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在每一座城市待久了

我們都會慢慢習慣上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

總會有心靈深處或是戀戀不捨的美食記憶

而在咱們雲南

十八怪裡有一怪叫做:“粑粑叫餌塊”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昆明人,對昆明濃重深厚的美食情節與生俱來,而“餌塊”就是其中一抹難得的味道,特別是過年,每當想起時都引得人垂涎欲滴、回味悠長。

餌塊在昆明民俗中是過年必吃的,平時或炒或煮或燒也都美味無比,邊陲百姓熱衷於“餌食”,執傳統而不墮,已經數千年。老昆明人對餌塊情有獨鍾,年節時往往被搶購一空。這不,年前官渡餌塊傳習館裡,師傅們正在加班加點地趕製餌塊。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餌塊傳承人 楊勇:“我們製作餌塊首先要把大米,要浸泡兩個小時以上 讓它泡透,泡透以後我們第一道 就把大米盛出來,控幹水分,再到甑子裡面,木甑子裡面蒸第一道。第一道把它蒸熟,大概八成熟吧,也不是完全熟,它含水量不夠,很硬,我們還有一個步驟就到分飯。”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把甑子裡第一道蒸熟的米飯再盛出來,放入涼水裡,繼續自然地吸收水分,讓米飯“軟硬度適中”,這是很關鍵的步驟,通常都是由老師傅把關。待米飯重新吸水、控幹後,就可以放入甑子用大火蒸熟了。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餌塊傳承人 楊勇:“飯蒸好之後,我們根據自己做的餌塊不一樣,形狀不一樣,用途不一樣,我們就分開來做,像這邊就是做燒餌塊的,把米飯用餌塊機擠壓出來之後,就在這邊壓片,壓成片之後,我們自己做的模具,為了尺寸統一,重量統一,用模具直接壓,一張直接壓,壓出來,涼了之後我們再來包裝。”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為原料很關鍵,可設計出不同規格的“人性化”造型也很重要。

餌塊傳承人 楊勇:“最早餌塊不是這個形狀,這個也是我們在做的時候,慢慢的實踐出來的,為什麼我們要把它做成這個形狀呢?首先是便於包裝,它的包裝好包裝,第二就是便於客戶,買回去一分為二 直接切片就可以了,不像過去的,圓鼓鼓的,切到哪裡都是一個圓面,不好看。”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餌塊傳承人楊勇說,機器做出來的口感,比傳統人工舂制的還“略勝一籌”,因為傳統是“人力”在做,都是“技術活”,倘若做得不到位,口感就出不來。

餌塊傳承人 楊勇:“上面這些繩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就是人站在上面,保持身體的平衡用的,後面八個人,用腳一腳一腳的在蹬、在踩,用木懟來舂,沒有二十多個人 是動不起來的,舂不了,很費力的,我們昆明本地有一句傳統的老話,就是說寧肯在陰間受罪,也不在陽間舂懟,說的就是舂餌塊,舂餌塊是很苦,很累的工作。”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辛苦舂制的餌塊,上桌後自然成了頗受大家愛戴的美味。將餌塊切成一寸見方的小薄片,加雲腿絲、肉片、雞蛋、蔬菜等翻炒,就成了既可做主食也可以佐餐的炒餌塊,而這其中最出名的非“大救駕”莫屬。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餌塊,這個昆明人兒時幾乎都吃過的美食,總能讓人勾起心間的那抹回憶,“記憶中的味蕾”就此在心間綻放開來。

餌塊傳承人 楊勇:“在當地,四十歲以上的,這一代人的記憶裡,都是到春節的時候,就跟著父親母親,一邊挑上柴火,一邊挑上大米,就排著隊,當時是在生產隊,要大一點的生產隊裡才有這套設備,才能去排隊、去做。當時一到春節就很高興,跟著父親母親就去排隊了,守著,守一晚上,就是做一二十個餌塊。也希望所有人的日子,就像餌塊一樣白白嫩嫩,一到春節就很開心很高興,全家圍在一起和和睦睦、團團圓圓的過春節。”


 雲南“餌塊”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