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回鄉走親戚經常不吃飯就往回趕,是嫌棄農村飯菜不衛生嗎?

vivi95


現在並不是走親戚的時候,但對城裡人來說,一年365天難得回老家,回去一次確實是要走親戚的,至於為什麼不吃飯就往回趕,首先,肯定不是像題主想的那樣,嫌棄髒,相反農村有很多綠色無汙染的小菜,城裡人平常基本吃不上,加上如今開春,野菜一大把,城裡人反而想嚐嚐鮮,不吃的原因因人而異,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下面這幾點:

1、怕麻煩

考慮要不要在親朋好友家吃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留下來會不會麻煩別人?誰都有接待過親朋的經歷,親朋來家裡吃飯,你總不能清湯寡水的招待,得準備食材,考慮著客人想吃什麼,會不會不合口味等等,你總要準備個半天,吃完後又要收拾一大堆,自己經歷過這些,將心比心,不吃飯往回趕,多半是怕麻煩主家了。

2、走的不止你一個親戚,要趕去下一家

前面說到了,城裡人因為工作生活都在城裡,難得回一趟農村,特別是一些老家在農村的,很多親朋都在周邊一些村子,回去了除了去你們家走親戚,可能計劃著一天去好幾家,時間上來不及,只能趕著往下一家去了。

3、現在的人根本不注重吃,或者說吃不吃不是聯絡感情的唯一標準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舊時人們以“吃好”作為招待客人最為基礎的評判標準,現在已經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一頓飯已經不足以聯絡感情,加上如今通訊發達,平日裡可能經常聯絡,飯在哪吃,吃什麼都一樣,所以就不麻煩還為自己特意準備吃的。

4、不是節假日,城裡請個假可不容易

農民有一點比較好,雖然農活多,但每天相對自由,走親訪友,可以適當延後或者提前,城裡上班的人不一樣,遲到一分鐘老闆可能都不樂意,也不提倡遲到,這叫職業素養,加上如今又不是節假日,能請的假很有限,當天趕回去,可能就是為了第二天好上班。

5、個人原因

除了上面這些原因,還有一些個人原因,例如農人解說我,打小就害羞,在親戚家留宿或者吃飯,渾身不自在,不管親戚家多好,都比不上自己的狗窩,不吃飯就是為了當天能回家,像我這樣的個人原因,估計也有很多,不能說咱們對這份親情不看重,確實僅僅是個人原因。

總結:走親戚不吃飯就往回趕,在一些好客的農村人眼裡,確實可能會擔心自己招待不周,客人有意見,但說城裡人怕不衛生這樣的想法,咱們樸實的農民還真不會這麼想,至少不會對自己的親戚這麼想,就算真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用多慮,城裡人真沒有那麼矯情。


農人解說


不吃飯往回趕原因有很多

這個不一定吧,每個人想的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是家裡有什麼事或者是來客了,也有可能是回家見一下想見的人,不想麻煩別人做飯。我每年基本上除了在附近吃酒,再加上去外婆家,其他時間我都不會出門的,在外婆家基本上都是呆一天到兩天時間,因為他們那兒的公路比較陡,上山繞來繞來去,堪稱山路十八彎,坐車都能把人甩暈,同時我又是一個有點暈車的人,這幾年還好,只是坐車會不舒服,要擱以前,一想到我即將坐車,心裡就開始犯怵,胃就開始翻騰了。


每年我舅舅他們一家人也會上來給外婆拜年,但是他們基本上就是隻是去吃個午飯,吃完就走了,按照他們經常來說的就是家裡頭有事,或者是家裡來客人了,著急回去。我記得有一次家裡來了很多親戚,是奶奶那邊的親戚,來拜年,有一些都是從來沒見過的,有些倒是每年都過來,其實我不太喜歡家裡來很多人,又不熟,來了之後還要做很多人的飯,但是家裡人高興就行了,臨走的時候那些親戚還會在我家地裡去挖一些白菜、大頭菜、蘿蔔之類的青菜,雖然對我們家來說這些都是無所謂,自家又吃不完,親戚們願意要就送給他們。

也不排除有些親戚是嫌棄農村

對於嫌棄農村飯菜這一點,也不排除某些個別人,在城裡呆久了就“飄了”。

至少我還沒有遇到這樣的親戚,雖然農村的條件沒有城裡好,但是農村也不是不注重衛生的人吧,在農村大部分都是比較勤快的人,做飯和洗菜該少的步驟都不會少,並且大米、青菜都是自己種的,就憑這點,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小燕子燕管家


相反的是我到城市裡當客吃不飽更吃不好!我寧願回家吃也不喜歡吃城市朋友家裡的菜飯,煮的飯不夠我一個吃,菜就更不用說了!反之城市裡的朋友來我家之後更想來!因為我們農村都喂有土生土長雞鴨魚肉牛肉,農村人實在,講究的是大魚大肉任你吃!我看到那些帶口罩和假裝愛乾淨的人到我家,本人不奉陪,因為農村的空氣好,農民的心裡乾淨,農民家裡的環境更乾淨如今的農民不是以前!


郭寶雄


不是不衛生,我記得我2000年以前回老家,那時老家的路都在修,以前的路破爛不堪沒法走車,當時私家車還非常稀罕,都是個人承包的中巴,超載嚴重,一般不帶多少東西,都是回老家的小賣部買一部分,當時城裡的奶粉都是十多塊錢一包,老家的奶粉四到六塊錢就搞定了,根本沒見過的牌子,盡是些康水夫 尹力之類的,然後老家這裡是過廟包粽子,他們的粽子是放糖精的 那個玩意我小時候崩爆米花放過,就買過一包,現在的孩子估計都沒聽說過,至於現在還有沒有放的 我就不知道了 反正我們家經過我兩年的努力抗爭 才不放糖精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啊 我家炒菜裡的肉片 不放吧沒味 放了沒人吃,就這樣還血脂高尿酸高,回了老家 端上來大鍋煮的家養豬肉 香啊 可是不敢吃 象徵性的吃一塊 不是不想吃 是不敢吃。


老王2005


大家好,我是貨佬明。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走親戚不吃飯更多的是不願意打擾親戚了,以前一大家子忙一桌菜,大家樂呵呵地在一起吃吃喝喝,顯得很熱鬧,可是現在看到滿桌的雞鴨魚肉,人們已經沒什麼胃口了。


其次身體指標這高,那高,都不敢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了,可是村裡人的熱情不減,還是要忙一大桌子,吃不完只能倒掉,心裡還是很介意這樣的浪費的。


最後農村的客宴,總要擺滿桌子菜,然後還要說菜不多,總要把桌子上的盤子堆三層才有面子,然後就是一通勸酒,其實是絕對的浪費。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三農相關的文章,謝謝!


船老大貨佬明


這個問題提的很細啊,看來提問者對生活觀察的很細心。在我看來城裡人回鄉走親戚常不吃飯就往回趕,大多不是因為農村的飯菜不衛生啊。覺得以下幾點原因可以說明問題

這第一不想給農村的親戚添麻煩了。

我們家的親戚就是這樣,每次來我家看看、或者說完事情後,都會很快的回去,爸媽一心留著吃個飯,但他們就是不肯。本來就是從農村出去的他們當然是嫌棄我們,可能真的是覺得在農村的我們也不容易,能不給添麻煩就不添麻煩了。

可能他們真的趕時間,不方便再吃飯了。

如今的農村不同以往,無論是生活條件或者環境等都有著很大的改善,這衛生什麼的自然不是問題了。很多城裡的親戚來一回農村怕是距離不近,走了很遠的路程才到農村的親戚家,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家,事情處理完了,最好及時的趕回家,如果回去晚了,城裡可是很堵的啊。

不在你家吃飯,可能在農村還有別的事情,別的人要看。

人家城裡人到農村一次也不容易,如果下鄉的親戚不少,哪家不去一下總歸是不好啊。這樣的話,時間就比較的趕了,城裡人本身都有自己工作、事業,在時間上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不能為了吃一頓飯而耽誤不必要的時間。

這城裡的親戚能到你家來看一看,就說明人家沒有忘記你,對這個親戚是認可的。可能真的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不方便吃飯了。作為主家這個時候不需要再過分的挽留,理解就好了。


蘇北申哥


我認為不是。

現在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很講究衛生了,不像以前的農村,不僅貧窮而且髒兮兮的。



城裡人現在回鄉走親戚,不吃飯往回趕,我認為不是嫌棄農村飯菜髒,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大家都很忙。

現在不管城裡人還是農村人,大家都忙著賺錢,誰都不想浪費時間。

很多人辦完事還忙著回去繼續上班或繼續做生意。

二、不想麻煩人。

不管在誰家吃飯,都要擺擺正正地炒幾個菜,喝點小酒。



但是現代人不是以前,家裡貧窮,缺吃少穿的。現在誰也不稀罕雞魚肉蛋。在人家吃飯,耽誤人家工作,麻煩人家忙活半天,不值當。

三、現在農村人去城裡親戚家,也不吃飯。一樣道理。

很多人寧願自己在外面簡單吃點面或水餃等,也不願勞煩別人。



我也這種心理。

每次回老家親戚那裡,總是帶足禮物,說完話辦完事就急匆匆往回趕,否則一吃飯又耽誤大半天時間。

四、吃飯會耽誤彼此時間。

現在家裡都沒閒人,農村人也出去工作賺錢,有些老人六七十歲了,還結伴去地裡拔草,每天掙幾十元。

一群人在一起,說說笑笑,圖個樂呵,自己花錢也方便。

所以說現在城裡人不在農村親戚家吃飯,並不是嫌棄髒。


柏樹的情感天地


關於城市裡的人下鄉串親戚不吃飯就往回走,是因為嫌農村飯菜不衛生這一看法未免過於簡單武斷。

首先,既然是往鄉下串親戚,那個城裡人基本上也是一個從農村到城裡的人,起碼他的父輩有可能是這樣過來的。他不會不知道、不會不懂得農村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禁忌。

第二,不在農村親戚家吃飯,有多重因素。比如現在人們大都有車,交通不是問題。還有時間關係。再者不想讓鄉下親戚破費,猶其是一些偏遠地區,購物仍然不方便。

最後,就是至親已經見面,該辦的事已經辦了,該說的話也說了。現在人們都很忙,俗話說,客走主人安。不然主家為招待客人,需要買菜、做飯和陪客,幾個人就為忙一頓飯,把雙方的時間都給耽誤了。

總之,本博認為,城市裡的人下鄉串親戚不吃飯不外乎以上幾點。但決不會嫌不衛生這一點。(2019/04/22)


吉祥如意


農村飯菜是很衛生的,我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吃著農村的飯長大,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吃了拉肚子或者得病。雖然我們農村的飯菜沒有別處豐盛,但是我們吃的菜是自己種的;我們吃的雞鴨鵝是自己養的;我們吃的油也是自己種油菜榨的。這比起所謂的地溝油、激素雞、調和油要健康得多吧。

城裡人回鄉走親戚來去匆忙併不是因為嫌棄,如果和農村飯菜不衛生有關係的話,那為什麼現在鄉村旅遊這麼發達,為什麼那麼多城市居民隔三差五到農村觀光同時吃農家飯菜,由此可見,肯定是矛盾的。之所以來去匆匆,應該和當前的時代會社會有關係:

  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和生活壓力加大,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除了去看望親戚,更多的還得工作、應酬。

  2. 近幾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上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農村已然缺乏當年的生氣,這對於長期習慣城市燈紅酒綠的人來說更是不習慣,因此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肯定的。

其實近幾年,農村的生活條件也算是較以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人們也開始變得富裕(此處僅以我們這邊為例),在富裕的同時,也會更加註重飲食健康和生活品質。因此,農村飯菜不衛生就更加不存在了。

當然也有極少數確實比較嬌氣的一類。我初中時候家裡窮,家裡有個親戚是縣城裡面的,每年我這親戚都會帶上十多個城裡的朋友來我家吃飯,說是來親近自然。也有可能是當時我還不夠成熟,總是感覺這些城裡人在我面前總是裝作一副高高在上和無比的優越感,開著老款桑塔納、玩著時尚的諾基亞,讓我影響最為深刻的就是,每次來他們都是自帶筷子,這也給我的家人帶來一定的傷害,每次這些人走了都會留下一地的垃圾和吃完飯不要的筷子。時至今日,這些當年的城裡人,有幾個已經變成了低保戶,還有幾個生活也不怎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