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完成作業,父母替孩子完成,高中成績各科為零,母親還說我的孩子是最好的。你怎麼看?

明序近道寡道近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有些人覺得別人眼裡的成功才是成功,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成績不重要,要是我的孩子應該成績倒數第一我肯定是面子上過不去,但是我現在要求的是我孩子以後的幸福感,我現在很幸福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比我更幸福,不是隻有讀書一條路,讀書出來可能轉錢要輕鬆些,但是成績差的人難道就餓死了?我不想我的孩子以後成為一個才高八斗的神經病,只想要他成為一個快樂的清潔工。這只是一個比喻。關鍵看人怎麼理解。


小文子7634


現在的家長慣孩子都慣出了新的高度,只要孩子高興,乾點活無所謂,幹啥活啊?寫作業啊。

有人認為不可思議,現實中確有其人,也大有人在。


我單位的同事就是,可以成為慣孩子鼻祖,這個稱謂對於她在恰當不過了。

一 孩子小學時

天天去接送孩子,有時候孩子上課不認真寫作業被老師留下,放學繼續寫,家長總能找到理由,為孩子開脫,在不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在老師眼皮底下,把孩子明目張膽的領走。

晚上在家,孩子寫累了就作,一作就好使,老媽就上,幹什麼?寫作業啊。

都是老師,孩子班主任也不好說什麼,後來就放任孩子,不管了。

孩子本來很聰明,由於不能把所學的知識鞏固和複習,成績一般。

二 孩子初中時

孩子上初中了,來媽媽的學校了,就像媽媽說了算一樣,想去哪班就去哪班,想讓誰教就讓誰教。

作業倒是自己完成了,媽媽只會自己教的學科,其它的不會了。

由於媽媽是單位同事,所以老師們對孩子都很嚴格,在學校被批評了,不敢和老師頂嘴,回家跟媽媽作,媽媽就買好吃的哄,只要孩子提出要求,都儘量滿足,無問對錯。

初中老師認真負責,孩子素質好,考上了重點高中。

三 孩子高中時

高中老師不慣著你,也沒有時間搭理你,作起來就不聽課,媽媽神通廣大,啥事都能辦。

座位不好,串。同桌不好,後桌不好,坐太偏不好。高中三年,幾乎班級座位坐到了。

生物老師漂亮,願意學,物理老師個子小,不喜歡,不願意學,只能用業餘時間花錢補課。

高三學習緊張,作的更甚,老師經常給媽媽打電話,孩子又哭上了,趕緊來學校,媽媽從幾十裡的單位打車往回趕,後來請了半年病假看孩子。

高考打了四百多分,勉強走了二本。


四 孩子大學時

大學是她媽媽最省心的四年。

期間和同宿舍的鬧矛盾,媽媽出面請孩子們吃飯,和解了。

學的計算機,她喜歡,沒有掛科,順利畢業。

五,孩子工作後

孩子聰明,通過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在法院上班。

今天給媽媽哭訴,科長讓我寫材料,我不會,明天又打電話,科長讓我學習去,我不願意去。只要孩子打電話訴苦,媽媽就給科長打電話詢問,提要求。

最近聽說孩子換科室了,這麼作的孩子,有這樣的媽,孩子能不換領導嗎?工作能順利嗎?

慣子如殺子,這是古訓,是有道理的。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這是自然,但不能無視孩子的缺點,一味地嬌生慣養,滿足任何無理的要求,大了怎麼工作,怎麼生活。

家長們,醒醒吧,你這樣做是在害孩子,當他走入社會無法立足,無法生活,他會埋怨你的。


元氣女神


任何人,沒理由去阻止別人從自己的生活中獲得快樂,即便他是在自欺欺人,那也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最終對此負責的人是他自己。

對待這類家長,旁人沒辦法勸說,對此深有體會,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對家長:妻子的舅媽。

“我女兒有個乾媽,身價過億,給她留了一份幾千萬的遺產”

舅媽有一兒一女,兒子成績很好,上的武漢大學,但是情商為零,任何人去家裡都不會打招呼,正式的學業上的天才,生活中的白痴,他沒有任何自理能力,除了學習。

女兒是學渣,微胖界的翹楚,上的三流大學,情商為負,一言不合就會開懟,不會管你是長輩還是晚輩,也不會管你說的對還是不對,只要你不符合她的價值觀就會迎來一頓批。

此為背景,下為事件:

“我女兒有個乾媽,身價過億,給她留了一份幾千萬的遺產”,這就是舅媽對女兒的認知。

這個認知是怎麼來的呢?因為在讀大學的女兒有一天突然被學校傳喚家長,要求退學,原因是偷盜!當場被抓,偷了舍友一條很值錢的項鍊。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只是裝傻,不願去戳穿。

為了給女兒留一份面子,也為了自己的面子,舅媽編造了“乾媽”的事實,說那項鍊是乾媽送她的禮物,還說乾媽讓女兒別上學了,去幫她打理生意...

這個謊言一直延續至今大家都沒有拆穿,即便她的女兒實際上在舅媽孃家親戚的一個小公司打工...

舅媽的女兒,至今沒有任何戀愛經歷,但是作妖又開始了:每天有豪車到樓下接女兒上班,那個就是未來女婿。

實際上,她是坐公交去上班的。。。

執迷不悟的人,就讓生活打碎他的假象世界

說出這個事情,是因為這類型家長有個共同之處:他們知道自己做的是錯事,知道自己在騙自己,但是他們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簡稱:迷之自戀。

所有去勸說的,去抨擊的,將會換來惡劣的謾罵,因為你戳穿了她的謊言,損了她的面子,損了“孩子的自尊”...
唯有讓真實生活,給予他們沉重的一擊,讓他們面對現實。

小結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沒錯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也是對的,但如果把之化為對現實孩子的標準,那麼毫無疑問的,會讓孩子極其自戀,讓孩子也不願意面對真實生活。


淅爸育兒記


從不完成作業,父母替孩子完成作業,高中各科成績為零,母親還說我的孩子是最好的。看到這個話題,我感覺挺震驚的,很難想象這樣的孩子是怎樣考上高中的,在我看來,這個孩子不寫作業應該從高中開始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考上高中。


再來看看孩子的母親,你家孩子確實優秀,各科成績零分,一般人做不到啊!隨便寫幾個可能都要得幾分。這個孩子的母親也不一般,我感覺初中的作業我做起來都有些費勁,你居然可以完成高中的作業,只不過你的引以為豪成了別人眼裡的笑話。你這樣做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既然他不願意學,我們做家長的也別勉強,你再厲害也不可能代替他考大學,與其勞心勞肺逼他學習,還要自我安慰,不如成全孩子,也放過自己。現在是學習他不願意學,只怕以後變本加厲,不工作讓你養著他,你怎麼辦?


所以,我建議家長及時看清現實,不願意學可以不學,家長絕不允許代替孩子完成作業,考試成績為零,已經表明他其實不想學,興趣不在學習上。所以建議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不上高中可以去技校,也可以去學點別的技術,都比在學校混日子強的多。


陪讀媽媽談教育


正常,我經常給孩子寫假期作業,家庭作業沒給寫過,只要孩子不給老師罵就行,我也不指望孩子以後考清華北大,我們老百姓家的孩子不要像神經病似的對孩子抱有太大的希望,只要孩子能夠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即可,雞窩裡是飛不出金鳳凰的,我們孩子晚上寫作業我絕不會讓她超過12點的,寫不完作業我會第二天跟老師說明的,永遠不要把你的幸福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孩子出了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其他東西都是虛的。


誰是我知心


我和愛人從小就是學渣。但學渣還分為要學習的學渣和不要學習的學渣。要學習就會始終保持著學習的動力,雖然能力不足。所以在我們成年遇到自己擅長的願意付出所有去學習的東西時,會學得很好。我們倆人從小時候的學渣成為單位中還不錯的工作人員,因為我們從事的職業不會顯得我們能力不足,我們都是文科生,找工作時也是找自己能把握住節奏的,不會去找那種挑戰自己的,並不是說不想跳出舒適圈,而是深知自己能力不足以做其他事情。

所以像這種成績都為0的孩子,真的,他應該就是不愛學習的學渣吧,不然不應該這樣。媽媽覺得他很棒,有可能是因為媽媽發現了一些他不為人知的優點。


桔豆豆的老母親


從不完成作業,父母替孩子完成,高中成績各科為零,母親還說孩子是最好的,令我想起一個成語,“掩耳盜鈴”,家長和孩子的問題都該好好解決一下了,要不一切都來不及了。

從不完成作業,這對高一的孩子來講很正常,我的兩個同事的孩子都在市裡最好的高中上高二,他們高一的作業從沒完成過,而且天天十二點以後才能睡覺。寒暑假其中一個同事都替她女兒寫過作業,都是哄著孩子高興就好。

但是也不能沒有底線。高中各科成績為零就很不正常了。還是說同事的那兩個孩子,一個在高二當了小班長,她媽說學習態度好了很多,小事也少了;另一個學文的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成績還有了很大進步。一邊玩,一邊吃,在家裡說了算,學習還好了,用她媽的話說大有衝擊中國政法的苗頭。

母親認為自己的孩子最好,本來無可厚非。如果孩子有主攻方向,非主要科目的作業父母適當分擔情有可原。可如果各科成績為零,父母就不能再坐視不管了,跟孩子好好談談,看孩子是怎麼想的,以後打算怎麼辦。告訴孩子在該努力學習的時候不學習將會面臨什麼後果。

孩子各科成績為零,明顯不正常,是不想幹的節奏,家長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極大的不負責任了,建議和老師結合找出癥結,有備而戰,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幫孩子爭取光明的前程。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天下父母都是最愛孩子的,都說自己家的孩子最好。可是愛要有度,當愛變成溺愛,寵愛,那就真正害了孩子。

因為過度寵愛後果

孩子的小叔是先生家裡第五個孩子。家婆很是寵愛他。小叔從小就沒有吃過什麼苦,聽說當時讓他在家裡收錢,他都懶得做,還經常跑出去玩。家裡條件很好,兩哥兩姐都有錢,每人給他一點,就可以生活了。慢慢的小叔就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慣,還喜歡喝酒。後來五人都成了家,對小叔一家三口也照顧不來了。小叔無奈離了婚,還經常喝酒打架,後來被別人打死了……。

如果家婆不寵愛他,讓他自己養成獨立的好習慣;如果親人不去寵他,讓他自己早點承擔生活的責任,那麼故事的結局肯定就不是這樣了。

寵愛大寶過了火

先生近四十才結婚生了大寶,非常寵愛,就是那種要星星就不摘月亮的,寶貝的不行。後來上幼兒園和小學就不停的給老師送禮,讓老師關照孩子。最後因為學校經常換老師,我們才停止送禮。現在大寶六年級了,身上很多的問題,以自我為中心,和同學相處不愉快,不守學校規矩,做事不認真等等,都是以前太寵愛孩子惹的後果。好在我現在學習育兒知識,在慢慢引導和改正,孩子才有了一點進步和變化。

父母代勞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為零,還說孩子好

父母很偉大,也很可怕他們愛起孩子,連最基本的責任都不讓孩子扛。試問,孩子以後的人生,他們都扛得起嗎?孩子早晚要一個人面對社會和人生,不願意扛責任,也終將一事無成。孩子沒有一點擔當和責任,怎樣去面對人生的風雨和坎坷?父母代勞孩子寫作業,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他們真打算代勞孩子的一生嗎?

錯誤的家庭教育

今年四月,上海高二男因為和媽媽幾句不和,跳橋事件鬧的沸沸揚揚。有網友評價:媽媽在地上哭的樣子好醜。這就是錯誤家庭教育帶來的悲劇。最近幾年,家庭教育的忽視,讓問題孩子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因母親不買蘋果手機就跳樓的;同學幾句不和學校群歐打架的;因為父母總是誇別人家孩子,把別人家孩子打傷的;學校受委曲就跳樓的……,這樣的新聞真是心疼又無語。凡事有因必有果,悲劇故事的背後,一定有錯誤的家庭教育。父母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

合格智慧的父母

第一次做父母,難免緊張和興奮,愛孩子沒有錯,要科學正確的愛父母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學習育兒知識和親子關係課程,科學正確的愛孩子,才是合格智慧的父母。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我的一個學生和他的情況是一樣的,小學時學習成績就很差,不喜歡寫作業,都是爸爸媽媽替他完成的,但是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孩子卻是非常優秀的,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出孩子的各種演出的照片。

因為孩子喜歡音樂,他經常帶孩子四處去歌唱,並以此來炫耀自己的孩子。也許在父母的眼裡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最棒的。所有的缺點也都變成了優點。這個孩子有音樂歌唱的天賦可以去發展,但是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學好文化知識才是一切的保障。


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了不愛做作業不學習,家長包辦代替的壞習慣,到了高中知識深奧了,家長也幫不上忙了,成績可想而知,成績那麼差,就算有音樂天賦,有什麼用呢?

作為家長,想要幫助孩子,在發展好其特長的情況下,從小學階段就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和孩子一起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地分解(包括平時和假期的學習內容),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必須提前制定,並且合理,切忌制定量少了,發現孩子完成後又臨時加量,也要注意別制定量太大孩子完成不了,制定過程需要和孩子一起商量)。


第二,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認真地監督,包括作業完成情況,學習計劃完成情況。不管孩子的完成情況如何,都不要一上來就開始批評。一是你現在批評已經沒有任何用了。二是下次孩子就會因為怕挨批,故意對你隱瞞自己的作業情況/測驗情況。你要做的是讓孩子(或者你們一起)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原因,所有的檢測都是在查漏補缺,我們去發現問題並制定改進的對策,就是好樣的。

第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一段時間的實踐和鞏固 ,家長要不斷督促、檢查。家長要監督孩子不要邊玩,邊做作業或邊吃東西邊做作業,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習效率,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平時還要多關心孩子的作業是否能按時完成,老師講過的試卷是否能及時訂正並整理錯題。


家長要教孩子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比如在閱讀的時候,教給他們讀、想、查、摘、記的方法。此外,每過一個階段,家長最好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總結,便於孩子學習提高。

很多家長朋友就是這樣認為:莊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看不出毛病來,奉勸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等到壞習慣養成了再來糾正,那樣會事倍功半的。希望家長及早預防,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會終身受益的。


妞媽教育心得


看到題目,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真事嗎?真有這樣的父母和孩子嗎?

我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孩子上高中,從來不寫作業,考試全零分,那麼我有以下疑問:

1.高中已經不是義務教育,這孩子是怎麼考上的高中?他根本沒有學習能力啊!

2.即使上了高中,不寫作業、考試零分,他上學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既然父母覺得他是最好的,那麼他就回家啃老唄,天天玩多好,還上什麼學啊?

3.這樣的成績,高中學校留他何用?完全可以讓他退學了,反正他又拿不到畢業證,還影響學校高考升學率。


4.最不可思議的一點,他的父母有能力幫孩子寫高中作業?我真是佩服他父母的水平。現在高中作業那麼多,學的內容又特別難,而家長既要工作又要顧家,哪有那麼高的學習水平和那麼多的時間為孩子寫高中作業呀?是家長要去參加高考嗎?這於情於理說不通啊!

5.對於考試考零分的學生,還有必要完成作業嗎?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邏輯上明顯說不通,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多半是為了諷刺孩子學習不好而家長為孩子代勞的社會現象。



確實,現在有許多家長為孩子包辦得太多,對孩子過於溺愛,恨不得替孩子去生活。這類家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啊。他們覺得世界上只有自己的孩子最好,即使孩子哪裡做的不對,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殊不知,這實際是徹底毀了孩子,孩子沒有真才實學,沒有一技之長,以後在社會上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家長管的了孩子一時,可是能管得了他一輩子嗎?

要想讓孩子變得成熟,首先父母要成熟起來。要捨得讓孩子去廣闊的天地裡經受風吹雨打,練就一身本領。有了責任,學會擔當,他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