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生病,有沒有什麼食療可以提高免疫力?

季大鴻


人體獲取免疫力有三大途徑,一是接種疫苗,二是被感染,三就來自母親。

在寶寶還是胎寶寶的時候,媽媽能通過臍帶血把抗體傳給胎寶寶,這些抗體主要是IgG抗體,能堅持到寶寶出生後6個月,6個月後,這些IgG抗體就差不多消失殆盡了。

好在還有母乳,寶寶出生後,媽媽又能通過母乳餵養把IgA抗體、細胞因子和少量免疫相關細胞傳給寶寶。這些都是來自媽媽的免疫力。


你就想問有沒有哪種始終能吃的食物(非母乳)可以提高免疫力?

那恐怕是沒有的。

如果說飲食與免疫力之間確實存在關係,那關係應該是:通過均衡飲食保證營養攝入,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不會因為缺乏某種營養成分而影響到生長髮育和免疫力。比如孩子缺鐵,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這又會影響一些酶的活性,增加感染風險。這也是為什麼提倡孩子6個月後要開始添加輔食,以及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

至於是否存在某種食物,讓孩子多吃能提高免疫力,只能希望家長們不要對某種食物抱有太不切實際的希望。

平常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多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接種合適的疫苗,基本可以減少一些孩子生病的次數。

不要避諱生病,生病是免疫力獲取的一大途徑,重要的是正確進行疾病護理。

但如果孩子生病頻率過高,生病之後難以恢復,或者一點輕微的感染也很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等,就要謹慎懷疑孩子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病,有必要找有經驗的兒科免疫科醫生進行診斷,並尋求治療。


兒科醫生鮑秀蘭


寶寶為什麼經常生病

1、寶寶出生後母親給的保護性抗體逐漸消失。

2、自己的健全的免疫體系還不完善。

3、寶寶接觸外界環境日益增加,感染的機會肯定會增加,很多感染性疾病通過呼吸道,手衛生等途徑傳播。

4、寶寶的呼吸道敏感,消化道消化功能不完善所以容易生病。

5、濫用抗生素和不規範使用免疫抑制激素等也會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

目前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保護寶寶免疫力不被傷害其實就是提高孩子免疫力

1、生後建議母乳餵養,因為獲得了天然保護性抗體,尤其出生後6個月內。

2、一生病發熱不是細菌感染,別喜歡使用抗生素,尤其是病毒感染。

3、別因為普通感冒發燒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控制體溫,破壞了寶寶天然免疫抗病體系。

4、建議寶寶不偏食不挑食,飲食均衡,營養合理,葷素搭配,提高寶寶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素,促進寶寶健康生長和發育,就能減少生病。

5、寶寶的營養基礎是減少生病的關鍵,營養不良容易導致生病,生病了也能導致營養不良的噁心循環中。

6、個別免疫力低下,可以考慮短期免疫調節劑使用,比如復可託、匹多莫德、玉屏風顆粒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看看現在的孩子,體質確實都有點不過關,風一吹就感冒了?我們父母有沒有想過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呢?為什麼孩子免疫力越來越低,越來越愛shengbing?

我們常說的:“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們可以理解為,孩子後天的問題都與脾胃有關係 ,因為咱們吃的東西需要脾胃吸收運化,這可是我們唯一的營養攝入啊,如果咱們的脾胃不好了,身體沒有營養了,人是不是就面黃肌肉的,是不是免疫力就會很差,還容易時不時出個小狀況,所以咱們現在要做的是保護好我們的脾胃,脾胃好,萬事OK呀。


健脾食療方

黃芪大棗粥

材料:黃芪30克,大棗30克,糯米100克。

做法:先將黃芪煎水取汁,大棗去核,然後將黃芪汁、大棗肉與糯米一起熬成稀粥,早晩趁熱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固表止汗。

適應證:脾胃氣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兒推手法

(1)補脾經500次

位置:大拇指外側邊緣第一指節

方法:從指尖推向指根

功效:健脾強胃、補氣血

(2)順時針摩腹5分鐘,按揉時掌心對準神闕,每分鐘120-160次為宜

位置:腹部

方法:以肚臍為圓心,用手掌或者四指併攏順時針方向在被操作者的肚子上面緩緩轉圈

功效: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3)按揉足三里100次

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

方法: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

作用:健脾胃、促消化

(4)捏脊3-5遍

位置:自大椎至長強呈一直線。

方法:自上而下作直推,稱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稱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將背脊皮提1下,稱為捏三提一法。

作用: 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健身體的功能。

總結

以上這些方法,要一直堅持,才能從根本上養護好孩子脾胃,增強體質。


小兒健康驛站


寶寶最初的免疫力最初來源於母親.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是帶著母體的抵抗力來的在吃了母乳抵抗力會增加的.但是到了6個月的時候寶寶在線母體的抵抗力會下降,自身會產生抵抗力的.但是很弱,這個時候很容易生病的.

六個月的寶寶也是可以慢慢地適當增加一些輔食,來補充所需求的營養和提高他的免疫力了.由於,此時的寶寶還是比較幼小的,添加輔食對所有母親來說都會一個難題。嬰兒進食一種新的食物往往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而且他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因此,添加輔食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

1、先從低過敏、淡口味的食物開始嘗試。

2、一次只餵食一種新的食物,而且從少量開始喂起,食物的濃度也應該從稀到濃。

3、每一餐先從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經吃過的食物,大約5—7天添加一種新食物。

其中,裡面最重要的因素是量的問題.切記,少量到適量.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什麼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切記首先要按照上面的規則.

1、黃、綠色蔬菜水果:纖維質可預防便秘,提供腸道通暢良好的吸收環境。水果和果糖幫助腸道益菌生長,就像小腸大腸鋪一層免疫地毯一般,香蕉蘋果等都有對孩子有益的。

2、菇類:能預防及改善許多心血管系統的富貴病,例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菇類還能增強免疫力,預防及對抗癌症,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緩解壓力,帶來好心情。

3、糙米、薏仁: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在嬰兒添加副食品時,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斷乳之後,替代食品也是穀類,全穀類含胚芽和多糖,維生素B和E都非常豐富,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4、給大家推薦一份,我個人比較認認可並且實驗過的,雙芽水.就是谷芽和麥芽煮出來的水,大家如果想要了解的,可以去我的頭條號看製作過程.

好了,說了這麼多,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小兒推拿課堂


寶寶提高免疫力辦法問我。

1.多吃富含鈣的食物

秋冬是寶寶身高增長最快的季節。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寶寶需要的鈣量也會大大增加。一般寶寶每天需要的鈣含量為700-800毫克,同時含鈣高的食物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家長可以選擇在寶寶的飲食上多添加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豆製品、奶製品、骨頭湯、魚、蝦、芝麻、胡蘿蔔、海帶、芥菜、黃花菜等。補充鈣質對寶寶提供免疫力尤為重要。

2、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秋冬季節是寶寶生長髮育加速的季節,寶寶發育時器官與身體對優質蛋白的需要也會隨之增加。家長可以在秋季多給寶寶食用雞蛋、蝦、魚、牛肉、雞肉、豆製品、小米和紅豆等食物,優質的氨基酸可以有效提高寶寶們的免疫力,讓寶寶減少生病。

3.食用適量的脂肪食物

 秋季寶寶腦發育較快,而腦部包括兩種不達到最高限度的脂肪酸,是組成前腦的主要成分,如果匱乏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由於體內不可以自行合成這兩種脂肪酸,所以必須從食物當中攝取。在

秋季可以多給寶寶食用核桃、芝麻、兔肉、鮮貝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4.富含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食物

  秋冬季多風乾冷,氣氛會顯得比較乾燥,寶寶容易患嘴邊炎,牙齦易出血,皮膚容易乾燥,所以要多給寶寶食用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食物,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捲心菜、胡蘿蔔、馬鈴薯、甘薯、花椰菜等。這些食物都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氨基酸,對於寶寶的免疫系統有很好的調節作用。當然適時的選擇一些維生素寒涼高的水果也是不錯的選擇。


營養海賊團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人體的免疫力大多取決於遺傳基因,但是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如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等。其中飲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因為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夠協助刺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能力。如果缺乏這些重要營養素成分,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機能。

寶寶如何通過食療來提高他們的免疫力呢?

一、多吃蔬菜、水果。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別是橙綠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蔔、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裡餵食。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二、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可以用這些食物飩湯,或用肉末、魚丸、豆腐、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寶寶。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肉類40-50克,豆製品25-50克,雞蛋1個。瘦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回事增強身體抗病力的關鍵。瘦肉中還含有鋅,而這鋅可是有助於白細胞對抗身體細菌感染的。

三、牛奶中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質,利於寶寶吸收,比如生命陽光牛初乳,它除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份外,更富含活性免疫球蛋白,能抑制病菌繁殖。能夠促進小孩的生長髮育,提高免疫力,經常攝入牛初乳能調整人體機能,有效調節胃腸道菌群、強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對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有益。

三、粗糧細糧都要吃,可以避免維生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餛飩、小餃子、小包子等,每天的攝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小米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雖然脂肪含量較低,但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而B族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都是生長髮與必需的營養。

除了食療,生活日常中改變作息、及時添加衣物等都能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微信公眾號——怪獸bobo,細數5歲以下小朋友增加抵抗力的6大法寶,速速領取~\\(≧▽≦)/~啦啦啦~

怪獸bobo——全國首個互助共學直播APP,這裡有兒童才藝直播,在線教育直播,專家老師O2O教學,還有線下免費課程邀您來體驗。首批入駐用戶還有豐富的獎品等您來搶哦~


怪獸bobo


寶寶生病,媽媽揪心!每個家長都不願意寶寶生病,可是,寶寶經常生病怎麼辦呢?好多家長寄希望於食療,好像這也是 大多數中國人的習慣,遇到健康方面的問題,總是歸結到一個字上——吃!其實,食療的作用不應該被無限誇大。

寶寶飲食的原則之一就是:食物要多樣適量。做到了這一點,就做到了基礎食療。

寶寶經常生病,最重要的是找出生病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挑食、偏食、飲食結構不合理,引起寶寶營養不均衡——注意,我說的是營養不均衡,缺少某種營養元素是不均衡,多了也是不均衡,我們往往注意“少”,而不注意“多”,而這個多與少,最好去醫院檢查確診,而不是我覺得怎麼樣——在遵醫囑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食療輔助治療,從飲食上來提高寶寶免疫力。

如果是因為孩子缺乏運動,那麼關鍵是要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加大活動量,寶寶動的多了,自然助於消化吸收,從普通食物中也能獲得充足的營養。

如果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經常被感染,那麼關鍵就是做到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保持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尤其是入口衛生,避開人多複雜的環境,自然就減少了被感染的幾率。

如果是穿衣蓋被習慣不好,那就調整穿衣蓋被的習慣——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尤其要注意穿多了蓋多了熱出來的毛病——這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

總之,就是一句話,食療不能治病,關鍵是要對症下藥!


土媽東西


想要提升寶寶的免疫力,飲食上要努力做到以下4個方面:

一是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二是不隨便使用抗生素,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是細菌感染。

三是保證充足的營養,寶寶處於不斷生長髮育的階段,消化能力又相對較差,容易出現營養素缺乏而導致患病。

四是要多喝水,遠離飲料。多喝水可保持黏膜溼潤,這是防禦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

除了飲食與營養這方面要注意,還必須注意以下3點:

1. 按計劃進行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2. 每天進行日光浴,有助於刺激寶寶的免疫系統,亦使寶寶遠離佝僂病。

3. 每天撫觸,有助於改善嬰兒的血液循環,增進食物消化和吸收,減少哭鬧,改善睡眠。(61)


家庭醫生雜誌


寶寶經常生病,如果是成長髮育階段一些常見的小兒疾病的話,這其實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孩子的免疫系統就是通過這種一次次生病來逐漸完善起來的。

孩子的飲食,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要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不要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就可以了。孩子有胃口,能大口大口的吃飯,就是最好的食療。


二寶媽洋蔥姐


孩子經常生病,有許多食物都可以幫助調理的。關鍵是孩子要飲食均衡,不挑食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水果蔬菜一定要多吃,含有維生素、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等等,有利腸胃吸收,通便順暢,增強免疫力。

酸奶中富含大量益生菌、蛋白質和鈣。這些可以補充營養和改善腸道環境。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食用,不能多喝,以免給腸胃帶來負擔。

豆製品中含有大量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等。對消化不良、易感冒、營養不良的寶寶有很好的效果。

還有五穀雜糧、菌菇、紅薯等都對身體很有好處的。孩子的飲食一定要合理搭配,加上平時多鍛鍊身體,免疫力很快就會有所提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