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裡,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但凡一個成功的男人,他的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無聞地付出的好女人。這是一條受到普遍認同的真理,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懈可擊。

歷史上的梁啟超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從小學習特別用功,在1889年的時候,他考中舉人,當時的主考官是“李端棻”,李端棻是一位熱心腸的人,他見梁啟超少年英才,很看好梁啟超,於是便把自己的堂妹“李惠仙”介紹給了梁啟超,那個時候結婚都特別快,兩個人很快就訂婚了,兩年後的梁啟超十九歲,雙方在京城舉辦了婚禮。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不得不說,梁啟超是何其幸運,因為他同時擁有了兩個好女人,如果說原配夫人李蕙仙是他命中的貴人,驚豔了他的青蔥歲月,那麼側室夫人王桂荃就是他命中的天使,溫暖了他的半世時光。

王桂荃出生在1886年,身世坎坷如無根浮萍,幼年痛失慈母,後來又痛失父愛,她的繼母狠心把她賣給富人家做傭人。幾年之間,她被轉賣多次,最後一次,是京城的順天府尹李朝儀家,她做了李家大小姐李蕙仙的小丫鬟。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王桂荃是聰明的,亦是勤快的,多年的顛沛流離與丫鬟生涯使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知道自己的本分,從不違規逾矩,因此深得梁啟超夫婦的喜愛,家中事務,事無鉅細,皆由她一手掌管。

婚後李蕙仙生長女梁思順、長子梁思成,次女梁思莊,梁啟超是傳統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卻很開明,十分尊重女性,並無男尊女卑的舊觀念,比起其他人的等級森嚴,梁家民主自由,和諧安寧,在梁家,王桂荃才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她貪戀這種溫暖,沉浸於其中,依依不捨。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當年梁啟超曾經倡導過一夫一妻的制度,所以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一些其他因素考慮。所以他沒有給她任何的名分,甚至連一個真正的家庭身份也沒有給她,但是她依舊無怨無悔,為他生下了子女6人。即梁思永(子)、梁思忠(子)、梁思懿(女)、梁思達(子)、梁思寧(女)、梁思禮(子)。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戊戌變法失敗後,朝廷大肆緝拿維新黨人士,梁啟超只能剪掉長辮子,逃亡日本。作為小妾,她也只能跟隨著他的一家人到日本避難,到了日本由於語言不通,很難生存,於是聰慧的她很快就學會了一口很流利的東京話。

梁啟超流亡海外十四年,主要是以賣文為生,生活非常清苦。而原配妻子李惠仙本身先天就身體不好,體弱多病,於是家中的大小事務就都落到了王桂荃的肩上。除了這一大家子要養,還有著正在美國讀建築學的梁思成。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1924年,妻子李惠仙因為患乳腺癌而去世,梁啟超悲痛萬分,王桂荃用著自己的方式百般勸慰梁啟超,精心地照料他的生活,她細心的管教他們的孩子,使他沒有後顧之憂。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五年後,梁啟超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王桂荃陪他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守著他的遺物,她久久不語,彷彿失掉了魂魄。梁啟超一生著述講學,名動天下,但身後並無錢財積蓄,他留給王桂荃的是一大家子負擔,是九個尚且年幼的孩子,其中最小的思禮還不滿五歲。

王桂荃的溫和教育和培養,最終梁啟超的九個孩子都特別的有出息,九個孩子姓梁,名“思莊”“思禮”“思忠”“思順”“思達”“四成”“思懿”“思寧”“思永”。九個孩子的成功都離不開王桂荃的付出,她嫁給梁啟超一輩子沒有名分,但是卻默默的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她是丫鬟出身,一生無名無分,晚年死在草棚,卻養育6個國家棟梁

文革時期與子女失散的王桂荃被紅衛兵小將抄了家,無處可去,被趕到鄉下,躲在一間陰暗狹小的草棚裡,病體纏身的她,無人照料,無法醫治,不久便孤獨地死去。好心的村民將她簡單地葬在附近的山丘上,沒有墓碑,沒有標記。她的子女後來找到了那片山丘,卻找不到她的遺骨,她的骨灰,至今不知所蹤。世人都說她愛梁啟超愛得太卑微,愛得卑微又如何?她心甘情願地為了他而低到塵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