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血脂檢查,怎麼看報告?

手機用戶73971072386


血脂是血液檢查中一個常見的指標,常規體檢、住院治療,驗血項目裡都可以看的到,也是我們大家關注比較多的。


那怎麼讀懂一個血脂報告呢?希望通過我的解讀能夠讓你瞭解。

我們通常說的血脂,其實裡面主要包括這6個項目,上面這張就是血脂報告單,每個醫院的檢驗機器不一樣,會有所增減,每個項目的正常參考範圍也會有所偏差,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報告單判斷血脂是否正常。

  1. 甘油三酯:直接參與膽固醇的合成,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受生活習慣、飲食影響比較大,進食高脂肪、高糖、高熱量飲食後就回明顯增高,也就是說吃出來的,所以血脂檢查必須空腹12小時左右,以排除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有一種情況叫原發性高脂血症,與基因遺傳有關。

  2. 總膽固醇:受飲食、年齡、性別、遺傳、精神等多種因素影響,個體差異大,常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發病估計、療效觀察的參考。

  3. 高密度脂蛋白:它的增高有利於人體外周組織清除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被認為是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所以說高密度脂蛋白高了反而是好的。

  4. 低密度脂蛋白:它的作用與高密度脂蛋白相反,可造成大量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促使動脈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故為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因子。所以越低越好。

  5. 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稱為載脂蛋白:主要包括載脂蛋白A I和載脂蛋白B,前者存在於高密度脂蛋白中,後者存在低密度脂蛋白中。

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多樣化,運動量的減少,高血脂的人群越來越多,高血脂所帶來的諸多疾病,尤其是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危害極大,需要大家的足夠重視。通過“管住嘴”、“邁開腿”能有效預防及控制血脂的異常。


關注健康,關注香草小醫生,感謝點贊,歡迎交流!


香草小醫生


因為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加強,同時隨著體檢也越來越普及,血脂的化驗就變的越來越普及,可以說大家可能都測量過。那麼,拿到一份血脂報告,我們應該怎麼看呢?張大夫告訴你,可能涉及到以下幾項。

1、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脂譜中最受矚目的一項,可以說甘油三酯受到的飲食影響最大,一根不起眼的油條就可以讓你的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被稱之為“高甘油三酯血癥”,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藥物改善。

2、 總膽固醇

總膽固醇升高被稱之為“高膽固醇血癥”,如果被診斷高膽固醇血癥,一方面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可能需要求助於他汀類藥物。

3、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好血脂”,越高越好。它越高人體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方法可以確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4、 低密度脂蛋白

對於低密度脂蛋白來說,它是臭名昭著的“壞血脂”。它升高超過一定範圍就會讓人體產生心腦血管疾病。我們針對它有一些藥物可以用,比如說他汀類藥物、依折麥布等。

5、 載脂蛋白A

載脂蛋白A與高密度脂蛋白呈正比,可以說高密度脂蛋白高,它可能就會隨之升高。

6、 載脂蛋白B

對於載脂蛋白B,它可以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比關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它就可能升高。

7、 極低密度脂蛋白

極低密度脂蛋白越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越高,可以說它是僅次於低密度脂蛋白“壞血脂”。

以上是我對於血脂化驗單的簡單解釋,大家對號入座,看看能不能有所幫助。




張之瀛大夫


你好,血脂檢查是在體檢和疾病篩時,都是常規則檢查,好多患者看作血脂檢查報告,疑問重重!其實,若是瞭解血脂檢查報告的特點及相關意義,即怎麼看血脂報告,不必過分擔心的。
血脂檢查報告如圖
一般我們說的血脂檢查通常包括四項:
1,甘油三酯(T):如圖,2.03,箭頭朝上,表示升高,因其超過了正常範圍(0.2~1.71mmol/L),這個值最易受飲食的影響,若檢查前幾天沒有素食者,有可能升高。一般偏高問題不大,若明顯升高幾倍達10mmol/L(飲食、肝、小腸等疾病引起),就有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2,總膽固醇(TC):如圖,4.51,其在3.25~5.2mmol/L之間,為正常的。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如圖,2.37,其也在2~3.12mmol/L,為正常的。

以上3個血脂總稱為“壞膽固醇”,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其中以LDL-C最為重要。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如圖,0.88,箭頭朝下,表明低於正常值1.1~1.55mmol/L。而HDL-C則被認為是“好膽固醇”,即對身體好的,是冠心病的保護因素,所以降低後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大。

若是前三個的結果偏高偏低大家不要擔心,可能是飲食等因素影響,沒有大的疾病。若是大大超過正常值,醫生會幫助找原因。

另外,若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吸菸、早發缺血性心血管家族史、高齡等,各個血脂的值的意義不一樣,要求降到某個值的標準又不一樣,是否需要吃調血脂藥物,這些複雜的事情交給專業醫生處理。
作為患者,切記以下兩點:

1,血脂異常是通過實驗室檢查而發現、診斷及分型的。測定空腹(禁食12~14小時)血漿或血清TC、TG、LDL-C、HDL-C。抽血前的最後一餐應忌食高脂食物和禁酒(否則檢查不準確的)。

2,血脂高低,正常,不要自行亂吃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副作用。若有異常,一般應注意生活調整,1個月後複查,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血脂。
最後,有的血脂報告還包括其他的一些脂蛋白,其作用不如這4個應用廣泛,醫生會根據具體問題分析。

餘千蘭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高脂血症在當今社會非常多見,經常在體檢報告中發現血脂出現了異常。但是血脂報告比較複雜,有好幾項指標,很多人看不懂。福爸今天教大家怎麼看體檢報告。

血脂包括血液當中的多種脂類物質,膽固醇、甘油三酯、固醇、類固醇、磷脂等。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不是遊離的,而是和載脂蛋白結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脂蛋白根據密度不同分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

我們體檢化驗的血脂至少包含了4項指標: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這4項指標其實就是兩類,甘油三酯是一類,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是另一類,屬於膽固醇。

這4項指標各有各的臨床意義,並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最常見的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癥,其次是高膽固醇血癥,還有兩者都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 甘油三酯升高與飲食有直接關係,低脂低糖飲食加上運動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
  • 總膽固醇升高往往合併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與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關。短期內與食物當中的膽固醇沒有明顯關係。
  • 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膽固醇”,我們希望這項指標高一點。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形成蹺蹺板關係。

當然,我這裡講的內容是關於血脂的基本知識。一旦發現高脂血症,就意味著身體代謝已經出現了問題,很有可能患上了代謝綜合徵,回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所以需要去醫院諮詢醫生或者營養師,按照正規方式進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調整,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

我是福爸,執業醫生,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 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營養健康資訊。


福爸聊營養


當我們拿到一張血脂化驗報告,如果沒有箭頭大家是不是非常慶幸,血脂正常(如下圖),沒有問題,可以放鬆飲食了。事實是這樣的嗎?回答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談一談如何看懂血脂報告。

血脂報告主要看什麼?

拿到一張血脂報告單,我們主要看上圖紅框裡面的四個檢查項目,即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其它膽固醇加起來的總和,故不會出現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總膽固醇的現象。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認為是好的膽固醇,也就是說高於正常點是好事(但也不能太高),低於正常認為不好,低於正常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有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認為是最壞的膽固醇,升高是壞事,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元兇,所以必須降低到一定標準。甘油三酯升高同樣不是好事,其升高不僅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關,如果太高還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正常值怎麼看?

對於化驗單上的參考範圍:

首先,主要是給醫生參考的;

其次,每個醫療機構或體檢中心,由於所用試劑或檢驗方法不同,參考範圍可能不同;

第三,總體來說,對於無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一般血脂正常值控制標準是:

總膽固醇小於5.2 mmol/L,

甘油三酯小於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小於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低於1.0 mmol/L。

但對於存在心臟病或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不能以化驗單上的正常值來要求,我國指南建議根據危險因素評估危險等級,根據危險等級的不同,控制標準不同,主要控制指標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參考。

對於低危和中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無危險因素人群一樣小於3.4 mmol/L,

高危小於2.6 mmol/L,

極高危小於1.8 mmol/L,具體達標值,請見下表。

表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總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哪些因素屬於低危、中危、高危和極高危呢?

對於危險因素的分層要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判斷,但以下兩類人群可以直接判斷為極高危和高危。

1. 極高危:已診斷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如已診斷為心絞痛,發生過心肌梗死,冠狀動脈按了支架或做過搭橋手術的患者;發生過缺血性腦卒中、腦缺血發作等

2. 高危:符合如下條件之一者:

(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4.9mmol/L或甘油三酯≥ 7.2 mmol/L。

(2)年齡在40 歲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8 mmol/L ~ 4.9mmol/L之間。

至於其它屬於高危、中危還是低危的情況要諮詢醫生,有時醫生也會直接告訴患者其血脂應該控制在什麼水平為好。

對於血脂報告怎麼看?您學會了嗎?


看病找醫生,吃藥問藥師,“問藥師”是由知名藥師冀連梅老師聯合海內外精英藥師組建的藥師團隊,致力於為公眾提供循證實用的用藥諮詢服務和科普宣傳。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

如果您有具體的用藥問題,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問藥師”上向專業藥師一對一在線諮詢。

(由“問藥師”團隊任耘藥師供稿)


問藥師


大家都知道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人類二十歲左右,就能觀察到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吸菸人群,肥胖,油膩飲食和部分遺傳家族中這種動脈粥樣硬化現象更加嚴重,血管堵的也更早。所以醫院檢查心腦血管疾病必查項目就是血脂檢查。

血脂的正常值現在的化驗單上都有的,不要這麼去記,關鍵是搞清楚他們的意義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醫院血脂化驗單中指標包括脂質、載脂蛋白、脂蛋白三大類。 脂質主要指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它們不溶於水,需要和載脂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C),才能在血中運輸。 血脂化驗單上我們談論的指標主要是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被國際公認是“壞膽固醇”。它可以滲透到血管壁裡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嚴重者可以引起血管狹窄甚至堵塞,造成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所以這是目前最受重視的血脂指標。但實際上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人體必需的成分,對維持人體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只要在適當的水平就可以了。


高密度脂蛋白常被稱為“長壽膽固醇”,他在血管中擔任“清道夫”的角色。“當我們血管壁上有血脂、斑塊的時候,高密度脂蛋白把這些東西轉運到肝臟裡面進行代謝,最終排出體外,有效地防止了膽固醇在肝外組織沉積。

甘油三酯,它升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還和肥胖、脂肪肝、代謝綜合徵、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相關,但是它的危害性不像低密度脂蛋白那樣被國際公認,但是高甘油三酯比高膽固醇的危害更加大,更加容易產生心腦缺血性改變。

目前認為,針對不同危險人群,血脂目標值是不同的, 如果患有冠心病、腦梗或者嚴重的外周血管動脈粥硬化,那麼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好控制到1.8mmol/L以下;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腎病,一般要求低密度脂蛋白低於2.6mmol/L。 所以在看血脂化驗單的時候,不要只看有沒有箭頭,要知道對於不同的人群,還有正常值的正常值。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情況,就是血脂檢查的干擾因素有很多,有幾種因素可能會影響到血脂測量的準確性。 1.測血脂前一定要嚴格空腹,做到禁食8小時。檢查前早晨喝水,喝清粥,都會影響測量結果,2.測血脂之前的48小時甚至前3天之內,都要儘量避免高脂食物。3.抽血前三天儘量避免飲酒,飲酒對甘油三酯影響非常大; 4.合併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脂肪肝等)以及一些正在服用的藥物都可能會影響血脂檢測結果。

所以判斷血脂高低都要定期複查,檢查前避免干擾因素。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從事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神經介入戴醫生


血脂報告怎麼看?


不少人平時沒有什麼不舒服,一到醫院檢查,醫生卻告訴說血脂高。但患者自己拿著檢查報告卻看不明白怎麼回事。

來!拿出化驗單,跟著腎上線一起來學習怎麼看血脂檢查報告單吧。

我們只要看懂下圖紅框內的這四項就可以了: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只要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這三項任何一項,有往上的箭頭都可以叫血脂高,但高密度脂蛋白除外,高密度脂蛋白是我們說得好蛋白,高點好(可以這樣記,低密度低得好,高密度高得好)。

我們的血管內部有一層光滑的膜,這樣血液可以暢通無阻的流淌,當我們的血脂太多,堆積在一起,堵在我們的血管內部,引起血管狹窄,各種麻煩就開始找上門了。

因此,一旦檢查發現血脂高,醫生就會讓你控制飲食,積極鍛鍊來降低血脂。如果很懶這些不執行好,或者血脂一直高,本身還合併冠心病等心血管危險因素,那很可能醫生就要用藥物降脂了。在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的治療中,降脂藥的應用非常廣泛。

但臨床上服用降脂藥出現肌肉痛,肌酶升高,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還是挺常見的,因此,平時養護就非常重要了,任何問題都是嚴重時干預不但代價大效果還不一定好。

如何預防管理好血脂:

1)建議高甘油三酯患者,減少每日脂肪的攝入量;每日烹飪油用量應<30ml,脂肪攝入優先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魚油、植物油等。

2)建議堅持每週運動5-7天,以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為宜。

3)堅持定期做血脂檢查;

4)服用降脂類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常用的有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具體用藥需要諮詢專業醫生。


腎上線


常常有人化驗血脂化驗錯了,要麼化驗血脂的指標不夠,要麼化驗成血流變,這都是不合適的。

血脂化驗,目前建議最實用最有效的化驗是血脂四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這幾項。



高血脂會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狹窄,引起心肌梗死,腦梗死。

血脂不正常的時候,我們常常沒有任何感覺,但長期的血脂異常,一旦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是不可逆轉的,將面對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支架、搭橋等等,甚至殘疾、死亡。

所以我科普要重視三高,重視血脂,血脂只能靠抽血化驗來檢查。抽血一定要化驗血脂四項,有部分醫生其實也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引起大家重視。因為這四項血脂代表的意義不一樣,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這些血脂高一點是好事,能清除血管垃圾,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壞血脂,這三項血脂低一點高,因為這三項血脂升高會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疾病高發。

當我們拿到一項血脂化驗單,如果您沒有糖尿病或心腦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那麼看化驗單很簡單,因為現在化驗單都有參考值,而且如果高於或低於參考值,化驗單會標一個箭頭。

如果沒有箭頭,那就說明血脂正常,我們無需記憶這些具體參考值。

如果有箭頭,箭頭朝上↑,那就說明高出正常值,如果是壞血脂↑,那就說明高血脂。這時候要重視。如果好血脂↑,那就沒事;如果箭頭朝下↓,那就說明低於正常值,壞血脂比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出現這個箭頭一般是好事情,因為壞血脂低一點好;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那就說明不好,因為好血脂低了。

目前常用的血脂參考值:

總膽固醇TC:範圍<5.17,邊緣升高5.17~6.21,升高 ≥6.21。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範圍<3.36),邊緣升高3.36~4.14,升高≥4.14。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1.0。

甘油三脂TG:範圍<1.69),邊緣升高1.69~2.26),升高≥2.26。

當然這個指標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對於有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不能只看參考值,這裡主要說的是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4mmol/L, 高危人目標是<2.6mmol/L, 極高危人目標是<1.8mmol/L; 對於有高危因素的人,或有明確糖尿病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需要參考高危標準或極高危標準。

因為血脂升高分不同項目,有時候升高了並不一定吃藥,有時候吃的藥也不同,所以我就不說用藥問題,一旦發現異常,找專科醫生查看,決定是否用藥。



但不管是哪一項血脂異常,我們都必須健康生活,尤其飲食對血脂影響比較大,所以要預防血脂異常,和控制血脂異常從健康飲食做起。

高油飲食是引起血脂異常的重要原因,這個油不但包括動物油,也包括植物油,還包括肥肉、動物內臟、紅肉等等。同時甜食、油炸食品、油酥食品、細糧等等都會引起血脂異常。所以這些食物一定要控制總量,一定少吃。同時魚類、蔬菜水果粗糧雜糧有利於控制血脂,當然不是直接降血脂,而且不會引起血脂異常。

有很多人一直問吃什麼健康,其實應該換句話說,吃什麼不健康,除了不健康的都是健康的。

還可以理解成,只有健康的比例,沒有絕對健康的具體食物,所以飲食品質越多越好,但要注重低鹽低糖低油,要加重粗糧雜糧蔬菜水果比例。


心血管王醫生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三高”,高血脂是“三高”之一備受關注。

可在去醫院檢查血脂之前要注意哪些,才能保證檢查的準確性呢?

血脂和飲食有很大關係,因此,檢查前需要儘量空腹12小時,也就是晚8點以後就不要吃東西了,可以少量飲水。檢查前三天左右也不要進高脂肪食物。

吸菸,飲酒,濃茶,咖啡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檢查前數日儘量避免。

檢查後,如何看結果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有無向上或向下的箭頭,向上的箭頭表示這項指標高了,向下的箭頭表示這項指標低了。

第二個辦法,對照該項指標後面的正常值範圍,看自己的檢查數值。如在範圍內,就是正常的,如小於正常值範圍的最小值就是低了,如大於正常值範圍的最大值就是高了。

第三個辦法,問醫生,這是最靠譜的,還可以得到專業指導。因為每個患者的血脂目標值是不同的,有的人血脂水平在正常值範圍就可以了,有的人血脂水平需要降得更低,比如低密度脂蛋白<2.6或1.8。有的人血脂輕度升高可以不吃藥,有的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降脂藥。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該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群脂肪肝、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血脂檢查可以對發生這些疾病的危險性做一個預判。今天就教大家快速學會看血脂檢查。

血脂檢查最重要的4個指標要會看。分別是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總膽固醇(TC):2.85~5.69mmol/L(110~220mg/dl)。是指血液中脂蛋白含膽固醇的總和,包括遊離膽固醇和非遊離膽固醇。膽固醇的升高時和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關係的。升高常見疾病有高血壓、膽管梗阻、糖尿病、腎病綜合徵,降低常見疾病有甲減、感染、貧血。

甘油三脂(TG):0.56~1.70mmol/L。及人體內的脂肪。升高常見疾病有冠心病、肥胖症、甲減、糖尿病、腎病綜合徵。減低常見疾病有甲亢、肝功能嚴重障礙、慢阻肺。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3~2.07mmoL/L。血管內的“清道夫”,好的脂蛋白。記住一個口訣:高高低低。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要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要越低越好。增高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4.4mmol/L。壞的脂蛋白,增高預示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