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開始有上廁所的意識?

毛媽幫你帶娃兒


導讀:家裡有小寶寶的朋友們,孩子漸漸長大,必然會越來越獨立。

很多家長想知道孩子多大才可以訓練他自己如廁呢?就這個問題現解答如下:

一個孩子,很多大人都得圍著她團團轉,因為孩子不單只是一個小人,他的吃喝拉撒睡,沒有一樣不能離開大人的照顧的。

至於孩子排便問題,可以按幾個步驟慢慢引導,注意,不能強制,只能是引導,因為孩子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西方國家,他們都是自然而然的,從小就讓孩子穿紙尿褲,一直到大了就自然而然

國內老人一般在孩子幾個月大,開始把尿,但其實是不大可取,孩子沒有感知力,大人利用"噓噓"的聲音,引導他排尿,反而讓他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排尿。

所以孩子獨自大便的話,得等到他至少差不多兩歲的時候,慢慢引導。

第一步,平時跟孩子聊天時,千萬不要要吼他。吃飯,睡覺,排便,玩玩具都不要大聲吼他,應該和他做朋友,慢慢引導他。可以在他面前說起,再過不久,你再長大一點了,就可以自己坐坐便器了。這樣孩子的心中,會有一個心理預期,到時候不會彆扭,不配合。

第二步、是挑選一個卡通的,比較可愛的坐便器,孩子喜歡什麼動物,就買什麼動物形狀的坐便器,給孩子營造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

第三步、這就很關鍵,是我跟朋友自己試過的,很有效,坐便器不排便也可以先當玩具坐上去。動物坐便器有個蓋子,一開始孩子不配合的時候,先把蓋子蓋上,讓他坐在坐便器上,坐一會兒就下來。然後再用言語輕柔的跟他像講故事一樣,說如果有便意,就坐到這個坐便器上,揭開蓋子就可以使用,這樣子慢慢哄她。

重點提示:引導孩子坐坐便器,自己排便,是因人而異,千萬不要著急,更絕對不可以大聲吼他。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喜歡什麼動物的坐便器呢?


格格巫育兒


一、寶寶成長中的“肛欲期”

很多寶媽都知道,寶寶在成長中,會有一段時間的“口欲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這啃啃那啃啃,嘴巴里還流著涎水,經常做出吮吸動作。寶寶“口欲期”過後,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叫做“肛欲期”。

一般來說,寶寶在18個月到36個月之間,會經歷“肛欲期”。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明顯感受到排洩這種舒適的感覺,而且能夠感知到排洩物是不乾淨的,如果不小心拉在尿不溼裡,寶寶會感覺到明顯不適。

二、寶媽的呵斥只會讓寶寶更緊張

寶媽們都想讓寶寶快點學會如廁,這樣就能省去很多精力。最佳訓練寶寶如廁的時間,就是“肛欲期”,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太小的寶寶,還控制不好排洩,而如果等到寶寶長大再教寶寶如廁,就會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

但訓練寶寶如廁需要一定的時間,寶媽們千萬不能太心急,很多寶媽教了無數遍,看到孩子仍然把粑粑拉在褲子上的時候,頓時大發雷霆,忍不住呵斥寶寶。其實,呵斥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還會讓孩子更緊張,讓孩子在排洩時更不知所措。

那麼,不禁有很多寶媽疑惑,到底該怎麼樣訓練孩子如廁呢?要想輕鬆快速的訓練孩子如廁,寶媽寶爸們還需要多注意這幾點。

1.要有足夠的耐心

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寶寶的心理發育還不是很成熟,要想讓孩子要成人一樣一下子就學會如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寶媽寶爸們在教孩子如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多點耐心,要有多次訓練失敗的心理準備。

2.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就算孩子沒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如廁,作為父母也不要過度地呵責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本來孩子在“肛欲期”就是比較緊張的,寶媽寶爸們如果大聲呵斥,會讓孩子更加緊張,孩子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嚴重時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3.讓孩子形成條件反射

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寶爸寶媽們不妨教育孩子,讓孩子有如廁意願的時候,就呼叫爸爸媽媽,然後爸爸媽媽幫助孩子一起如廁。等形成這樣的條件反射之後,孩子慢慢就會學會自己去廁所了。

擁有足夠的耐心,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相信在寶爸寶媽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很快就會學習如廁啦。

教會孩子如廁的過程是艱辛的,可能會經歷無數次失敗,可能寶媽們說了無數次,孩子還會拉在褲子裡,但請寶爸寶媽們多多包容孩子,不要苛責孩子,相信可愛聰明的孩子們很快就會學會的。


亞峰醫生說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但多數孩子在兩歲半到三歲間才具備如廁訓練的能力。

五大信號告訴你,寶寶可以開始如廁訓練了

當你家孩子過2歲後,就可以開始觀察他有沒有表現出下面5個信號:

信號1: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或者紙尿褲溼了,會通過語言或者動作告訴你“我不舒服”。

信號2:當寶寶開始有上廁所的意識時,通常會有一些動作跡象,如突然停著不動達數秒鐘,或拉扯自己的尿布等。

信號3:寶寶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段大便。

信號4:寶寶對爸爸媽媽的上廁所的行為表示感興趣,甚至還會在馬桶上坐一小會兒。

信號5:寶寶可以保持尿片乾燥達兩小時以上,睡覺醒來時尿布也沒有溼。

如果你家寶寶符合大多數條件,那麼,你可以開始準備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咯!

這些方法讓如廁訓練過程更愉快

無論是對於媽媽,或是寶寶,如廁訓練都不應該充滿糾結和恐懼,媽媽如果措施做到位了,過程其實可以很愉快。

1、挑選適合寶寶的專屬小馬桶

為了克服孩子對廁所和馬桶的恐懼,最好為孩子挑一款合適的小馬桶:

有孩子喜歡的圖案或裝飾;

有靠背,坐起來非常舒適;

高度合適,不能太矮。寶寶坐上去時,雙腳應正好著地。

2、讓孩子光著PP,在小馬桶試著坐一會兒

可以鼓勵孩子脫掉紙尿褲,在專屬馬桶上蹲一會兒,讓他熟悉不穿尿布的感受。

屬於寶寶的如廁椅最好放在衛生間內或放在寶寶自己的房間裡。當寶寶在客廳裡開闢他的“遊戲場”時,如廁椅也可以放到他的近處。如廁椅放置時最好是“就近原則。

3、有接受失敗的耐心

如廁訓練並不會從頭到尾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常要收拾孩子如廁失敗的殘局。而且要知道,多數孩子對廁所尚存陌生和恐懼感。在孩子還沒準備好時,父母不能逼迫孩子使用廁所,更不應該故意羞辱孩子,說“都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上廁所”之類的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一般是在寶寶18到24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

如果寶寶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就開始訓練,不僅會起到反作用,還會給他造成壓力。剛開始訓練用兒童馬桶比較好。

要提前準備好如廁訓練的所需物質。  

(1)便盆:選購一個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適,容易清洗,盆底寬闊,高度適中,一般塑料製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則寶寶會分心,只顧觀看顏色和圖案,而不利於大小便的順利訓練。(2)小內褲:帶寶寶去商店,讓寶寶自己來挑選小內褲,這樣能大大提高寶寶對如廁訓練的興趣。(3)衣服:選擇棉質,寬鬆、吸水性強,易於清洗的褲子。

制定好時間表

開始時,定時把孩子放到便盆上,每天兩到三次,挑他/她在最可能需要上衛生間的時間,鼓勵孩子如廁,比如:早上醒來,飯後和睡前,每次讓他們坐上幾分鐘。如果他們會用了當然很好,如果沒有也不要擔心。應採取循環漸進的方式,不要給自己及寶寶壓力,更不要與其他的孩子做比較。只要堅持反覆訓練,寶寶就能學會。


雪習養生記


能坐,就可以坐尿盆了。

就可以坐在尿盆上拉,女孩在尿盆上尿。

正常孩子六個月就會坐了。


彭如心老師


孩子一歲多,能夠走穩路了,即可開始訓練。買小兒馬桶,讓孩子坐在上面如廁。如果孩子不能適應,可以暫時不用。過段時間再進行訓練。兩歲以後的孩子,一般可以使用好馬桶。但是有意識地自己說出排尿或者便便大約在兩歲半之後才會出現。一般到三歲,主動如廁的意識可以養成。


花葉橙


親,訓練寶寶自己入廁的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呢,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你可以在寶寶有入廁意識就開始哦,或者寶寶會自己跑以後哦,就可以開始訓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