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春節到來,挨家挨戶都喜歡走親訪友,帶著自己的孩子這兒跑哪兒看的,熱鬧非常。一到這個時候孩子們的心情就會格外的開心,畢竟有紅包拿又可以肆意玩耍的機會,恐怕除了春節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可是熊孩子是開心了,家長們心裡的苦水卻沒有地方倒。

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這天,看見了一寶媽在網上的吐槽,說是自己的孩子被孩子打了,這個邏輯怎麼說的通呢?原來,是寶媽4歲的小侄女趁著自己不注意跑進房間裡毆打自己還未滿月的兒子,據寶媽所言,寶寶還被侄女打傷了。

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平常寶媽為了孩子的安全,就在房間內安裝了監控,結果寶媽卻看見了孩子被打的情況。從監控畫面我們可以看出,這寶媽的侄女如何使勁的打她的孩子,寶媽全程看完,心都碎了。事情這麼嚴重,又是一家人,該如何收場呢?對此,寶媽的婆婆表示這個4歲的侄女是她的心肝寶貝,誰都不可以指責她,更別說兒媳了。

孩子被打卻遭遇婆婆當強硬後臺,這樣的情況想必誰都受不了。要說熊孩子養成記,這每一位家長的責任都是少不了的,父母的袒護,家長的偏心,孩子性格缺陷大,熊孩子的調皮原因,家長們知道多少?

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熊孩子是如何煉成的?

1、 家長慣出來的

現在的父母多少都有點慣著孩子,這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做父母的時候都沒有做好功課,該如何教育孩子的這個問題可不是一天兩天就知道的。同時,獨生子女的身份也讓孩子們多了一份保護的屏障,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都會不忍心,從而導致幼兒的成長中缺乏對自我認知的提升,變成為所欲為的“熊孩子”。

2、 隔代教育的弊端

正如剛才我們提到的那位寶媽,自己的寶寶被小侄女打傷了,可是婆婆一句“誰都不能動她”讓人無以反駁,隔代教育之下,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比較不好的習慣,比如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等,老人對孩子的照顧大多為監管,培養幾歲的孩子背唐詩三百首那樣老人家長,少之又少。

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3、 性格叛逆

在學校的時候經常被欺負,在家裡的時候父母雙標,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多重的環境之下,孩子很容易變得叛逆,覺得自己委屈父母做的不對,長此以往,性格里“我不服”的因素堆積,讓孩子由內而外的形成了“囂張”的脾氣,熊孩子標籤不得不貼在這些孩子的身上了。

在這裡提醒大家,不論是家庭經濟條件如何,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不能忽視的,孩子在小的時候不學好,長大了想要糾正就更難了。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家庭有個熊孩子”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4歲侄女暴打未滿月兒子,寶媽卻稱:她“後臺”太硬,只能忍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