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年人對孫子輩要錢的問題?

吳帥澎


老年人如果不死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開口問孫子輩要錢的,除非老人有困難或者兒女不孝,沒有人接濟老人,老人才會向孫子開口要錢。

老人艱苦一生,不會奢侈浪費,更多的是為子女和孫子輩付出,沒有誰願意問孫子輩要錢。別人不說,名人趙忠祥去世,把自己的遺產全給了孫子繼承。

人們常說隔代親,老人給孫子輩還說得過去,開口問孫子要錢,確實是無奈之舉。

我侄女女婿就是贍養爺爺奶奶的。母親去世,父親續絃,但是扔下年幼的兒女,進了女方的家門。侄女婿和她妹妹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侄女婿成人之後,家裡的生活費用都是他管,爺爺奶奶有病也是他管。爺爺去世,奶奶和他生活到他結婚,依然帶著奶奶一起生活,養奶奶到百年。如果是這樣一個家庭,老人不問孫子輩要錢,問誰要,總不能去問鄰居要。

生活中也有很孝順的孫子,主動給爺爺奶奶零花錢的。

某地一對老夫妻,四個兒子,每個兒子每月給夫妻倆都有固定的零花錢。一個孫子,也每月給爺爺奶奶三百元零花錢。雖然看起來給的不多,但是孫子和孫媳婦能夠堅持。因為他的爸爸和三位叔叔每月每人給爺爺奶奶幾千元生活費,所以,他給三百,表示孝心。

這對老父親晚年很幸福,大兒子每月給三千,老二和老四每月給兩千,老三因為要還房貸,每月給一千,合起來就每月八千塊了,孫子的三百給不給都可以,但是孫子依然堅持給。

孫子給爺爺奶奶錢的理由是,爺爺奶奶從幾個月開始帶他到上學,雖然有四位長輩給爺爺奶奶零花錢,但是自己也應該感激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撫養,應該盡點孝心。

老人有困難,問孫子輩要錢也沒錯,只要孫子輩能拿出,就應該給老人。


牽住夕陽的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九十年代初,我的孫子尚在讀小學的時候,去同班同學家裡玩了一會兒就回家了。後來他的同學說,放在家裡桌子上的五十元錢不見了,只有我孫子來過。來問我孫子看到沒有?很顯然,他們是懷疑我孫子拿走了。讓我們真難說清楚。幸好他的奶奶說是她拿了,才免除了一場誤會。

事後,他奶奶跟我們說:她家是農村的,幸喜兒子研究生畢業來到珠海,可是她的兒子和兒媳花錢大手大腳,一百元當一元錢花。卻從來不給她一元錢,自己想買一點小東西都很難。聽到此言,我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我們相信,不是迫不得已,長輩絕對不會拿孫子的錢。



大千一塵


老年人儘管曾經象寶貝一樣疼過孫子,但是隻要有一點辦法,他都不會伸手給孫子要錢的。因為中間還隔著他兒子。如果給孫子要錢,他兒子面子上不好看。讓人覺得他兒子不孝順。當然,孫子自已願意給的是另一回事。

想一想兒子如果孝順,還用著老年人向孫子伸手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作為做兒子的來說,平常得多關心關心父母,畢竟父母養兒女一場不容易。'有兒方知又母恩',自已也有兒女,還能不知道做父母對子女的一片苦心。千萬不能讓父母老了去作難、去受罪。

再說自已對父母好,也給自己的兒女做個好榜樣,畢竟人這一輩子誰能不過老,都有老的那一天。


用戶8211659487820


老年人對孫輩疼愛,可以理解,但如果變成溺愛,有求必應,使其逐漸變為巨嬰,將來設有生存能力,就害他一輩子。另外,對孫輩好點兒,欺望他將來感自己的恩,絕大多數難指望。


領袖詩人盧偉宗


老年人對孫輩要錢,一般是不可能。如果有這種現象,可以肯定這老年人是曾經對孫輩付出很多,才有一“要”。

通常老年人是“老小老小”,與孫輩特別親暱。

再則老年人不向兒女要錢,而向孫輩要,一是兒女不在,或兒女不在一起居住。二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孫輩較兒女有成就有錢。三是有意考驗孫輩是否知道報恩與孝敬。



美博一笑A


如果老人要就給吧,我相信老人要錢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找兒女要卻找孫輩要,應該是兒女輩沒做到位啊,自己反省一下。不要以為老人吃飽穿暖就行了,身上有點錢會有安全感些。固定每月給點就更好了,畢竟老人沒有能力掙錢了可能也沒社會其他保障,不找親人要難道找鄰居要去?不管是誰都要贍養老人這是你們的義務,包括給老人一些錢。


青青河邊畫小草


因為人老了打工沒人要。所以手裡沒有錢。想買什麼東西沒錢。做為晚輩的看著老年人我們要多關心與幫助。自己節約點。適當給老年人一點經濟補助。讓老年人晚年過的幸福炔樂


六哥哥30


過年了給晚輩特別孫子一點押歲錢,是應該的。一代表長輩對晚輩的期望與祝福!二是表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只是現在有一些長輩或晚輩,對過年給押歲錢有點尷尬。給多了自己尷尬,給少了別人不樂意也尷尬。但是到底要多少才合適,又沒一個統一規定與標準。依我之見,給孩子押歲錢,是心意與美好祝福!只要給了無論多少都代表了濃濃的祝福!


華4402


老年人與孫子輩對錢,情牽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