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你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是誰?

羊叨


我喜歡豬八戒,他這個人怎麼說呢,就是像個女人一樣,天天抱怨,就是每次師傅被捉了,他都鬧著要散夥,但假如他是真的想散夥,沙僧再勸又能怎麼樣呢?他每次和孫悟空一吵架,都喜歡叫他弼馬溫,但是試問哪一次師傅誤會孫悟空,他不是最傷心的那個?我就記得三打白骨精以後,唐僧在那念緊箍咒,沙僧雖然也想勸解,但他是好寶寶型的,那點微乎其微的話,有什麼用?八戒一邊看著師傅,一邊看著孫悟空痛的打滾,然後就哭的勸師傅,直到孫悟空走了,他還是一臉的悲痛,路過某一個國,唐僧又被捉了,可是以豬八戒和沙僧的能耐根本奈何不了妖精,然後還經常在唐僧面前叨叨"要是猴哥在就好了",最後只得去求助猴哥。總之我就特別喜歡他口是心非的性格,特別是叫孫悟空"猴哥",感覺他倆才是最親的人。


小灰灰就是我我就是黑


最喜歡豬八戒,理由:可愛,雖然長相特別了點,但性格比較放得開,轉頭就忘事,生活就需要適度的忘卻,不記仇多好;真性情,不藏著端著,懶就懶唄,也不做作,笨就笨唄,從不裝聰明,貪吃好色,卻也不過分刁鑽出格;你說世間哪個人無缺點?而豬八戒卻可以把他的缺點展現得無餘,這恰是為人之最可貴的兩字:真實。當然,八戒的優點還很多,樂於助人,降妖除魔的事兒他有少幹?只是被他愛嘟囔愛嘮叨抱怨的外表所掩蓋。所以,也提醒我們,該做的事少抱怨,不然最後事情做了還不落個好。八戒也很善良,保護師傅,想盡方法調和唐僧悟空間的關係,雖有時吃點醋,但嘟嘴賣萌的樣子還是挺有趣。

最不喜歡唐僧,理由:固執己見,聽不得徒兒建議,多少次悟空的警惕與善意勸告被拒絕而導致身陷險境。當然這個是原小說人設問題,但生活中如果有這樣固執的一悶頭按自己方式不理性接納考慮別人建議的,我是不喜歡的。當然,不否認唐師傅的善,但不能濫善,應該有方法尺度的。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重複往陷阱裡跳還不警醒不聽勸,加上無休止的碎碎念,個人表示不喜歡。😎️😂️


木木的後花園


簡單的談談我的看法,個人淺談。西遊記裡面,我最喜歡的其實是天蓬元帥豬八戒,最不喜歡的是唐僧。下面我來說說我的原因吧。

豬八戒,本是玉皇大帝手下掌管三十六萬水兵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仙子被貶下凡間,投錯豬胎,從此開始了自己另外一條路。

在凡間的時候,化為人身,取了高老莊的小姐,成了高老莊的姑爺,在觀音菩薩的點化下,等待取經人唐僧的到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取經路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好吃懶做、色慾熏天、拍馬屁的豬悟能。也許在你看來,這樣的豬八戒不符合取經人的要求,但為什麼觀音菩薩要親自選取了?

第一點:豬八戒的內心是正直的、善良的。第二點:豬八戒的背景其實很強大,九齒釘耙是太上老君親自鍛造的,天罡36變其實比72變厲害,我們都只看到了數據的大小,而沒有發現本質。有的人會說,豬八戒背景那麼厲害,為什麼還會被貶下凡間了,這就要從道佛兩派相爭說起。在那個時代,道教的影響力在不斷下降,佛教影響力在不斷增強,豬八戒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臥底,打入佛教內部,所以在取經路上,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出工不出力的豬八戒。第三點:豬八戒本身的能力,也是讓我喜歡的。豬八戒的左右逢源、處置應變能力的穩定,不急不躁,這正是我們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在這個煩躁的社會里,一慌就要亂。對於領導和同事,豬八戒都能處理的很好,在我看來,唐僧最喜歡的徒弟就是豬八戒,因為豬八戒能懂唐僧所好,聽話還能解悶。

最不喜歡的人是唐僧。在我看來,唐僧就是一個冥頑不化、迂腐的和尚。取經路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卻被唐僧趕出家門,因為自己的冥頑不化,取經路上被妖精抓走,最後還是靠自己的徒弟把自己救出來。唐僧其實也是一個虛偽的人,對待自己的徒弟各有不同,對待孫悟空就是一個打手的看法,幹不好活就要念緊箍咒,幹好了活是應該的。對待豬八戒,即使豬八戒在取經路上不出力,但還是喜歡他,因為豬八戒喜歡拍唐僧的馬屁,每次能幫唐僧解悶。對待沙和尚,完全就是不管不問的了,在他看來,沙和尚就是一個馬伕,挑擔牽馬,沒什麼能力。綜合來說,唐僧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老牛愛自由


最喜歡的是豬八戒,最不喜歡的是唐曾,敢伶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大智大愚,又還有點神扒功夫,具有生活意義和人生的格律幽默,沒有大的缺德所為,和背叛的魅魎,倒被孫悟空還取笑過它。唐曾空為玄念,僅被授予咒語,要夾所為者,幾度造成害人又害已。是花花官架子式人物。


偉134682046


最開始不喜歡豬八戒,好吃懶做又惹事生非,也沒什麼最喜歡,但到現在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無法讓人左右,也有自己的個性。他們師徒4人相輔相成,最終歷經磨難,完成西天取經,他們缺一不可,生活中也需要這樣的搭檔


小林波小弟


最喜歡孫悟空

孫悟空:聰明,機智,嫉惡如仇,但無奈當時社會的現實。 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除怪,積德行善,為民除害。可總是被唐僧冤枉,可是每次冤枉之後,他不但不報復還主動認錯。孫悟空是一個蕩魔除邪、匡危扶傾的英雄豪傑。

  他以叱吒風雲的戰鬥姿態,救民於水火,除霸於當道,表現了極大的救世熱忱。套用神靈啟示烏雞國眾僧的話語,他「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因此,孫悟空成為多災多難的民眾所企盼的真正救星。具有頑強執著、不屈不撓的英雄品質。在打白骨精、降平頂山和獅駝嶺妖魔、借芭蕉扇等過程中,他都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戰鬥。

  實際上,挫折、失敗對孫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瀕臨絕境、孤立無援,甚至被妖魔繳去金箍棒,他都從不氣餒,往往吸取教訓,計上心來,重新抖擻精神,繼續作戰,終於絕處逢生,贏得勝利。用孫悟空自己的話說:「老孫的買賣,原是這等做,一定先輸後贏。」這生動地體現了英雄人物不畏艱險、前仆後繼的頑強精神。

  

最不喜歡八戒

貪吃懶惰,又重視物質享受,遇到困難他就喊散夥,無法堅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銀的誘惑,幾乎拋下其他人而中斷修行之路。沒想到那卻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這些出乖露醜的行為,在吳承恩筆下寫來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諷。而豬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醜笑料當中,給予讀者對人性貪慾的省思





最美江南岸


大多數人一生都是這幾個角色,無奈怎麼辨別喜不喜歡呢!難由心生,亦由心滅,人生百態,善惡美醜,皆是一顆心而已。

此乃“心遊記”也!

此為一人、一心,多個“角色”,做一件行善、求取真經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