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瞧不起那個獨來獨往的人

那個不合群的人,那個喜愛靜靜深思的人,那個走在路上神態鎮定安穩的人,腦袋裡邊定有他的主見。

我們從小就被這樣教育:見了人要問好,在學校要團結同學,在公司要跟同事搞好關係。

我們學了一萬種人際交往技巧,卻從未想過如何與自己相處。

老吳是公司的老員工,沉穩幹練,獨來獨往。

每天下班後我們都喊老吳:“快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的時光。”

老吳總是嘿嘿一笑:“不了不了,老婆管得嚴。”

其實我們都知道,老吳正在準備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的考試。

老吳平常不怎麼說話,但在討論會上卻口若懸河、字字珠璣、一針見血。

用八個字可以形容老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要瞧不起那個獨來獨往的人

絢麗多彩的廣州珠江夜色

想討好全世界的人,到最後跟誰都玩不好。

只要你有能力,再怎麼孤僻也有人欣賞你;你如果沒能力,再怎麼圓滑也會被棄如敝履。

有個孩子,小時候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徵(社交障礙),性格孤僻,經常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老師和同學都很嫌棄他。

這個孩子的名字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不合群是一種選擇。

在《獨處的藝術》這本書中,作者反覆向我們傳達一種觀念——

獨處是一種更為深刻的自我成長。

“他們沒有在與孤獨的對抗中失去目標,而是通過一種強大的想要改變自己的勇氣以及行動的力量在孤獨中成功突圍,並最終鍛鍊了自己的意志,突破了自己的極限,贏得了面對紛繁複雜的人生舞臺的心靈資本。”

不要瞧不起那個獨來獨往的人

第一次嘗試一枚手動頭,雅西卡ML 135MM F2.8。感覺還不錯,轉接到a7m2上面很好用

科學的獨處是一種必要的選擇。

在科學的獨處中,個人會感受到更多的積極體驗,比如通過閱讀、獨自旅遊、冥想等獨處方式來加深自我瞭解,提升創造力,自我恢復,實現自我認知、獨立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不合群的人並非遠離了這個世界,他們只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