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釐米才能生產,需要注意什麼?

眷戀清晨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釐米才能生產,需要注意什麼?

很多媽媽們在產檢的B超項目後,面對著雙頂徑,也就是BPD這項數值犯難了。這個數值代表著什麼呢?和寶寶的健康有什麼關係呢?對媽媽的分娩有影響嗎?

開心爸爸在這裡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所謂的雙頂徑實際上就是說寶寶頭部,兩側最寬的距離。雖然說有一些公式可以根據雙頂徑來測算寶寶的體重或者發育情況,但那都是粗略的計算,想精確一些的話,還是需要結合孕周,股骨長等因素來綜合考慮的。

不過雙頂徑指的是寶寶頭部最寬的距離,那就直接影響到後續順產媽媽的分娩。眾所周知,如果寶寶的腦袋太大了,對順產來說就是很大的麻煩,一方面寶寶很難通過產道,順利出生,另一方面媽媽也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甚至是側切撕裂等。

那麼雙頂徑多大才可以生產呢?

我們說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順產,這個時間主要是依據預產期來計算的。

預產期是從媽媽最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直接延續40周的時間。一般來說在預產期的前後兩週左右出生都是正常的。

而雙頂徑只是代表了寶寶頭部的發育程度,和什麼時候生產是沒有關係的。

正常寶寶的雙頂徑在85mm左右就算是成熟了,到了90cm左右就屬於大一些的了,要是超過90cm的寶寶就不好順產了。


開心爸爸的日記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cm才生?

胎兒雙頂徑是胎頭兩側最長的距離,是決定是否能順產的重要指標。雙頂徑孕4月的達到3.62釐米,孕5月4.88釐米,孕6月6.05釐米,孕7月7.24釐米,孕8月8.17釐米,孕9月8.81釐米。孕10月的時候達到9.28釐米。因為個體差異,雙頂徑一般達到8.5釐米,就提示胎兒成熟了。

雙頂徑異常怎麼辦?

一般來說,雙頂徑偏大或偏小兩週都是正常的。如果雙頂徑偏小三週以上,那麼胎兒可能發育遲緩,胎頭偏小或者是小頭畸形。小頭畸形很少見,一般是媽媽缺乏營養導致胎兒發育過慢,媽媽需要多補充蛋白質飲食。如果雙頂徑偏大三週以上,胎兒發育過快,巨大兒不利於順產。媽媽需要控制飲食,每天還要多散步消耗體內多餘的能量。

雙頂徑和順產的關係

雙頂徑和順產的關係主要表現為頭盆是否對稱。因為骨盆最窄處是10釐米,所以當雙頂徑小於10釐米,是頭盆對稱,適合順產。當雙頂徑大於10釐米,就是頭盆不對稱,一般建議剖腹產。對於部分胎頭偏大,但是體重適合的寶寶,醫生會對初產婦進行側切,保證產程的順利進行。對於骨盆較大的經產婦,也可以進行陰道試產。


星星媽育兒說


我是二胎媽媽,兩個寶寶都是超快順產,分娩時胎兒的雙頂徑跟產道剛好吻合,這樣生產才能更順利,先看看每週胎兒雙頂徑的標準數值,做到心中有數。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釐米才能生產

從醫學角度來說,胎兒雙頂徑≤10cm,更有利於順產。一般胎兒體重在3kg以下,順產時也會更順利。但體重偏大,醫生會建議剖腹產。雙頂徑是測量胎兒的頭部兩側最長的距離,測量時也可能有偏差,但一般都很準確。

孕晚期要注意什麼?

孕晚期是胎兒最後一個猛漲期,如果醫生告知胎兒偏大,建議飲食中減少高澱粉、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土豆、地瓜、榴蓮、孕婦奶粉就要停下了,但胎兒偏小可以多吃一些。

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利於鍛鍊盆底肌的彈力,可以對順產起到幫助。如果胎兒已經入盆,要減少震動大的運動,比如下蹲、彎腰這些姿勢不適合孕晚期。

總之,胎兒的雙頂徑是衡量胎兒大小的一個標準,但不是全部。胎兒是否發育成熟,還要看其他檢查結果。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cm才生?在醫學上,37周的胎兒被稱為“足月兒”,如果按照標準的話,足月兒雙頂徑在9.0cm。到預產期40周雙頂徑應該在9.4cm左右; 有的胎兒雙頂徑會達到10.0cm; 有的9.0cm都不到。


一般來說,胎兒在孕20周後,雙頂徑基本 與孕期相符,比如胎兒孕5月時雙頂徑是5.0cm,孕7月雙頂徑是7.0cm。

雙頂徑多大可以順產?

一般來說足月兒雙頂徑不超過9.5cm順產的可能性大,超過了9.5cm,就要考慮做剖腹產手術了。

其實雙頂徑的大小並不是決定胎兒分娩的標誌,多數情況醫生會根據孕媽預產期和胎兒宮內發育情況來決定孕媽是否可以分娩。

在孕期,孕媽一定要按時產檢,定時數胎動,適量運動才有助於順利分娩胎兒!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探討、點贊與轉發,感恩遇見!


文海話育兒


一般正常情況下,孕40周時, 雙頂徑的平均值為9.28士0.50。寶寶就到了出生的時候。



雙頂徑又稱BPD,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位的長度,又稱“頭部大橫徑”,醫生常用它來觀察孩子的發育情況,判斷是否有頭盆不對稱,是順產分娩時需要考慮的一大因素。



每次準媽媽做b超的時候都就會看到胎寶寶的雙頂徑有變化,這就表明胎寶寶在健康發育,孕5個月以後,雙頂徑基本與月份相符,就是說孕5月雙頂徑是50mm,孕8月雙頂徑是80mm,孕8月以後,雙頂徑每月增長2mm為正常。

一般來說,胎兒的雙頂徑偏大或者偏小2周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偏小3周以上,胎兒發育遲緩,胎頭偏小,有可能胎寶寶頭部畸形,但是很多是準媽媽孕期缺乏營養導致胎頭偏小,這就需要準媽媽加強營養,保證飲食全面均衡;



如果雙頂徑偏大3周以上,胎兒發育較快,也有畸形的可能性,例如腦積水,但是更多的是巨大兒,巨大兒不利於順產分娩,雙頂徑過大需要準媽媽控制飲食,適量運動。


丁媽親子時光


  雙頂徑並不是衡量胎兒出生的標準,一般醫院醫生計算預產期是根據孕婦的末次月經日期來計算的,並不是根據胎兒的雙頂徑。臨床上孕周達到36周的胎寶寶即為足月寶寶。

  36周的胎寶寶雙頂徑的平均值為8.81±0.57cm,長約45cm,胎重2700g。腹圍的平均值為29.44±2.83cm,股骨長為6.95±0.47cm。 一般胎兒快出生時雙頂徑可以達到9.3cm或以上。也就是說寶寶出生時雙頂徑一般是可以達到9.3cm或以上。不過也有個體差異,只要寶寶健康就行了。

  建議滿36周已經足月的準媽媽隨時做好待產準備,說不定寶寶哪天就提前發動了呢!此時建議孕媽媽不要一個人出門,出門時也應該有家人陪同,儘量不要一個人在家,即使一個人在家時也應該將手機放在身邊,這樣即使發作了身邊沒人也能及時打電話。

  最後,祝願所有的孕媽媽都平平安安度過孕期,生個健康聰明的乖寶寶!


兜兜勉強可愛


導讀:胎兒雙頂徑(BPD),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又叫頭部大橫徑。醫生常用它來觀察胎兒發育情況,幫助順利分娩。



37周起都算足月。按標準的話37周雙頂徑應該在90mm,到預產期40周雙頂徑應該在94mm左右,有的寶寶達到100mm,有的寶寶90mm都不到。



在孕5個月後,雙頂徑基本與月份相符,就是說孕5月時雙頂徑是50mm,孕7月雙頂徑是70mm,以此類推。一般來說,足月時雙頂徑不超過95mm順產的可能性大,超過了95mm,就要考慮做剖腹產手術了。



關於雙頂徑多少適合順產,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胎兒的發育狀態,盆骨的狀態和孕婦的心態都有很大的關係。

更多孕期知識請關注我哦!感恩遇見!

育兒妹子一枝花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釐米才能生產,需要注意什麼?

雙頂徑(BPD),又稱胎頭雙頂徑,是指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B超測量BPD>8.5cm提示胎兒成熟。

寶寶什麼時候分娩,跟寶寶的成熟有關,當寶寶的內分泌軸釋放某種神秘激素後,產程隨之發生,與寶寶的雙頂徑沒有關係,講的通俗點,瓜熟蒂落,但是跟瓜的大小沒有必然聯繫

下圖是各孕周的雙頂徑,股骨長,腹圍表格,寶媽們可以對照一下是否符合生長髮育情況。

孕期關於雙頂徑的注意點:沒必要隔一週就測量雙頂徑,當發現雙頂徑偏小時,莫緊張,可以查個頭圍來了解胎頭是否真的偏小與否。雙頂徑只是一個單獨的指標,莫要跟分娩難易聯繫在一起,需要結合骨盆來評估分娩難易。

總結,胎兒生產跟雙頂徑大小沒有必然聯繫,祝好孕。

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劃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胎兒的雙頂徑要多少cm才生?

胎兒的雙頂徑到多少釐米才生?這是不確定的。

一個孩子一個樣,有的孩子大頭,未足月就達到了預產期的標準。有的孩子頭小,預產期都到了,還不到足月的標準。


只要孩子正常發育,是健康的,就不要特別在意雙頂徑的問題,因為從遺傳學角度來說,頭大頭小我們是沒法改變的。

足月後雙頂徑的標準

37周是足月,37周以後生的孩子都是足月兒,37周以後胎兒隨時都會出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37周以後雙頂徑的標準。

37周:9.00釐米。38周:9.08釐米。39周:9.21釐米。40周:9.28釐米。


由此看出,足月後雙頂徑的標準是9釐米以上,醫學上可以說:胎兒雙頂徑達到9釐米就可以生了。

雙頂徑與順產

雙頂徑是指頭部兩側最大的距離,頭部可以通過骨盆就可以順產。

骨盆的臨界尺寸是10釐米,只要雙頂徑小於10釐米,順產的把握是非常大的。

當然,不排除骨盆更大的情況,有產婦說,自己的孩子雙頂徑是10.2釐米,照樣順產。

雙頂徑是能否順產的決定因素之一,但是不能決定分娩的時間。分娩最重要的因素是肺部,只要肺部發育成熟,胎兒會分泌激素促使母體宮縮而分娩。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胎兒雙頂徑是指胎兒頭部從左到右的最大距離,利用雙頂徑數值可以估算出胎兒的體重和發育成熟度。

胎兒雙頂徑要多少釐米才能生產呢?

懷孕37周胎兒足月,此時的雙頂徑平均值在9.00±0.63CM。

由於母體的骨盆出口橫徑尺寸一般在9-10釐米,因此從理論上說,正常足月胎兒雙頂徑在10釐米以下就可以生產了。

以下為各個孕周胎兒雙頂徑參考數據:

雙頂徑偏大或偏小怎麼辦?

通常雙頂徑如果超過10CM,分娩過程中胎頭若無法銜接,順產就會比較困難。

雙頂徑數值是通過B超測量出來的,不免會受到儀器精度和操作人員經驗的影響而產生誤差。

一般來說,雙頂徑偏大或偏小1到2周都是在正常範圍內,如果一直偏小或偏大3周以上,可能需要通過調整飲食結構等辦法來改善。

雙頂徑雖然是決定能否順產的關鍵性因素,但最終能不能實現自然分娩,還得結合產婦骨盆尺寸、健康狀況、胎兒整體發育成熟度來做綜合評估。

我是朵拉媽媽,專注分享孕產及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朵拉小樹和萬千寶貝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