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隆基奪得楊玉環後,為什麼李瑁無怨言?你覺得李隆基是如何套牢李瑁的?

sbshow


在李隆基奪得楊玉環後,為什麼李瑁無怨言?你覺得李隆基是如何套牢李瑁的?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李瑁更悲催,是被親生父親奪走愛妻,他怎麼可能沒有怨言,只不過李隆基與李瑁,先是君臣,才是父子,皇帝老子硬是奪妻,李瑁這個當兒臣的,除了認命什麼也做不了。

當然,李隆基也知道將兒媳婦佔為己有這件事並不光彩,可是楊玉環太美太溫柔,剎那之間只想與她一起到白頭,也就豁出去了,不過該走的面子工作還要做,也要適當的補償一下被綠了的李瑁。

其實他們父子之間的孽緣應該從一個女人算起,此女說的不是楊玉環,而是李瑁的生母,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武惠妃是女皇武則天一手養大的侄孫女,唐玄宗即位納入後宮,因為相貌姣好、善於逢迎,深得李隆基喜愛,鑑於當時朝廷對武家很牴觸,李隆基才打消了封她為後的想法,立為惠妃,但她在宮中的待遇等同皇后,李隆基愛屋及烏,對武惠妃所出的子女皆另眼相待,那時他與李瑁還是父子情深的。

武惠妃自幼受到武則天的薰陶,有野心有城府,想廢掉太子,扶持壽王李瑁為太子,遂設計構陷太子李瑛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謀反,李隆基信以為真,貶黜三王,不久後三子皆被害身亡。

這次風波過後,武惠妃還沒來得及扶持李瑁當太子,自己的心理防線就崩潰了,總覺得三王向她索命,最後被心魔逼死了,這時李隆基也醒過味來,覺得自己廢黜三子太草率了,只是佳人已逝,仍追封其為皇后,但其子女就要擔著母親殺人的罪責,夾著尾巴承受冷落,小心翼翼的做人了。

就在武惠妃去世後,李隆基極度空虛寂寞的時候,見到了兒媳婦楊玉環,起了佔為己有的歹心,接著就學李治迎娶武則天的模式玩起了偷天換日。

首先,李隆基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下令讓楊玉環出家做道姑,待在道觀;

五年後,李隆基為兒子李瑁又選了一位壽王妃,算是對兒子的補償,也是告誡他要識時務,此時的李瑁還擔心父親會因為母親的所作所為遷怒於自己,根本什麼都不敢做,乖乖的按照父親的吩咐娶了新王妃,可能心裡還盤算著老爹會因為奪了自己妻子,對自己有愧疚,能夠放自己一馬。

李瑁新婚不久,李隆基就將楊玉環從道觀接回了皇宮,封為貴妃,楊玉環成了唐玄宗後宮最尊貴的女人,也成了前夫的後媽,可恨的是李隆基和楊玉環兩人還總當著李瑁秀恩愛,李瑁心裡也應該會萬馬奔騰吧!

好在李瑁與新王妃感情不錯,後來還生了五個兒子,李瑁這也算一種因禍得福,要是一輩子守著楊玉環,沒準就要斷後了!


史論縱橫


說到楊玉環,想必大家肯定都多少有些印象。有的人想到的是杜甫的那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的人則是梅蘭芳的《貴妃醉酒》;還有的人想到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而不論是哪一種都充分顯示出這位貴妃的傳奇。但是我們都知道,楊玉環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是玄宗的妃子,事實上,楊玉環在十五歲時就被玄宗賜給了壽王——玄宗的兒子當妻子。那麼為什麼到後來玄宗愛上自己兒媳時,壽王會忍痛割愛呢?

其實壽王會願意看著自己的妻子成為長輩,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於他的母親,這是什麼回事呢?那就讓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壽王李瑁的母親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亦是唐玄宗的寵妃。有多寵呢?可以說,若非當時的朝廷不能接受又一個武氏的女人掌控後宮,武惠妃絕對會是玄宗的皇后。不過即便未能擁有大唐女主人的稱號,武惠妃的風頭也已經是一時無兩。玄宗為她廢后,她的兒女也因為母恩而備受重視。但是,從小被武則天撫養長大的武惠妃怎麼可能甘心於此?很快,她便找到了機會,通過佈局陷害,武氏成功將包括太子在內的三位皇子除去。對於武惠妃母子來說,這真是再進一步的大好時機,然而善惡終有報,害死了三王的武惠妃惶惶不可終日,時常覺得自己看到了他們的鬼魂,屢次請來巫師做法均不見成效,開元二十五年(737),武惠妃在恐懼中死去,享年38歲,諡號貞順皇后。玄宗內心備受打擊。

武惠妃死後,失去母妃庇護的壽王等皇子的處境一下變得艱難起來。玄宗雖是一下處死了自己三個兒子,但很快意識到一切不對勁,畢竟就連民間百姓也對此事頗有說詞,一代皇帝玄宗哪裡還會不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出於對武惠妃的愛,玄宗在最後也為她追封了皇后的諡號,但武惠妃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玄宗看到他們便會想到逝去的太子等人,根本不可能再重用壽王更不用說封其為太子了。此時的壽王只能是“夾著尾巴過日子”了。

同一時間,失去愛妃悲痛無比的玄宗見到了被後世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兒媳——楊玉環,楊玉環驚為天人的容顏一下子迷住了玄宗,讓他感覺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光芒,他發誓一定要得到楊玉環。

本來奪兒媳的行為有違倫理,得不到又心癢癢,這是就得益於“前人”太宗與武后的經驗,寵臣高力士獻出妙計,玄宗令楊玉環以戴孝之身入住道館,再以還俗的名義進行偷龍換鳳,這樣下來玄宗終於擁有了他的楊貴妃。

而平白被奪走妻子的壽王卻是敢怒不敢言。一來此時他自身的處境不允許他做出任何反抗,二來他的對手可是皇帝,他並沒有對抗之力。君權加父權,牢牢套住了李瑁。對此,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此詩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

不過說到底,壽王之所以將妻子拱手讓人還是因為這封建集權制度,皇帝權力至高無上的傳統束縛了所有人,捆綁著思想不讓反抗,也讓人無從反抗。


鄧海春


李瑁絕對是個悲劇人物,和心愛的女人快快樂樂生活了五年,忽然有一天變成了媽,放在誰身上也受不了。都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但李瑁只能忍著,咬碎了牙往肚子裡咽。要不你讓他怎麼辦?作為玄宗的第18個兒子,從小在伯父寧王李憲家生活,可以說沒什麼政治資本,特別是母親武惠妃死後,太子的位子就和他沒什麼關係拉。當然如果他腦子不好,也可以衝冠一怒為紅顏,提劍斬老爹。但這種方式的成功率為零,估計李瑁還沒到老爹的身邊就被剁成餃子餡啦。他一個無權無勢無人的壽王當時就只有兩條路啦。一個是自殺,一個就是忍著吧。自殺還沒有那個必要,為了個女人也不值得。歷史上對李瑁的記載並不多,我估計李瑁心裡想反正我年輕,把老爹靠死啦。能看見老爹死在自己前面就算勝利。這次李瑁贏啦,他不僅看到玄宗死在自己前面,而且玄宗晚年過得並不好,我想李瑁應該也解氣啦。


青竹小築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叱吒風雲,清武氏、平韋氏,斬太平,大破契丹、吐蕃,創造了“開元盛世”,將大唐推向巔峰,天下太平後,他迴歸了男人本色,玩出了花樣。

唐玄宗在長安各宮殿內擁有4萬佳麗,眾多佳麗李隆基無法做到雨露均霑,高力士想出了“擲骰子”、“蝶幸”、“螢幸”、“香幸”等多種方法。

蝶幸與晉武帝司馬炎羊車巡幸如出一轍。李隆基讓妃嬪在門前栽花,每天太監放一隻蝴蝶,蝴蝶落在哪位妃嬪門前花上,哪位妃嬪即在當夜侍寢。

高力士,人才呀!

唐玄宗寵妃武惠妃自幼在宮中長大,既有姑姑武則天的美貌,更有姑姑的心機,她和玄宗為避免李瑁重蹈前三個孩子早夭的覆轍,於是把他過繼給大哥李憲收養,李瑁在伯父伯母的精心養育之下,健康平安長大成人。

情竇初開的李瑁在姐姐的婚禮上,見到了風姿綽約的楊玉環,對她一見鍾情,自此日思夜想。公元735年,由皇帝老爹和恵妃老母做主,李瑁與楊玉環大婚,同為17歲的花樣年華,天生絕配。小兩口情郎妾意,兩情相悅,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武惠妃為兒子李瑁謀求太子之位,和女婿楊洄設計誣陷太子李瑛、光王劉琚和鄂王李瑤,三人被唐玄宗廢為庶人,並在不久後賜死,這一事件改寫了大唐的歷史。

公元736年,武惠妃溘然長逝,李瑁的太子位也隨風而去。

50多歲的玄宗皇帝痛失愛妻,整日無精打采、鬱鬱寡歡,面對後宮佳麗無數,味同嚼蠟,竟無一人能遂其意。

忽然間想起了當初在壽王李瑁婚禮上見到的楊玉環,想起了兒媳的體態豐豔、想起了兒媳的姿容姝麗。李隆基象打了雞血,立即命人將22歲豐腴貌美、儀態萬千的壽王妃楊玉環接進宮中,從此一頭扎進了溫柔之鄉,兩人過起了神仙眷侶版的生活,享受著帝國的一切榮華富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時李隆基就是天,李隆基就是地,天地間的人和一切都是李隆基的”,李瑁除了滴血和謝恩又能若何!

楊貴妃三個姐姐,個個是國色天香的尤物,姿色絕佳,性格開放,特別是被玄宗皇帝封分為虢國夫人的二姐,走起路來豐臀細腰,別有風韻,玄宗皇帝那能抵抗的住如此銷魂的女人,很快就繳械投降,與虢國夫人大興烏山雲雨。

另外兩個姐姐豈能甘居人後,有了富貴,那能缺了淫慾,所以在玄宗面前,搔首弄姿,投懷送抱,玄宗皇帝自然逐一笑納,楊貴妃雖然知曉卻也無可奈何,看來唐朝皇室偷腥也是一脈相承。

李瑁看著曾經與自己同床共寢,夜夜簫歌的老婆轉眼睡在了父親的身邊,看著這對昔日的公公和兒媳有說有笑、卿卿我我,一起吃荔枝,一起泡溫泉。更無語的是在皇家典禮之上,李瑁還要當著文武百官向楊玉環和李隆基行父母的叩拜大禮。

這李瑁的心碎一地呀!

天寶四年,玄宗為27歲的壽王再立名門貴女韋氏為妃。10天后李隆基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世間自此便有了“楊貴妃”。

756年,唐玄宗和楊貴妃困於馬嵬坡,李瑁目睹高力士勒死楊貴妃,目睹唐玄宗掩面大哭,悲慼說出“身為天子尚不能庇護一婦人邪”的慘狀!

楊貴妃的前任丈夫李瑁不知心中是何感想。

公元757年,壽王等隨玄宗從蜀地迴鑾長安,過著與世無爭的平淡日子,775年去世,終年57歲,追贈太傅。

如能選擇,李瑁來世會選擇出生帝王家嗎?


美麗青春您真痘


李隆基父佔子妻,要說兒子李瑁一點想法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可李瑁就是在不滿笑容也得掛臉上,因為李瑁還想著老爹把皇位傳給他呢。

在唐朝亂倫的事屢見不鮮,上樑不正下樑歪,從李世民霸佔兄弟媳婦,唐高宗勾引武則天,在到韋后淫亂後宮,總之吧唐朝確實太亂,所以李隆基霸佔兒媳也不奇怪。

當時主要是李瑁對皇位看的太重,如果李瑁抗爭一下,估計李隆基也不敢硬搶。


天宇的文史情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封建社會,為了加強皇權,皇帝就是天,皇帝就是地。按照清朝那些太監教三歲的溥儀的說法就是“天是我的,地是我的,天地間的人和所有東西都是我的”,既然一切都是皇帝的,皇帝說要,是不能抗拒的。

所謂最是無情帝王家,別看李瑁是唐玄宗的兒子,建成元吉還是李世民的兄弟呢,還不是說殺就殺?李顯的兒子、女兒議論了一下武則天的情人,武則天才一過問,李顯就嚇得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當時女兒還懷著身孕。

唐玄宗看上了楊玉環,李瑁是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不但給了,面子上還要感謝皇帝老子的眷顧與垂青,這是兒子和玉環的福分云云。因為不讓皇帝老子高興,到時候不光是要搞你老婆,還要搞你腦袋甚至兒女等等。

所謂形勢比人強啊,要怪就怪楊玉環太美了: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無顏色。這樣的女子誰看了不動心?只不過一般人如我輩,朋友的老婆都不會多看一眼,都會遵守倫理綱常,控制不倫慾望。但是唐朝原本就是一個慾望橫流,淫靡亂倫的朝代,加之玄宗也是一個色中餓鬼,喂不飽的貨色。這樣的人你能夠指望他講綱常倫理?

再者,要怪就怪李瑁得瑟了,明明知道自己老爹的德性,娶了美嬌娘就應該金屋藏嬌,偏要帶著她去招蜂引蝶,那還不是羊入虎口?

另外,再要怪就怪楊玉環太沒有操守了,水性楊花、隨波逐流。自己跟李瑁年歲相當,李瑁又是白馬王子,兩人原本也是郎情妾意、情深意切,但是一看到皇帝老子有權勢,就對之含情淺笑,讓他誤會自己有多英俊瀟灑,你已經心下暗許於他。唐玄宗一召見就立馬以身相許、輾轉承歡,上了公爹的床,轉眼就忘了郎。

如果楊玉環是一個有操守的女人,直接以死明志,難道唐玄宗還會逼你不成?


謝金澎


李瑁怎麼可能無怨恨?

只不過他不敢反抗而已,也因為他的母親武惠妃死了。

武惠妃當初得罪了很多人,武惠妃死後無數人想收拾李瑁這個武惠妃的大兒子,何況李瑁當時還在爭奪太子位置。譬如故意向李隆基推薦楊玉環的那位不知名人士,肯定就是武惠妃的死敵。顯然,李隆基佔有

楊玉環後就絕對不可能再立李瑁為繼承人。

至於李隆基是如何套牢李瑁?

是這樣的過程:

1、先讓李瑁在皇宮中專門讀孝經,然後派人啟發李瑁。

2、李瑁同意楊玉環出家為道姑,為李隆基的母親(竇德妃)竇太后祈福。

3、李隆基為李瑁重選王妃。

4、楊玉環還俗,迴歸楊家。

5、冊封楊玉環為妃。

自武惠妃死,至冊封楊玉環為妃,歷時八年,自法律與禮法上徹底斬斷與李瑁的關係。


四川達州


一、一\b一8““8\b一


阿飛81454189


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

皇上把自己的兒子殺掉的,在歷史上還少嗎?

皇上喜歡的東西,你敢去搶,那不是找死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雙手奉上,說不定皇帝心裡高興,還能賞你點什麼?

那個屬於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被迫行為。想法可以有,但是不要表達出來,表達出來就有殺身之禍。


躺著看驢


古代黃帝是一國之君,誰有反抗便可殺無赦。不用說奪個兒媳作妃子,更有兄弟殘殺,父子相戮的情況發生。何況當時武惠妃(壽王生母)去世,玄宗正覓新歡,宮中三千佳麗無一看中,偏看中了兒子壽王的妃子楊玉環,便採用進梨園,入道觀,納為妃的手段霸佔了楊玉環,還加上了曾祖父唐太宗時期就己被廢的"貴妃"頭銜,可見玄宗早已垂涎三尺,英雄難過美人關。不過事前玄宗亦為壽王兒子取了一位姓韋的王妃遮人耳目。在古代就是兒子對父皇老子的所作所為,也是絕對不敢亨聲的。最後卻是: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最後王子李亨接位,玄宗的結局也是悲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