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兒拿成績單,作為一個家長如果女兒考得不好,我要對她說什麼(她屬於在學校學,回家寫完作業就玩)?

霍敏亞


每當自己的孩子拿一個成績單出來的時候,尤其是成績不太好的時候,都對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考驗。

我自己就非常的深有感觸。我的孩子現在讀高二,在初中的時候,在學校也經常是年級的前10吧。所以上了高中之後,對他的期望值也還是蠻高的,他也相當於是在學校裡面進入了這個A班。但是在高中整個階段,他人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比較叛逆,也不怎麼愛學習,再加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接觸了幾個不太學習的同學。

所以在高中的這一年多時間裡面他絕大部分時候的成績都是不太理想,甚至於在很多次的這個階段性的考試當中,他的成績都在他們班上墊底,所以他就極大的考驗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很多時候拿到成績單的時候我都是歇斯底里,用各種語言去質問他,甚至於嘲諷他,打擊他。

但是我這樣子的態度對待他的學習,與他是於益無補,沒什麼用。甚至起了反作用,激起了他的叛逆心,也就是說更加叛逆了,更加不聽你的話,處處與你作對,你什麼的話他都說是多餘的。

所以在高二,第1個學期我慢慢的在反思自己的這個行為,也稍加剋制了一下,再加上與他進行了幾次深入的溝通吧,他可能稍微有點觸動,也就是說上課不會睡覺了,在聽課的過程當中更加認真了,所以這一個學期成績出來之後呢,還是有比較大的進步,在你們班上也算進入到了中游吧,中間部分吧。

所以我以自己的例子跟你講這個事,就是說看一下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有所借鑑,你孩子這個成績,你必須給他認真的分析,造成這個成績的原因是什麼,要注意剋制一下自己的態度,不能太惡劣了,當然批評是要有!鼓勵要更多,應該與他好好溝通,爭取在下一次的成績當中有一個較大的進步,其他的過激的行為其實是不可取的,也沒什麼用的。


鄉野教育者


孩子期末考試沒有考好,家長是批評還是安慰,這是一個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若是單純地安慰,孩子可能會覺得父母也沒把考試當回事,學好學壞無所謂;若是單純地批評,又可能會挫傷孩子的心靈。不妨選擇“批評式”安慰。


所謂“批評式”安慰是指在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不至於傷到孩子自尊心的交流方式。

工作沒幹好,領導尚且要約談。孩子考試沒考好和工作沒幹好其實是一個道理。如果家長放任不管,或者每次都怕傷到孩子,草草了事,一笑而過。孩子肯定會覺得考好考壞無所謂,慢慢的自己也都不上心了。

如果家長逮住不放,大肆辱罵,甚至毆打、虐待孩子,孩子可能會因為畏懼而長點記性,但在下次考試時,也會因為畏懼而產生緊張心理,影響正常發揮。有的孩子也會產生同理心,家長說自己笨,他就覺得自己笨;家長說自己像豬一樣,他就覺得自己就是頭豬。慢慢地做事、說話變得畏手畏腳,不但影響學習,還影響未來的社交。

孩子沒考好,必須批評,這個道理家長得懂。做錯事不懲罰,錯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批評孩子不能傷孩子自尊,這個道理家長也要懂,因為心理創傷會伴隨著孩子一輩子,影響他們的決策和未來。


做好“批評式”安慰,家長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情緒,不攻擊孩子的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指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或許你對這個概念不瞭解,但是很多人罵人總會說:“你真蠢”、“你長了顆豬腦子”、“你真笨”,這些話語都是在攻擊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還有人罵孩子:“我要像你這樣,早就去死了”,前置的肯定也是在說孩子“笨”、“蠢”,這都是在攻擊孩子的智力因素。

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心靈受挫,多數都是因為別人貶低其智力因素造成的。對智力因素的貶低和表揚其實都沒有正面影響,很多時候都會產生負面作用。比如,誇孩子聰明,會給孩子懶惰找到藉口等。因此,當家長看到成績單,不管是好還是壞,都應該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在孩子智力因素上做任何評論。

2.和孩子談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清楚父母的情感需求。

孩子考的不好,家長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感到很難過。”但轉而告訴她:“你沒考好,你也難受,我感到很心疼。”這時,孩子既能感受到自己的成績讓父母難受了,又能感受到父母不只看重自己的成績,更看重自己的情緒,父母是愛自己的,而不是愛成績的。

再告訴孩子:“我希望你能考好。任何時候,大家都喜歡優秀的人。爸爸媽媽工作幹得好,就是優秀員工;你成績考的好,就是優秀學生。優秀會讓大家都覺很光榮,但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差了,肯定會被大家看不起。” 清楚明瞭地告訴孩子,追求優秀、乃至卓越,做一個上進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當孩子清楚家長的態度和需求時,她才會深刻反思自己這一學期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會取得這麼糟糕的成績。此時,留一些時間給他們思考。

3.陪孩子一起分析一學期的得失,打開沒考好的“根源”所在。

一定不要讓孩子一個人去想他為什麼沒考好。有的孩子完全找不到問題在哪,有的孩子想著想著就陷入了無限傷心之中。

家長可以在孩子冷靜一段時間後,專門找時間陪孩子一起分析一學期的得失,從非智力因素方面去找問題。給孩子一些具體的實例,讓他去分析自己是否在學習中盡了全力,是否有認真的態度,是否有恆心、有毅力,是否認真聽課,是否將每天的問題都妥善解決等。

總之,要讓自己找到自己的具體問題,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一些可操作性的方式解決的。

4.鼓勵並相信孩子,和孩子一起安排好寒假習慣養成。

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時,家長要適時鼓勵孩子,並相信孩子能夠做好。

家長可以多找一些於學習不利的孩子的壞習慣,並和孩子在假期做一些針對性訓練。比如,注意力訓練,閱讀訓練,作業定時訓練等等。竭盡所能,在從家庭教育角度幫助孩子改善習慣。


總之,考不好一定是要批評的。但批評一定不等於謾罵毆打,而是要讓孩子心服口服,並下定決心去改正,這樣才真正達到了批評的目的。


師說新育


少說一些打擊孩子自信的話

因為無論你說什麼,現在成績已經就這樣了,如果你在這個時間再去打擊,還是繼續暖和,可能是火上澆油,對於孩子來說如果考得不好,他也自己也知道上火,所以我們儘可能的要穩定孩子的情緒。

說一些關於你對學習的具體建議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一下,你這次考試存在於哪些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去解決,我們一定要給出具體的,有建設性的,而且孩子樂於接受的建議。

說一說問題應該怎麼辦?

可以讓孩子說一說自己身上存在哪些問題都是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辦?讓孩子列出一個一二三點來,然後把這個話用紙打印出來也好寫在紙上一號每天都讓孩子看看認真的去監督孩子的行為。督促孩子每天的學習。

說一說今後的理想

其實我們在整個的教育過程當中,要經常和孩子談論一個話題,就是關於理想和夢想的問題,這個問題因為孩子每年都在長大,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大會不斷的豐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同時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夢想和初衷。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理想價值觀念,同時你要告訴孩子,無論你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只要是正確的父母都會支持,也要引導孩子不要過於關注那些金錢或是權勢,要真正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樹立夢想。


宇宙最好老師


我的孩子也是基本上在學校學,回到家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就是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也沒有報任何的補習班。如果發現孩子考試確實考得不太好的話,我覺得趁放假了家長好好的給孩子梳理一下,究竟孩子在哪方面還有待去補充或者提高。

確實很多人說成績只是一個檢測這一學期孩子到底掌握了多少內容的一個工具。但是我們普通人除了要明白它確實是一個工具,更要明白孩子的一個成績,如果太差的話,孩子將來或許在學習上還是特別的吃力,所以我們要重視起孩子到底哪裡缺失的比較多,多花點時間在他身上。



但是看到他成績比較差的話,孩子其實他心情自己可能也比較難受,作為家長來說一定不要去責罵他。但是我們要給孩子的一個建議就是:這個成績只是代表我們之前確實是有些知識內容沒有掌握好,接下來我們靜下心來一起看看自己能夠提升多少,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來好好的重新學習一次,爸爸媽媽陪著你一起來學習。

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夠感受爸爸媽媽對他的尊重以及對他的鼓勵。孩子一定會趁假期裡面好好的把自己落下的一些課內知識好好的補起來,或許達不到一個特別快的進度,但是如果孩子一旦比原來的自己有所進步的話,家長一定要為孩子高興,為他鼓勵。


思思陽陽媽


這麼好的寶貝,什麼都不要說,正常過日子吧。前提是,她真的在學校學,在家裡寫完作業才玩。而不是裝裝樣子,小腦瓜不知道琢磨啥呢。

階段性考試,一次成績真的說明不了什麼。

從出卷子上來說,期末卷子基本上是市內幾區統考,出題的是一般是某個區的教研員,教研員負責任的,自己出題,不負責任的,找一線教師幫忙出題。一般情況下,教研員不在一線教學,學生具體的學情是不瞭解的。找老師幫忙,也就找一兩個,找太多有洩題嫌疑。即便是負責任,親自出題,教研員的水平都很高,他掌握的知識是系統的,提出來的問題很理論化,不像平時上課那麼多引導,他需要的答案是具體完整的,不像上課還有補充機會;出的題目可能會難一點,更貼近中考的要求。要是找老師出題,老師會更傾向他的教學重點,因此,題對不對孩子的胃口,也不一定。

從孩子答題角度講,孩子考試的時候有沒有不舒服,有沒有其他的同學影響到,文具好不好用,髮捲子的時候不小心掃到了難題導致心裡一直慌慌,監考老師有沒有一直聊天,這都是影響因素。

那大考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這幾年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考場上遇到這種情況及時跟監考老師說,會有改善的。

這些都是影響成績的因素。

前提已經說了,就是孩子的自覺性很強,在校學,在家寫作業。有很多孩子特別會裝樣子,家長看著用功,但就是不出成績,就是因為孩子的心思沒在,如果家長確定孩子的學習效率還可以,那就行了,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好的。如果孩子喜歡裝樣子,那也別說太多,趁著過年有時間,陪著他學習,給他指出他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家長陪讀的時候也要有效率,不能玩手機,不能打瞌睡。甚者,在三十初一過完以後,就把家裡的年味消除點,讓孩子感覺到,因為自己的成績問題,年都沒過好,給他點壓力,這僅限於心胸開闊責任心強觀察能力強的孩子。

如果孩子都做的好,孩子沒考好,還是有知識漏點的,家長陪著複習吧。


初中語文校園行


王華老師來答疑,以實例講教育。孩子考試考的是孩子掌握的知識,考的是家長的交流技巧。王華老師教您做個好爸媽:好爸媽只做對的事。

【考試歸來黃金五問】

考試歸來拿到成績後我們可以怎麼做?

1⃣問問孩子:“你對自己的成績滿意嗎?”,而不是首先表達我們自己是否滿意。因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應該讓孩子體驗考試帶給他的感受,而不是讓他體驗考試帶給父母的感受。

2⃣如果孩子覺得滿意問問孩子:“你打算怎麼慶祝️?”而不是“我要獎勵你”。因為慶祝是體驗到自我滿足感後與他人分享快樂,而獎勵意味著我們比孩子更有能力,高高在上地評判他,抹殺了自我滿足感。

3⃣如果孩子感覺不滿意,給予共情和安慰:“看得出來你很不開心?很遺憾你這次考的不太滿意。”千萬別再加上:“我就說你平時得用功多複習嘛!”這之類的話,這些話讓孩子體驗到的是雪上加霜。

4⃣不管孩子滿意還是不滿意,都可以再問問:“你覺得跟你從前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因為讓自己越來越好的內動力是人的本能,跟自己比產生幸福感,培養成長型思維。

5⃣還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可以做什麼讓下次考試考得更好?咱們一起來想想吧。”替代孩子體驗生活不是我們該做的,但是支持孩子做得更好是我們的事。

王華老師以實例講教育,關注我,一起成為睿智爸媽。


王華教育


答:對於孩子的成績,應該順其然又不能完全順其然。引導而不武斷,教育而非說教,欣賞不是溺愛,鼓勵不忌糾偏。針對題主所說孩子“在學校學,在家寫完作業就玩,而又考得不好”的實際情況,建議採取以下幾點做法:

一、引導而不武斷,讓孩子自願擠出時間,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

家長一定不要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就著急上火,死氣白咧地讓孩子這樣學,那樣學,補這課,[站那課,徹底把孩子的學習思路打亂了。甚至更是武斷地認為孩子沒有認真學,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不讓孩子有一點休息時間,這樣反而對孩子的情緒和心情有傷害,在不好的情緒和心態下,縱然被迫著學習,效果也不會好。所以,遇到孩子不願多擠時間學習,或者只滿足於做完作業,那就只好在保證孩子正當休息的情況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堅定孩子的信念,只要孩子有了興趣,有了很強的上進信念,我想孩子會自願擠出時間,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的。

二、教育而非說教,讓孩子欣然接受建議,把主要目標用在提升上。

如果孩子偶而一次考不好,似乎有情可原,家長千萬不要急於一時,但如果總是考不好,如果家長不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孩子,孩子反而會以為家長不在乎自己的成績,這樣對孩子成績的促進,也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出現孩子的成績總是不理想的話,就應該用正確的方法,用讓孩子能夠接受的建議,及時有效地傳達想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的願望,讓孩子知道成績對家長對孩子的價值。以往我培養孩子,就是用珍惜孩子取得的獎狀和成績單的辦法,讓孩子知道對孩子成績的重視態度,這樣孩子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暫時考不好也不必急於過多的責備,相信他會不懈努力的。

三、欣賞不是溺愛,讓孩子懂得是非觀念,把主要能量用在拔高上。

我一貫主張要多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欣賞和讚美,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無條件、無底線地對孩子進行溺愛,溺愛不但不會使孩子健康成長,反而會更加傷害孩子的身心。比如,一度曾被網友噴為“四大坑爹”的那四個孩子,就是因為家長無底線溺愛孩子的結果。那麼,何為正確的欣賞呢?這是帶有方向和目標的鼓勵,這是帶有方法和上進的激勵,這是讓孩子知難而進,這是讓孩子有夢永追。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在有理想、有寬容、有關愛的前提下,明是非,懂曲直,才會把主要的能量用在成績的拔高上。

四、鼓勵不忌糾偏,讓孩子瞄準正確道路,把主要方向用在追夢上。

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難免經受挫折和失敗,難免經歷困難和風雨。有時會鬆懈氣餒,有時會放鬆努力,有時會使小性子,有時又會怨天尤人,但仔細想一想這都是前進道路上的正常現象,人非聖人,孰能無過?作為家長既要有容許孩子犯錯誤的胸懷,又要有為孩子糾偏的勇氣,不讓孩子一蹶不振,不讓孩子沒有信念,不讓孩子停止腳步,這就是家長的責任,這就是家庭教育的意義。鼓勵孩子胸懷遠大夢想,給孩子以正確的方法,提高效率,掌握技巧,讓我們為培養更加優秀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朋友們批評指正,謝謝。


王子華時書滄桑


成績只是簡單的數字,成績背後的學習能力和應試能力涵蓋的因素卻很多。

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受“總得怪一個”思想的影響,容易把成績的結果歸因於孩子、老師、學校,挫折感受引發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導致言行失去理性,然後。。。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視角。

首先女孩自己肯定是希望考好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說明在“學習”和“考試”這2件事上,有很多細節完成的不好,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是上策。

其次,女生自己對升學的認知很重要,“通過升學達成某個人生目標”是所有學業有所成就學生的共通想法,在大目標指引下,分期完成每個階段的小目標,是學生的主要任務。

再次,成長類似於攀登,前面不僅要有目標,還要有榜樣,更重要的是要有“內驅力”。孩子現在“完成作業就玩兒”說明學習處在被動狀態,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需要思想上的轉變,家長不妨讀些相應書籍,引領孩子開闊視野和格局。

最後,被動學習的想法特點是完成任務就完事大吉了,孩子把作業當成任務,把成績當成不可控因素,不願意主動深度思考“如何學好”和“如何考好”,以及“學好”和“考好”之間的關聯,會導致學業的平庸,是必然的結果。

結語

家長在孩子學業這件事上再著急上火,也只能起到輔助幫忙的作用。①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②學習正面引導、施加正面影響的技巧,③關係決定教育,加強和孩子的精神鏈接,忽略這一點,會讓很多事更艱難。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最快的成長是自燃。我是[阿娥你好],一個傳播能量、樂於分享的媽媽,[關注]我的原創內容,和孩子一起進步,見證彼此的成長。

阿娥你好


一、對小點兒的孩子可以這樣說:

“今天不補,明天尺五”,是說衣服破了,如果不及時的補好的話,明天衣服會爛得更快。

《亡羊補牢》告訴我們,只有及時的補救,才能讓損失減到最小的程度。

二、對大孩子可以這樣說:今天有老師沒學好,明天沒有老師要去自學。今天一步跟不上,明天要用兩步來追趕。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




我心永恆121057776


我要說,現在的學生,真的沒多少時間玩。不管是中學生還是小學生。因為除了在校學習之外,作業非常的多,每天做到八九點鐘以後都很正常,就是小學生也一樣,還有各種補課,學習班,放假都休息不著,哪來的時間玩?你可能沒給她報學習班吧,另外如果學習不好,那就是最基本的作業都沒做好。你要和她說,作業是主要的,其次才是玩。玩,可以,但有時間限制。學習時必須認真學好,學不好,不能玩。學好了,可以隨便玩。但玩完以後就要認真學習了。要給她養成這種學習的習慣。也要給她創造學習的環境,還要監督她,並給予適當的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