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後座力炮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軍武小咖


所謂的無後坐力炮,是指發射時炮身不後坐的火炮,發明之初時,用來對付坦克、自行火炮等裝甲目標,對野戰工事也具備摧毀能力。

此炮誕生於一戰時期,卻在二次大戰中,被大量運用於戰場,即便戰後的50年代,依然是無後坐力炮發展的黃金時代。

隨著坦克防護能力越來越強大,步戰車的火力也非常猛烈,特別是反坦克導彈的湧現,無後坐力炮在軍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日漸式微,時至今日,裝備無後坐力炮的軍隊已寥寥無幾。

無後坐力炮,不是沒有後坐力,應該是後坐力較小的一種身管火炮,在開炮射擊時,藥筒發射藥燃燒產生的氣體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火炮的後方溢出,從而產生一個接近於推動彈丸前進動量的反向動量,使得火炮本身幾乎不產生後坐力,這就是無後坐力炮的原理。

此炮的最大優點就是,省掉了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反坦克炮等長身管火炮所需的後坐緩衝裝置,使無後坐力炮變得很輕巧,且步兵都容易裝備,使用無後坐力炮時,能發射大口徑的炮彈。

此外,無坐力炮還具備體積小、重量輕(相對於大口徑榴彈炮等火炮而言)、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於伴隨步兵作戰的優點。

當然,無後坐力炮存在有先天不足,或者說缺陷,即發射時,尾噴火焰特別大,容易暴露發射陣位,如果在狹小空間裡使用,會把發射的士兵燒傷,只適合近距離射擊坦克等裝甲目標,隨著坦克裝甲防護的不斷加強,已很難擊穿現代主戰坦克的前裝甲了。

79年南疆衝突中,軍中的82無後坐力炮,大量伴隨步兵作戰,由於叢林地帶地勢險要,有時找不到平整的架炮陣位,英雄的無後坐力炮手,就將炮管架在肩上,由戰友從後部裝彈,直接瞄準敵人的碉堡、坑道等野戰工事開炮,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但對炮手的考驗比較嚴厲。

無後坐力炮由步兵肩扛駝載,份量還是比較沉重,不適合山地、叢林、丘陵地帶作戰,隨著單兵火箭筒、反坦克導彈的不斷出現,無後坐力炮遭淘汰,也就成了必然。


國平軍史


兔哥回答,無後座力炮作為反裝甲目標和對地堡,碉堡的打擊利器,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是立了汗馬功勞的,特別是自二戰到五十年代,因其靈活的使用性,和良好的使用效果被各國軍隊廣泛的使用,發展。可以說這段時間是無後座力炮的黃金時期,倍受推崇。

大規模的戰場使用也持續到80年代初期。我國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曾制式性的使用,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隨著坦克裝甲技術的發展,各型反坦克兵器,導彈的出現,無後座力炮的優勢逐步淡化,而缺點越來越顯現了出來,無後座力炮也成了”末日黃花”,開始逐步退出了曾經輝煌的舞臺,正可謂“無可奈何花落去”。



無後座力炮的“無後座力”原理。無後座力炮採用後裝填方式,炮彈為有殼和無殼(無金屬外殼)的全燃式發射藥(類似迫擊炮彈)。有殼式的炮彈彈殼上佈滿洩壓孔。炮的尾部炮膛大於炮管很多,也就是說,發射藥筒並不是像傳統火炮的貼膛式,而且炮閂部位有洩壓孔。


發射時,火藥氣體壓力除了推動彈頭前進外會產生反向推力,因而產生後座力。這是由於火藥無法向彈頭飛行的反向洩壓造成的。無後座力炮彈彈殼上的孔就是洩壓的,火藥氣體一部分通過洩壓孔噴出並由炮尾部洩壓孔向後噴出,作用力相互抵消,因此成就了無後座力炮。

無後座力炮的優勢。沒有後座力是它最大的優勢來源。首先,沒有了高膛壓,自然炮管就無需做的過厚,重量自然輕了,因此可以單兵攜帶,使用靈活。遇有障礙物不方便架炮時,單兵扛著就可以打。第二使用廣泛,有車載的,可以裝到任何車輛上,也可以裝到小型艦船上,木質船舶上,甚至是飛機上。


第三,威力大,無後座力炮被髮展成多種口徑,如75毫米,82毫米,105毫米等等。彈種也不同,反步兵的榴彈,反裝甲的破甲彈,碎甲彈等等,但不能發射需要高膛壓的穿甲彈。總之這樣的無後座力炮足以對付當時的坦克,碉堡等等目標。

無後座力炮的缺點。無後座力炮的缺點是隨著坦克裝甲技術的發展,反坦克導彈以及便攜式火箭筒的出現而顯現出來。1,由於採用了氣體壓力洩壓原理,而且炮彈沒有像反坦克火箭筒那樣的火箭助推裝置,而且初速低,沒有火箭筒那樣的超口徑彈頭,穿甲性能跟不上了,這是主要原因。

2,射程?本人不贊成這個說法,無後座力炮的射程通常5000米以上。遠大於後來的“40火”,“40火”如果沒有助推火箭飛100米就得掉下來。(其實5000米左右的射程足夠遠了,實戰中500米都嫌遠)但和火箭筒比,重量,穿甲性能才是劣勢。3,尾部火焰噴射容易暴露目標,而且受戰場環境,地形的限制。


總之任何武器的出現必有其用,任何武器的退出必有其所劣。這是武器發展的客觀規律。無後座力炮從一戰,二戰時期的出現,到50年代的輝煌,再到70年代因裝甲技術的發展,反坦克導彈的入役,而結束了自己的使命。(個人觀點,歡迎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一併謝過!)


兔哥42928


無後座力炮是淘汰的武器,優點就無後座力,所以不用沉重的炮架,重量輕,便於步兵攜帶,主要是反坦克。缺點是初速小,後噴氣流容易傷人和暴露目標。火箭筒和反坦克導彈比他更輕,威力更大已經取代了他的地位。





範小叻叻


本人97年入伍,步兵營炮連,78式八二無一炮手,精度高,太沉了,尤其是五公里


勝27802390104


無座力炮的準備時間短,短距離的支援火力強大,殺傷力強大。缺點是,射程短,精準度不夠,對固定工事打擊力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