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一個少年作了個奇夢,竟在五年後應驗。

宋朝時,一個少年作了個奇夢,竟在五年後應驗。

圖為明 周臣《春泉小隱圖卷》(局部)

宋朝時,一個少年作了個奇夢,竟在五年後應驗。這奇異的夢,不僅引發了一段改名軼事,還揭示了他前世的名字,於是留下“老子因何一念差,肯將簪紱換袈裟”的詩話奇聞。

宋朝官員李子約有六個兒子,長子彌性,次子彌倫、彌大三人參加鄉貢考試,都名落孫山。於是,李子約想為兒子改名,轉轉運氣。當時改名,要先向禮部申請。李子約先將四子彌遠改名為正路。

正路十六歲進入太學。一天,他夢見神明告訴他:“李秀才,你已科舉及第了。”說著拿出一片二寸多寬的紙,上面寫著“彌遜”二字。正路看後說:“我本名彌遠,現在叫正路,‘彌遜’不是我。”對方說:“那真的是你。”

正路和那人爭論許久,夢中醒來後,頓覺神明降下吉兆,心裡十分高興。但不敢告知嚴厲的父親,就將此夢告訴母親柳氏。柳氏則將神明入夢之事轉告夫君。子約就為正路改名為“彌遜”,取字似之。

幾年後,彌遜考完試回鄉。一天,報榜者先來告知:“彌遜在眾多考生中得了第一名。”李家人向他要榜單,只見他從懷裡取出一片紙,上面寫著“李彌遜”。

眾人沒見到官府榜單,心裡生疑。李彌遜卻平靜地說:“五年前,我曾作一夢,莫非指的就是今天之事?看這紙片的寬窄,字跡大小,都與夢中一模一樣。雖然夢裡沒有顯露姓氏,但這消息必定是真實的。”不久,果然傳來佳音,李彌遜考中第一名。

後來,李彌遜任臨川太守時,父親已去世。有一年,他於父忌日之際,前往疏山設齋供奉僧眾。期間,彌遜與長老行滿一起吃飯。

當時,行滿已經八十多歲了。吃完齋飯後,行滿仔細地看著彌遜,說:“您是遜老吧?”彌遜沒有回答,左右僧人都感到很驚訝。

不一會兒,行滿又說:“遜老是老僧的同門師兄。名字上下二字都與您相同。自從我聽說您出任太守後,心中一直存疑。今日觀察您的所言所行,音容笑貌,精神風采,幾乎與遜老無異。您是遜老後身,這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宋朝時,一個少年作了個奇夢,竟在五年後應驗。

行滿仔細地看著彌遜,說:“您是遜老吧?”示意圖。

李彌遜詢問,遜老何時圓寂?行滿說,“元祐戊辰年”。而這年,正是彌遜出生之年。彌遜感到十分驚訝,回到家後,就在小云堂作了一首詩,曰:

“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將簪紱換袈裟。同參尚有滿兄在,異世猶將遜老誇。

結習未忘能作舞,因緣那得見拈花?卻修淨業尋來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一個奇夢,提前透露了人間大戲的劇情,還引出改名趣聞,轉世奇聞。而這超前預言了現實的夢,又是誰將它轉動,進入彌遜的夢中呢?

事據《夷堅甲志》卷6,《夷堅丁志》卷12,《梅磵詩話》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