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怎麼才能學好呢?背的很認真每次還是考4、50分,崩潰到很多次偷偷哭?

杭素文


關於這個政治考試考高分的問題

我個人曾經的經驗也許可以供參考

先說一下相關背景:

我是一個喜歡琢磨事情並願意實踐想法的人

初二到初三直到中考

每次政治考試都不低於90分

簡直成了我的拿分科目

其中中考政治直接95分(滿分100分)

初中一年級時

由於自己一方面第一次接觸政治這門學科

還不熟悉這科目的考試形式

再加上老師基本只顧自己講得爽

絲毫不傳授考試及複習的技巧

因此初一上下半年兩次期中考試兩次期末考試

自己雖然學習也算刻苦

但分數卻在60-70分之間徘徊

很是鬱悶

還特沒面子:自己還是班長呢…

來到初二時

由於老師提前讓我們開始進入中考的準備節奏

因此我開始接觸大量政治考試試題

接下來我就開始琢磨教材和考試試題的關係

特別是考點的歸納

弄明白後我就著手做三件事情

1.歸納並且背誦教材每一章的要點

(這個必須下功夫做到,因為這是幫助你做對題的基礎。雖說考試有技巧,但這個技巧的運用一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基本功得具備。只有具備紮實的基礎,才能談所謂技巧,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技巧只是錦上添花,幫助你更有效率地獲得高分而已。我想強調的是,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的不經過努力就成功,越是成功的人,他付出的汗水一定更多。)

2.認真做各種配套練習題

(做完後還要覆盤,弄明白錯的原因,然後再把做過的題都反覆看和背,特別是大題目一定要按照被教材要點那樣背誦)

3.請女同學拿著自己做過的考卷重新考自己

(同學念題目,然後我口述回答…嘿嘿~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找個關係不錯的女同學一起學習,必須事半功倍啦…當然,作為技能交換,我也會幫助女同學補習她較弱的科目)

另外

自己平時還喜歡做兩件相關的事

一是看新聞

二是看半月談

這讓自己在政治試卷的時政題領域確保滿分

以上是我的親身實踐

讓我政治考試幾乎就是孤獨求敗

現在回憶起來都是特別爽

可惜後來高中分文理科

我選擇了理工科

不然我相信自己高考時依然可以展現傳奇


行於水中


我也好想問這個問題,不過是把政治換成生物,我兒子今年七年級,語數英三科成績都還可以在重點班能排名十名左右,年級排名四十,但是五科排名就到了八十多,七科排名就成了一百六七了,政史地還能考個八十左右,生物雷打不動的六十分,超不過六十五,我也愁的不行,每次考試前也在大量的背讀,功夫下的不少,就是考不好,今天老師還說中考這些副課都是要考的,愁啊!


紅豆21393


首先,問一下自己,是不是對政治這門科目感到很反感,很抗拒?

有沒有每次拿起書本,都感覺頭皮發麻,眼睛疲倦?



如果是,那麼你應該是屬於被迫學習的類型,這樣想學好政治,很難。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特別是男孩子,對政治,語文,歷史,大多是不屑一顧的,臨時抱佛腳,考試背一背,大都可以矇混過關,部分天賦高,資質好的同學,可能不費勁都能達到中上游的水平,當然,這些類型,是個別現象。

所以,政治想學好,主要的問題是,讓自己的態度端正起來,要學好它。

不解決這個,一上來就談學習方法,學習策略,那是痴人說夢。

這個問題也是出現所謂的,“背的很認真每次考4,50分”的根本原因。

對,你背的很認真,當時是記住了,可是,這建立在你大腦裡面的短時記憶,你沒有真正吸收,你背的知識是被動的,消極的,好像被放在你大腦的廢料場,隨時都可能受到清理。

譬如,你會背李白的《靜夜思》,夠簡單的吧,你死記硬背,沒問題,這個很簡單,絕句嘛,字不多,不難寫,朗朗上口。

不到半個小時,或者十分鐘,你會背了,還會默寫,那下次考試,你是不是考100分?

當然不是,還有其他內容,語文要寫作啊,還有其他知識點,要閱讀理解……

那麼,政治是不是這樣,有沒有像《靜夜思》這樣的知識點,可以短期背誦,又朗朗上口的?

沒有啊,好枯燥啊,什麼什麼一大堆,鬧心啊。

政治書這些內容,很多都是諸如此類。

回到剛才的話題,我們端正了態度,那麼,政治這個科目就不會有絲毫學習的痛苦。

可能說的有些誇張,但是,只有明白這個首要條件,才能做下面的步驟。

“我就是提不起興趣,我學政治,就是為了考試而已。”

“我不管什麼態度,只要中上水平就行了,死記硬背,只管背,有沒有捷徑。”

還是擺脫不了這個思想的話,那麼,試著把政治書看成一部小說,把主角想象成各個知識點的紐帶,自己添加配角,整部書都串聯起來,用你自己的話來組織,對,串聯,大串聯,整個串聯起來。

這是小說,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結局。

崩潰,你看小說會崩潰嗎?

有,那便是你被自己感動了。


sherman老師


政治選擇題

高考政治一定會涵蓋每本書,也就是經濟政治文化哲學。

選擇題裡,經濟部分多是計算(這個只有聽課幫你)、公私有制、企業、財政等為主體的問題;政治部分多是公民、政府、黨、人大等為主體;文化部分多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一些正確的觀念有關;哲學部分傾向於馬克思主義細化的辨別。

扯了這麼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注意劃主體,然後就是根據課本知識與常識進行選擇。

多用排除法。選擇題追求速度與質量並行,那麼排除法是很好的平衡方法,也能讓你減少馬虎。

做記號。上面提到的劃主體其實就是記號的一種,另外還要注意圈選擇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對於自己存有疑慮的題目可以先做個標記,如果後面有時間方便回頭再看。

政治主觀題

主觀題先看題目,後看材料。

看題目注意以下幾點。

劃主體。這個和選擇題一樣。

看考察範圍。例如“文化生活”和“文化與生活”就是一本書和一個單元的區別,看好考察範圍方便你快速查找腦中的相關內容,縮小範圍,不至於找不到方向。

看分作答。根據分數多寡,估計要答的點數。

看類型。政治主觀題的問題離不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根據類型選擇套路。是什麼 多回答含義意義;為什麼 回答地位、意義、如果不這樣會如何;怎麼做 回答的就是措施了。

看材料主要是在你確定考察範圍後,在材料裡套你想好的知識點,結合材料表達出課本知識。尤其是體現類題目,結合材料更為重要。

針對看圖歸納類的題目,不要想過多,把看到的點寫下就好。方法如下:

看圖標題定主體,然後回答記得帶主體。

看圖走勢上升或下降,然後加入形容詞“持續”或者“平穩”等…

突出極值注意說明一下。

數值存在的問題擴展一下到社會問題。

基本如此


大學生活資訊


我恰恰相反,我每次只背目錄就能考80多90分

你的問題在於你背了這麼多概念沒有理解,所以背了也不知道應該用在哪

建議以理解為主,不要死記硬背


可以考慮對生活中的問題,用政治中背下來的觀點去理解和解釋,再和老師對一下是否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