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多月的寶寶總用手扣耳朵,尤其是吃奶的時候?是怎麼回事?

臭屁彤媽咪


最近發現寶寶老是抓自己的耳朵,小耳朵被抓得紅彤彤不說,還抓破皮了,直流血。 昨天一大早醒來,發現寶寶耳廓裡、床單上都是血印子,被嚇得不輕,趕緊去看醫生。醫生告訴她是溼疹引起的,塗些藥膏,平時注意保溼、不熱到,沒啥大問題,寶媽這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許多寶寶喜歡頻繁抓撓自己的耳朵,可原因卻不單單溼疹這麼簡單,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需要及時治療,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今天跟大家分析一下寶寶愛抓耳朵的那些原因,幫助媽媽們更好判斷和護理。

1 ,寶寶對自己的耳朵好奇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對周圍的環境、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感到好奇,於是通過小手去探索世界,喜歡摸這摸那。 有一天,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耳朵,可是又看不到,於是非常好奇,“我摸到的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於是不停地摸抓撓,甚至都想著把小耳朵揪下來看看它到底長啥樣。 這種情況下,寶寶抓耳朵是試探性的抓,一般不會持續很久,抓疼了就會鬆手。 如果寶寶有針對性地反覆抓某個地方,或者抓的時候表現出煩躁等情緒,就要考慮是癢或者其它問題啦。

2 ,寶寶正在長牙

寶寶長乳牙的時候,牙齦會腫脹痠痛,尤其是乳牙頂出的那段時間,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可是,寶寶並不清楚到底哪兒疼,誤以為是耳朵疼,因此不停地用手抓耳朵,試圖緩解這種疼痛,然而用力不對功夫白費,寶寶卻不明白,於是更加用力頻繁地抓撓,甚至還發起了脾氣。 寶寶長牙抓耳,一般還會伴隨流口水、愛啃咬東西和容易發怒這些狀況。 這種情況不必擔心,給寶寶一些磨牙餅乾或者乾淨的牙膠啃,可以幫助寶寶緩解。記得做好寶寶口腔護理哦,否則容易引起感染而發燒。

3 ,耳道或耳廓溼疹

小寶寶容易起溼疹,就連耳朵裡也會長,而且耳朵是高發地帶,卻很容易被忽視。 寶寶耳道和耳廓起溼疹,真的是瘙癢難耐,所以寶寶才會用力抓撓,抓得有多狠就得有多癢,寶寶情緒也會變得十分焦躁不安,還不停拉扯自己的耳朵。 如果發現寶寶耳道里有皮疹、糜爛、滲出,寶寶抓耳朵的同時煩躁不安,就有可能是起溼疹了。 及時給寶寶用溼毛巾擦拭,同時塗上潤膚乳液保溼,注意不要熱到寶寶;如果很癢,沒破皮的情況下可以塗爐甘石洗劑;必要時塗藥膏。

4 ,耳朵裡有異物

寶寶好動,有可能會將一些小東西塞進耳朵裡,也有可能是小蟲子鑽進耳朵裡了。 耳朵裡有異物,會讓寶寶極度感到不適;異物較大時,還會引起耳部疼痛,甚至造成感染,影響聽力。 如果寶寶頻繁抓耳,還伴隨著哭鬧、聽力欠佳等情況,有可能是異物進耳了,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切不可自行亂掏,以免越掏越深。

5 ,出現中耳炎

耳朵感染,又叫中耳炎,也會讓寶寶拉扯自己的耳朵。 寶寶頻繁吐奶、嗆奶、嗆水、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都可能引起中耳炎,常見於6個月到3歲大的孩子中。 如果寶寶在喝奶的時候經常哭鬧,感冒之後老搖頭,抓耳朵,晚上還鬧騰,耳朵裡有液體流出,還伴有異味,有可能是中耳炎了。 寶寶得了中耳炎,爸爸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千萬不可自行用藥,以免留下其它隱患。

總結, 寶寶愛抓撓耳朵,媽媽應多多關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平時給寶寶勤剪指甲,以免指甲太深抓傷自己。注意護理,保持寶寶耳朵乾燥和乾淨。 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是正常的,一般無需處理;如果發現寶寶耳道內有深褐色的耵聹栓,請不要自行掏挖,到兒童耳鼻喉科就診處理。


清淡的辣媽


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了,我家寶寶現在六個月,前段時間也這樣,去醫院檢查,醫生給挖出來兩大塊耳屎,別的沒問題。回來後發現又開始抓另一隻耳朵,又諮詢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長牙。五六個月的寶寶手部動作變多,經常抓自己,撓別人,如果去醫院檢查過沒問題,就不用太擔心,只要給寶寶勤洗手,剪指甲,防止他抓破自己,就可以。


愛糖不愛甜


寶寶4個多月,吃奶時總是摳耳朵,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可能寶寶有中耳炎

在我們鼻咽部與中耳鼓室之間有一個管道叫咽鼓管,咽鼓管平時都是關閉狀態。但是月齡小的寶寶,其咽鼓管非常寬而且非常短,在峽部沒有形成前基本上都是水平位置。

所以當寶寶吃奶和吞嚥時,咽鼓管就會張開。這樣就有一些奶或口水等液體會進入寶寶的中耳,就引起了中耳炎症。或者寶寶感冒了,也會細菌從鼻咽部經過咽鼓管到達中耳,這樣同樣會引起寶寶不適,就表現出寶寶摳耳朵。

大家可以對比下圖:成年人的咽鼓管是有坡度的,而寶寶的咽鼓管幾乎是平直的。


■第二種:寶寶正在出牙

正常來說寶寶8個月前後出牙,但有一些寶寶會在4個月就已經出牙。出牙期的寶寶由於牙齒萌出帶動牙齦周圍的神經組織受到刺激,比如說寶寶牙齦疼痛和流口水。這種出牙期導致的炎症反應輻射到寶寶的耳部,就會引起寶寶摳耳朵的表現。

■第三種:耳朵周圍有溼疹

寶寶耳周如果有溼疹,或者曾經有過溼疹,那麼在寶寶吸奶時導致身體熱量升高,同樣也會引起寶寶不適,這樣寶寶就有摳耳朵的現象。


■第四種:寶寶熟悉自己的身體

4個月的寶寶大動作發展開始能力增強,所以寶寶用手抓耳朵也有可能只是寶寶開始熟悉自己的身體。比如說寶寶十指交叉地玩耍,或者寶寶抓自己的耳朵鼻子甚至自己的外生殖器等等。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就不用太擔心。

■第五種:寶寶有耳屎,或者有小飛蟲進入耳朵裡面,這樣也會導致寶寶摳耳朵。

總之,寶寶摳耳朵的原因大概就是以上這幾種。建議還是帶寶寶去醫院看一看,這樣家長才能真正放心。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


爸爸不講理


四個多月的寶寶總用手扣耳朵,尤其是吃奶的時候?是怎麼回事?

我家寶寶小時候也是這樣子的,喜歡摳耳朵、抓耳朵,尤其是在吃奶的時候,我檢查了以下,孩子的耳朵也沒有問題,後來,寶寶長大了,就很少摳耳朵了。現在1歲多,吃奶的時候喜歡玩腳丫,興趣轉移了。

四個多月的寶寶總用手扣耳朵,尤其是吃奶的時候?是怎麼回事?

1、寶寶感到好奇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手也沒有地方放,閒著也是閒著。4個月時寶寶的手指靈活性又有了進步,能夠展開四指了,食指尤其靈活一些。

寶寶的手喜歡向上舉到頭部,不小心摸到耳朵,對耳朵產生了好奇心,“哇,這裡還有一個洞”,然後不由自主的就把手指伸進去了。

其實,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種情況是不用擔心的。

2、耳朵裡有耳屎

寶寶的耳朵裡也可能有一些耳屎,理論上來說,寶寶的耳朵有自淨功能,但是有時候也會有漏網之魚,加上寶寶的咀嚼能力有限,有些耳屎會堵在耳孔裡,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不要輕易給寶寶摳耳屎,用一個小棉棒在耳朵很淺的部位轉一轉,不要伸到太往裡。實在拿不準可以找醫生幫忙。還可以用手指按一按寶寶的耳朵和臉部銜接的位置,寶寶的不適感也會得到緩解。

3、內耳發育不全

寶寶的內耳發育不全,可能在吃奶的時候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專家形容說,就像我們坐飛機,當氣壓大的時候,耳朵裡會“嗡”的一聲,讓人感覺不舒服,或許寶寶也是這種感覺,會下意識地用手指去摳。

4、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寶寶的耳朵還可能會長溼疹、長中耳炎,要注意看寶寶是否有哭鬧現象,如果出現這個情況,耳朵裡會有紅紅的小疙瘩,還會流出液體之類的分泌物。用手電筒照一照看一看,如果沒有這個情況,就可以不必去醫院。

總之,寶寶摳耳朵是一種常見現象,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很好,通常都是生理現象,不必擔心。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寶寶如果吃奶的時候總撓耳朵,很可能是耳朵癢或者是其他不舒服的情況。我朋友的寶寶就是這樣的情況,沒有引起大人的注意,後來去看醫生,已經成中耳炎了。所以,儘早帶寶寶去看看還是必要的。

第一,看寶寶耳朵是不是得了溼疹或是被蚊蟲叮咬過。導致時常扣耳朵

第二,就是中耳炎了,奶水很容易順咽鼓管流入耳內,引起中耳發炎、化膿,就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治癒的,否則,轉為慢性容易復發甚至影響聽力。

未來孩子離不開早教教育,給你推薦一款早教APP【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以冒險故事閱讀來帶動4~8歲小朋友學習漢字的軟件。冒險故事好多哦,可培養小朋友的初期閱讀能力呢。


寒露清初


是不是寶寶愛長溼疹,耳朵裡癢。還有注意是不是寶寶出牙了,寶寶長牙時也會摳耳朵的。


用戶3267315063716


寶寶是不是以前有躺著的時候吐過奶,如果有過的話可能是吐奶到耳朵裡瞭然後沒清理乾淨導致長了奶疹然後就很癢

吃奶的時候上下顎來回活動帶動了耳廓裡的肌肉所以就更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