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什麼樣的大便是正常的?

陸妍如


嬰兒正常大便是怎麼樣的?

寶寶的到來家裡增添了許多喜悅,但是寶爸媽也有了很多疑惑,擔心寶寶的身體狀況,不知道從何看起,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看寶寶排便來觀察,但寶寶各種各樣的便便顏色和氣味,到底那種是正常的呢?



◆ ◆ ◆ 如何觀察寶寶大便是否正常,不同餵養方式,寶寶的大便呈不同狀態。

① 正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糊狀的,偶爾伴有乳凝塊,有酸味,每天排便大約2~3次。

② 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的,大多能成形,其中含凝塊比較多,大便很臭,每天排便約1~2次。



③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情況接近人工餵養的寶寶,但是有點不同的是,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顏色偏黃,質比較軟。

④ 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寶寶大便性狀就會逐漸接近成人的大便,每可拍1~2次。如果寶寶大便性狀突然發生了改變,那麼有可能寶寶身體不舒服了,家長要特別注意。



其實,寶寶在還不會表達自己身體哪裡疼痛,或者不舒服時,家長觀察寶寶大便是監測寶寶健康的最直接途徑。寶寶如果出現大便異常,家長又無法確定寶寶是否有無疾病時,最好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相關科室做檢查比較好哦!


媽咪寶貝的快樂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墨綠色 \t

新生兒在出生6-12小時以後排出的幾次大便,由羊水、粘液、皮屑和其他子宮裡吸收的東西構成,較為粘稠,稱為胎便。\t

小貼士: \t這時候大便的顏色呈墨綠色或者黑色,這種墨綠色的胎便,一般需要2—3天,隨著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加入、胎便慢慢排清,顏色才會慢慢變淺。\t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墨綠色或黃綠色 \t

在出生2-4天后,寶寶已經吃到母乳,便便的顏色也逐漸由墨綠色到黃綠色過渡。\t

小貼士: \t這種大便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寶寶的腸道功能能運轉正常。當胎便排清,寶寶的大便顏色會進入金黃色的正常階段(母乳餵養的寶寶)。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黃色 \t

母乳餵養的寶寶,大約在五天後,便便顏色呈黃色,較軟。\t

小貼士: \t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他的大便會是糊狀或凝乳狀,顏色是金黃色或有點兒發綠。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也不會有明顯臭味;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一般看起來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來的樣子,而且還可能有一些種子狀的小粒。\t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土黃色或帶有綠色 \t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便便土黃色或者金色,質地較硬,略帶一些酸臭味。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很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t

小貼士: \t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顏色會呈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只要不難解,不似羊便,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每天約1—2次。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其他顏色 \t

當寶寶開始吃輔食後,便便顏色可能會發生變化: \t吃紅色蔬菜,大便有可能為紅色;吃藍莓時,可能會出現深藍色大便;吃肉過多便便還會發愁;有時大便內還可發現不消化的食物。\t

新生兒大便顏色對照表:不健康的便便 \t

1、灰白陶土便 \t正常的大便因為有膽汁,所以會呈現黃色或綠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像白陶土,同時伴有白眼球和皮膚髮黃,很有可能是膽道梗阻或者是膽汁粘稠,甚至可能是肝炎,要立即就醫。\t

2、鮮紅色便便 \t便便帶有鮮紅的血絲,表示出血的地方距離肛門不遠,可能是便便乾燥,導致肛門周圍皮膚皸裂。另外,腸炎、腸套疊等疾病也可能有血便,需要及時就診。\t

3、黑色便便 \t可能是胃或者腸道上部出血。越高位的腸胃出血,大便顏色會越黑。如果服用了治療貧血的鐵劑藥物,也可能會出現黑便便。遇到黑色便便的父母一定要當心。

4、淡黃色或者黃褐色便便 \t便便呈淡黃色、糊狀,便量和排便次數都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便便呈黃褐色稀水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很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良。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題主,想了解更多有關孕期健康的信息,可以安卓應用市場或蘋果商店下載使用恩秀兒。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引領你的孕期健康時尚。


恩秀兒


吃母奶的嬰兒大便是金黃色的,質如軟膏,不臭,酸性。初生兒每天有大便2--4次, 1歲大的嬰兒每天只大便1--2次。喂牛奶的嬰兒大便較硬,呈淡黃或灰土色,中性或鹼性,有臭氣,其中常見白色的凝塊,每天大便1-2次。

如因母奶不足,加喂米、面等食物,嬰兒大便的臭氣增加,顏色變深,為暗褐色。 如加喂蔬菜後,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從嬰兒的大便可以判段嬰兒的消化與健康。

嬰兒大便的色質 原因及處理

大便太臭

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多泡沫 糖發酵旺盛,不是毛病

呈油狀 脂肪不消化

有凝塊 奶未完全消化

呈綠色 胃腸蠕動太快,不是毛病色太淡或淡黃近於白色, 黃膽,趕快去看醫生

嬰兒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呈黑色 胃腸道上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 胃腸道下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水果凍狀 可能是腸套疊,應立即送醫院


楊sir育兒之道


新生兒消化道生理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隨著家長餵養孩子方式的改變,新生兒的大便顏色、性狀甚至是次數都會發生變化。

正常的新生兒大便:

  1. 出生10個小時左右的寶寶,會排出墨褐色或墨綠色、黏稠狀、沒有臭味的大便,通常稱之為胎便(胎屎、胎糞);

  2. 出生10小時到3~4天內的寶寶,會排出稍黏稠、黃褐色或黃綠色,有些酸臭味的大便,我們稱之為過渡便,大約每天有3到5次;

  3. 新生兒母乳餵養時,其大便均勻,軟膏樣,金黃色,帶一點酸臭味,每天大約有5次左右;

  4. 新生兒餵奶粉時,其大便質均勻,硬膏樣,淺黃色,有點臭但無酸味,有時含有奶瓣。每天約有1~2次。



豆豆育兒經


一般說來,如果你看到寶寶的大便突然發生了變化,與往常的不一樣,那麼為了安全起見,就應該帶他去醫院。

  1、新生兒大便(胎糞)

  寶寶剛出生時,你會在他的尿布上看到黑綠色,像汽油一樣粘粘糊糊的大便。由於新生兒的胎糞由羊水、粘液、皮屑和其他子宮裡吸收的東西構成,沒有什麼味道,所以,你可能都意識不到該給寶寶換尿布了。

  在新生兒出生2~4天后,他的大便顏色會變淺,有點兒軍綠色,也不那麼粘了。這叫做“過渡大便”,這種大便表明寶寶開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他的腸道功能運轉正常。

  2、母乳餵養寶寶的健康大便

  如果你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他的大便會是糊狀或凝乳狀,顏色是黃色或有點兒發綠。新生兒的大便也可能很稀,像腹瀉一樣。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一般看起來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來的樣子,而且還可能有一些種子狀的小粒。有趣的是,這種大便不難聞。  乳餵養寶寶的大便的正常範圍很寬泛。如果你看到寶寶的大便顏色比以前綠了,那可能說明你吃了某種你平常不吃的食物。如果寶寶沒有其他症狀,多半無需擔心。

  如果你看到寶寶尿布上的大便是亮綠色,有泡泡,差不多像海藻一樣,那說明他多半是前奶吃得太多,後奶吃得不夠。前奶是你的乳房最先分泌的乳汁,裡面的卡路里含量低。後奶的脂肪含量更高,營養最豐富。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你讓寶寶吃一邊乳房的時間不夠久。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你餵奶的時候,要從上次寶寶吃完的那個乳房開始喂。

  3、配方奶餵養寶寶的健康大便

  吃配方奶的寶寶的大便是漿狀的,像花生醬一樣。大便顏色是棕色系的,包括棕褐色、黃棕色、綠棕色等。這種大便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味大,但又比吃輔食的寶寶的大便味小一些。別擔心,你肯定能聞得出來。

  4、吃強化鐵的食物後的大便

  如果你給寶寶吃鐵補充劑,他的大便可能會變成暗綠色,或者幾乎全變黑了。雖然這種情況不常出現,但完全正常。  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寶寶的大便發黑,但他又沒有吃鐵補充劑,那你最好帶他去看醫生,以便排除黑糞症的可能。

  5、寶寶吃輔食後的大便

  一旦你開始讓寶寶吃輔食,米粉和香蕉泥之類的食物,你差不多馬上就能注意到寶寶的大便變化,特別是如果他是母乳餵養的話。

  寶寶吃輔食後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醬稠,但仍然是糊狀。大便的味道也會大一些。

  6、食物沒有消化完的大便

  寶寶的大便裡偶爾會有看得見的食物塊或令人意外地帶著彩虹的顏色,比如紅色、橙色或深藍色。紅色可能是他吃的紅顏色的蔬菜(比如莧菜),橙色可能是胡蘿蔔的顏色,而藍色,也許是藍莓的顏色。你可能還會在大便裡看到碎碎的藍莓皮。

  別擔心!這多半是因為有些食物沒有消化完全,或者從腸道出來得太快了,沒有時間完全分解。如果寶寶一種食物吃了很多,或者沒有充分咀嚼嘴裡的食物就嚥下去了,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寶寶的大便裡一直都有沒消化完的食物,那你就該帶他去醫院。醫生會檢查他的腸道是否能正常地吸收食物和營養物質。

  7、便秘時的大便

  如果寶寶的大便乾燥,看起來像是小石頭球,那他多半是便秘了。寶寶大便的時候,可能會顯得不舒服,他的大便甚至可能會在排出的時候由於刺激肛門而帶血。

  如果嬰兒大便裡只有一兩個小幹球,那就用不著擔心。但如果這樣的幹球有3個以上,或者你看到大便帶血,最好還是去看醫生。吃輔食的寶寶往往容易便秘。便秘也可能是牛奶或大豆蛋白敏感的一種跡象,或者說明寶寶對母乳或配方奶裡的某種東西不耐受。醫生可能會建議你給寶寶喝水、梨子汁或李子汁,改善寶寶的排便狀況。

  8、帶粘液的大便

  寶寶的紙尿褲上是不是看起來粘糊糊的?綠色、帶亮條的大便說明裡面有粘液。這種情況有時候當寶寶流口水特別多時會出現,因為唾液中的粘液常常沒有被消化。

  不過,大便中的粘液也是感染或過敏的一種明顯跡象。如果同時還有其他症狀,或者大便中的粘液持續時間超過兩天,你就該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是否還有其他問題。

  9、血便

  寶寶大便中帶的血有時是亮紅色,有時是黑色(這說明血被消化了)。

  大便中出現亮紅色血的原因有幾種,如果你注意到以下情況,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大便正常,但有紅血,這通常是牛奶蛋白過敏的徵兆(如上圖)。

  便秘大便,有些紅血,這可能是因為肛門撕裂或有小痔瘡。

  腹瀉大便,摻雜紅血,這說明是細菌感染。

  如果是大便中有黑血,通常看起來像是黑色的罌粟或芝麻籽,那常常是因為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吞下去了媽媽乳頭破裂流的血。雖然這說明你需要吃點兒止疼藥,但對寶寶來說沒有什麼危險。不過,你還是應該帶他去看醫生,以便確定不是其他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寶寶的腸道流血之類。


孕嬰媽咪


寶寶出生之後,只要吃、睡、大便都正常,沒有異常的哭鬧,精神狀態好,就是健康的。

母乳餵養的大便多為金黃色或者偏黃色,偶爾有偏綠色大便,呈均勻的膏狀或帶有少許黃色糞便顆粒,不臭,有酸味;

如果是以牛奶或羊奶餵養的小兒大便是淡黃或者灰黃色的,較幹稠,有明顯的臭味;

由於嬰幼兒的胃腸道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當胃腸道無法消化所有的奶量的時候,會出現奶瓣。都是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大便突然次數增多並且稀水樣便、大便中有黏液,或者血性,深棕色泡沫狀便,油性大便,父母就要檢查餵養情況或請醫生診治。


媽媽搜


這兒有一張寶寶大便顏色卡,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文章,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



爾朵媽咪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餵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乾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小搗蛋鬼的養成記


寶寶大便也是提現寶寶消化是否正常的一個標誌,那麼寶寶正常大便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胎糞。剛出生的寶寶所排大便稱為胎糞。與他們往後排出的糞便不同的是:胎糞是胎兒在母體時所消化的物質構成包括有腸黏膜的上皮組織、胎毛、黏液、羊水、膽汁及水份。由於胎兒在母體內的環境基本上無菌,所以胎糞差不多可以說是無菌的。胎糞的黏度很高,就好像瀝青一般,無嗅。正常來說,在出生後24小時內應該有第一次胎糞排出,一般來說約2-3天才能排完。如果生後48小時內無胎便或僅有少量胎便排出,並有腹脹、嘔吐、拒食的情況,需考慮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肛門閉塞等病理情況,按照具體檢查定論。隨著寶寶開始飲奶後,糞便的顏色也開始因為與消化後的奶混合而變得偏黃色,直至體內所有胎糞都被排出為止。次數上真的沒有一定的界定,一般多大於3次每日,最多可到10多次也有。

第二食物進入消化道至糞便排出時間因年齡而異。母乳餵養的寶寶平均為13小時,人工餵養的寶寶平均為15小時。也就是說,一般進食後約13-15小時大便顏色到性質、氣味開始有所改變。。由於寶寶大腦皮質功能發育不完善,進食時常引起胃-結腸反射,產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數多於成人。母乳餵養的寶寶糞便多為黃色或金黃色,均勻膏狀或帶少許黃色糞便顆粒,或較稀薄,綠色、不臭,呈酸性反應。平均每日排便2~4次,許多時候即使6-8次也是正常的,一般在添加輔食後次數即減少。奶粉餵養的寶寶糞便多為淡黃色或灰黃色,較幹稠,呈中性或鹼性反應。因牛乳含蛋白質較多,糞便有明顯的蛋白質分解產物的臭味,有時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塊。大便1~2次/日,易發生便秘。混合餵養的寶寶糞便與喂牛乳的很相似,但是比較軟、黃色,添加澱粉類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減,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類蔬菜、水果等輔食時大便外觀與成人糞便相似,初加菜泥時,常有小量綠色便排出。便次每日1次左右。

大便圖片就不上了,有可能引起不適。其實寶寶的大便也能反映一個寶寶的健康狀態,但是也不能單單看大便的,需要看整個情況。正常的大便已經知道是怎樣的了。如果僅僅是次數稍微多個三四次次,大便稍微稀少許,沒有嘔吐、發熱、拒食、腹脹、哭鬧不安,多無大礙。但是如果有上述症狀,或大便呈稀水樣、膿血樣、黏液多,建議帶著寶寶去醫院就診,看看什麼情況。


聶小護育兒記


寶寶正常的大便是怎麼樣的?

新生兒胎糞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即會排出胎糞,3-4日內排完,胎糞色黑綠或 深綠,粘稠,無臭,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濃縮消化液及胎兒時期吞入的羊水所組成。

母乳餵養兒糞便 為黃色或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或帶少許糞便顆粒,或較稀薄,綠色,不臭,呈酸性反應(PH4.7-5.1)。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增加輔食後次數即減少,1週歲後減至1-2次/日。

人工餵養兒糞便 牛、羊乳餵養的嬰兒糞便為淡黃色或灰黃色,較幹稠,呈中性或鹼性反應(PH6-8)。因牛乳含蛋白質較多,糞便有明顯的蛋白質分解產物的臭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