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窮男友用一輛舊自行車作彩禮,執意結婚後,我慶幸嫁對了人


故事:窮男友用一輛舊自行車作彩禮,執意結婚後,我慶幸嫁對了人

年代末,年輕人結婚有“三大件”的說法。那個時候結婚要沒有一輛自行車,就好比現在結婚不穿婚紗一樣,在旁人眼裡這家人定然窮得不像話。

某個小鎮上,有戶人家姓邛。一家三代,上有老,下有小,只有男主人在廠裡當保管員,老婆還三天兩頭生病,日子自然過得緊巴巴的。旁人說百家姓那麼多,非要姓“窮”,難怪一輩子受窮。可姓是爹媽給的,老邛也沒辦法。

那年年,小邛都二十六歲了,好不容易處了個對象,老邛一家省吃儉用,手錶和縫紉機都買了,但自行車實在買不起。可是女方提出自己在絲廠上班,離家路遠,沒有自行車就不結婚,老邛都愁壞了。

這時廠裡有個同事給他出了個主意,說女方只說要三大件,沒說新舊,不妨先買輛舊自行車。反正刷層漆,看上去樣子也不錯,先把媳婦娶進門,過些年再買新的。

老邛覺得這樣子矇混不是很好,可是也沒別的辦法了。不過要買舊自行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個時候,自行車屬於緊俏物資,憑票供應,舊自行車處理掉,那得等到十多年後才有。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老邛居然真在鄉間找到一輛破自行車,當真是和相聲裡說的那樣,“除了鈴兒不響,哪兒都響。”好在結婚時多扎點紅布,便看不出新舊了。

到了小邛結婚那天,新娘子看著手錶和縫紉機都挺滿意,但一拆掉包在自行車外的紅布,她卻呆住了。

這輛車實在太破舊了,老邛讓人修理了一下,算是勉強看得過去,但騎上去確實需要勇氣。新娘子覺得自己上當了,當場哭了起來。哭了一陣,心想既然嫁了,也是生米煮成熟飯,回頭也難。只是這輛自行車實在破得不像樣,新娘子就掏出私房錢要小邛換點配件。窮男友用一輛舊自行車作彩禮,執意結婚後,我她慶幸嫁對了人。

小邛為結這婚,手頭已是連一點餘錢也沒了,不然好歹也會給這輛舊自行車上點漆。他見妻子連私房錢都拿出來了,更覺得不好意思,便去買了些鋼絲輻條,自己親手換上去,還上了層防鏽漆。小邛的手倒也巧,這樣一整,這輛自行車居然看得過去了。

新婚過後,新娘子騎著自行車上班去了。廠裡的女工見新娘子騎這麼輛破自行車上班,都在背後指指點點。新娘子聽了當然不樂意,便說這車是過去的進口車,非常好,騎起來極快。

說進口車那倒不假,因為按這車的年紀,那個時候大概還沒有國產自行車。但說騎得輕快,聽的人自是不信。於是幾個有永久牌、鳳凰牌自行車的女工便說要比一比。新娘子好勝,說比就比。於是,幾個人到廠裡的操場上騎了一圈,結果卻讓旁人傻了眼,不論旁人騎得多賣力,速度有多快,這輛破自行車卻總是能齊頭並進,而且新娘子騎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大家都有些不信,說要換著騎。每個人試騎後,都說這舊車騎起來省力多了,一腳踩下去,車輪似乎一直在滾動,就是車子渾身上下都在響,讓人擔心會不會散了架。

又過了一陣,正是廠休日,小邛有急事要去縣裡,沒趕上汽車,心急火燎之下,便把老婆的自行車騎了出去。過了一陣,他面色慘白地回來,似乎受了很大的驚嚇,身上也都是泥巴。妻子忙問緣故,小邛歇了半天,才驚魂未定地說:“今天嚇死我了!”原來他急著趕路,便將自行車騎得飛快。在鎮上時,速度還沒覺出快來,但一上公路,這自行車卻越來越快。小邛本來還得意,覺得自己能把這輛破車騎這麼快,本事當真不小。

可是這自行車的速度幾乎要趕上路上疾馳的汽車了。汽車的車速每小時起碼有四五十公里,小邛就算使出吃奶的勁,也騎不了那麼快,何況他還沒用太大的力。眼看著兩邊的樹“嘩嘩”地往後退,小邛心裡怕了起來,拼命想剎車,偏生為了省點錢,剎車皮沒換成新的,哪裡剎得住?他心想再這樣下去,撞上了汽車可不是好玩的,於是,心慌之下衝進了路邊的田裡,好在人沒傷著,但他也不敢再騎了,只好慢慢推回來,連該辦的事都沒辦。

聽了丈夫的話,妻子心有餘悸。小邛給這輛車換了塊剎車皮後,她騎得格外小心。說也奇怪,她騎著上班,雖然速度也不算慢,但從來沒有像小邛說的那樣快得可怕,於是她想這車大概只能在鎮上騎騎。

又過了幾年,小邛身邊有些積蓄了,便給妻子買了輛新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80年代中期,自行車不是那麼珍貴的物件了,偷自行車的人也多了起來,小邛把舊車扔在院子裡,也不鎖,心想誰要偷就偷去好了。

只是這車太破了,整天日曬雨淋,沒人管也沒人偷,很快散了架,兩個輪子都掉了下來,老邛看了說作孽作孽,好好的東西爛掉了。他不捨得扔,便掛在柴房的牆上,也不知有什麼用。而小邛因為幹上了個體戶,腰包裡錢多了些,哪裡還在乎這輛破自行車。

時間又過了幾年,有一次有個收破爛的路過,看到這輛破車,便詢問賣不賣,當然只是按重量稱,當破銅爛鐵賣。小邛說:“當然賣。”破車子賣了幾塊錢,小邛很快就忘了。

誰知第二天,這收破爛的突然又找上門來,見了小邛,便急著問那兩個輪子還在不在。小邛吃了一驚,藉口說:“我早扔掉了。”收破爛的追問扔到哪裡去了,小邛越發奇怪,便說:“扔了好多年,哪還記得。”這收破爛的只好失望地走了。

收破爛的為什麼對一輛破自行車興趣這麼大,難道那兩個輪子是金子做的不成?小邛仔細看了看剩下的兩個輪子,發現鋼圈內側隱隱畫著一些紋路,別的也沒什麼不同。

小邛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成功人士,汽車就有兩輛,那兩個鋼圈早不知扔哪裡去了。

有一回,小邛跟一個生意場上的朋友喝酒,說起當初的事,那朋友卻很感興趣,還讓小邛把看到的花紋畫出來。小邛哪裡記得住,只能畫個大概,又說了當年那破車在公路上騎得飛快的情形,那朋友點點頭說:“是了,原來是甲馬。”小邛問甲馬是什麼?

那朋友說:“這是種法術,你沒看過《水滸傳》嗎?”小邛這些年光做生意了,還真沒看過。那朋友仔細跟他說了,甲馬術其實是“甲”和“馬”兩種。“馬”是定速,“甲”卻是變速,總能和邊上跑得最快的速度保持一致,聽小邛所說,這破自行車恐怕有高人下過了“甲”術,所以在公路上和汽車一樣快,在鎮上卻不見得很快了。那個收破爛的很可能也不是等閒之輩,發現了車上的甲馬術,但只得到一半,所以才急著要輪子。

小邛聽了當然不信,笑著說真有這種法術,汽車公司都得關門,朋友說的肯定是騙人的。那朋友卻也不解釋,只是一笑而已。(作品名:《甲馬》。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