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無題》,訴說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短短几句令人落淚

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了許多滿腹經綸的才子,他們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悟,也在詩歌的領域裡各有所長,比如嚮往田園生活而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還有詩風雄奇豪放寫下“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邊塞詩人王昌齡等等,詩歌領域廣泛,在繁多的種類裡,情詩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今天的這首詩歌,正是有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的《無題》其一

李商隱以無題詩,愛情詩聞名於世,其詩風,朦朧優美,像一個看不穿的謎一樣存在於讀者心頭,但是愛情不就是無法猜透的謎題嗎,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其中的甘苦。

李商隱的《無題》,訴說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短短几句令人落淚

因唐朝人崇尚道家思想,上到皇親貴族,下到文人雅士,無不一心向道,李商隱23歲那年曾經在玉陽山修習道術,聽聞公主在另一座峰中修行,年輕的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直想一睹公主風姿,但是卻意外結識了公主的貼身侍女,宋華陽。華陽正直青春年華,但身為公主的貼身侍女,不得不拋卻凡塵,隨公主一心修行,與李商隱相識讓情竇初開的她心動不已,年輕貌美的宋華陽也讓李商隱對她一見鍾情,二人便經常在私下偷偷約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但是愜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二人的私情隨著宋華陽的身孕而曝光,盛怒的公主將李商隱驅逐下山,宋華陽也被遣返回到深宮,兩人從此天各一方,不復相見,一段誠摯的感情就這樣消逝,也許最熾熱的愛往往會遇到最冰冷的結局吧!

被遣返下山的李商隱,對華陽餘情未斷,相思無處寄託,只能通過寫作來抒發心中真摯的感情,這首無題,正是因這段愛而不得的感情有感而發而作。

李商隱的《無題》,訴說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短短几句令人落淚

全詩如下: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全詩將詩人內心的內心的感受描寫的真實細膩,給讀者一種撲朔迷離的朦朧之感,將詩人的心理活動刻畫得入木三分,首聯的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通過對詩句的描寫,交代了時間和地點,詩人並沒有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故事,而是通過對環境的烘托,表達了這是一個美妙的時刻,是值得詩人在內心回味的時刻。

李商隱的《無題》,訴說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短短几句令人落淚

頸聯藉助身上無綵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的相思之苦,表現了詩人痛恨自己不能擁有五彩雙翅,不能飛到心愛之人身邊,與她相互依偎,但是雖然不能比翼雙飛,但是卻能心有靈犀,心意相通,詩人將深愛卻不能長相廝守的微妙感情刻畫得淋漓盡致,也讓這兩句詩成為後人,用來比喻戀人之間心心相惜的千古名句。

緊接著詩人筆鋒一轉,將自己身處宴會的情景描繪出來,大家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宴席上人們歡聲笑語,與此時作者寂寞的心靈形成鮮明的對比,宴席依然在進行,但是卻已經沒有了佳人的身影,熱鬧是別人的,而作者只能獨自寂寥。

最後一聯詩人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的鐘聲;策馬趕到蘭臺,自嘆像隨風飄轉的蓬草一樣身不由己,感嘆飄零的身世。

李商隱的《無題》,訴說一段愛而不得的感情,短短几句令人落淚

這段執著的感情只是南柯一夢,但是卻在二人心中留下了無限的思念與眷戀,曾經的回憶如潮水般翻湧,也許正是應了那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宋華陽的結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宮規森嚴的皇宮不會善待一個身份卑微犯下宮規的宮女,所以這個美麗女子的結局,我們也可猜想一二,李商隱雖然沒有被處死,卻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可據說李商隱晚年之時,依然長留京師,只為設法見宋華陽一面,但是這對有情人卻連最後一面也沒見到,那高高的城牆折斷了他所有的希望,也許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不能再一起的人,彼此相逢相愛,但是眼淚卻不能挽留那消逝的背影,只能將眼淚擦拭。細細回憶曾經的過往,但是在人生的故事中已經寫滿了孤獨。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