不可及。就算未來能夠實現亞光速飛行,幾萬光年的距離仍然十分遙遠。我們無法去外星世界,外星人同樣也可能無法來到地球上。無法飛出太陽系進行實地探測,我們只能在地球上通過天文望遠鏡來尋找地外生命。

系外行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就算通過地球上最為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是完全無法看清外星世界的表面,更不用說直接找到那上面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現階段,搜尋外星生命只能寄希望於無線電波。

同樣由於遙遠的距離,無線電波經過漫長距離的傳播之後,強度將會大幅衰減,這將很難被探測到。宇宙之大,阻隔了文明之間進行有效交流。人類曾向2.5萬光年外的外星世界發送信號,就算那裡有外星人,接收到我們發出的信號,並且還給我們回覆,我們也要等到5萬年之後才知道他們的存在。

我們找不到外星人或許還有其他原因。銀河系中可能有很多文明,但出現在不同的時候,外星文明可能比人類早很多出現,但現在早已毀滅。或者外星文明知道地球人的存在,只是他們不屑於找上我們。又或者根本沒有外星人,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存在。

如果只是距離的原因,未來我們有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直接在空間中飛向外星世界,需要跨過遙遠的距離,耗費漫長的時間。但如果利用蟲洞把地球和外星世界連接在一起,星際之旅將不會受制於距離和時間,我們將會任意穿行於銀河系之中,甚至是星系之間。


火星一號


這個視頻終於講明白了,為什麼人類永遠看不到宇宙的邊際,大到外星人永遠也不會來地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61c489505d5c754f2cc32dc7f11d830\

經典影音傳奇


沒有找到外星人,是因為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有偏差。

比如,我們曾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我們覺得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再後來,我們發現銀河也不是宇宙中心,說明人類認識自然有一個過程,以前的觀點不一定正確。

原來我們認為可見光才是光,後來發現不可見光線大家族。

原來我們認為物質世界只有動物、植物和菌類,後來聲明看不見的無線電波也是物質。

難道不可見的物質只有無線電波嗎?肯定不是,只是大量的不可見物質我們限於自身條件還沒有發現。

生命只有我們地球上發現的一萬多種嗎?肯定不是!因為大量的其他生命存在形式我們還沒有發現!

為什麼外星人必須是一個腦袋兩隻眼睛的人類模樣?為什麼外星人必須以人類的視野看得見?為什麼外星人必須吸氧氣?如果外星人沒有形狀並且以氯氣支持呼吸,它們怎麼可能來到地球來適應地球環境?如果外星人必須在1000度高溫才能存活,它們怎麼可能與地球人共生?

所以,是我們先入為主的思維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其他生命形式一定存在,只不過以我們現有手段還無法溝通和接觸。

有三隻魚在大海里聊天,甲魚說,陸地上一定沒有生命!因為陸地上沒有水啊!沒有水,生命怎麼遊走?還不渴死?

乙魚說,沒錯!陸地上太陽直射,生命早就被曬死了!陸地上一定沒有生命存在!

丙魚說,你們錯了!陸地和海洋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陸地上也有生命,只不過陸地生命和海洋生命是以不同方式生活而已。


希望789456123


原創思想,人類一直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是宇宙太大了,這是現在我們的科技性原因了,但不表示沒有外星人同樣的沒有這個科技性而來不到我們的這個地球上了。但能夠來得到我們這個地球上的外星人,就是有著我們不能想象出的某種科技性了。而我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外星人就偏偏是可能做到的事情了。這就是外星人與我們的不同了,如果是有著這樣的外星人,外星人就不會因為宇宙是太大的原因,而就不到地球來了。或者地球上的智能性生物人類,現在只是初級階段性發展出來的文明,而在外星人的眼中是不同層次性不同級別性的,而就不與我們人類作出真實性的來往而溝通了,而只是若隱若現的來去無蹤了。但不知是不是這樣的認為,而下面就交給磚家們繼續的討論吧!


踏浪而來37326050


外星佬其實從古至今都在地球監視(圈養)著地球人類發展,只不過由於他們進入太陽系到到地球世界的方式,不是正常平空渡進入而是切入(角度概念),這種方法可以讓他們進入地球世界方值“質”間(過去一秒的時空),而隱形(藉助星球時空和光關係影響而達成的隱藏技術,將來不久後人類(知道原理和使用)將這種隱藏技術稱為正空隱)”於我們人類正常世界正空間,所有經常有人發現∪FO存在。∪FO是真實存在現象,世界上有很多人親眼目擊過這種現象,不容懷疑!(我本人也目擊過所以我從不懷疑)這種現象足以告訴提問者,以後沒必要提有沒有外星人的問題。


頓悟146595210


宇宙造人不一定是有血有肉有手有眼的,可能在幾十億億光年外一地方有電磁感應群體,它不一定喝水吸氧怕冷熱。比人更歷害。

還有人說蚊子蒼蠅可能n萬年前從宇宙中一塊石頭上帶來的要打敗人類,吸血,傳染病,結果互無勝負,誰也消滅不了誰,一直在相持階段。(別的地球大動物能被人消滅)你信嗎?


三茅居士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相信大家對《三體》中“三體”文明對地球的應答所發出的警告印象深刻。那麼,回到現實,為什麼這麼多年的太空探索,也沒有發現任何的外星人存在的證據或者線索呢?

從我們自身來看,我們對太空的探測尺度還是太過於微小。我們目前的太空探測,還僅限於太陽系內的極小一部分。人類成功登陸的只有月球,成功發射和降落探測器的只有火星,對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彗星等的探測,還多以飛掠方式進行,是處於較低級別的觀測。即使對於地球本身,我們對地底和海洋深處的奧秘也知之甚少。



其次,我們對宇宙生命及其演化的認知還遠遠不夠。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地球碳基生命形式來發展相關理論和研究,宇宙中是否存在不一樣的生命形式,存在不一樣的演化規律,實在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


第三,宇宙的廣度限制了我們的認知。幾百億光年的宇宙廣度,枯燥的數字不會容易地能讓我們理解人類到底有渺小。人類文明的幾十幾百萬年,對於這麼浩瀚的宇宙簡直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同樣,如果存在地外文明,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自身文明存在的歷史跨度,和對外探索發現外在文明所需的時間相比遠遠不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外星文明都是彼此孤立的,科技的突破、文明的發展和宇宙的尺度有個極難突破的障礙。

但即使這樣,也阻擋不了我們繼續拓展太空探索的步伐。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人類的技術和能力還達不到,也許在遙遠的星際裡也會有智慧生物在研討同樣的問題。最快的探測器飛出太陽系要多少光年,一光年要有多少年,人類研究的探測器如果能象陽光一樣快,100光年之外的星球也要幾代科學家的努力


趙雲214402335


所以”外星人”不過是一個兒童文學的詞彙與想象罷了。也許未來我們可以跨越時空旅行的時候最終也只能在類地行星上找到一些類似我們的生命體,永遠也找不到真正的文明,就像深海魚不可能明白水以外還有生物在飛行,螞蟻不知道還有真菌在吞噬一切有機物。我們能做的是謙虛謹慎,腳踏實地,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狂妄,以對宇宙、文明、秩序的敬畏之心,努力走好時間長河中屬於我們的這短暫一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