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高宗不殺並支持岳飛,岳飛有能力直搗黃龍、抗金成功嗎?

中華萬年無期


精忠報國,這四個字不僅僅是刻在岳飛的背上,而是刻在了岳飛心裡,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為國家,岳飛傾盡了一生心血,眼看勝利在望,卻不得不班師回朝,讓人為之痛惜。

那以宋朝當時的實力,如果全力支持岳飛,能滅掉金國嗎?客觀的說,“守則有餘,攻則不足。”

想收復宋朝所有的土地,對金國形成穩定的防禦姿態簡單,但要徹底滅掉金國,有點難。


紹興十年,諸路大捷,岳家軍兵臨城下,距開封只有45裡,岳飛的謀略相當穩重,他的策略是先收復河南後,沿太行、沂蒙山脈及其中間的鎮、定、高陽三關佈防,恢復唐末宋初中原王朝對契丹的防禦態勢,下一步再考慮幽雲十六州,再下一步才是關外。這謀略,精細縝密,環環相扣,如果不是有著極高的軍事智慧和對天下局勢的透徹分析,是無法完成如此恢弘的佈局的。

而至於歷史上所謂的直搗黃龍,其實只是戰略構想中可能出現的一環,敵軍只要分兵直攻四川,那麼岳飛就會一路向前,直取老巢,但同時考慮到敵軍堅守不出的可能,岳飛承諾的是最晚在兩年內取得勝利。

對於奪回宋朝原來的國土,各方面也已經準備妥當,在友軍的協同下,兵力已達十幾萬,已經有了和金軍硬碰的資本,尤其是岳家軍大部分都是由身經百戰的老兵組成,軍事能力極強,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吸取了上次因糧草不足而失守的教訓,這次在進軍前夕,岳飛就上書皇帝開始糧草準備,保證軍隊在行進時有足夠的糧草補給,讓軍隊擁有持續的戰鬥力。除了兵馬和糧草的完備之外,軍隊的幾番勝利,大有勢如破竹之勢,這也讓各軍士氣高漲。



綜上所述,在硬實力方面,宋朝的軍隊已經形成了對金軍的強壓之勢。而金軍已經將妻小送出開封,隨時準備撤退。一旦收復了城池,接下來便是戰後地區的管理和佈防了。

岳飛每次作戰,除了斬掉敵軍首將之外,所俘獲的兵士是全部放回,所以很多敵軍也自願為岳飛而戰,作戰時期也儘量不會破壞本地建築,對古建築的更是保護有加,戰後對老百姓也是十分寬厚,所以岳飛在百姓中的形象是頗為正義,再加上部分城池原本就是宋朝所有,原居民大多還是宋人,而金人對宋朝百姓的壓迫,早就使百姓怨聲載道了,這時正需要一個良將來拯救他們,所以攻佔城池之後,也較容易獲得敵後義軍和敵佔區百姓的支持,這些支持對後期軍隊駐紮及佈防是必不可少的。

基於以上因素,想要多奪宋朝原來的國土,並形成防禦模式是勢在必得了,而且論守城能力,金軍是望塵莫及的,那麼岳飛所說的兩年內滅掉金國,可能嗎?

最終滅掉金國可能,但只用兩年幾乎不可能。想要滅金,幽雲十六州是必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從地形上分析,幽雲十六州大部分是平原,騎兵可謂是所向披靡,步兵在此不僅速度慢,機動性差,沒有險要地勢關卡阻攔的情況下,可以說就是活靶子,宋軍的軍力確實與金國有抗衡之勢,但馬匹情況不容樂觀,除了岳飛手下軍隊馬匹情況還算夠用,其他軍隊的馬匹都較為吃緊,而幽雲十六州正是產馬重地,宋朝自己只有兩淮地區能夠產馬,但產出的馬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用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短時間拿下幽雲十六州,還是操之過急,畢竟金國是騎在馬背上的國家,沒有足夠馬匹的情況下攻金,無異於以卵擊石。

隨著時間推進,在沒有外患的情況下,金國的兵力增長速度勢必沒有繁榮的宋國快,假以時日,等宋國的騎兵發展起來,滅金還是有很大概率的。

但可惜的是,萬事具備,就差一個不算英明神武、但不至於在後面捅刀子的皇帝,因此,岳飛最後連開封都沒攻破,宋朝防禦模式都沒有展開,更別提最後的滅金了。


歷來現實


為什麼總有人提出這類無知的問題?趙構任命岳飛為,京西路宣撫使,河南河北招討使兼營田大使,進軍河南。就是要岳飛收復河南河北失地,安置流民恢復生產,其中的宣撫使有徵糧徵稅徵丁的權力。這還不算全力支持岳飛抗金嗎?還讓趙構怎麼支持岳飛抗金?難道要趙構親自出馬持槍,聽岳飛指揮才叫支持岳飛抗金嗎?

而岳飛軍1140年閏6月中下旬全面進軍河南後,在金軍主力尚未到達之機,相繼進住或佔領了洛陽、鄭州、穎昌、郾城、淮寧府等地,但也造成了兵力分散。在7月8日到7月14日,在郾城到許昌一帶和金軍的野戰作戰中,遭到金軍主力騎兵的重創後,岳飛於7月18日給皇帝寫信乞令班師,皇帝不瞭解前線真實軍惰,不同意岳飛班師。要求岳飛軍且留京西,擇近便得地利處少住,伺敵意向,和東線宋軍共進退。並告訴岳飛,韓世忠、楊沂中已從東線出擊,牽制金軍。但岳飛不等皇帝回信,於7月20日便倉惶從河南班師,7月27日岳飛自率2000軍已經從順昌渡過淮河到達廬州。

這些事實由岳飛孫子岳珂錄載的皇帝手詔,寫的清清楚楚。岳飛軍在河南作戰都被金軍打得大敗潰逃,逃路之速連皇帝都沒攔住。就憑岳飛如此戰力,要渡過黃河,在華北平原上戰勝金軍騎兵,再向北幾千裡直搗黃龍府,就算把岳飛吹死都辦不到的事。

趙構殺岳飛是因為岳飛有重大謀反嫌疑,這個事換任一朝代任一皇帝,岳飛都死罪難逃。經過河南潰敗,岳飛已經是畏金如虎,在淮南柘皋之戰中,岳飛軍出兵四十餘日,皇帝發十五道手詔催岳飛軍和金軍接戰,但岳飛以向張俊借糧為名怠軍逗留,出兵四十餘日,連金軍的影子都沒看見。戰後被判臨軍征討稽罪斬。到了如此地步岳飛軍力,還侈談什麼直搗黃龍府,說笑話而已。


用戶3919268242451


岳飛北伐的時候,金國上層已經開始了腐化,簡而言之就是那股戰鬥力已經開始衰退,所以岳飛才能一戰大敗金軍。

其實當時韓世忠等將領都打的不錯,至少不是之前這種一潰千里了,這就說明南宋多年經營已經有了起色。


如此大好時機,不說直搗黃龍,最起碼還是可以光復舊都。再不濟也能將金人打回到黃河以北。

可是趙構被金軍打怕了,早年曾經受到過金軍兵鋒恐嚇的他,基本上都是能和談絕對不打,即便是讓他稱臣他也願意。


趙構不懂的是遊牧民族的腐化速度有多快,一直活在了女真過萬不可敵的恐懼之中,殊不知女真早已不復當年勇。

回顧歷史上數次遊牧民族崛起,其一開始都是銳不可當,因為他們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那個時候他們往往都是勇猛不畏生死,互相之間的信任也是非同一般,而利益分配也是相對簡單,所以他們高效而野蠻的進行著征戰。

可是當打下一片江山之後,這些馬背上的人,很快便會在這種安逸之中失去拼殺血性,進而不敢兇猛在前,因為他有了既得利益。

就如八旗子弟入關之初何等兇猛,然而等到康熙平定吳三桂時,八旗子弟就已經戰鬥力大打折扣,此後平定臺灣和葛爾丹,都是用的綠營兵。

所以說當時的趙構,確實是一個極其沒有國家意識,一味的想著保住自己的皇位。認定岳飛終究會威脅到他,尤其是岳飛想迎回二帝。



只可惜岳飛將帥之才,最後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上,何其可悲可嘆!

而今日摸黑岳飛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一些專家還為秦檜搖旗吶喊,真可謂是人心不古、世道昏暗!


小司馬遷論史


謝謝頭條.悟空問答官方誠邀💐💐【假如宋高宗不殺並支持岳飛,岳飛有能力直搗黃龍,抗金成功嗎?】


💐💐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假如!看著歷史已經證實的史料被一些小人顛來倒去,信口胡說,非但是我個人.整個有正義感的民族心都在淌血!【岳飛是抗擊金虜的民族英雄不容撼動!】無論小人們以何種卑劣方式.用何種淫穢手段去攻擊、陷害、抹殺、詆譭……民族英雄岳飛的形象都如泰山一般䇄立在中華民族的心中!【枉費心機推長城.蚍蜉撼樹不自量!】
💐💐既成歷史,不可逆轉;岳飛既處於【南宋.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的歷史時期,歷史告訴我們:那時,絕對沒有.有作為的皇帝去支持岳飛抗金!宋高宗趙構昏庸無能.勾且偷安,怎麼會支持岳飛呢?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經歷過數次危機,有幾次能像【抗日戰爭】那樣全民浴血奮戰,用血肉築起一道新的鋼鐵長城呢!原因何在?因為中國出現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出現了世紀偉人毛澤東!是他們聚攏了民心,團結一切抗日力量才贏得了抗戰的勝利!國際援助如蘇聯的出兵,西線法西斯希特列的滅亡,對抗日戰爭都起到了推進作用!


💐💐岳飛精忠報國,堅決抗擊金國的侵略,我們要學習效仿的就是這種【民族英雄】精神,無論他打得贏打不贏,超碼他敢於起來抗爭!他拿起刀槍去帶領將士們去同敵人戰鬥拼殺!這種永不屈服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大無畏精神】!

💐💐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偉人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有一個明君能聚重用賢臣,攏聚天下民心,一個國就會強盛!反之皇帝昏庸,奸臣當道,諸如南宋這種爛攤子,皇帝一味圖苟安,又加雙料奸賊秦檜獨攬朝政,那有岳飛的用武之地!其實金國雖然崛起,並非鐵板一塊,出現過多次可乘之機,如有一個傑出的皇帝,不信秦檜那一套,重用岳飛,【直搗黃龍】也許困難,收復大片河山,救百姓於水火,是能辦到的!💐💐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史實就是史實,何需假設!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中華民族民皆鬚髮揚大無畏的民族精神,以精忠報國的岳飛為榜樣,以熱血捍衛我們的領土不受外族欺辱!民族英雄岳飛永遠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louanhuamingyouyicun


“假如宋高宗不殺並支持岳飛,岳飛有能力直搗黃龍、抗金成功嗎?”

老爹認為:非常難,甚至可以說不可能。

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南宋內部原因

我們先來分析下,南宋內部自身對“收復失地、北伐抗金”存在的阻力:

  1. 宋朝吸取了唐末五代發生戰亂的原因,對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非常戒備,始終擔心他們擁兵自重,擔心他們會叛亂。所以,在宋朝的時候,武將們雖然直接管理軍隊,但是制定作戰方案、調動軍隊的權力,卻是掌握在文臣的手中。這是朝廷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制定的規定。
  2. 姑且不說宋高宗不可能支持岳飛,就算他支持岳飛,又能怎樣呢?為了讓你更好理解,我們將南宋朝廷比方成一個團隊,宋高宗就是領導者。這個團隊有兩類職能分工:武將和文臣。現在武將們覺得要打,但是文臣們卻認為打不了。你別忘了,在宋朝是崇文抑武,武將的地位不如文臣。一個沒有共同目標的團隊,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3. 一心求和的文臣,是不會允許武將收復失地的。再加上,南宋的時候,奸臣貪官較多,斂財現象十分嚴重。這點從岳飛經常用自己的俸祿貼補軍費,可以從側面驗證。

  4. 南宋的軍事實力遠不如金的軍事實力。金猶以騎兵最為突出,而南宋多為步兵。金是遊牧民族,非常擅於騎馬作戰。北宋的滅亡和南宋初期,對金作戰屢戰屢敗,造成南宋軍隊士氣低落。說白了,就是被打得有心理陰影了。

  5. 即便你收復失地了,你守得住嗎?真的很難,平原作戰騎兵佔優勢。金多為遊牧民族,擅長騎射,一定會捲土重來的。

2.金外部原因

我們總結下,南宋時期的金,對比南宋,都要哪些優勢:

  1. 金的目標一致:滅掉南宋,統一中國。更多的是為了搶奪財物。

  2. 金的軍事實力遠遠大於南宋。遊牧民族作戰勇猛,精通騎射。南宋多是步兵且中原一帶多為平原。如果南宋北上抗金,勢必要在平原作戰,那麼金的騎兵一定佔據優勢。

  3. 金都是遊牧民族,崇尚武力,幾乎人人都能騎馬射箭。跟南宋是恰恰相反。

  4. 滅掉北宋後,金的軍隊士氣高漲。

3.岳飛個人的原因

可以說岳飛這個人,就不適合在官場。為什麼這麼說,有以下原因:

  1. 身居高位,卻是性格剛正清廉,毫無政治頭腦。你身居高位,又這麼的清廉,什麼都不要,你想要什麼?要我的皇位嗎?岳飛這樣,一定會遭到宋高宗的猜疑。也會遭受同朝為官的其他武將文臣的一致牴觸。你剛正清廉,那我們成什麼了?你什麼都不要,怎麼這麼清高?黨同伐異,就是這麼個道理。


  2. 岳飛一心報國,但是太多直率了。到了後面岳飛很難收復失地,表現得極為憤恨,稱病3個月,回家養病,不肯復職。這樣的舉動,不會引起宋高宗的猜疑嗎?君臣之間,一旦有了猜疑,就會產生各種問題。


所以,老爹覺得即便宋高宗支持岳飛抗金,也難以收復失地,抗金成功。


老爹有話說


直搗黃龍,

是個戰略機遇,小概率事件,機會抓住了,也許有可能,但為何沒實行呢?

先說金與宋南北拉鋸戰多年,

河北,燕雲一帶做為戰場拋荒多年,

不僅耕地拋荒無人種糧,也沒多少樹木建材,平原荒野,易攻難守,

打下來守不住,歷史上這裡容易丟,就是因為不易守,無險可守,

直搗黃龍,意味著要從南方一口氣衝過華北大平原,再與金兵在金人家門口有天險可據守的家門口鏖戰,這對宋兵後勤是巨大的考驗,這在平時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構雖弱,但不是不努力,南方的糧道,運輸體系,支持北伐,真的很吃力,

所謂強弩之末。所以大宋北伐就是個念想。

但是歷史出現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

就是金國鐵浮屠傾國遠征南下,

鐵浮屠是重甲鐵騎,對後勤要求極高,金國傾全國之力支持鐵浮屠南下,岳飛先退,拉長金國後勤補給線,又引誘鐵浮屠進入預設沼澤泥地,用鉤鐮槍大破鐵浮屠,使金國主力在決戰中遭受重大損失,

這時金國大後方早已經濟臨近崩潰。

這是一個百年難遇的戰略機遇,快速追擊,直搗黃龍就是這時認真提出的,但機會不等人,大宋經濟也面臨崩潰,有沒有能力追上去?這是岳飛與趙構之間的分歧。追上去打贏了,金國國就滅了。追上去打不贏,攻不下,大宋國力就崩潰了。

而燕雲十六州水漫兵鋒拉鋸之地,既無建築材料,又無儲備官員將領,根本守不住。

最要命的是,金國滅了,大宋還要面對西夏,和蒙古,

這小概率的勝利對趙構卻是一場豪賭。

兵貴神速,金國適時的拋出二聖的問題,極大的動搖了大宋君心,趙構選擇了不賭。

歷史上,雖然岳飛回撤了,大金國還是發生了政變,

由金國王子發動的黃龍府政變,大火紅光映紅了天空,數日方熄。

黃龍府政變導致原金國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後與大宋談和,岳飛被殺。

再後來宋聯合蒙古,滅了金,蒙古又滅了宋。

要想打贏南宋需要什麼?

需要優秀的邊關將士守住西夏方向,需要快速的後勤長驅支持。需要糧食,建材(築城),和大批儲備官員幹部管理收復的燕雲諸州,還需要徽欽二帝大義凜然為國捐軀,

然而勝利來的太突然,從被鐵浮屠壓境到戰略反攻,大宋全無充分準備。

歷史上戰爭分為全國,破國,傾國,滅國,幾個大階段,往往跨度百年。

一個國家幾代君主將帥,能有機會全趕上的沒幾個,

當時趙構給岳飛送去八陣圖,用來佈局守備新收復的平原失地,也算是可以了,只是對於轉瞬即逝的戰略機遇,(金國鐵浮屠新敗,黃龍府一時還組織不好防禦,這機遇不超過半個月)兩人判斷不一致。


星輝650


筆者認為,是有十之八九的可能的。最後應該是能夠驅逐金人,收復失地,贏回二聖,重修南宋的北境邊防。但是直搗黃龍,進擊金人地域,是不太現實的,即使最後擊敗了金人,也一定是慘勝,最可能的情況,還是孤軍在外,後繼難為,不得已而退。

首先,我們根據問題的假設,宋真宗趙構沒有理會秦檜等人對岳飛的誹謗和汙衊,但是也沒有很明顯的支持他,加大兵力和後援支持。也就是說一切都從十二道金令這裡開始改變。 岳飛沒有被宋真宗給放棄掉,也不需要很明顯的支持。岳家軍在北地尤其是已經收復了的失地上已經經營了很多年,天時地利人和三數。天時,大家都是在燕雲北境作戰,金人的生存環境比宋人苦寒,作戰能力要強一些,適應能力也強一些,但是岳家軍軍力強盛,作風勇毅,這一點可以拉平。地利,金人對燕雲之地的熟悉再深,也不如宋人經營了千百年熟悉,燕雲防線,是北方對敵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當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也是不可不爭的的軍事重地。所以石敬瑭會以燕雲十六洲劃一道線割地,北方防線拱手相讓,這樣徹底斷絕了契丹人來打擾他的安穩王朝夢。

當時岳飛率領岳家軍孤軍作戰數十年,已經把戰線向燕雲推向了很遠,而且岳飛很有政治遠見,每收復一地,便安撫一地,所以,收回來的城池,就是他的後援,在外帶兵數十年,不依賴朝廷的補給,岳家軍應該也能有自己的後勤補給,這便是人和。

最重要的,岳家軍上下一體,整個軍隊的作戰氣氛很高,都是衝著收復失地,迎回二聖,當時已經逼近二聖所在之地,此刻宋真宗恐二聖迴歸,自己皇權不穩,急下十二道金令。所以岳飛撤軍之時,感嘆“數十年經營毀於一夕”。倘若給岳飛二十年,以朝廷供給,岳家軍之強悍,直搗黃龍不是空話,甚至勒石燕然也不是不可能。嘆只嘆時不待我,世上之事,從無假如,興盛古今事,只為人道哉。


海闊天空舞


千古恨事

南宋紹興十一年年底(西曆1141年1月),在南宋皇帝趙構的授意下,南宋大將岳飛被秦檜殺害。隨後不久,南宋朝廷同金朝朝廷達成和平協議,史稱紹興和議。

而岳飛之死,也被後世視為千古恨事:這種恨,源自於對岳飛沒完成“痛飲黃龍”理想的一種惋惜,也源自對南宋朝廷軟弱無能的一種無奈。並且這種情緒,通過文藝形式,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比如《聊齋》中有一篇《牛同人》,認為岳飛死後被天帝冊封為能降妖伏魔的神仙;比如有文學作品《精忠說岳》、《說岳全傳》來講述岳飛的故事,這種以岳飛的事蹟為題材的文藝作品,直到現在,依舊有不少新作。

而近代以來,在歷史學界,也有著一場關於岳飛的探討,比如歷史學者呂思勉就認為:岳飛其實是個軍閥,而岳飛的戰功大多是虛構出來的,而岳飛的軍事才能以及真實的戰功,並不足以將金國從中原趕出去。

而也有人持相反態度。

那麼,如果當年宋高宗積極支持岳飛,岳飛可能取得對金國戰爭的勝利嗎?

當完顏阿骨打遭遇方臘

方臘,是北宋末年浙江地區的農民起義軍首領。因為宋徽宗愛好花鳥山石,並且向民間徵發大量的奇石,很多江浙一帶的百姓,因為宋徽宗的徵發而破產甚至家破人亡,最終,原本肩負北宋沉重賦稅的浙江百姓,在宋徽宗徵發石頭的刺激下,爆發起義,方臘則是這支起義軍的首領。

宋徽宗在鎮壓方臘起義的六年後,就見證了北宋的滅亡。

而此時,宋徽宗時代的遼國,也陷入了和宋朝一樣的局面——女真族酋長完顏阿骨打不堪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壓榨,帶領女真族發動反遼民族起義,耶律延禧沒有宋徽宗那麼幸運,最終,遼帝國被女真起義軍推翻。

雖然完顏阿骨打和方臘彼此不認識對方,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徵:反抗者。


完顏阿骨打在反遼之初,就建立國號大金,大金在滅亡遼國以後,很快攻入北宋境內,並活捉北宋宋徽宗父子——史稱靖康之恥。

當時的女真族野蠻成性,進入中原以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原本對宋朝苛捐雜稅十分不滿的宋朝百姓乃至反抗宋朝的農民軍,在目睹金人的野蠻以後,轉而支持宋朝,開始和南宋官軍一起,投身到抗金運動中。

可以說,客觀上,金朝在滅亡北宋的同時,由於外來侵略的緣故,原本反對宋朝苛政的宋人百姓的視線,成功被轉移了,一場宋朝內部的統治危機,就這樣無形被化解了。

南宋金朝實力對比

金朝在紹興和議之前,面臨著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是來自岳飛等南宋將領帶領宋軍的堅持抵抗,另一方面,則來自北方地區風起雲湧的抗金義軍的殘酷打擊,一時間,金朝陷入全線作戰的境地。並且,金朝的精銳部隊以及軍隊銳氣,也遠非金人進入中原之初可比。對於金朝來說,這是極為不利的一面。

倘若此時南宋朝廷堅持派遣岳飛北伐,在南宋官軍、北方義軍的聯合打擊之下,金人在中原統治的崩潰,最終逃回塞外老家,幾乎指日可待(金朝在中原地區建立較為完善的統治秩序,並取得中原漢人百姓認同,是金熙宗在位後期以後的事情了)。


不過,對於南宋來說,南宋朝廷也有無奈之處:一來,北方大多平原地區,南宋的步兵對付金朝的騎兵,無疑需要讓南宋朝廷支付高昂的戰爭成本,而戰爭意味著財政的支持。此時南宋丟失中原,財力遠非北宋時代可比,南宋朝廷無力承擔奪回中原的經濟成本。

對南宋朝廷來說,如果全力支持岳飛等將領繼續北伐金人,最終的結局就是金人被趕出中原,但與此同時,南宋朝廷也因為透支財力,最終淪為隋朝第二(隋朝的滅亡,一定程度上和隋煬帝不顧民力,最終引發農民起義有關)。

因此戰爭如果持續下去,金朝和南宋都會在戰爭中崩潰,最終中華大地或許會出現一系列的新生政權,至於何時歸於一統就很難說了。

而這一結果,不論是當時的金熙宗還是趙構,都不願意接受。

於是有了趙構積極向金熙宗求和,而金熙宗也只好答應趙構的議和。

畢竟,對於趙構來說,金人可以留在中原,但是,趙家天下不能丟——或許這便是統治者和百姓的意識分野,這便是帝王心術吧!


藤樹先生


可能不夠。

當時宋朝有好幾路抗金軍馬,有韓世忠,岳飛等領軍將領。其中數岳飛抗金軍馬最盛,打擊金兵也最努力。

但岳飛抗擊金兵,直搗黃龍的目標並沒有得到宋高宗趙構的支持,因此,其他幾路軍馬沒有同岳飛一起聯手抗金,這樣,就削弱了岳飛抗金的勢力。

岳飛縱有其想,光其一部同金兵作戰,勢單力薄,打敗金兵,直達黃龍的設想也就無法實現了。


叢中笑6603


可能性很低,即便再給岳飛20年的時間,他也只能收復北宋原先丟失的領土,至於直搗黃龍,那是岳飛表示自己的雄心壯志而說的,或者說他是為了激勵自己。

南宋國力不允許

打仗、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而不是靠某一個或幾個將軍。就像抗戰時期,日本國力碾壓中國,所以前期幾乎是追著中國軍隊打,而國軍即便有所謂的名將,如薛嶽、杜聿明、孫立人、傅作義、戴安瀾等將軍,他們可以在局部戰場上,擊敗日軍。但是整體戰場,日軍佔有絕對優勢。

再回到岳飛這裡,自靖康之變後,宋朝由北宋退縮成南宋,實力大減。南宋的整體國力是遠不如北宋的。南宋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是在宋孝宗的時,但是依然無法和北宋鼎盛時,相提並論。更別提剛剛經歷靖康之恥的南宋初年了。

南宋初年,朝廷的財政非常困難,一度連岳飛的軍餉都發不出。宋高宗只好給岳飛200張度碟,就是和尚出家的憑證,讓岳飛拿出賣了充作軍餉。

金軍每次南下,都會大肆掠奪一番,給南宋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宋高宗執政初期,一直被財政問題所困。一直到他執政的中後期才有所好轉。不過那時岳飛已經死了很久了。

而軍隊方面,宋朝軍隊的戰鬥力如何,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金國崛起之後,把遼國人湊得滿地找牙,當時遼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金軍消滅遼國主力後,宋朝想乘機撈點便宜。當時遼軍以不足萬人的殘兵敗將,仍能輕鬆擊敗10萬宋朝大軍。金國人一看宋朝這麼不爭氣,所以才敢大舉入侵宋朝。

僅憑南宋的中興四將,再加上吳玠、吳璘兄弟倆。最多隻能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

燕雲十六州不在宋朝手裡

早在五代後晉時期,燕雲十六州就丟了。雖然宋太祖一直向收回,但是奈何實力不濟,一直被遼國人佔著。宋太宗兩次北伐,也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兩次均慘敗而歸。北宋頂峰時期,尚且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至於南宋,就更不可能了。

金滅遼之後,燕雲十六州又落到了金國人手裡,宋朝雖然一直對燕雲十六州念念不忘,但一直沒有能力收回。岳飛應該也是沒那個能力,其他宋軍將領也沒這個能力。要不然,宋高宗肯定會讓岳飛、韓世忠等將領收回燕雲十六州了。燕雲十六州可是宋朝皇帝,一直夢寐以求的地方。

正因為燕雲十六州不在宋朝手裡,而宋朝又無力奪回。燕雲十六州位置有多重要,不必多說。如果宋朝不把燕雲十六州攥在手裡,那麼岳飛直搗黃龍就是空談。

最終是蒙古人直搗黃龍

蒙古人崛起後,掃蕩一切。蒙古人最先收拾的是,就是世仇金國。蒙古人和金國斷斷續續打了23年,金國被蒙古人徹底碾壓。

在蒙古人的持續打擊下,金國大片的北方領土先後被蒙古人佔領,其中就包括岳飛所說的黃龍府(今吉林農安)。也就是蒙古人完成了岳飛直搗黃龍的心願。

丟失北方之後,金國人一路往南逃,最終在蔡州,金國被蒙宋聯軍滅掉。不過根據史料來看,蒙古人是滅金的主力,南宋有點打醬油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