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烏龍455


誠邀,如題。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清末的最後那幾年裡,中國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清的地盤,然而實際上各地已經軍閥割據,擁兵自重不聽清廷號令,溥儀退位後,中央權力歸於北洋政府,然而北洋政府本就是比較大的軍閥,所以這個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改變。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迸發後,革命烈火越燒越猛,滿清政府已呈搖搖欲墜之勢。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帶著6歲的小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舉辦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朝見,公佈了《清帝退位詔書》。至此,清朝走向了歷史的盡頭,當時是袁世凱奪取了大總統職位,中國名義上還屬於北洋政府管轄,但是實際上像蔡鍔這些地方實力派只是名義歸順袁世凱,實際上仍然是半獨立的政權。

袁世凱逝世之後,中國的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本來的北洋軍支離破碎,像段祺瑞,馮國璋,段祺瑞,張作霖,閻錫山這些人都是北洋軍閥,袁世凱身後各立山頭,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直系,皖系,奉系相繼掌管政權。直到後邊的革命軍北伐,再到東北易幟,日本人進攻我國,艱苦抗戰八年後又是幾年的解放戰爭,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才實質上再一次得到了統一。

以上就是小編的問題,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廢話少說,直接上乾貨。

溥儀是1912年退位的,根據1912年陸軍部檔,全國約有軍隊96萬人。

1.最大的勢力當屬袁世凱。

北洋六鎮,他有五鎮。也就是從第二師到第六師,都是他的嫡系部隊。每師約1.25萬人,共6.25萬人。

東北新軍,有兩個師(20師、23師)支持袁世凱,約2萬人。

東北巡防營,張作霖、吳俊升等人,支持袁世凱,約2萬人。

袁世凱編練補備軍(馮玉祥在此軍中),共28營,約2萬人。

綜上,袁世凱共有近13萬人。武器裝備齊全,訓練有素。

2.第二大勢力,當屬孫中山、黃興。

孫中山在南京設總統府,陸軍由黃興統領。

上海陳其美軍(張宗昌在這裡)。

廣東姚雨平軍。

廣西王芝祥軍(林虎、趙恆惕)。

安徽柏文蔚軍。

浙江朱瑞軍。

江蘇徐寶山軍。

《黃興大傳》中說,南京附近有兵近20萬。但是缺槍少炮,人多也不是好事,不但沒錢發餉,伙食費都快出不起了。

黃興裁撤了6萬多人,還有12萬人。

除南京附近外,還有以下省份,聽從孫中山調遣。

湖南譚延闓。

福建許崇智。

廣東陳炯明。

江西李烈鈞。

3.第三大勢力,屬於清廷。

北洋第一鎮,原來的京旗常備軍,有1.25萬人。

禁衛軍,有1.4萬人。

張勳辮子軍,1萬餘人。

東北馮德麟、湯玉麟等人,1萬餘人。

合計兵力約5萬人。

然而清廷當時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些勢力只能躲在袁世凱背後,而不敢出頭。

4.第四大勢力,湖北軍政府。

武漢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湖北新軍擴編為8個旅。近8萬人。

然而湖北情形複雜。黎元洪是騎牆派。蔣翊武、孫武、張振武,各有自己的勢力。一旦不和清廷打仗,他們必然互不服氣,甚至爭鬥。

到1913年,黎元洪先殺死張振武,又趕走蔣翊武。然後段祺瑞強拉黎元洪進京,將其軟禁。湖北軍隊瓦解。

5.其他各省屬於中立勢力。

四川,有五個師。互不服氣。

廣西陸榮廷。

雲南蔡鍔(包括貴州唐繼堯)。

陝西張鳳翽。

新疆楊增新。

山西閻錫山。


彭城墨者


有這麼幾張圖,可以很直觀的看出各方勢力的變化,非常全面:

辛亥革命後的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後,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時局逼迫下,正式宣佈溥儀退位,大清朝徹底滅亡。

時年,溥儀六歲。

此前,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許諾對皇室將保有優待條件,每年將支付清皇室400萬兩銀元,以供開支,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民國政府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但不可踏出宮門一步,史稱“遜清小朝廷”。

再到1916年袁世凱“稱帝”,宣佈“復辟帝制”,改民國五年為洪憲元年,史稱“洪憲帝制”。

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皇宮,北洋軍閥逐步形成。

第二年,即1917年,所謂的“復辟”結束,全面迎來了軍閥混戰:

洪憲帝制失敗後,原先的奉天軍務督理兼巡按使張作霖,被黎元洪大總統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坐穩奉系實權。

1917年,因馮德麟參與張勳復辟,張作霖一舉奪取第二十八師兵權,統一奉省軍政。

1918年,張作霖成功奪取秦皇島的日本軍械擴充奉軍,此軍械庫本為直系購買。

奪取行動成功後,張作霖入關支持皖系“武力統一”,被任為東三省巡閱使。

1918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利用日本勢力,迅速控制奉、吉、黑三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奉系首領。

(大家可以注意上圖中,東三省有一小塊皖系的勢力範圍,但很快這塊地區,即被張作霖佔領。)

到此,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前夕,張作霖已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東北王”。(如下圖所示)

後爆發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戰敗,直係軍閥做大。

到1924年9月3日,浙江軍閥發生戰爭,浙江軍閥盧永祥向張作霖發佈密電,要求協助作戰。

張作霖於9月4日發出響應通電,責備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並向山海關、熱河一帶增兵。

此時奉軍編為6個軍,張作霖自任總司令,於15日致電曹錕發出挑戰。

17日,曹錕發佈討伐張作霖令,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此次戰役奉系大獲全勝,直系失敗,從此直系大勢已去,奉系趁機控制北洋政府,成為主導軍閥局勢的新主人。

兩年後,即1926年蔣介石為總司令,領導國民政府及國民政府軍,開展統一全國的北伐行動,史稱“北伐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於廣東起兵,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重地,基本完成南方統一。

期間,偽國民政府“總統”汪精衛徹底與蔣介石決裂,北伐陷入停頓局面,之後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合併,因南京簡稱“寧”,武漢簡稱“漢”,因此史稱“寧漢合流”,使北伐行動繼續。

在西北馮玉祥和山西閻錫山的加入下,北伐軍力壯大,於1928年攻克北京,此役導致北洋奉系張作霖,被迫撤往東北,並於乘坐火車途徑皇姑屯時被日軍刺殺。

張作霖死後,其子張學良於1928年12月29日,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領導。

東北奉系軍閥垮臺。

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1931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完全侵佔東北。

1932年3月1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受日本人威逼利誘,在東三省“成立”偽滿洲國,國民政府及中共與國際社會均對此拒不承認,名為“偽滿”,實為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的傀儡政權。

1933年3月,即中華民國二十二年,長城抗戰爆發。

中國國民政府指揮下的國民革命軍三軍主力:東北軍、西北軍、中央軍,與其他各部隊,在長城義院口等要地,抗擊侵華日軍南下進犯。

5月,因裝備差距較大,在我軍頑強抵抗,浴血奮戰的情況下,長城防線仍失守,平津告急。(平津,即北平與天津,兩地告急,意義不言而喻。)

之後國民政府成立“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被迫由參謀部作戰廳長熊斌出面,與日本代表岡村寧次,簽訂《塘沽停戰協定》,劃定冀東二十二縣為非武裝區,軍隊不得進入。

至此,日軍退回長城以北,繼續發展偽滿洲國。

中華民國以長城為界,與偽滿洲國分庭抗禮。

然,偽滿洲國於長城各地沿道,樹立起“王道樂土大滿洲國”界碑,挑釁國家主權。

1937年,日寇發動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八年後,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於此,抗日戰爭宣佈全面勝利。


——————————


錢品聚


溥儀退位之後的中國,可以說是群雄並起,但是真正能夠決定中華民國的走向的,大概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革命派的領袖孫中山,另一個則是北洋軍的首領袁世凱。當然了,也正是這兩位主導了溥儀的退位。

袁世凱的北洋軍閥基本上佔據了清廷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京成為了北洋軍閥的大本營所在。孫中山的革命黨人基本能夠控制東部沿海地區,這兩方勢力此消彼長,在第一次國共合作之前,基本上都是北方壓制南方。

孫中山答應袁世凱如果他能夠使溥儀退位,同時擁戴共和,那麼臨時大總統的位子就交予袁世凱。前提是袁世凱需要在南京任職,同時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實際上孫中山的目的在於架空袁世凱,但這些手段都被袁世凱一一化解。最終,由於袁世凱和孫中山兩方的政見不同,從而爆發了長達十餘年的南北戰爭。北洋軍和革命黨,一直從袁世凱、孫中山打到張學良,蔣介石。最終,由蔣介石的第二次北伐,張學良東北易幟為終點,中華民國再次統一。

以上,是溥儀退位後大的局勢。在地區之間,就更亂了。

首先要說,蒙古地區在溥儀退位之後,由蒙古貴族和喇嘛集團策劃,進行了脫離中華民國統治的一系列運作,在沙俄的插手之下,很長一段時間蒙古地區並沒有在中華民國的控制之下。之後是北洋政府和徐樹錚,利用了蒙古貴族和喇嘛之間的矛盾,從而使外蒙古歸治,在之後一段時間內,蒙古還算安定。

再說西藏,西藏緊挨著印度,那是英國人的後院。因此在清王朝轟然倒塌的那一刻,英國人在不斷策劃著西藏脫離中華民國的運動,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即發生在1913年。不過由於中央政府對於西藏的重視,同時也是屯重兵與四川,因此西藏雖然英國人一直窺探著,但並沒有被分裂出去。

至於其他地區,基本上也都屬於中華民國的管轄範圍,但是由於當時中央政府沒有強大的向心力,因此地方勢力雖然隸屬中央,但基本上都是各過各的。我們會發現出現了很多的稱謂,類似於西南王、西北王、雲南王等等。

魯迅先生有言: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這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月曉YB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宣佈脫離清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攜6歲的小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後頒發遜位詔書,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結束。正式建立了共和政體。自溥儀被迫退位後,局勢很是錯綜複雜,不光有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軍,還有掌握北洋軍的袁世凱,再加上西方列強,整個中國在當時亂成了一鍋粥。


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是他逼溥儀退位,自己當起了中國第一任總統,但當總統受的約束實在是太大,沒過多久他就想要復辟當皇帝,隨即受到了全國各地的討伐,舉國上下對其謾罵。 袁世凱在舉國的討伐聲中病逝,袁世凱去世之後,中國的情況就更加複雜了。原本的北洋軍四分五裂,像段祺瑞,馮國璋,段祺瑞,張作霖,閻錫山這些人都是北洋軍閥,袁世凱死後各立山頭,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直系,皖系,奉系相繼掌管政權。


一、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是民國軍閥中北洋軍閥派系之一,直係軍閥領袖大多身世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識,故稱為“直系”,袁世凱身後,北洋軍閥割裂出以直隸人馮國璋為領袖的一派。1917年7月,在粉碎張勳復辟後,直系馮國璋以副總統身份署理大總統職務,頂替黎元洪,皖系軍閥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兼陸軍部。 1919年12月馮國璋病逝,直系曹錕、吳佩孚興起,並於1920年7月聯合奉系軍閥發起直皖戰役,打敗皖系實力,與奉系一起操控北京政府。軍事實力已完全操控華北、華東及中原地區。


二、奉系軍閥

奉系軍閥是北洋軍閥首要派系之一。因領袖張作霖是奉天人,故稱奉系。奉天即現的遼寧省,省會瀋陽亦稱奉天。 1907年,沒落的清政府將東北地區改建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行省,稱“東三省”,徐世昌為總督,調北洋新軍一部分分駐各省。駐奉天省新軍為第二混成協,奉天省原有舊軍八路四十營。

原先的奉天軍務督理兼巡按使張作霖,被黎元洪大總統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坐穩奉系實權。1917年,因馮德麟參與張勳復辟,張作霖一舉奪取第二十八師兵權,統一奉省軍政。1918年,張作霖成功奪取秦皇島的日本軍械擴充奉軍,此軍械庫本為直系購買。奪取行動成功後,張作霖入關支持皖系“武力統一”,被任為東三省巡閱使。1918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利用日本勢力,迅速控制奉、吉、黑三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奉系首領。

三、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北洋軍閥派系之一。以其領袖段祺瑞為安徽人而得名。首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 袁世凱身後,皖系以北洋正統自居,操縱政局,聲勢顯赫。但好景不長,1920年7月直皖戰役,皖系落花流水,一蹶不振,雖然後來段祺瑞又曾出山擔任“執政”,不過是有職無權。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早昌盛,亦最早衰落。作為皖系的核心人物,徐樹錚的所作所為與皖系的興衰有著直接的極大的相關。



後來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 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與此同時,原先依附於北洋軍閥的各地軍閥也紛紛裂土稱雄,分別把持著或大或小的地方。這些不同派系的軍閥之間或者為了爭奪對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權,或者為了保持與擴大自己佔據的地盤,進行著連年不斷的紛爭,並不時引發戰爭。



奉系後稱東北軍,統治我國東北的奉系軍閥將領張學良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佈:東北從即日起恪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動旗號。此舉標誌著北伐的完畢、國民政府完結”形式一致“、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完畢。


昊濤說史


【一句話答案】北方強,南方亂,蒙古危,西藏詭,列強窺。

回答這個問題,時間應當限制在1912民國元年,最晚不能超過1913年4月的二次革命。

(1) 北方強。袁世凱手握北洋兵權當然很重要,但是黃興也有一大批民軍在手,而且陳其美等人天天嚷著要北伐。所以重點是財政。江南以張謇為首的士紳主張南北議和,反對北伐。所以北伐根本不是一個選項。袁世凱當上大總統是必然的。

(讓袁世凱得以在北京就職大總統的北京兵變)

(2) 南方亂。主要是各省掌權者是革命黨與立憲派、舊官僚混雜,革命黨裡,同盟會與光復會的矛盾也很大,像陳其美指使蔣介石刺殺陶成章就是典型例子。宋教仁努力想整合南方勢力,最終也是被刺告終。

(3) 蒙古危。蒙古活佛與王公聲稱獨立,重要理由就是他們當年與滿洲結盟,現在不願歸入中華民國。但蒙古獨立背後,是俄國侵吞滿蒙的野心。

(外蒙的獨立電文)

(4) 西藏詭。重點是達賴與清政府關係惡劣,在英國人唆使下發動叛亂。四川都督尹昌衡被北洋政府任命為西征軍總司令,督師西進,歷時一年有餘,歷盡艱辛,收復大部分地區。

(十三世達賴回藏)

(5) 列強窺。除了俄謀蒙古,英覷西藏,日窺滿洲外,列強組成的銀行團幾乎是強令中國政府向其借款,袁世凱也是利用善後大借款取得列強支持。

總而言之,溥儀退位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危機四伏,前途未卜。反而在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實現強人政治後,反而出現了一段平穩期——這段平穩期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遠東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日本也就在此時,成為了中國的最大威脅。


歡迎大家關注“楊早講史”,不一樣的歷史圖景


楊早講史


首先需要理清楚的就是,溥儀是被迫退位,這就需要有其他更大的外部勢力作為強力脅迫才能夠做到!所以在當時的中國,各方勢力開始風起雲湧。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開始宣佈脫離清朝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清政府開始獨木難支,逐漸變得難以為繼。

就這樣勉勉強強撐過了1912年之後,2月12日隆裕太后就帶著當時年僅六歲的小皇帝溥儀在養心殿舉行了最後一次的朝見,隨後頒發了遜位詔書。

這代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徹底的宣告結束,在之前的1911年10月13日,袁世凱被任命為剿滅武昌起義的總督時,就被勸說推翻清朝。

當時的袁世凱手裡握著最強的槍桿子,如果一旦推翻,那麼清朝也只能被掃滅,但袁世凱選擇了第三條路,也就是勸說清廷退位。

這時候的南方北方出現了兩大股勢力,北方以袁世凱為主,基本上就是袁世凱一家獨大,而南方則變成了一鍋粥。

當時的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的觀點就截然不同;在集權與分權;在向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學習上也有很大意見區別。

並且南方支持革命黨的各方勢力也是各懷鬼胎,南方也是一鍋粥,力量不能完全的保存統一,最終讓袁世凱當了大總統。

之後可能袁世凱也感覺當大總統的約束過大,最後也選擇了復辟當皇帝,引發了全國的討伐,最後袁世凱病逝。

在袁世凱去世之後,原本統一的北洋軍閥也四分五裂,最終段祺瑞,馮國璋,段祺瑞,張作霖,閻錫山也都開始自立山頭,中國開始也正式進入軍閥混戰時期。

直到後面的革命軍北伐,東北易幟,日本侵略中國,八年抗戰


三書青史


溥儀當上皇帝之後,國內風雲變幻: 外有革命黨、內有北洋軍、帝國主義環視四周、王公貴族離心離德。按照溥儀自己的話就是:“歷史上所出現過的不吉之兆,都集中在宣統朝一起來了。”

一個王朝的覆滅,往小了說,只是一個家族的破產;往大了說,卻是各方勢力抗衡的必然結果。所有登場的勢力之中,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他們會努力去尋找一個平衡點,在此之前則是喋喋不休、永無止境的爭鬥。


總的來說,在大清亡了的時候,紛繁複雜的國內形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平頭百姓、遺老遺少、各路軍閥、革命新軍、邊陲少民、外國勢力等等。

大清帝國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封建主義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所謂尾大不掉,正是如此。

從封建主義走向共和,並不是簡簡單單地把溥儀趕下臺就可以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人無數年,沒了皇帝,這個國家一時半會兒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往前走了。

偌大的中國,誰也沒有見過共和是什麼樣子;習慣了被壓迫的老百姓,依舊過著被壓迫的日子。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昨天和今天有什麼區別呢?昨天還跪皇上呢,今天怎麼就跪總統了?難不成共和就是皇上變總統?


溥儀退位之後,國內的各方勢力,究竟有怎樣的反應呢?

突然之間沒了皇帝,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整天圍著皇帝轉的“遺老遺少”了,也就是所謂的保皇派。溥儀的退位,對他們而言,無異於天塌了一般。過去他們是帝國最有權勢的人,如今卻變成了過街老鼠,心境的變化,使得他們不甘!

保皇派積極又走在各種勢力之間,如同跳樑小醜一般,攛掇他們復辟滿清統治。在他們看來,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終究還會回來的。1917年,保皇派的代表人物張勳,趁著北洋軍閥內部矛盾期間,率領5000辮子軍揮師北上,以調停為藉口跑到紫禁城“勤王”。

張勳復辟只是中國北方的一個縮影,即便名義上統治全國的北洋軍閥,其內部對於復辟的態度也是模稜兩可;甚至歷任大總統在上任之初,都會去紫禁城朝覲已經退位的宣統皇帝。

張勳復辟之前,也曾遊說過北洋軍閥的許多高層人物,幾乎都得到了默許。否則,一個小小的張勳,又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舉動。

(張勳曾多次邀請各路軍閥討論復辟的可行性,從南到北大家一致認為沒問題。結果張勳真的復辟了,大家都撒丫子不幹了,有的甚至公開反對張勳。)

復辟失敗之後,張勳成了全國通緝犯,北洋政府卻並沒有對他下令批捕,這是為什麼呢?按照張勳的話來說,他們這是投鼠忌器,若是逼急了,就把所有同夥全都給抖落出來,到時候北洋政府的這幫人,大部分都會成為眾矢之的。

鬧了這麼大的動靜,張勳只是被推到臺前的“傻小子”罷了,所有人都想試探一下國人對復辟的容忍度。這個國家到底是姓共和、還是姓帝制?對於北方的大總統都一樣,反倒是多了一個皇帝,還能有人替自己擋槍子兒。

當然了,共和也好、帝制也罷,江山總算又回到漢人手中了。南方的革命黨人只在乎漢地十八省,邊疆地區由於國外勢力的干預,卻被他們拋之不顧。正當這些地方紛紛鬧分裂的時候,大清皇帝一紙公文把他們全都幹趴下了。


“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在袁世凱草擬、溥儀頒佈的《清帝退位詔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溥儀儘管已經退位了,還在“關心”領土之完整。按理說,溥儀退位之後,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權利,五族想做什麼事情,也不是他說了算。為什麼《退位詔書》可以命令五族共同維護領土完整呢?

其實溥儀即便是退位之後,在民間還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的。甚至很多大人物,都以能夠得到皇帝的召見而感到榮幸。比如說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就曾因為和溥儀“暢聊”二十分鐘激動不已,事後,他在日記裡如是寫道:

“我不得不承認,我很為這次召見所感動。我當時竟能在我國最末一代皇帝—歷代偉大的君主的最後一位代表的面前,佔一席地。”

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尚且如此,更枉論那些個邊遠地區的藏、回、蒙、滿等族了。尤其是在蒙藏地區,對於大清皇帝的崇拜,簡直是發自肺腑啊!皇帝有詔書命令他們不許獨立,即便有個別分裂分子,也會遭到全國人民群起攻之。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在東北地區建立偽滿洲國,並脅迫溥儀出任偽滿洲國皇帝。除了溥儀乃是前朝皇帝、仍有復國之意;更重要的,便是溥儀對各民族的號召力。在日本人看來,只要捏穩了溥儀這張牌,蒙回藏等族也會歸順皇軍的,可見溥儀的影響力之強。

這個國家唯一對溥儀的退位感到興奮的勢力,恐怕就只有南方的革命黨了。為了推翻帝制,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斷地發動起義。在革命理唸的不斷影響之下,南方各省紛紛獨立、形成南方割據勢力,最終促使清王朝的滅亡。

可惜啊,他們終究也是一群各懷鬼胎之人,很快就被北洋軍閥利用,從而被輕易地竊取了革命果實。俗話說,有多大碗盛多少飯,僅憑僅憑一腔熱血,很難把溥儀給趕下臺,權利是和實力成正比的。 不過,只要溥儀下臺就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他們真的沒想好。


記者李滿


首先,這個問題時間階段沒有明確。我將其只視為1912年、1913年兩年的時期,且只限定於“政治、軍事勢力”。

其次,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後,應該是三個勢力系統,三大下又有許多小派系,總而言之一個字:亂!

(1)北洋軍閥及其附屬派系:代表北方傳統勢力

這一派系下有袁世凱自身的北洋軍閥、梁士詒的交通系、君主立憲派等多個不同派別組成,其中還有各地仍然擁護清政府的各省軍政人員。

1911年10月13日,袁世凱被任命為剿滅“武昌起義”的湖廣總督時,張一鏖、倪嗣沖就勸說他推翻清廷。袁世凱走了第三條路——用最小的代價取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終,勸說清廷退位,自己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交通系則一般在財政上藉助外國的力量使自己勢力擴大,在政治上和君主立憲派類似。

(2)南方革命黨及其相關派系:代表南方勢力

南方的思想更亂,例如“臨時約法”“政體”等向誰學習?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的觀點就截然不同;在集權與分權;在向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學習上也有很大區別。

同時,革命黨實際控制的軍隊並不多,各地支持革命派的人中,許多更傾向於如何保住自身的權力。“封建社會思想勢力”仍然龐大,由此造成,革命黨中的女黨員們對此非常氣憤,女黨員圍攻毆打宋教仁事件。所以,才有了“民國胭脂虎”(胭脂指代女子)的稱呼。

革命黨本身就很亂了,再加上南方支持革命黨的各大佬又各懷心腹事,南方其實亂成一鍋粥。反倒北方,那時候正是袁世凱一家獨大。

(3)中立派系:大部分人和地區其實屬於此派

中立派系就是那些邊疆地區省份,因為它們對清政府還有一定感情,所以,在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對待清帝遜位、如何團結滿蒙回維等少數民族利益上,較為傾向北方的意見,但又嚴守“中立”,提意見可以,吵架有限參與,打架你們打我不參加。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藏和新疆。例如新疆的楊增新思想就是——抓權、穩固勢力,你們中原愛咋鬧咋鬧。其對聯上聯曰:共和實草昧初開,羞稱五霸七雄,紛爭莫問中原事。


坐古談今


具體的勢力分佈情況,早有條友為您百度得一清二楚了,我就不介紹了!

我只能打個比方,跟晚唐後的五代十國一樣!事實上,跟東漢後、跟東晉後……又有什麼區別?

一個集權政權的崩塌,勢必導致割據勢力的此起彼伏。正所謂“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歷史規律!

就像一個玻璃瓶子摔碎了,到處會是玻璃碴子,片片碴子都有傷人的條件。直到廢物回收,重新熔爐!

歷史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希望這樣的回答對你思考歷史和生活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