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男人為何都不願當駙馬?

歷史提問高手


古代的駙馬是指皇上的乘龍快婿,也就是娶了皇上女兒的男人。

在古代,男人能娶到公主是無上的榮幸,估計也只有權臣的兒子或者王、侯的兒子及新科狀元有這個機會。

比如明朝朱元璋的女兒們嫁的都是開國元勳的兒子,徐達的三個兒子和李善長的兒子娶的朱皇帝家的女兒。清朝乾隆皇帝的小女兒嫁給了和珅兒子。



然而在唐朝男人都不喜歡當駙馬,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權臣家的兒子們為何不願當駙馬,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不想當駙馬,換言之,做駙馬也不是任何男人都能做的。皇上的女兒還愁嫁嗎?比如像我這樣的屌絲,假如穿越到了唐朝,我就願意當駙馬。

權臣們的兒子不願意當駙馬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公主不守婦德,不講貞操,指不定哪天送給自己一頂綠帽子。

眾所周知,唐朝是歷史上最開放的朝代。大家看電視劇也能明白,唐朝的公主穿著薄、漏、透,比現代女人都開放。(如圖)



事實也確如此,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生性放蕩,她母親的面首都要經過她選拔和“試水”,合格才推薦給母親。她在府內養了十幾個面首。你說這樣的公主誰敢娶?

又如唐中宗和韋皇后所生的女兒,號稱唐朝第一美人的安樂公主(李裹兒),也是一個淫蕩的公主,家中蓄養面首,而且她還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女人,最後被李隆基砍了。

最出格的應該是唐太宗的小女兒高陽公主。他的老公是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兩家也算門當戶對,房玄齡是大唐第一宰相。

但就是這樣也拴不住高陽公主淫蕩的心,他當著房遺愛的面和唐玄奘的秘書——辯機和尚搞破鞋。



有人說了,房遺愛支持公主搞婚外情,拜託,遇到這樣的女人,男人能有什麼辦法呢?

老婆出牆一次,就有無數次。沒有人能阻止。房遺愛是強顏歡笑討好公主罷了,試問有哪個男人願意自己的女人和別的男人打情罵俏呢?

另外男人娶了公主後,簡直就是找了一個小媽,到公主房間都要提前打報告,沒有公主的同意就不能進閨房。當同房時還要經過婢女丫鬟的通報,高興了同意,不高興了直接讓你滾。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駙馬家的親戚在公主面前矮三分,雖然嘴上不說,駙馬家人心中暗罵:“就這德行還當公主,充什麼高貴?”

最後一點,平常人家男人可納妾,駙馬你納妾試試,公主非告御狀不可,說不定皇上一不高興讓自己腦袋搬家了。



平常人家老婆死了,丈夫守制一年後就可以續娶,公主死了,駙馬要守制三年,三年後才能再娶老婆,趕上年齡大點的,直接等死吧。

娶公主並非一無是處,但是唐朝的公主個個不是省油的燈,你可以逐一盤點。

也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原因,武則天沒打好基礎,唐中宗的老婆韋皇后沒有母儀天下的風範,皇后是統領後宮之主,她不能為人母,為人妻做出榜樣,他們的女兒能好到哪裡呢?如此怎能引起門當戶對男人們的追求和愛慕呢?


秉燭讀春秋


古代公主的丈夫叫“駙馬”,一旦成為駙馬,就成為了皇帝的乘龍快婿,魚躍龍門,飛黃騰達。然而,唐朝竟然有數十位公主最後竟然出家修行,孤獨終老!那麼,為何古代公主的丈夫叫”駙馬“,還有為什麼唐朝的男子不願意當駙馬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鮮為人知的秘密。

駙馬,本來是一個官職,並非指古代公主的丈夫。這件事要從秦始皇說起,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防範刺客,在秦始皇每次出行的時候,他除了自己乘坐的車稱為正車外,還設有許多和正車形式完全一樣的副車,因此躲過了很多次刺殺。後來,其他的帝王認為這個方法很好,都予以仿效。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為了便於管理,設立了駙馬都尉一職,掌管皇帝出行的副車。

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國的何晏娶了皇帝的女兒,被授於了駙馬都尉一職,隨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司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授於了駙馬都尉一職。於是乎,約定俗成,從魏晉以後,公主的丈夫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就此“駙馬”成了古代公主丈夫的專屬名稱,並且一直沿襲下來。只是到了清朝的時候,將駙馬改稱為額駙。

在很多人看來,一旦成為駙馬,就直接屌絲逆襲成為皇親國戚,風光無限,應該搶破頭才對。然而,在唐朝男人卻對此不僅絲毫不為所動,而且還躲之唯恐不及!那麼,為什麼唐朝的男人們不願意娶唐朝公主們呢?

縱觀唐朝的歷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唐朝的公主們真的是公主病氾濫,駙馬們受不了呀!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女人的地位本就高,武則天都可以做皇帝,再加上公主金枝玉葉的尊貴地位,唐朝的公主們真的是公主病氾濫,鮮有賢妻良母,刁難任性。唐朝的男人娶一個公主,娶的根本不是老婆,而是一個姑奶奶,自己以及父母見到公主還要施禮,作為一個丈夫是多麼的憋屈呀!

二是唐朝的公主生活不檢點,唐朝的男人們不能忍呀!唐朝真的是一個開放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將自己的弟媳佔為己有,唐玄宗李隆基將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佔為己有,唐朝的男人們就是如此會玩。但是唐朝的女人們也毫不示弱,武則天有面首,而太平公主不僅自己有面首,而且還將其送給武則天,唐太宗的高陽公主還與辯機和尚私通。一些唐朝公主們放飛自我的行為,讓哪一個男人也受不了,為了避免家族蒙羞,因此唐朝的男人們對公主們避而遠之!

三是娶唐朝的公主不合算。在唐朝初年,唐朝國力強盛,一個男人娶一個唐朝的公主,犧牲尊嚴,還可以換到一個好的前程,可以忍!然而,在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唐朝的皇帝逐步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力,太監都可以廢立皇帝,唐朝公主的地位一落千丈,娶一個公主,還不如娶一個世家大族的女子。公主“不值錢”了,自己還要受到諸多的限制,失去原有的自由,不能納妾,誰還會去娶一個姑奶奶到自己家呢?


綜上所述,唐朝的男人們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不願意娶唐朝的公主!各位,如果是你,你願意娶唐朝的公主們嗎?


密探零零發


唐朝男人不願意當駙馬嗎?下面來說說。

公主的作用

說到公主的作用,有人想到的是和親,但和親的基本上就不是真公主。那麼真公主就能自由戀愛了嗎?顯然大多數都不可能,一般都是先成婚後戀愛。歷代都有用真公主拉進與大臣、貴族或者網羅一些青年人才的作用。李世民就經常這麼做,他的女兒很多都是嫁給了李世民需要和對方關係更進一步的人,當然有些還是婉拒了,不然尉遲敬德。



很多公主再嫁

唐朝的很多公主有再嫁的歷史,並不是從一而終。一般因丈夫早逝或者重罪,公主就會被再嫁出去。這個在現在看來的確可能讓某些人介意,但就當時的風氣而言,介意的人估計並不是多數。


有些公主會私通

在人們的印象中,唐朝在某個方面比較開放,不過有些人也的確開放。比如唐順宗的女兒襄陽公主,嫁人之後和薛樞、薛渾、李元本有著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而唐肅宗的女兒郜國公主不僅有過兩次婚姻,還和李萬、韋惲等人有著不正當男女關係。這種公主有尊嚴的男人都不會願意娶。


雖然當駙馬基本上就關閉了明面上納妾的通道,只要夫妻恩愛就不會太在乎這個,而且帶來的收穫會很大,所以很多人都還是想當駙馬,唐朝男人亦是如此。但是有些公主行為不檢點,的確是會讓人不願意娶,不過這也只是一部分而已。所以說唐朝男人都不願意做駙馬這種說法在片面的,不然唐朝就沒有駙馬了。


淡看天上月


當駙馬,是個技術活,個人的追求不同,因人而異。如果忍得了孤獨,受得了寂寞,當得起“宅男”,那駙馬絕對是一個上好的選擇,可保錦衣富食,尊貴榮華。

但是,從歷朝歷代的情況來看,還真不是人人都想當駙馬,不僅是唐朝男人不願當駙馬,很多朝代的男人對駙馬這個“美差”都提不起興趣。


首先來回顧一下一些朝代的公主概況:

西漢有18位公主,1位沒嫁;東漢有42位公主,16位沒嫁;兩晉時代有32位公主,12位沒嫁;宋代有87位公主,57位沒嫁;元代有47位公主,1位沒嫁;明代有82位公主,25位沒嫁;清代有100位公主,37位沒嫁。

從這份統計表,可以看出,很多朝代的公主並非“搶手貨”,正應了那句話“皇帝的女兒也愁嫁”。那為什麼古代很多男都不願當駙馬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娶來公主沒朋友

生為公主那可是金枝玉葉,身世絕對高貴,待遇更不用說。公主出嫁還會有隆厚的婚禮和鉅額嫁妝。娶了公主,瞬間就會變富翁。可是,皇家深幾許,皇帝最怕的就是有人覬覦權力,所以不管是皇子宗親或公主駙馬,通通在防範之列。

就說公主,從小就被限制在宮牆之內,出一次門都難。就算出嫁了有了自己的家,也不能叫府,只能叫宅。娶了公主的倒黴駙馬,也處處受到自由限制,事事要遵守皇家的規矩。比如:不能隨便見客,見的人要列出名單彙報。宋英宗的駙馬爺王詵是個畫家,跟當時文豪蘇軾有來往,被皇帝知道後,以違反附馬不能結交外臣為由被貶。

可見,當個駙馬不容易,娶來了公主,連結交朋友的自由都沒有。

駙馬沒實權

駙馬不僅沒什麼朋友,想當上高官都難,而且得不到重用。上面說的那個宋英宗的女婿王詵,官封左衛將軍,聽起來很響亮,實際上是個虛職。還有宋仁宗的駙馬李瑋最終官職是平海節度使、檢校太師,都屬於員外官,也就是編外人員。

不僅這樣,駙馬的後代也不好混。駙馬的子女們勉強只能混個榮譽官銜,想要嚐點權力的滋味,簡直比登天還難。

駙馬地位低

沒朋友,沒實權,倒插門女婿,這些對忍辱負重的駙馬們都算不了什麼。最令人恐怖的是,娶了地位高的女性,整天處於被欺壓的環境之中,打不得,罵不得,逃也逃不掉,尊嚴掉了一地,讓你連哭的勇氣都沒有。

封建社會歷史上,女性地位最高的時期,非唐朝莫屬。唐朝社會風氣之開放、女性社會地位之高,前所未有。

獨攬大權的武則天、殺夫攝政的韋皇后、豢養男寵的太平公主、霸氣“二婚”的安樂公主、勾結和尚的高陽公主......她們根本不會把駙馬放在眼裡,駙馬在唐朝只是附庸品,有了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誰還敢拍著胸脯去當大唐的駙馬。


遊史無終


要說皇帝的女兒,那可是金枝玉葉,如果娶了,那不僅是有嬌妻相伴,更是能光宗耀祖的事。所以基本歷朝歷代,人們對於“駙馬”這個位置,可都是趨之若鶩、垂涎三尺。但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唐朝,唐朝的男人對“駙馬”這個位置,那可真是避之唯恐不及。這主要是因為,唐朝的駙馬,沒幾個有好下場的。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說。

高陽公主的駙馬——房遺愛

房遺愛是唐代重臣房玄齡的次子,相貌英俊,孔武有力,但似乎是沒什麼真才實學,能成為駙馬靠的其實是自己老爹的功勞。他的妻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個女兒高陽公主,十分受寵,因此也養成了驕縱的個性。兩人婚後也恩愛了一段日子,但是好景不長。

高陽公主開始嫌棄房遺愛不學無術,只知道騎馬打獵、舞刀弄槍的,也不懂女兒家的心事。機緣巧合之下,高陽公主認識了一位名叫“辯機”的高僧,二人情投意合,立馬打的火熱。但辯機是出家人,講究“自苦”,但高陽公主嬌生慣養的受不了,就將自己的“金寶神枕”送給了辯機。一是二人在一起之時,高陽公主能睡的舒服一點;二是讓辯機睹物思人。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隻枕頭被小偷給順走了。而且小偷還被人給抓住了,官府的人順藤摸瓜的查下去,竟然發現了高陽公主與辯機的私情。李世民大怒,下令斬了辯機和尚,儘管高陽公主苦苦哀求,也沒能改變這結局。

至此,房遺愛腦袋上的這頂綠帽子才被摘了下去。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唐朝有一位駙馬還因為娶了公主而丟了命。

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

薛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孫,他的母親城陽公主是唐高宗李治的親妹妹,也是地位非常尊貴的一位世家子弟。他娶的是自己表姐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則天與李治的小女兒,十分受父母寵愛。二人郎才女貌,十分相配。

他們二人的婚禮也是十分的豪華,斥資甚巨。據記載,婚禮時照明的火把竟然將路邊的樹木都給烤焦了,為了讓豪華的婚車能夠順利通行,居然將婚禮舉行地萬年縣館的圍牆都給拆掉了。婚後二人似乎生活的挺美滿,但這場婚姻也給薛紹以及薛家帶來了不幸。

由於太平公主深受武則天的寵愛,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寶貝女兒是下嫁,是受了委屈的。她覺得薛紹的嫂子蕭氏和成氏出身低微,讓自己的女兒受了屈辱,就想逼薛家休妻另娶。後來有大臣以蕭氏是蘭陵蕭家的後代勸阻武則天,才讓她罷手。這個蘭陵蕭氏是一個非常著名的頂級家族,興起於西漢,在唐代也非常有勢力,直到五代十國時才逐漸走向衰落。而薛紹的嫂子作為蕭家的後代,在出身上,武則天也沒辦法挑剔些什麼。在這之後,薛紹這個駙馬爺也難逃毒手。

薛紹的哥哥薛顗參與了謀反,結果沒有成功,被鎮壓了。但其實這次的事件中薛紹並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太平公主的母親武則天覺得薛紹一家都是有罪之人,配不上自己的女兒。就下令將薛紹杖責一百,關進大牢,其實這也沒什麼,頂多吃點苦頭,遭點罪。但武則天的確是個狠人,她將自己的女婿薛紹直接餓死在了獄中。可見,唐朝的駙馬有風險啊,一不小心連自己的小命都給搭進去了。

唐朝男人不愛當駙馬的幾大原因

上門女婿不好當

駙馬這個稱呼看似風光無限,但說白了也就是皇帝家的上門女婿。你吃人家的飯,拿人家的俸祿,在地位上就輸了。而皇帝所生的公主,大多是嬌生慣養、囂張跋扈,自然不會將自己的夫家放在眼裡。據記載,李世民的女兒南平公主嫁人之後,非但沒有給公公婆婆行禮請安,反而讓自己的公婆對她行君臣之禮拜見她。這在古代,是完全違背家庭傳統的。但也只能是無可奈何,誰讓人家地位高呢?

唐朝公主大都很風流

可能是因為唐朝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再加上武則天稱帝,導致女性的地位升高。所以唐朝的公主大多都是風流成性,就比如說上文提到的太平公主,她後來不但自己養了很多個男寵,而且還將男寵孝敬給自己的母親武則天,這就比較讓人無法接受了。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是一個風流人物,她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但卻和武崇訓的堂兄弟武延秀湊在了一起,十分荒唐。所以唐朝的男人為了讓自己的頭上沒有綠帽子,也得努力離公主遠一點。


駙馬本身升官無望

唐代的“駙馬”不僅僅是一個稱呼,它也是一個官銜,而且品階還不低,屬於三品官。但這個官銜屬於編制外的那種,只是一個虛銜,沒什麼權利。而當了駙馬之後,基本也就止步於此了,沒什麼升遷的希望了。要是皇帝肯開金口為你升官也不是不行,但據記載,唐朝兩百多個駙馬,也沒幾個升過官的。而那時的人,滿腦子想的都是造福黎民百姓,順帶著能升官發財就更好了。而駙馬這個職位既沒有實權,不能造福百姓,還不能繼續升官,自然不受人們待見了。

唐朝的駙馬看似光鮮亮麗,實則風險很大。這也怪不得唐朝好像都沒有人願意當駙馬了。


史論縱橫


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是一個君王專治、皇權至上的時代。能當上駙馬與皇室連姻,成為皇親國戚,歷來都是達官貴人,王公將相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象著名戲劇“鍘美案”中死於包拯鍘刀下的陳世美,寧可拋妻滅子也要當駙馬。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有朝一日招駙馬,不僅衣食無憂,還可光宗耀祖。但這樣的好事對普通百姓來說好比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

但在歷史上被稱為一代盛世的唐朝,大多數人卻不願意娶公主為妻,都對駙馬這個位置避之唯恐不及。如宣宗時有一個叫王微的剛考中了進士,興奮之餘卻被告知“你已被推薦到皇上那裡,等面試合格後你就是駙馬爺了”。

王微聽說後卻百般推辭,還跑到丞相劉瑑那裡哭訴說:“我身體不好,年紀大了,怎配得上公主這樣的金枝玉葉?”苦苦哀求,讓丞相在皇上面前替他求情,不要讓他做駙馬。可以看出娶公主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多麼不情願的事。

不少人會說,這麼好的事為什麼要據絕?仔細分析並不奇怪。公主自幼生長在皇宮,從小便養成了蠻橫霸道,驕橫任性的脾氣。娶了公主後就要共同生活,兩人吃飯一張桌,睡覺一張床,天長日久,難免磕磕碰碰,不生氣時是夫妻,一旦鬧矛盾那就是公主。

做駙馬的平時只能事事遷就,忍氣吞聲,打不得,罵不得。你就是敢頂幾句嘴,惹她不高興了,回到孃家哭訴一番,弄不好你腦殼子都得搬家,說不定還會連累到自己的家人,真正的伴君如伴虎。誰願意把自己的前途和性命去壓到一個驕橫拔扈的公主身上呢?

再一個當駙馬你就要準備好給自己戴帽子。唐朝民風相當的開放,其開放的程度就連現代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社會上雖然有各種直播,這種會所那種按摩,可都只能在暗中進行,是要受官方打擊的。

而在唐代,從武則天當了女皇之後,女性地位空前提高,男尊女卑的現象大為改觀,就連武則天本人後宮也養有數名男龐。她的女兒太平公主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親自為武則天挑選男龐,並親身體驗後覺得滿意再把他推薦給武則天。

還有一個高陽公主,因對父皇給她挑選了一個無能丈夫特別的不滿意,於是經常出軌。有次在和辯機和尚幽會時還要帶著枕頭,並命駙馬給她守大門,以免別人打擾。即使這樣,駙馬一點脾氣也沒有,因為這發不得火,也離不得婚,只能忍著。你說這樣的駙馬誰願意當?另外還有象安樂公主,長陰公主等,私生活也是相當糜爛。

唐代奉行的是開放的婚姻制度,結婚自由,離婚隨意,女性不再被貞操觀念所影響和束縛,也不再重視貞節,離婚後還可再婚改嫁。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駙馬又很難滿足一個公主,在那樣開放的社會公主出軌也就不足為奇了。

正所謂上行下效,在當時的官僚貴族家中都普遍養有家妓。連唐代詩人白居易都寫過自己的風流韻事,“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連白居易這樣的文人雅士晚年都不惜重金買幾個如花似玉的姑娘養在家裡,說明當時人們對女性觀念的開放已以為常了。

唐朝之所以民風如此開放,主要是與李氏王朝身上有著少數民族鮮卑血統有關。所以在有關男女關係上,不如中原熟讀孔孟奉行儒家思想的世家大族那麼嚴格。因此唐代不論王公大臣或是普通百姓,都不願意去娶一個給自己戴帽子的公主。







書古論今談史官


駙馬說得好聽,四捨五入算是可以和皇親國戚沾上關係了。但是其實只是空有個虛名,連官職都是空有名頭,沒有實權。若是當其他朝代的駙馬還好,也算是為家族錦上添花。但是唐朝的駙馬就算了,沒當駙馬還有活路,當了駙馬連死路都找不到在哪兒。

唐朝民風開放,男女大防更是不如以往嚴謹,女子所著衣裳皆以輕便為主。公主的地位更是被人高看,以往的王朝公主都是籠絡邊疆和下臣的政治犧牲品,但是唐朝公主卻不是這樣,非但不是這樣,唐朝公主甚至可以干預朝政,入朝為官的更是比比皆是。其次對於駙馬最為致命的威脅便是,公主不守婦道。

如唐高祖的永嘉公主,雖然嫁給了竇奉節,但卻跟楊豫之私通;唐太宗的高陽公主,雖然嫁給了房遺愛,但卻跟辯機和尚私通;唐中宗的安樂公主,雖然嫁給了武崇訓,但又忘不了武延秀,甚至還曾經在上官婉兒面前跟武延秀風流快活,其行徑荒唐無比。

武則天登基之後,女子地位尤其高人一等。太平公主先後嫁給薛紹、武攸嗣,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受到武則天政治的影響,又因為武攸嗣的謹慎懦弱,開始大肆包養男寵。

所以歷代公主皆是如此平行,也難怪後續帝王想要為公主賜親之時,朝臣會想盡一切辦法託關係賄賂,幫忙推脫。

因為是帝王女兒的關係,公主的身份自小就要比常人高一等。就算駙馬拼命的往上爬,也達不到公主出身的高度。更何況,娶了公主,相當於就是斷了自己的仕途路。一輩子憑藉著公主的光輝度日。在男權社會,有哪一個男子受得了這種欺壓!

其次公主身份尊貴,自然是不能嫁入府中,而是需要另行建立公主府。公主駙馬圓房之時,更是一大難事。若是遇上性格嬌縱的公主,駙馬就完全成為了公主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玩物。公主開心了,可以過府一續,若是不開心見面之日就是遙遙無期。

但若是公主駙馬感情圓滿,也會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其一便是公主身邊的宮女,見面還需要賄賂。其二公主身邊的掌事嬤嬤,公主若是想見駙馬一面,這個嬤嬤就是非常棘手的人物。


而且公主乃是皇家之人,帝王肯定要比尋常人家高大。見了公主,就算是男方家的長輩也得磕頭行禮。幾乎是滿屋子的人圍著公主團團轉,這簡直就是在家裡供養了一尊佛。

古人有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公主駙馬感情不好,自然就影響到子嗣問題。可是對於駙馬而言,是不可以納小妾的。就算是感情不好,也得獨守空房,孩子只能由公主誕下。公主若是去世,尋常人家只需要守節一年,而駙馬則需要三年。

所以娶公主,無論從哪一方面都是極其不划算的一筆買賣。仕途受到限制,生活中也是處處低人一等,就連夫妻之道也是頗為艱辛。這樣的生活對於男權社會來講,就是將男性的臉面踩在地上碾壓,誰又會開開心心娶公主呢?


小鎮月明


【尋歡評斷】駙馬非駿馬,公主實頑主!

俗話有云: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好像有一干人等,甘願攀龍附鳳,以娶到公主為榮。其實,歷朝歷代,有志氣的讀書人對此都唯恐避之不及,尤以唐朝為甚!

說到駙馬,我們先看駙馬是什麼。

駙馬是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 。因駙馬都尉得名。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以後駙馬即用以稱帝婿。清代稱額駙。

列位看官,看明白了吧,理論上駙馬就是駕二手車的車把式。這麼說略顯調侃,其實駙馬都尉就是一個榮譽稱號,並無實權,說到底也就是皇帝給女婿上一個尊稱而已。而且一旦沾上了皇親國戚的名分,在帝王眼中就難以再重用了。即使有機會出將入相,也有連帶之嫌,讓素來注重風骨的士大夫何以自處!

唐朝的公主素來口碑不佳也是重要原因,除了開國戰死的平陽公主和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剩下有名的唐朝公主大都彪悍無匹,且聽尋歡一一道來。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是一位庶出的公主,但因為與太宗脾氣相投,又時常得見天顏承歡膝下,頗得太宗寵愛,這也導致了她驕縱的性格。高陽公主在貞觀十五年下嫁給了梁國公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高陽婚後與辯機和尚私通,太宗知道之後大怒,將辯機腰斬。到了永徽四年,高陽想要奪取房遺愛大哥繼承的爵位,便誣告房遺直(房遺愛大哥)調戲自己,唐高宗大怒,讓長孫無忌徹查此事,結果查出來高陽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高祖李淵第六子)謀反,於是唐高宗賜其自盡。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最後一名子女。太平一名,是她的道號,李治和武則天為了拒絕吐蕃的求親(點名求娶太平公主),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居住,接口出家避免和親。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紹因兄長參與謀反被牽連而餓死獄中,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性格懦弱,於是太平公主在二婚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還將自己中意的男寵(張昌宗)獻給母親武則天。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也多與她商議政事,武則天死後,太平公主由幕後走向臺前,並權傾朝野。後來,太平公主在與太子李隆基(唐玄宗)的鬥爭中失敗,被李隆基賜死。



京劇中著名的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有個公主兒媳,也鬧出了《打金枝》的風波:唐代宗將女兒昇平公主許配汾陽王郭子儀六子郭曖為妻。時值汾陽王花甲壽辰,子、婿紛紛前往拜壽,惟獨昇平公主不往,引起議論,郭曖怒而回宮,打了公主。公主哭訴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曖,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唐皇明事理、顧大局,並加封郭曖。皇后勸婿責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綜上,駙馬只是副馬,而公主卻大都是頑劣公主,誰還願意做這個“床上是夫妻,床下是君臣”的駙馬呢!


李尋歡111


俗話說:“皇帝女兒不愁嫁”,但這句話在唐朝的時候卻是不靈驗。公主婚姻大事,都愁壞了皇帝老爹,唐太宗甚至發出了:“就連普通人都寧願和士大夫和世家門閥結親,卻不和皇家結親,這是為什麼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百餘年,才有少量士大夫開始接納公主。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

唐時世家門閥的力量依舊龐大

唐朝的時候,世家門閥的力量依舊龐大,甚至能威脅到皇權。所以當初唐太宗想要通過結親的方式拉攏世家門閥,可是人家直接不睬他。但這還不是最尷尬的,更尷尬的是通過科舉考上來的士子,也都拒絕。到了唐朝晚期的時候,唐文宗還在感慨:“民間的婚姻,不崇尚官階而崇尚門閥,我老李家做了兩百多年的天子,還不如世家大族崔家和盧家”。

從東漢起,世家大族便開始崛起。當初18路諸侯討董卓,為什麼袁紹做了盟主?就是因為他家“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是一等的世家。到了東晉,“王與馬,共天下”,以王敦、王導為首的世家大族,可以和皇族司馬氏共同治理天下,足見權勢滔天。這種情況一直到了唐朝也沒有多大改變,直到唐末黃巢起義時,才改變了這種格局。世家看不起皇權,更引領了民間的風氣,自然是沒有人願意和皇家結親去當駙馬。

唐朝風氣開放,許多公主行為不檢點

唐朝整個社會風氣是比較開放包容的,這一點在唐朝公主身上體現地非常鮮明。她們當中的許多人即使嫁人之後,也非常玩得開。比如唐太宗的女兒合浦公主,嫁給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之後,還和辯機和尚私通,更著名的便是太平公主了。太平公主不僅自己玩得轉,還給自己母親武則天推薦面首,也是非常奇葩了。試想哪個人想要自己戴個帽子,而且是呼倫貝爾大草原那種顏色的。俗話說:“髒唐臭漢”,上至皇后,下至公主,宮闈秘事不可勝數。這也是許多人不願意娶公主的原因,沒有一個強大的心臟,真的是承受不住。

公主身份特殊,駙馬簡直就是“守活寡”

公主是金枝玉葉,身份自然是高貴異常。皇帝嫁女兒,自然不會小氣,總會賞賜府邸,而且公主也是有下屬官吏的。此外,皇帝還會賞賜大量的奴僕。府邸、官吏、奴僕都是聽命於公主,駙馬在其中的身份便可想而知了。而且娶了公主之後,想要納妾簡直就是痴心妄想了。即使晚上睡覺,也要通過公主屬官的同意。如果公主不高興,駙馬可能連公主的面都見不到,和“守活寡”沒啥區別。

當了駙馬之後,前程基本也就沒了

外戚干政,一直都是每個王朝非常防範的事情。很不幸的是,駙馬便是屬於外戚之列。不要以為當了駙馬之後,便可以飛黃騰達。真相是當了駙馬之後,那這個人的仕途基本也就玩了,剩下的時間基本上就是混吃等死了。所以在唐朝,一般公主的丈夫,都是那些沒有什麼才能,自覺仕途無望的。不然但凡有一點本事,誰肯甘心做駙馬!

綜上所述,唐朝之所以男人不願意當駙馬,和當時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的。世家大族依舊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話語權,皇室女子行為不檢點以及盛氣凌人,讓人望而卻步,再要搭上自己的前程,更是沒有人願意了。就像《打金枝》中駙馬郭曖唱得那樣:“要娶娶個民間女,皇家女兒要不得”,正是這種情況的寫實。而要知道,郭曖可是郭子儀的兒子,他都發出這樣的感慨,普通人家更是對公主避之不及了。


飛熊說歷史


成為駙馬,意味著自己成為皇帝的女婿。在當代,這個很多草根子弟希望有朝一日被白富美看上的時代裡,很多人認為,有個皇帝岳丈是天底下最幸運的事情。

但是在唐代,真正有機會成為駙馬的人,往往對於成為駙馬而恐懼不已,甚至千方百計尋找避免成為駙馬的方式和辦法。而之所以在唐朝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邊際效用角度

從邊際效應角度來說,成為唐朝皇帝的駙馬是一個很不合適的選擇。因為自古以來,婚姻都並非建立在愛情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因此不論是西方的王子和灰姑娘,還是中國的正德帝與李鳳姐,註定都是一種幻想。


在唐朝,能和皇帝聯姻的,大多有著十分顯赫的出身。成為皇帝的駙馬,對於其顯赫地位,並沒有太顯著的提高,反而,駙馬和公主之間,在具備夫妻關係的同時,也具備君臣關係。娶個公主回家,等於給自己在家也找個主子,徒增麻煩。

歷史原因

有機會成為皇帝駙馬的人,對於唐朝之前的掌故,也是有著一定的瞭解。

在東漢,駙馬是一個高危行業——比如陰麗華的外甥,娶了東漢皇帝的女兒,結果因為一次和公主發生衝突,而導致陰家被東漢皇帝滿門抄斬——類似的例子在東漢屢見不鮮。


這些血的教訓,唐朝的貴族公子哥哪裡會不知道?這就意味著,娶個公主回家,在對自己的地位不會有太顯著提升的同時,還會葬送自己的逍遙生活(比如花天酒地、納妾,就會被公主限制),甚至稍有不慎,還會把全家性命搭進去。

因此,根據歷史經驗教訓,結合機會成本因素,也迫使唐朝貴族不願意做皇帝的女婿——畢竟,風險太大了。

公主的開放性

此外,唐朝由於和北朝鮮卑貴族淵源頗深,加上唐朝時期,華夏民族有著空前的自信,因此對於外來文化,能夠很好地予以吸收。這就導致了唐朝社會的空前開放。在這樣環境的影響下,唐代上層社會的婦女,在封建時代,其開放程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比如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就公然包養小白臉,和辯機和尚鬼混;此外,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些公主,也都以喜歡包養小白臉著稱。

這就意味著,不論是高陽公主的駙馬,還是安樂公主的駙馬,頭上都要戴上綠帽子。尋常人家妻子出軌,丈夫還敢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公主包養小白臉,即便是人盡皆知甚至當著駙馬面進行調情,只怕駙馬也不敢表示不滿,只能默默忍耐。

而這就意味著,做駙馬,就意味著承擔喪失男人尊嚴的成本,這對出身顯赫的貴族子弟來說,更是不能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