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待朋友圈點讚的事?

手機用我是強哥


1/6

很多人對於點贊,完全是一種習慣,不管對別人還是對自己,就是表示贊同或是體現自己有關注的這樣一種情況。

2/6

有些時候,自己給自己點贊可能也是用來吸引別人來進行點贊或是關注,這也是主動社交的一種方式。

3/6

很多時候集贊也是一種任務,為了籌夠數量,多一個贊就能夠早一點完成任務,特別是對於那些朋友圈數量人數不多的朋友。

4/6

有些比較內向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經常的發朋友圈,當更新朋友圈的時候有有種擔心別人不會關注,那麼自己首先給自己點贊,也是自己關注自己的一種表現。

5/6

很多時候,有些朋友會在朋友圈轉一些別人的東西,這個時候自己去點贊,就是標明自己贊同的態度,也是表明自己的一種態度和立場,也是對別人的一種支持和關注。

6/6

其實,點贊在朋友圈是一種很普遍的事情,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完全依賴於不斷的點贊,不然很容易就會忘記了彼此的存在。一個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交流,一種支持。





輕洋莎譜


無論點贊者是隨手拈來還是老謀深算,是發自肺腑還是敷衍了事,是仔細閱讀還是看都沒看,但只要點贊,我們就可以為這個贊而贊。

其實,朋友圈讓人愛恨交加。因為有人點贊很隨意。

平常發個高興的事兒,點贊也就罷了,但是諸如鑰匙丟失寵物走失心情不好之類的事情仍有很多人點贊,真心不知道這些點讚的人是什麼心理?可能是現在朋友圈大家都在炫誰過得好,看到有人過得不好,他們就開心吧。

在公開的社交網絡上,許多人的點贊都很隨心所欲,想給誰點贊就給誰點贊,因為覺得大家都是陌生人,也不會覺得尷尬。這個贊如果能讓人開心的話,個人覺得很是值得,點贊又不會少塊肉。輕輕一個贊,快樂你我他,這是多麼開心的事情。畢竟一個贊可以讓人被鼓舞被認可,自己又不傷脾胃。

我們無需苛求什麼。點贊之交,開心就好。勿忘初心,有始有終。

每一個強大的人,其實都咬著牙度過一段又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就是成人禮;過不去,就是無底洞。

對待點贊這個問題,應該抱著平常心看待,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很多時候一些人的點贊真的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就是覺得想點讚了,所以就點讚了。就像我,覺得有的人說得好寫得好或者拍攝得好,但又不想打字評論,可是看完就走,又覺得不禮貌,就會隨手點個贊以表示支持。

雖然沒什麼意義,但也沒什麼不對。最起碼,我覺得對方收到贊會很開心,覺得自己打醬油路過也沒有白費。

以平常心看世界,花開花謝都是風景。

人生就像一個山谷,走到谷底時,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向上的。最困難的時刻也許就是拐點的開始,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就可能迎來轉機。樂觀豁達的人,能把平凡的生活變得富有情趣,能把苦難的日子變得甜美珍貴,能把繁瑣的事情變得簡單可行。

玻璃心的人,另當別論。

缺什麼炫耀什麼。即使那些把自己每天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發在微信中的曬圖狂魔,只要有時間,能點贊還是要點讚的。

他們熱衷在空間、朋友圈發表心情,尋求安慰,會非常在意每一條來自朋友的評論留言。更有甚者,會計較誰誰誰點了贊評論了,誰誰看過了一點反應都沒有,等等諸如此類亂七八糟的東西。

網上經常調侃的“點贊引發的血案”“點贊之交”都是由此而引生的。

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誰的關心,只是自己還沒成熟。

不管選擇何種方式,不管是不是朋友圈擁躉,系統的設置如同時間,對每個人都如出一轍。越長大,越江湖,越要學會寬容,學會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夠欣賞他人,而不是覺得對方不可思議或不可理喻。

好吧,就當我在阿諛奉承、見風使舵、老奸巨猾、隨波逐流。

以前我從不發朋友圈,因此鬧出了很多事。比如,有人以為我把他們刪了,就發了一條類似好友測試的東西給我;比如,有人跟我一樣從來不發,為了不讓人誤會,就在個性簽名一欄中註明;比如,有些朋友讓我幫忙推廣網店,我雖然答應了,也幫忙轉發了幾個朋友圈,但是讓我幫忙點贊,恕難從命。再比如,朋友圈裡的點贊和評論,共同好友是都能看見的。你永遠不知道誰是共同好友,也不知道你給這個人的評論,又會有哪些人在默默關注。

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是更新越來越快的時代。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學會成熟起來,忘掉那些點贊,擺脫那種被評論糾纏的生活。

我承認我人際交往能力確實有重大缺陷,對種種不想關注的事情免疫力不夠。倒不是我人品不好,而是我經歷了一些事後,看得開了、想得通了、悟得透了,也感覺整個人都廢了。

其實,大家的狀況都一樣一樣的。

我點贊,是想用我鋼化的玻璃心,時不時給自己一個可以讓自己開心、也讓別人開心的理由,來淡定一下那蒼茫人生。



學徒情愫


一:朋友所發表的內容(文字/圖片)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認同,贊同對方所說的文字. 或者說欣賞(喜歡)對方發的圖片。

二:很多商家為了宣傳廣告. 推廣,會邀請朋友圈集贊,出於對朋友的一種信任. 點個贊什麼來的。

三:一種打招呼的形式.不管朋友發表什麼. 都會習慣性的去點贊,無論男女老少,或者關係匪淺的朋友. 總之就是喜歡點贊.

謝謝大家



黃叔叔愛拍照


我的地盤,我做主。我發朋友圈主要是自己看,別人點贊與否是別人的事,對此沒有特別的期待。看別人的朋友圈點贊也是根據自己的感受,我想別人也是如此吧。沒準別人早把自己屏蔽了呢。我念了佛經或佛號後,會發菩薩像,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迴向,會告訴特定的一些朋友可以來隨喜點贊,也是有功德的,至於別人是否點贊就隨緣吧。



思念3706


對於朋友圈點讚的事,我是這樣認為,如果真的認為你說的很好,或者你發的消息都很好,我就心甘情願的為你點贊,但是,有些人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非叫別人點贊,這個我不贊同,因為不能為了你而讓別人去做不願做的事情吧,理解萬歲。


碧野清風


我在保險公司幹過,自從迫不得已買了智能手機後,幾乎沒有間斷過每天發朋友圈,因要宣傳公司產品,還要把公司活動介紹給客戶,招攬朋友參加活動,發朋友圈還是有很多同事點讚的,慢慢的每天發朋友圈就成習慣了,為給兒子帶二胎保險公司沒去了,但忙碌中把小孫子生下來成長的每一天都發給親朋好友看看,點讚的很多,當然高興了,別人能在百忙之中關注你,證明了人家看了你發的圖片,也一起享受了喜悅,去旅遊每到一個景點我都拍下來發朋友圈,讓他們共同欣賞世間美景,也立馬有人點贊,但有時也有尷尬,有新加的朋友還不熟悉什麼是朋友圈,以為是發給她個人看的,在上面評說你不要發這些圖片,因我討厭旅遊不喜歡看圖片,只好讓她看不到我的朋友圈,生活中的喜事,過年的年夜飯呀,二十四節氣呀,都發朋友圈問問好,還有看到正能量的也轉發一下讓更多人瞭解知道,點讚了也就是說都點開看了,當然是高興的,別人發的好的我也給他點讚的,禮尚往來也是古老的文明瞭。


潤荷8


點贊是一種心靈的互動形式,第一每個人都相互需要,第二可以增加彼此的自信心,第三能相互賦能加持,第四增加相互關係的黏性,第五相互學習借鑑



吉蛋堂


朋友圈點讚的情況有這麼幾種。1.發佈的內容確實值得點贊,引起了朋友圈內好友的贊同和肯定。2.對發佈的內容是什麼根本不在乎,就想通過點贊引起對方的注意以表達自己的示好目的。3.純粹的中調侃和趣鬧傳達。



圪洞人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微信早已不單純的屬於個人記錄生活的工具 更多擔當了社交工具 。所以很多時候 大家發的朋友圈的目的 少有為自己記錄生活 更多的是有急功近利的意思 攀比 偽裝 那麼的不真實 感覺累的慌 那朋友圈點贊呢? 更是如此 仔細品味一下 點贊背後的目的 有的是為了聯絡感情 有的是為了維持關係 有的是發自內心的讚賞 更有的是迫於關係的壓力 比如上下級 家長和班級群 學校群等等……

當然也有好多是贊親情,友情,愛情 的 正能量點贊 ! 看到這一類的點贊是發自內心的舒服 。



餘生只想笑著過


首先我認為朋友圈點贊現已成為普遍大眾所熟悉的一部分,在朋友圈裡我們可以分享生活,表明觀點,也可以通過點贊來獲得關注。

“點贊”顧名思義,也就是點擊讚賞,朋友圈點讚的人,有些是志同道合,有些是喜好熱鬧,而有些人則是為了點贊而點贊,為了互相讚賞。

以前的朋友圈是為了分享,現在卻有些變了味,朋友多不多和點贊多不多掛鉤,好像不管你號上有多少人,點讚的人多了,才意味著你的朋友多,人緣好。

漸漸的,點贊成為了一種攀比的工具,成為了可以炫耀的資本。人們頻繁的發動態集贊,在朋友圈裡失去著自我。

我們的朋友圈中總有這樣的人,他們一舉一動都要發朋友圈,有些在外人看來沒有意義的舉動,也要點贊支持,有時候,點贊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朋友圈也是。

在朋友圈中只有少數人還在堅持自我,分享生活,他們不浮躁,不攀比,只享受著屬於自己的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