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巨蟒打得過帝鱷嗎?

用戶477781135550



6000萬年前鱷魚的祖先帝鱷可能在哥倫比亞的森林河流中與世界上最大的泰坦巨蟒搏鬥過。 帝鱷和泰坦巨蟒的化石是在哥倫比亞的一個煤礦裡被發現的。這些動物曾經生活在古老雨林的淡水中,這種適應性似乎是隨著恐龍滅絕後氣候的變化而產生的。

為了度過這些艱難時期,最好的生存工具是有適應能力,能夠居住在許多不同的棲息地,以便改變地區,利用其他動物無法利用的資源。它們能夠居住在新的地區,而往往更加小的鱷魚卻沒有適應艱難時期的能力。

帝鱷是古代新大陸熱帶地區第一種專門吃魚的陸地動物。它長著又長又窄的鼻子,長滿了尖齒,非常適合捕獵大型肺魚和其他骨魚。它還有一個特別進化的頭骨,能讓快速咬住路過的魚。 帝鱷適應吃魚生活,可能與現代印度長吻鱷鱷魚相似。然而,這些古代鱷魚與它們的現代親戚沒有直接關係,它們是一個堂兄弟血統,後來逐漸消失了。



巨大的泰坦巨蟒可能是帝鱷的捕食者。體型較小的鱷魚對這條巨大的蛇來說是完美的一餐,泰坦巨蟒長度超過12米。 未成年的帝鱷需要留意泰坦巨蟒,因為泰坦巨蟒可以輕易地抓到它們。一旦帝鱷達到成年體型,它們就相當安全了。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提到史前巨蛇泰坦,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畢竟在很多電視作品當中都見過他的身影。之所以叫泰坦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身材龐大,在非洲一般的蟒也不過6到8米長,但在泰坦面前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泰坦有幾十米長,體重超過了一噸。

不過如果說泰坦是陸地上的巨獸,那麼放眼到整個史前世界,有一種海洋巨獸,其實比泰坦巨蟒更可怕,他就是巨齒鯊。

在巨齒鯊的時代,他就是不可一世的海洋霸主,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它的體長達到了20多米,體重更是有一百噸,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他就是超越泰坦蟒的存在。

不過真正決定了他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最強者,是因為他擁有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咬合力,甚至比霸王龍還要更厲害。

咬合力要建立在你有非常強勁的牙齒上面,鋒利並且數量眾多,一旦破損有辦法進行更換,縱觀巨齒鯊的一生,他可以更換兩萬多顆牙,想象一下,如果這些牙齒咬到泰坦蟒的身上,那將是一個非常鋒利的手術。泰坦巨蟒竟然真實存在?大象都不夠它塞牙縫,滅絕原因出乎意料!

說實話,小編最怕的動物就是蛇類了,只要一看到蛇,立刻就起一身的雞皮疙瘩,心裡也緊張害怕到不行。以至於現在就是看到蛇的圖片都受不了。不過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種巨型蟒蛇,叫泰坦巨蟒,這些蟒蛇非常龐大,目測有10米以上的長度,張著血盆大口,非常恐怖,那麼,小編就感到好奇了,這種巨蟒真的存在嗎?

其實在5000多萬年前,泰坦巨蟒確實是存在過的,那時候它就是這個世界的最強者,非常地兇猛,就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非洲象也不是他的對手,甚至整頭非洲象還不夠它塞牙縫呢。

據瞭解,泰坦巨蟒身長大概12米,體重起碼有1噸左右,它一口就能吞掉一頭大象,它的攻擊能力極強,直接就可以秒殺鱷魚。不過如此龐大凶猛的巨蟒,最後卻因為不夠吃而遭到了滅絕,這個結局也是出人意料的。

在泰坦巨蟒滅絕的幾百萬年以後,考古學家意外發現了它和鱷魚的活化石,並因此而還原出它的模型,這個泰坦巨蟒的模型有15米長,大概1噸重,模型巨蟒正在吞食一隻鱷魚,原本兇猛的鱷魚到了巨蟒的嘴裡居然像一條魚一樣渺小。

此外,泰坦巨蟒的滅絕也和它的生長環境有關,因為它必須在氣溫30°以上才能夠生存,而且由於體重過重,它根本無法在大陸行走,而必須生活在海里,依靠海的浮力才能讓它自由地遊走,這樣一來,它的覓食範圍就變窄了。

如此龐大凶猛的泰坦巨蟒若是生活在恐龍的年代,應該都能和恐龍鬥上一鬥的了,就是不知兩者到底誰更強大了。

泰坦巨蟒屬 (學名:Titanoboa,意即“極大的蟒蛇”)是一個生活在古新世(約 6,000 至 5,800 萬年前)的蛇屬。

中文學名: 泰坦巨蟒

拉丁學名: Titanoboa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爬蟲綱

目: 有鱗目

亞目: 蛇亞目

科: 蚺科

亞科: 蚺亞科

屬: 泰坦巨蟒屬

種: 塞雷洪泰坦巨蟒

分佈區域: 南美洲哥倫比亞北部

化石時期: 古新世

目錄

簡介

發現

體型與溫度的關係

體型比較

化石重塑史前巨蟒

已知的唯一種塞雷洪泰坦巨蟒 (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與現代蛇比較,研究人員估計其身長可達到50英尺(約合15.24米),體重超過2500磅(約合1134公斤),身體最粗處厚達1米(3.3 英呎)——這三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 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形象地說,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據專家估計,它的主要食物是鱷魚。

二十八條巨蟒的化石是在2009年在哥倫比亞北部的塞雷洪煤礦被發現的。在此以前,在南美洲昔日的熱帶地區很少有古新世的脊椎動物被發現。 此種是由一隊由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脊椎動物的古生物學家約納森·希洛克 (Jonathan Bloch)和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古植物學家卡洛斯·哈拉米約 (Carlos Jaramillo)率領的國際科學考察隊伍發現的。

由於蛇是冷血動物,這項發現也暗示了,當時的其生活的熱帶地區比研究人員原先估計的更溫暖,平均氣溫為 32℃° (90°F)。只有這樣的氣候才能讓蛇長得這麼大。[8][9]而目前當地的年平均氣溫為 28℃。

二十八條蛇中最大的八條重約2,500 磅 (1,136 公斤),體長12—15米 (37—50 英呎)。而現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7.5 米(24 英呎)的森蚺 (最重的蛇)[11]和長約9米 (30.5 英呎)的網紋蟒 (最長的蛇)。[3]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只有10 釐米 (4 英吋)。[12]此前最長的化石蛇,是Gigantophis屬的G. garstini,出土自埃及,長10米。

北京時間3月27日消息,

美國史密森學會已經令一種6000萬年前在雨林裡蜿蜒穿梭的長達48英尺(14.63米),重達2500磅(1133.98公斤)的泰坦巨蟒(Titanoboa)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繼恐龍滅絕之後,其他食肉動物開始爭奪統治地位。泰坦巨蟒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這種比任何蟒蛇都大的史前巨蟒顯然也是歷史上最大的蟒。 史密森學會在一個新電視節目中再現了這種可怕的史前巨獸,該節目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困擾科學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這種蟒會長那麼大。史密森頻道的節目設計負責人大衛-羅亞勒說:“這是一個似乎非常奇幻的發現,它看起來可能像是一個幻想的主題。它是一種出現在斯皮爾伯格設想的過去的動物,它的名字會令人想起一種虛構的龐大怪獸。”史密森頻道創作了一部有關發現這種生活在6000萬年前,長達48英尺(14.63米),重2500磅(1133.98公斤)的史前巨蟒的影片,並塑造了該食肉動物可能的樣子。 該影片利用一個實物大小的巨蟒雕像進行宣傳,並在紐約中央車站展出。美國佛羅里達

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和古生物學家喬納森-布洛赫博士是負責發掘泰坦巨蟒化石的科研組成員之一。發現這種巨蟒化石的地方,曾被認為古新世是一片原始雨林。蛇的顱骨幾乎從未發現過,因為它們極其易碎,通常早已分解掉了。“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是這種蟒為什麼會長那麼大,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熱帶地區的溫度更高。泰坦巨蟒是恐龍滅絕後的至少1000萬年間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因此它是恐龍消失以後地球上新的統治者。” 泰坦巨蟒的化石是在哥倫比亞瑟爾瓊(Cerrejon)的一個露天煤礦發現的,與它一同發現的還有海龜和鱷魚化石。這種龐然大物生活在古新世,即恐龍因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地球走向滅亡後的1000萬年間,它幫助填補了進化史上缺失的一環。在獲得這一發現以前,科學家手裡沒有6500萬和55萬萬年前生活在熱帶南美洲的脊椎動物的化石。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詹森-海德博士說:“現在我們擁有一扇窗,通過它我們可以回溯到恐龍滅絕後的時代,看一看是怎樣的動物取代了恐龍的統治地位。這種像大蟒蛇的龐然大物比一輛城市公交車更長,體重超過一輛小轎車的重量。它是有史以來已知的最大蛇類。





青少年科普短片


泰坦蟒VS帝鱷,這不僅僅是兩種爬行動物的較量,更是已經滅絕的兩種遠古巨獸的隔空較量!由於生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兩種巨獸沒有直面相對的可能性,憑空臆測這是不負責任,只有通過真實的數據對比才能判斷孰弱孰強,下面我們就分別來看一下!

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是有鱗目蛇亞目蚺科的爬行動物,目前只發現一個種,那就是塞雷洪泰坦巨蟒。它應該是目前已知的蟒蛇中最大的了,目前現存最長的網紋蟒在它面前只能算是弟弟。

泰坦巨蟒的外形就像是現代蟒蛇放大後的樣子。雖然沒有人見過它們長什麼樣,但是根據2009年在哥倫比亞塞雷洪發現的28條泰坦巨蟒化石研究發現,成年後的泰坦巨蟒體長可以達到12-15米,體重1100千克,身體最粗的地方直徑能夠達到1米!

泰坦巨蟒生活在古新世時期(約6000萬-5800萬年前),是恐龍滅絕之後的又一地球霸主!就算它們的食物也都是史前巨物,包括半噸多種的鈍鼻鱷和體長3-4米的肺魚,可謂是橫掃當時的動物界!由於它們它們的生存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氣候的變化導致了這種史前霸主的落幕!

帝鱷

帝鱷也是物種進化史上的又一巨頭,它存在的年代比之泰坦巨蟒還要久遠,它活動在距今1.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

距今為止,我們也沒有發現過完整的帝鱷化石,現今所流傳的帝鱷身體數據是科學家們根據發現的帝鱷頭骨,用長吻鱷和鹹水鱷頭身比例的平均值計算出來的!

帝鱷的身體長度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不斷增加的,根據發現的頭骨來計算,70歲的帝鱷能夠長到11米左右,體重也在11噸左右。

雖然帝鱷是和恐龍同臺競技的巨獸,但是研究發現,帝鱷的捕食對象並不是那些體型略小的恐龍和大型動物,而是當時生存的大量的總鰭魚類動物。原因是雖然它長者和成人一樣長的顱骨,嘴裡也有132顆巨大的牙齒,但是它長而瘦的口鼻部非常類似現代長吻鱷、偽長吻鱷、狹吻鱷的狹窄口鼻部,以上這幾種生物都是主要以魚類為食。

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帝鱷的頭骨所能產生的生物學力量無法像現在的鱷魚那樣進行“死亡翻滾”,再考慮它那細長的口鼻,所以帝鱷是無法捕食大型獵物的。它的主食還是魚類,偶爾會拿小型恐龍打打牙祭!

總結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單一體型來看,泰坦巨蟒的身體長度是要大於帝鱷的,即使是活到70歲的帝鱷比之泰坦巨蟒還是要短一些。但是比起體重的話可能20歲的帝鱷也比泰坦巨蟒要重得多!

比起戰鬥力,帝鱷的特殊的吻部無法像其它鱷魚那樣兇猛,並且在靈活性上鱷魚天生要比蟒類差好多。所以一旦被泰坦巨蟒纏住,那麼帝鱷基本上就gameover。

另外,據研究表明和泰坦巨蟒生活在同一時期的crocodilyform鱷魚,雖然提醒比之帝鱷要小的多,但是也有3-4米長。在發現的化石中,泰坦巨蟒是它的天敵,它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

而現在生活在南美洲的森蚺和凱門鱷也是這樣一種關係,遇上森蚺,凱門鱷基本上沒有幸理。

雖然帝鱷要比現在的鱷魚大很多,但是由於泰坦巨蟒的攻擊手段太過強悍,並且帝鱷的攻擊手段無法有效的遏制泰坦巨蟒。所以我認為,在泰坦巨蟒和帝鱷的戰鬥中,泰坦巨蟒應該是勝利者。

當然,這一切都是根據它們的身體特徵和攻擊手段推算出來的,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它們無法真真切切的戰一場,所以孰強孰弱也只是我們的推測罷了!

【關注奇樂動物園,帶你看看動物界】


奇樂動物園


這又是兩種“遠古猛獸”之間的較量,由於泰坦蟒生活在古新世的南美洲,而帝鱷則生活在白堊紀的非洲,所以,即使它們都存在時,也沒有交手的機會。所以,要判斷兩種無法相遇的動物的戰鬥力,我們只能從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和習性來做一下對比了。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坦蟒

泰坦蟒是已知的體型最大的蛇類,沒有之一。就算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亞馬遜森蚺的體長也僅為泰坦蟒的一半左右,可見其體型之大。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泰坦蟒是一種生活在古新世中期(距今約5900萬年前左右)的一種蟒蛇。從04年開始,到07年,3年之間,考古學家從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先後出土了28具泰坦蟒的化石,從化石的體型看,最小的泰坦蟒也有9米,最大者身長15米,因此,泰坦蟒的平均身長在12米左右。根據現有的大型蟒蛇推斷,泰坦蟒的體重約為2000公斤,相當於一頭成年河馬的體重。

與泰坦蟒化石一起出土的還有體長在4米以上,體重約500公斤的鈍鼻鱷,考古學家推斷,與泰坦蟒生活如此之近的鈍鼻鱷極有可能是泰坦蟒的獵物。

考古學家推斷,泰坦蟒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體型,與食物充足以及高溫有著很大的關係。

帝鱷

帝鱷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大的鱷魚,這一點與泰坦蟒一致。不同的是,帝鱷是生活在白堊紀(距今約1.1億年前)的一種鱷魚。早在20世紀50年代,帝鱷的化石被法國的生物學家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被發現,經過科學的研究,生物學家給出了帝鱷的一些數據。

成年的帝鱷體長在9米左右,頭長平均在1.5米左右,體重約為4噸左右,而且帝鱷的上下顎有超過130顆牙齒,這些牙齒粗壯呈圓錐形,與現在鱷魚較為稀疏的牙齒結構不同,因此,生物學家認為,帝鱷的牙齒更有利於咬住獵物。

生物學家們就帝鱷的獵物有很大的分歧,一部分生物學家認為:帝鱷強大的上下顎有利於咬住獵物,因此,它應該像現在的鱷魚一樣喜歡潛伏在水下,等待來水源喝水的恐龍,然後偷襲將恐龍拖入水中。

而另一部分生物學家則認為:帝鱷的嘴巴與現存的長吻鱷相似,都是長且狹窄,因此,它極有可能與長吻鱷一樣,以魚類為食,而不是兇猛的可以捕獵大型動物的鱷魚。

至於帝鱷的真正獵物是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畢竟帝鱷的化石有限,因此對它的研究僅僅還停留在初級的階段。

泰坦蟒能打過帝鱷嗎?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兩種動物的生存年代相差幾千萬年,而且也不在同一個地區,所以,兩種動物是沒有相遇機會的。那麼,如果非要把它們放到一起,誰更厲害呢?我認為是泰坦蟒。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體型對比

泰坦蟒的平均身長比帝鱷要長一些,但是在體重上,帝鱷要比泰坦蟒重一倍左右,在水中,顯然是體重較輕的更加的靈活。因此,在靈活性上,泰坦蟒要勝帝鱷一籌。

02 戰鬥力對比

泰坦蟒的攻擊方式與現在的蟒蛇一樣,都是通過身體纏繞對方,用強大的纏繞力將獵物勒死,而帝鱷的唯一武器是自己的尖長的大嘴。如果雙方一旦交戰,1.5米左右長度的頭骨嘴巴開合角度大約為60°,這個開合程度不超過1.5米,而泰坦巨蟒的身體比一個成年人要粗很多。所以帝鱷很難咬住泰坦蟒,但是,泰坦蟒較長的身體能夠輕鬆的纏住帝鱷,一旦帝鱷被纏住,戰鬥也就結束了。

總結

帝鱷和泰坦蟒都是其種族迄今為止最大的存在,而且兩種動物根本沒有相遇的機會,因此,我們也沒有什麼交戰的數據作為參考。綜合的考慮,兩種動物的戰鬥方式以及靈活性,我認為泰坦蟒如果對上帝鱷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