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有些醫院本來孩子沒什麼事,卻找藉口讓新生兒住保溫箱,是真的嗎?

sunny共享時代


有許多寶媽在孩子剛剛出世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樣一件事。那就是醫生要求讓寶寶住進保溫箱裡面,這種做法讓很多父母表示不理解,明明孩子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非要住保溫箱,會不會這只是醫院的消費藉口?



1.保溫箱的作用

其實從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就是它能夠保持穩定的溫度,這樣就可以幫助那些體質虛弱的寶寶保持體溫。還有就是提供一個衛生的環境,讓寶寶避免發生一些疾病感染,特別是肺部等部位的感染髮生。



2.家長的顧慮

畢竟保溫箱不是一個傳統的器材,所以很多父母對它感覺有些陌生。他們總感覺寶寶要用到這樣一個東西很可能影響健康,但這種看法其實不正確,對於寶寶來說,保溫箱是一個很好的保健器材。無論寶寶健康與否,都可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早產兒是有必要使用保溫箱的。



3.自由選擇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是健康的,醫院不會強制讓其住保溫箱,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和安全醫院還是會進行推薦。如果實在不放心讓寶寶住進去的話是可以申請不使用保溫箱的。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真的感覺新生兒科就是個坑,我家寶寶足月生的,6斤8兩。寶寶出生第一天由於我跟寶爸都是新手,晚上睡覺給寶寶蓋得有點厚,導致寶寶體溫比較高,37.3(其實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太玻璃心了),第二天凌晨產科醫生說寶寶有點發燒,讓我們送到新生兒科去。到了新生兒科,說沒有發燒,但要進恆溫箱觀察一下。上午去問醫生,跟我們說寶寶有些感染,到底是什麼感染,他們自己也說不清,說要注射青黴素,我們雖然擔心,但是沒辦法,只能讓他們“治療”。第三天早上去問醫生情況,醫生說感染情況已經好轉,但是怕出現黃疸,要繼續觀察幾天。又我家寶寶在哭鬧和喝奶的時候分別出現一次嘴唇發紫的情況,說考慮心臟病,要做一個心臟彩超。第四天早上我們去問寶寶的情況,說黃疸高了,12.27,要照藍光。第五天再去問,說黃疸還高,15,還要繼續照藍光治療。當天晚上9點多,醫生說寶寶發燒了,38.5,11點再去問,說寶寶體溫已經降下來了。第六天早上,我跟寶爸去跟醫生說要出院,醫生說還不可以出院,雖然黃疸降下來了,9.7,但是怕還有反覆的情況,還要照藍光。還說我們才住進來不到一個星期,不可以出院。這句話讓我們很不爽,寶寶所有的症狀都顯示正常,能吃能睡,什麼叫沒住夠一個星期,不能出院!!??我當時覺得現在的醫患關係這麼緊張,是不是跟有的人太不會說話有關。第七天,我們強烈要求出院,不管醫生怎麼用各種各樣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來恐嚇我們,我從心底已經覺得他們在坑我們了。也許是我們的誤解,但是我當時的心情實在是太糟糕,我只有一個想法,帶我的寶寶回家。當接到寶寶的時候,看到他的小手小腳因為打針或者夾檢測儀而全部都是青紫的,嗓子也哭啞了,耳朵也睡得粘著肉,那一刻,我真的忍不住眼淚。回家後,寶寶的安全感極差,睡覺的時候,要再三確認我在他身邊才會安然入睡,無論因為什麼哭,怎麼哄都沒有用,只有喝奶才會停下來,出了月子才慢慢好轉。如果可以重來,我絕對不會把寶寶送到新生兒科去受罪。


фÆ


確實有這樣的情況。

我懷第一胎的時候,是我媽找的她一個朋友,婦產科醫院的退休主任,半夜回來給我接生的。

順產。第一次,挺痛的,過程也比較順利,胎盤娩出也挺快。寶寶七斤半。評分是十分的。那時候我是看著寶寶被抱去稱重,量身高,結臍帶,擦身子,包衣服的。護士都一直再說,寶寶好可愛阿,皮膚粉粉嫩嫩的。醫生給我接生完,就出去了。但是同時…產房外面的一個醫生,卻和我的老公婆婆,還有我媽說:寶寶出來的時候不太順利,夾到她的手了,必須送保溫箱,否則出了事醫院不負責。那時候我老公都嚇壞了。連忙就說送送送…正好給我接生的醫生出來了,給我媽打了個眼色。我媽立馬就做主,說不送。那個醫生就讓我老公籤一份不送保溫箱,出事不負責的東西。我老公也是猶豫著簽了。

後來我出來,我老公馬上就問我,寶寶是不是情況不好?我是一臉懵。沒問題啊,挺好的啊。這樣他才放心了。才和我說了剛剛的情況。

後來我媽告訴我,她的朋友(就是我的接生醫生)告訴她,寶寶情況很好的,那麼重,順產,出來哭聲響亮,夾不夾的她親手接生的,難道她會不清楚。不用聽那些醫生唬人。沒事。還囑咐我媽讓我休息好,快點下奶。

最後傷口拆線,還是接生醫生來家裡給我拆的。說不用我月子裡受風。真好。


相見歡他她


我生二寶後,二寶差點就住進了保溫箱。


二寶出生兩個小時,因為發現他有點鼻塞,就被醫生開了胸片,照了x光片。因為我在病房,孩子爸爸抱著去的兒科醫生那,醫生讓照,他就照了。醫生開了片子,說孩子是新生兒肺炎,因為他們醫院沒有保溫箱,讓趕緊送去某某醫院,住保溫箱,可以打電話讓那醫院來車接孩子過去。孩子爸爸當時也慌了神。


抱回病房後,他告訴我這個消息,我既覺得害怕又覺得心痛和難以接受。孩子怎麼能是肺炎呢?剛出生就照了胸片對還是以後有沒有影響?還要住保溫箱?當時就想哭,但是看到我媽和奶奶都在,怕一哭,她們也跟著著急上火,就忍住了。我上網查了新生兒肺炎的案例,我害怕了,就趕緊催促孩子爸爸,讓趕緊聯繫醫生推薦的那個醫院派車來接。


孩子爸爸想再去找兒科醫生問問清楚。到護士站那聽說一個早產的孕婦,情況危急,這邊醫院處理不了,也是打電話給某某醫院,說救護車已經在路上,馬上來了。孩爸還想著正好可以,抱著孩子去,就不用再打電話了。後來知道,這樣不行,情況不同,不能同車。


此時,我自己看著二寶沒什麼問題,睡的挺香的,醒來時狀態也挺好的。我媽也說孩子哪有什麼病,送什麼保溫箱。這時孩爸回來,我們都比開始冷靜了許多。他給那個醫院打電話,得知,可以派車來接,有保溫箱。住院要交兩萬還是四萬押金來著,我記不太清了,而且住進去,家長不能探望。我一聽就心疼了,孩子剛出生母乳都吃不到,進去我們也看到不到他,他哭了有人哄他麼?越想越難受,一邊擔心孩子肺炎一邊怕孩子受罪。


後來,孩爸給另外一個兒童醫院打電話,接電話的護士很好,聽了描述說給我們轉接主任醫生,醫生聽了說,孩子口唇沒有發紫,呼吸平穩,能吃能睡精神還不錯,以他的經驗孩子不是肺炎,建議我們觀察下,不要著急送保溫箱。聽了他的話,我和孩爸安心多了。最後決定不送孩子去某某醫院保溫箱。


查房的醫生幾次問我們什麼時候去保溫箱醫院,說孩子小可能病情發展快之類的。我們說在觀察觀察,後來等到我們出院,孩子狀況都很好,查房醫生過來對我們說可能是兒科醫生誤診了。


二寶現在十個多月了,很健康,沒有肺炎。慶幸當時我們沒有聽醫生的馬上送他去保溫箱,沒讓他遭罪。否則,我們會追悔莫及的。


我覺得,醫生有時候可能也會誤診,而讓新生兒去保溫箱,出發點是好的。至於是不是有的醫生是藉口讓沒病的孩子去保溫箱,就不清楚啦。


我是有遊有謀育兒,兒童心理學在讀碩士,二胎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創作者。希望我的分享和建議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大家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有遊有謀育兒


我生孩子那會,住保溫箱還是比較常見的。

我前前後後一共住了26天。當時隔壁床位的一位孕婦是順產。產程還是比較短的,早上4點多發動,8點就生了。孩子是足月生的,7斤多。結果生下來就進保溫箱了,說是給羊水嗆了一下。幾天後,通知小兩口抱著孩子去做了一個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沒事,讓小兩口把孩子抱回了家。孩子一共住了4天,花了3000多塊,啥問題也沒有。家長同意住的原因也是圖個放心。

我的孩子也住的保溫箱,一共住了6天,花了接近5000塊錢。比我生孩子費用貴。

我的孩子是早產,36周出生的,5斤4兩。醫生對我們說,早產的孩子最好住保溫箱觀察幾天。不敢冒險,就把孩子放在裡面幾天。

後來,也是抱孩子做了一個核磁共振,檢查沒有問題。我出院那天,孩子爸爸堅決要求帶孩子一起回去,雖然那會孩子有點發熱,但是這個決定真的無比正確。

現在想想後來要求早點回家是明智之舉。孩子在保溫箱裡哭壞了嗓子,回家前三天基本沒吃,孩子的頭睡的一邊偏頗,耳朵開始粘連。

現在生孩子有點問題的確會要住幾天,哎!也是圖個心安,沒問題就趕緊帶回家,還是自己帶穩妥。


你不懂得孩子


目前正在經歷,寶寶36.4出生,體重5.7,醫生說早產,出生沒哭,體溫低,抱保溫箱裡去了,週一探視說,寶寶一切都好,再做個核磁共振,沒有問題就可以出院了,然後,我等了一個周,核磁共振還沒做,前後因為等這個檢查,寶寶在保溫箱等了9天,單純的等,沒有任何檢查,用藥治療,只有最基本的保溫箱護理,加上之前住的,一共住了11天,正規的三甲醫院,省立醫院,一個檢查,讓我等九天,我不能理解,我天天夜裡12點不睡覺,等著看手機賬單,有沒有做檢查,還坐月子呢,坐的一塌糊塗,明天打算去強行出院,不住了,醫生心裡應該有數,寶寶是健康的,不然,早拉去做核磁共振用藥了,遲遲不檢查,不用藥,這不是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嗎…


180789


我老婆就是新生兒重症的,工作了十年多了,什麼樣的事兒都見過,新生兒重症這個科室一直以來都是特別忙特別忙的科室,關鍵出力不討好,這麼說吧,你過度醫療了,說醫院賺昧心錢,治療了八九不離十,家屬強烈要求出院說已經好了,回頭隔兩三天又開來醫院,說醫院水平不行,反正所有的問題永遠都是醫護人員的,再說現在好多孩子要麼早產,要麼吸入性肺炎,要麼病理性黃疸,吸入性肺炎不治療,後期有多麼嚴重不需要細說吧,肯定霧化啥的一起上,家屬會不會又說有抗生素,對孩子不好等等的話,所以,永遠都別指望家屬跟醫護人員關係和好,還有什麼準備的奶粉啥的為啥不給孩子用,那我就問一句,現在有好多孩子對一些奶粉過敏,你怎麼知道會不會加重孩子病情?初為人父為人母,喜悅的心是有的,但是能不能不惡意去揣摩醫護人員,她們跟你們的孩子有仇?雖然不排除有個別例外,但是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


俊丞粑粑


我家生完第三天,醫生說黃疸偏高,寫個條子,我是啥血型,幾點生的寫的清清楚楚,讓抱去新生兒科測測黃疸值,在我們前面有兩個等著測的,第一個是奶奶抱去的,醫生說黃疸值不高,沒事,我話癆一個,就和奶奶聊天,奶奶說剛生幾個小時,醫生聽到我們聊天,立馬說寶寶母親是不是O型血,說是的,那得立馬住院,我當時就納悶了,這個醫生單子寫的很清楚,居然不問也不看單子幾點生的,輪到第二個寶寶測黃疸值了,快要滿月了,特別黃,是護士帶過來的,應該是護士家親戚,醫生只開了點藥,就讓回去了,我家測的時候沒有告訴多少黃疸值,就說有點高,直接開個單子,讓交2000塊錢讓住院,我想起催乳師說的,只要不是24小時之內出院黃疸,問題都不大,說實話,有點擔心,我那會還感冒了,但我看著不黃,就打算明天再測看看,我多住一天院,第二天抱去測,是一個美女醫生,黃疸值10.2,不高,沒事,這樣一顆心才放心來,後來想想,也不是醫生都想多賺錢,估計有的不想擔風險吧,現在正在坐月子中


小娟的農村生活


我女兒出生7天就因為新生兒肺炎住進保溫箱,小不點一個人在醫院,家人週二四六可以探望,月子裡在家,一想到她一個人在醫院額頭上還打著留置針就眼淚唰唰掉。

住院的時候診斷是新生兒肺炎,但醫生開的單子上卻寫著缺血缺氧性腦病,這幾個字,看字面意義多嚇人啊,我問老公,醫生有沒有說這個是什麼意思,老公說問了醫生也沒什麼解釋,心裡一直忐忑不安。

住了6天院,我跟家人一起去醫院準備接她出院,醫生說你這個還沒好完哦,建議要再住3天觀察,如果你一定要出院就要籤同意書,有什麼事情我們不負責的。我那個心情喲,去他爹的,二話不說簽了字,自願出院,一切後果與醫院無關。


女兒自小體弱,兩個多月時第二次因為肺炎住院,被幾個人按在操作檯上一根軟管伸進喉嚨吸痰,她那麼小小的多無助啊,我不敢陪著,我老公陪著也直抹眼淚。年三十和初一都是在醫院過的,這一次連著輸了9天液,前面幾天都是打的留置針,後面一次打的金屬針頭,兩分鐘額頭腫得跟個小饅頭似的,我真是心疼,跟老公說,你去叫護士來拔針,後面的藥退掉,這液不輸了,出院。出院時,我問主治醫生,說她為什麼輸了這麼久液還是住院時那些症狀,人醫生說:可能孩子有鼻炎,我們醫院沒檢查儀器,建議你到上級醫院去檢查下。得了吧,出院出院,上級醫院也沒去。


女兒四歲了,跑了多少次醫院數不清,善良的醫生遇到過,非常少,這麼說吧,很多醫生也並不是說他不善良,而是被利益牽著鼻子,或者醫院效益指標等等,故意誇大病情,多檢查,多開藥,多住院,多掏錢,而作父母的,卻只能默默接受。


小麥小丫頭


我閨女出生的時候,護士抱出來後就說帶去新生兒科檢查看看是不是有吸取羊水了。我就跟著去了,到了後直接抱進裡面去了。告訴我先安排住下,去交5000押金。當時以為比較嚴重,沒有多想就趕緊交了。之後一直不讓看孩子,後來過了幾天才讓隔著電腦屏幕看了一眼,就十幾秒的時間。後來又說孩子腦後有血腫,得消腫治療,否則以後不好治了。之後也沒見說有什麼特殊的治療,好像就是做了霧化和打了幾個針。前後在新生兒科保溫箱裡待了11天才出院。後來聽一個初中同學說,她生孩子後也是說有腦後血腫,讓去省兒童醫院住院治療,她找了一個熟人問了一下,說這個應該不嚴重,過段時間看看,如果還不能自行消腫再去醫院,然後她們就回家了,還不到滿月時就沒事了。我不敢說我家孩子跟同學家孩子一樣會自己沒事,但我總覺得醫院對新生兒有著強烈的不客觀評判,他們也許正是利用家人的心裡才這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