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的戰鬥力相比轟-6K有多少提升?

利刃號


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的一環,戰略轟炸機對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要湊齊完整的“三位一體核打擊”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懾,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而轟-6K是中國目前最新的型號的主力轟炸機,擔負著空基戰略核打擊的重任!

雖然轟-6K轟炸機經過多次現代化改進,性能已經相當強悍,但其前身畢竟是仿製的1952年首飛的圖-16轟炸機,即便再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總體設計在那放著,會嚴重限制轟-6K發揮空間,所以即便是最新型號的轟-6K最大載彈量也只有10-15噸,最大航程8000公里!距離世界主流轟炸機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研發新一代轟炸機才是當務之急!

▲攜帶6枚長劍導彈的轟-6K

而經過多年的厚積薄發,新一代轟-20轟炸機相比轟-6K存在的一些短板肯定會盡量彌補,綜合性能肯定會有全方位立體的提升,而提升大致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航程:“腿短”一直是轟-6系列轟炸機的短板之一,看著轟-6K有8000公里的航程,但掛載幾枚長劍-20之後作戰半徑甚至不足3000公里了,這對一架戰略轟炸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新一代轟炸機的航程至少要提升到1-1.2萬公里,作戰達到半徑5000公里才能與世界主流轟炸機相提並論!

第二、載彈量:轟炸機的戰鬥力主要就是體現在載彈量之上的,轟-6K攜帶6枚長劍-20的重量約為12噸,這差不多是它的最大載彈量,而且還是外掛的。而新一代轟炸機雖然不用達到圖-160的45噸的載彈量,那25噸左右的載彈量還是要有的!

▲新一代轟炸機想象圖

第三、隱身:不具備隱身能力的轟炸機即便飛的再快,在面對現代防空、空空導彈時都很難突防進入戰場,所以隱身作戰是未來轟炸機不可或缺的性能之一,轟-20可能會像B-2那樣採用飛翼佈局、背部進氣道、隱身塗層等以亞音速的方式進行隱身突防!

總之,新一代轟-20轟炸機既然開始造了,那就不可能只是轟-6K的簡單升級版,除了以上提到的三點之外,新轟將會進行全方位的提升,一舉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使中國真正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天下布武


轟20和轟6K可以說沒有可比性,也不要比航程,更不要比載彈量,比的是攻擊效率。

先看轟炸機的航程,轟6的航程,大約在6000~8000公里,作戰半徑在3000多公里。加上攜帶的巡航導彈航程1500公里或者更多一些,3000公里頂天了,最多能攻擊拉斯維加斯,攻擊到關島。轟20的航程肯定要遠,但不會加倍,因為已經沒有用了。因為美國的最近距離是14,000公里,轟炸機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的。有人說可以空中加油,的確可以空中加油,但效率太低了,而且容易暴露目標。美國也會這樣,美國不在乎,因為美國到處是基地。由此想起了1999年的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南聯盟大使館,使用的就是B2,據說經過了幾次空中加油從美國本土到了歐洲,但只有美國可以這樣做。

再說載彈量。轟6K載彈量在6噸左右,最早是三噸,後來換了渦扇發動機之後,據說達到12噸,可以搭載6枚長劍導彈。這個數量不大不小 ,因為戰略轟炸機載彈量達到了20噸以上,戰略轟炸機的載彈量也達到12噸,最少也有8噸。我們有這個數量,但只是數量,對敵人恐嚇的程度大。因為這種轟炸機如果沒有護航,是打不出去的,只能表示有這個能力。

而轟20絕對不一樣,這是真正的轟炸機威懾。首先他隱身,能帶20多噸彈藥,戰鬥航程達到1萬公里上,據說達到14,000公里。這個距離已經覆蓋了西太平洋,夏威夷,關島,北面的阿拉斯加,完全覆蓋。美國其他本土不是戰鬥機的覆蓋範圍,但肯定不去,因為效率太低,如果真打起來,是東風31和東風41的快遞範圍。

轟20用的最多的還是常規戰爭,尤其是對海上的目標,攜帶鷹擊導彈,和假如研製成功得彈道導彈攻擊艦船,效率是提高的,肯定超過了艦艇。

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轟20能夠覆蓋西太平洋,而B2和B21覆蓋東太平洋,這不就是太平洋容得下兩個大國嗎?



大志遠思想空間


剛過去的這十年可以說是中國軍隊發展最快的十年,航母、五代機和大型運輸機服役都是在這段時間裡完成的,空軍剩下的唯一一塊短板就是轟炸機了。轟20是網友們猜測中的中國自研大型轟炸機,它相比轟6K會有哪些提升呢?航程提升是肯定的,但顯然不會只有這些,轟20還可能在隱身、載彈量和多用途方面有巨大提升,軍迷們對此表示稱:終於長見識了。

轟20的目標是取代轟6K成為中國戰略打擊力量的中堅,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航程。轟6K雖然經過改進後性能相比原版有突飛猛進的提升,但是它的航程和載彈量這兩項硬指標仍然達不到戰略的標準。轟6K的最大航程只有8000千米,而其他飛機的航程普遍超過10000千米,且它的載彈量最大隻有9噸,只相當於殲16,而其他轟炸機的載彈量普遍在20噸以上。

因此轟20最先要解決的就是這兩個問題,有消息稱它的最大航程將達到1.1萬千米,載彈量高達45噸,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綜合戰鬥力相當於轟6K的五倍。為了達到這些,轟20將採用全新的機體設計,不再沿用圖16的佈局,它將是中國完全自行研製的第一款大型戰機。

據猜測,轟20將採用美國B2那樣的飛翼佈局和翼身融合設計,但具體細節設計不會和B2重合。飛翼和翼身融合的設計有利於降低阻力,提高續航時間和航程,雖然相對於常規佈局更難控制,但中國有足夠的技術儲備研發適合它的飛控。

和轟6K相比,轟20最大的優勢將是它具備強大的隱身能力。現代戰爭中,機動性較低的大型轟炸機如果不具備隱身能力,遭遇敵方攻擊時秋後的螞蚱沒什麼兩樣。飛翼佈局本身的隱身性能就很強,轟20還會噴塗中國研製的新一代特種塗料,綜合隱形性能很可能超過B2。

電子系統也將是轟20的一大特色。轟6K已經證實了先進的電子設備對戰機性能的增益,預計轟20也會裝備完善的對地偵查設備,並具備使用各種對地制導彈藥的能力。而且轟20也可能會安裝光電對抗系統,用激光束燒燬來襲導彈的導引頭,有強大的自衛能力。


霹靂火防務


轟20比轟6K厲害多了,轟6系列是從蘇聯的圖16系列轟炸機發展而來的,雖然轟6K比他的老祖宗圖16已經改進很大,早已經進入了戰略轟炸機的行列,但是要比起轟20還是差距很大的。

轟6K是從轟6這種中型戰役級轟炸機演變而來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他沒有任何的突防手段,在現代戰爭中,他唯一能夠確保自己安全的辦法就是防區外打擊,也就是在敵人防空導彈和攔截戰機的打擊範圍之外就發射對地打擊導彈,然後迅速撤離。這種打擊方式雖然也比較安全,但是在實戰中面臨高烈度的防禦時,他就變得很危險了。

比如說,如果是對付一些中等規模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防空網絡並不健全,在有其他戰鬥機護航清理空域的情況下轟6K可以掛載6枚AKD20巡航導彈或者長劍10空射巡航導彈在2500公里外對目標發動精確打擊,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戰鬥機或者防空導彈能夠打擊這個距離上的轟炸機。但是如果面對的是超級大國,那麼敵人的前沿部署兵力就可以進行攔截,比如前沿基地中的五代機、防空導彈系統,甚至是宙斯盾驅逐艦,都可以成為攔在轟6K進攻道路上的絆腳石。

現代轟炸機或多或少你得有一樣突防的技術,因為防區外打擊是所有戰略轟炸機誰都會的,俄羅斯一向擅長於進行超音速突防,他們的圖160轟炸機和圖22M3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都可以超過2馬赫,而且作戰半徑都不小,圖160更是可以有6000多公里的飛行半徑,加上導彈的打擊半徑,可以實現洲際攻擊。

俄羅斯超音速轟炸機在進攻時,可以依靠極快的飛行速度,使得敵人發現他們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這些轟炸機早已經進入了發射陣位,而就算是使用前沿部署的戰鬥機進行攔截,也要面臨攔截機會少的問題,這些轟炸機也許會呼嘯而過,只留下護航戰機與其纏鬥,因此美國對付這樣的轟炸機還是比較頭疼。

美國的轟炸機則擅長隱身突防,比如B2,這些轟炸機在夜間進行突襲,本身就打了一個時間差,敵人很多晝間可以使用的武器都不能用了,人也疲憊了,就在這個時候,這些隱身轟炸機利用低可探測性能,騙過雷達和防空導彈陣地,進入敵人縱深進行精確打擊,就算是不進縱深,進行防區外打擊,也可以利用隱身縮小敵人的發現距離,降低敵人的攔截時機。

轟20和美國的B2類似,也是利用隱身能力進行突防和打擊,這就使得這些轟炸機在今後的大國對抗中也能在高危險的區域活動,可以出其不意的發起攻擊,而不再是完全依靠護航和防區外打擊,作戰的靈活性和戰略的威懾力都大大增強。


海事先鋒


有消息稱我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隱身轟炸機轟20。所以就有讀者想讓沐風分析一下轟20和我國現役轟炸機轟6K的差別。

這倆的差別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作為我國裝備的首款轟炸機轟6根本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而基於轟6改進型的轟6K,才勉勉強強,算是一個腳跨進了戰略轟炸機的門檻。而轟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位於世界先進水平的戰略轟炸機,轟20如果真的入役,它的地位並不低於殲20。但是現在根據有限的公開消息,還並不能描繪出整個轟20的輪廓,只能做一下大致的猜測。然後和我國現有裝備的轟6K進行比較。

不管是轟6還是轟6K,他們都是基於一個平臺研發的。前蘇聯時期的一款中程轟炸機-圖16中程轟炸機。作為前蘇聯的一款中程轟炸機,它的指標遠遠達不到戰略轟炸機的要求。但是他確是使用最廣的一款轟炸機。而我國的轟6還有轟6K都不知道是它的第幾種改進型號。我國的軍事專家們為他改進了航電系統,雷達系統,武器載彈系統和核心的發動機系統,使它的性能一次又一次的得到提升。後來裝載渦10發動機的轟6k可以說是將圖16的性能潛力完全發揮了出來。轟6的航程大約在6000~8000公里,作戰半徑為3500多公里。在大膽武器的情況下作戰半徑縮小為1500公里。所以我國裝備的轟6,並不能直接威脅到美國本土,頂多也就是可以打擊打擊他的第二島鏈。除非是集群出動去攻擊一個重要的軍事目標,才會使用空中加油的方式,否則單個飛機出動的話一般是不會使用空中加油的方式的。在空中加油的隱患太多,容易被發現暴露目標。轟6可以搭載三噸的航空炸彈,改進的轟6K它的載彈量可以達到6噸。對於戰略轟炸機來說搭載這些彈藥並不算太多。

而作為我國新一代轟炸機的轟20。戰鬥航程已經達到了1萬多公里以上。而且可以搭載20噸的航空炸彈。這些性能指標遠遠超過於轟6,這些都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我國的重型戰鬥機也可以達到這種水平,最主要的是轟20具有隱身功能。這一個是最主要的,這樣一來,如果我國真的能夠裝備轟20,那麼在隱身戰略轟炸機領域也將不會是美國一家獨大。


沐風談兵論道


目前,中國的戰略運輸機運-20、重型隱身五代戰機殲-20、直-20、殲-16、空警-500等戰機均處於批量投產階段,其中,殲-20至少已經列裝了2個飛行旅的量級,運-20也是以每年數架的量級在增長,中國空軍的綜合實力已超越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位。就此,很多人還是把目光投向了“姍姍來遲”的中國新一代隱身轟炸機轟-20。

據業內可靠消息稱,中國殲-20等諸多戰機的服役,直接讓日美等國放棄了第一島鏈的防禦,進而固話第二島鏈。倘若轟-20服役,加上雙航母編隊的海軍綜合實力突破第二島鏈指日可待,這也是轟-20最核心的戰略意義所在。

核三位一體

此前,據中國解放軍空軍專家稱,轟-20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前提下可持續飛行12000千米,最大載彈量不低於20噸,從央視曝光的視頻資料來看,轟-20的飛行速度要大於B-2,具備非常強大的突防能力,整體作戰性能應該是超過美國B-2的。

如果轟-20真實具備以上綜合性能,那麼,中國核三位一體所缺失的最後一環就徹底補齊了,因為轟-20具備直接飛臨敵國領空進行打擊的能力!

現代電子戰平臺

相對於轟-6K而言,轟-20具備情報收集、電子戰、數據融合等能力,這極大的提升了中國空軍的作戰效能,這一點也是轟-6K的弱項所在。

綜合多方權威數據,中國轟-20可以有效的彌補中國遠程空中打擊的能力短板,無論從航程、航速、電子戰、載彈量、滯空能力等,轟-20至少是轟-6K綜合戰力的5-8倍以上。

但,在未來的5-10年內,即使轟-20服役之後,轟-6K依然是中國空軍不可或缺的空中打擊力量的中流砥柱,不可能轟-20服役轟-6K就退役,這不科學也不符合中國國情。


墨墨觀察


轟6K不能和轟-20相比,因為轟6K是勉強達到戰略轟炸機入門標準的機型,而轟-20則是標準的世界領先水平的機型,不是提升的問題,而是全面大幅超越。

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發展標準的戰略轟炸機,像圖-95、圖-160、B-52、B-1B這樣的,轟6K改進自轟6,原型是蘇聯50年代服役的圖-16“獾”,這是一種中程轟炸機,航程和載彈量都非常有限,7000米高度載彈3噸可以飛到6000公里,這個指標是非常低的,與標準的戰略轟炸機超過一萬公里航程,載彈幾十噸不能相提並論,現在重型戰鬥機或戰鬥轟炸機也能達到大部分指標,比如蘇-34,就可以掛載8噸彈藥,航程飛到4500公里,我國殲-16最大載彈同樣8噸,航程也達到近4000公里,這些戰機經過空中加油,完全可以比圖-16更靈活可靠地完成任務。

我國轟6K可以說是圖-16魔改版,最大限度挖掘其潛力,更換了渦扇發動機,航程達到8000多公里,翼下掛載6枚2000公里射程的遠程巡航導彈,這就相當於12噸左右的載彈,內部彈倉仍保留,當然凌空轟炸方式已經落伍了,所以不會採用又掛載巡航導彈,又在內彈倉塞滿普通航彈的掛載方式。

轟6K通過使用遠程巡航導彈,達到了超過5000公里的打擊能力,可以這麼說,經過我國航空軍工單位的通力協作,取長補短,使轟-6K進入了入門級戰略轟炸的門檻。

轟-20就不是修修補補了,因為它將是我國第一次研發裝備真正的戰略轟炸機,具備現代戰略轟炸機的全部特點,超越圖-160、B-1B,與B-2、B-21類似,首先就是具備隱身突防能力,隱身能力經過殲-20的研製,我國已經具備了非常高的水準,其次,大型化實現超萬公里航程,超20噸內彈倉載彈能力,我國已經具有大型運輸機研製經驗和技術,大型化機體設計,渦扇-10等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已經成熟,為轟-20創造了良好基礎。其三,配套武器的研製,隱身戰略轟炸機要求全內部掛載,珠海航展展示的各種防區外打擊武器非常多,可見自用和預研的更多,為轟20度身定製各種巡航導彈等武器有充分的保證。所以,轟-20將是從內到外,具備全新強大的作戰能力。N


聯合防務


這兩款武器雖然都屬於戰略轟炸機,但他們的戰鬥力差別很大。轟6k屬於中遠程戰略轟炸機,載彈量和載油量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由此航程和威力也受到很大影響。而轟20則屬於洲際戰略轟炸機,從國際上洲際戰略轟炸機的普遍標準來看,它一定可以實現洲際飛行,同時還會具備很強的核打擊能力。因此無論從作戰範圍還是火力,轟20都遠勝轟6k。

我們結合兩者的具體情況來分析,轟6k是一款採取傳統設計思路的中遠程戰略轟炸機。從大部分媒體的報道來看,這款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可能達到了4000公里,基本上覆蓋了整個西太平洋地區,具備了不俗的威懾能力。但這種威懾力也只是局域威懾力,不是全球打擊能力。轟6k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足100噸,飛機上大部分載重是燃油,再加上其他設備,這使得這款飛機搭載不了太多的空射巡航彈,只有區區的6枚。這些因素決定了轟6k只能是一款執行局部任務的轟炸機,它也只可以滿足基本的空中戰略威懾需求。

轟20可就不同了,它屬於洲際轟炸機,從現有的報道來看,它很有可能會採取全新的飛翼佈局設計。從外觀看,就顯得很高大上。再看作戰能力,結合國際上對洲際戰略轟炸機的定義,它不僅要具備全球打擊能力,還要擁有把全球任何一點納入打擊範圍的本領。同時其載彈量還要足夠大,需要達到幾十噸。單從這些設計指標看,其航程和火力就已經遠勝轟6k了,所以兩者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轟炸機。

轟20的優勢還不止這兩點。它還要具備隱身能力,可以實現超音速突防,而轟6k的傳統氣動外形決定了它不可能擁有隱身能力,也不能採取冒險突防戰術,更多的還是採取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的戰術。隨著國際上防空導彈技術的快速進步,隱身已經成了空戰武器的剛需。如果隱身效果不夠出色,就不一定能避開敵人的防空導彈。從轟20的發展和使用前景來看,它應該是一款高度隱身的轟炸機。結合這些因素,論戰鬥力,轟20和轟6k完全不在一個境界上。


戰情解碼


眾所周知,直到今天為止我國空軍依然不能被稱作一支合格的戰略空軍,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缺陷。雖說在圖-16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轟-6K相比於原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航電設備和氣動外形的升級最多隻能作為錦上添花,並不能改變其機體早已經落後於時代的現實。

相比之下,目前常規軍事力量已經大幅削弱的俄羅斯反倒擁有非常完整的戰略空軍裝備體系,稱之為一支強大的戰略空軍毫不為過,其在大型空中加油機、戰略運輸機(安-124)和戰略轟炸機方面都要強於我國。

正是因為這一點,因此多年前我國就開始了新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根據新飛機被命名為“20”系列的習慣,因此很多軍事愛好者猜測該機名稱為轟20,但是並未有什麼專業的軍工機構認可這一稱呼,有可能在今年的珠海航展解開這個謎團。

在今年上半年中行工業發佈的宣傳片中,便出現了該機蒙在帆布下的輪廓,從輪廓上來看新型戰略轟炸機採用了與美國B-21或者X-47B無人機類似的氣動外形設計,在B-2“幽靈”轟炸機基礎之上進行了改進。

而日前在CCTV播出的紀錄片《永遠的軍魂》中,第一次以官方方式證實了“轟-20”這個型號的存在,紀錄片中提到“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轟-20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待到未來該轟炸機正式列傳,中國空軍毫無疑問地真正走進了戰略時代。而西方對此反應相當激烈,其中美國《國家利益》刊物甚至將轟-20的威力量化了出來:它將是目前服役轟-6K長程轟炸機戰鬥力的五倍以上!

事實上,轟-20並不是靠衡量戰略轟炸機的傳統指標取勝,目前世界範圍內在傳統指標上最強大的戰略轟炸機無疑是俄羅斯的圖-160和美國的B-52H“同溫層堡壘”,其中前者擁有40噸以上的載彈量,四臺強大的NK-32發動機。不過它們都擁有超過40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積,這是個什麼概念呢?F-22“猛禽”戰機的這一指標是它們的4000分之一!可以說這種轟炸機如果不是在己方強大機群的護航之下,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空中靶標,生存能力非常低下。

因此轟-20採用隱身化的氣動佈局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這賦予了其獨立發動打擊的能力。早在科索沃戰爭中美國空軍便利用B-2“幽靈”隱身轟炸機在無護航狀態下多次對南聯盟目標發動空襲且毫髮無傷,這已經證明了隱身轟炸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強大作戰能力,而類似於B-52H或者圖-95MS之類的飛機更多可作為一種威懾象徵存在,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並不能發揮多達作用!


利刃巨透社


二者分類上有很大差別,轟-20是標準的遠程戰略轟炸機、轟-6K是準戰略轟炸機。轟-6來源於蘇聯圖-16轟炸機,而圖-16轟炸機是蘇聯第一代入門級戰略轟炸機,也是過渡機型,1955年正式入役,1966年就開始退役。繼任者就是著名的圖-95、圖-22、圖-160空中三架馬車,每一型號都強於圖-16。

通過換裝發動機,轟-6K和早期型號想比,最大起飛重量由76噸增至95噸、載彈量由3噸增至9噸(由水平轟炸改為防區外打擊)、最大航程由5800公里增至8000公里,作戰半徑也由2000多公里增至3000公里。

六掛架的轟-6K,防區外打擊能力進一步提升。

而我國殲-16戰鬥轟炸機航程可以達到3900千米、作戰半徑1500米、載彈量12噸。在搭配空中加油的情況下,轟-6K總體性能還不如一架殲-16,如果不是因為確實沒有可替代機型,以50年代技術發展而來的轟-6,也不會把改型字母都排到K了。

瞭解完轟-6K基本性能,再看看轟-20戰略轟炸機,這是一款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機型。從各種途徑都明確表示肯定在研,就是一直看不到真身,根據西飛宣傳視頻的外型特徵,以美製B-2戰略轟炸機性能進行套用。

B-2隱形戰略轟炸機,載彈量23噸,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後可達1.8萬千米,已經不存在作戰半徑的問題,直接達到美軍宣稱的“全球到達”、“全球摧毀”能力。

由於殲-20隱形戰鬥機的研製及實用化入役,運-20大型運輸機的批量生產入役,為轟-20遠程戰略轟炸機帶來隱身、大型化設計建造經驗。再加上如長劍-10等遠程巡航導彈的大量應用,將獲得和美國B-2、俄羅斯圖-160類似的作戰性能。

回到主題,轟-6和轟-20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空軍2.0時代的最後空缺就等轟-20的驚豔亮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