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一抹淡然209139916


這句話非常的正確,但不是絕對的正確!為什麼?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在變化當中。

無限重複能改變動物的天性,更能改變我們人類的思想和認知!為什麼?因為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無法分別的,只有心靈才能辨別真善美,假醜惡。


喜雙談股市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父母有套拆遷房,拆遷後補償了30多萬,後經父母同意,就把這30多萬元拿來四弟兄分了,大哥想二弟的經濟相對可能要差些,(這是我當時的認為)就把自已分的那8萬元拿出了3萬送給二弟,自己只要了5萬,可事隔不欠,二弟反而把我當仇人相待,我不知為何,我又沒指望你報達我什麼,錢本來就是我送你的,而且我本身也不算富有之人,你二弟為何要恩將仇報呢?我實不能理解。


手機用戶14894899947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看在什麼年代,首先在我看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年代過去了。現實的是恩將仇報的日子到來了。我親身體驗過的事。我在小的時候有個很好的發小那時才幾歲我們是鄰居關係一直很好,在18歲時他不讀書了選擇做生意虧了幾十萬。回到家鄉沒有地方落腳。就連他爸媽也不讓他進家門。於是就找到我,我看他這樣落魄當天一起去吃飯喝酒。給他開了招待所當時的價格是30元一天。我問他需要住多久他說大概一個月,因為他需要找工作這些。我就在招待所交了一個月的錢。當時900元數目也不算小我很有壓力,但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朋友不可能不管他,當天給他開了房就叫他喝了酒早點休息。離開了招待所我也回家睡覺了。第二天早上我就帶著早餐去了招待所。叫他起來一起吃了早餐。他便說要去找工作,我知道他可能身上沒錢我就拿了100給他,出去找工作也需要公交車錢吧,他沒有推遲就接過錢,大口大口吃了早餐,我們一起下樓各自去做事了。到了晚上該吃飯的時候我去找他吃飯他說他已經吃了。我一進去他拉著我的手一下跪了下去說,哥我要是發展起來一定不會忘記你的。我有了就是你有了。我當時就叫他起來兄弟之間跪什麼。有你這句話我就感覺幫助你就值得。再最後的日子我每頓飯都找他一起吃,一直維持了26天。他給我說哥我去外地大城市闖闖,我沒有阻止他的想法於是我去朋友那裡在給他借了一千塊錢做路費,就這樣第二天他坐上了去廣州的火車。後面一直都沒有聯繫了,時間過去了4年,有一天開著力帆小轎車的朋友來找我我看見是久別的朋友很高興,當天我們中午吃飯喝酒晚上也吃飯喝酒,問了他這4年怎麼過的為什麼沒有一點消息,他給我從去廣州打工一年就回重慶了,為什麼回重慶都不聯繫我呢,我們家離重慶只有100公里,在重慶他找了個女朋友一起在菜生意做了兩年,第三年遇上了他一生的貴人,老婆的堂哥是保利集團的項目經理,於是攀上了關係做工程採購。已經做了一年了大概可能賺了200萬左右。回來就給我一起吃中午晚飯,第二天早上就告別匆匆離去。又到了過年的時候他叫我去給他開車回老家,路不是很好走我熟悉叫我去開,我一看開的是路虎我蒙了。回到他家說他在做保利的工程了。還是在重慶有了幾套房子還有別墅,過年了去重慶他那裡玩。過年十幾天在他家天天茅臺醉。年後我便去了重慶他給我說的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哥你以前給我開招待所,我現在給你開賓館100一晚上的。在那裡吃了一個月現在你可以在我這裡隨便吃多久。你給我100我給500你。我說兄弟我沒有看不起你啊。也沒有想途你回報我什麼啊。你有了就是你有了,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好像是我以前看不起你的語氣。現在你可能上億了吧,怎麼還去計較那些,過了就過了。我知道現在找你做工程的人特別多,我雖然也是在做工程但是我不會要你的工程做。分得很清楚,頭腦沒有亂。勝利沒有衝昏頭腦。他離開了賓館。我也離開了我也呆不住了,回到了家鄉,後面他白眼狼的稱呼響應了很多地方,我們就這樣失去聯繫,現在聽朋友說他已經腦癱了,我一直不相信,去看過他的確腦癱了,所有的資產都被小老婆變賣了。在老家自己的父母照顧他。說明了人不要忘本。


咋咋菜鳥


我們古人是不打誑語的,這是千真萬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老家是這麼說的:“能管一頓飽,不管那常常飢”。這句話是在我二十多歲時我媽說給我的,當時一個遠嫁外地的本家姑姑帶著女兒回孃家,她孃家只剩一個不爭氣的弟弟——老實到傻且懶,有一段時間,我大哥可憐他一個大男人整天燒火燎灶的不容易,就時不時的喊他吃飯,初時很高興,後來因為我哥勸他老實種地幹活之類的話,就不高興了,飯也不去吃了,依舊懶。他姐不放心這不爭氣的弟弟,回來看他。快到吃飯的時候了,我媽對我說:“去叫你鳳榮姑娘兒倆吃飯罷!”然後給我說了上邊的話,並解釋了其中的道理。


小夜燈2019


"升米恩,鬥米仇"基本上是正確的,當然可能也有例外。

這是一個民間故事,有一年大災,一個人快餓死了,鄰居給了他們一碗米,救了他們的性命,這個人感恩戴德。第二年春天,他去鄰居家感謝,鄰居說,我在給你一斗糧食做種子吧。回家後,他弟弟說,他們家有那麼多糧食,給了一斗,是夠吃的,還是夠做種子的?從此就恨上了這個鄰居,話傳出去,兩家成了仇人。。

從思想和人性上分析,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1、助長了依賴思想。

在救命的時候顧不得挑三揀四,但是救濟的次數多了,就產生了依賴思想,認為你給我,我就解決問題了,何必再去努力。象文中的農民,鄰居給他的是種子,他一家的吃用,是應該他們去幹活解決的。

2把別人的情分認成了本分。

別人給你的幫助是情分,我看一個網友說的每天載同事上下班,偶然有一次有急事,同事就和他翻臉了,這就是不懂小事也需有感恩之心,把別人的幫助變成理所當然的典型。

3嫉妒。

人很奇怪,嫉妒都發生在比較親密的人身上,同事、朋友、親戚。當對一個人幫助多了之後,他不僅覺得這是你的本份,還覺得他運氣不好,你能有的,他應當超過你。有可能的話,就是一個白眼狼,算計你了。象孫儷資助的那個大學生就有這種趨勢。

所以古人誠不欺我,"升米恩,鬥米仇",記住救急不救窮,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以漁。

帶眼識人,絕不培養出白眼狼。


旁觀者嵐


關於一碗米養一個恩人。一斗米養一個仇人,這話呀?這怎麼說呢?假如有個討飯的。你給了他一碗米。他正餓呢,當然會感激你了。來生他會還給你這一碗米的。你放心就是了,人們誰也欠不下誰的。關於一斗米養一個仇人。這話又怎麼說呢?你這一斗米也是養跟你有關係的人呀。沒關係的人,你會養嗎?假如你給了一個陌生人。一斗米。他來生也會還給你的。假如你把一斗米,給了你的親戚。孩子和朋友。他們用了你的米,而且還不感恩。還嫌你給的少。還把你當仇人。那你前世一定欠了他們的賬啊!所以今生你無論給他多少。他也不感激你。也不說你好。碰到這樣的家人親戚與朋友。他們都是來要賬的。給家人親戚朋友東西。和陌生人是不一樣的。這個問題需要坐下來靜靜的思考一下。有一句老徐話。不相欠不會見。今生相見的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就說你給了陌生人一碗米或者一斗米吧。這一輩子你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們。甚至連聲謝謝都沒有說。那麼等到來世在轉世為人的時候。這個欠你米的人。他會與你相遇。他也不知在什麼情況下。就把前世欠你的米還給你了。所以說人們呀。今生我們遇到的每一個有緣人。都是有原因的。


安妮42978


筆者認為,這句話表述不十分準確,應該說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認個小人才對哈!理由:在傳統文化認知中,一碗米和一斗米並不具有實際意義之分,他要告訴人們這樣一個淺顯道理,結交朋友一定首先認準這個人的真正人品。即此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君子,則能做到點水之恩湧泉相報,(當然我們做事態度要光明正大,不圖人囬報)而小人則可能會欲壑難平得寸進尺,變本加利地愚弄於你,直至你們關係斷交成為仇人!至此,我想到這句老話,“飯給飢人吃,衣送寒人穿。"這種處世原則包涵著人們對交往朋友時所要秉持的慎重態度與經驗。言外之意,就是力求做到和人打交道時千萬不要盲目講什麼江湖道義,因為那樣極容易令人走眼犯錯誤。農夫與蛇的寓言故事人人皆知,但當事者誰能確保自己絕不去做可憐的農夫!這並不是說我們活人不夠聰明,而是由於我們被傳統文化洗腦。"做好人,做善事,是做人的基本美德!"可代價是如果不能慧眼識珠,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別人一碗米得到了一位朋友,而你卻一斗米換來個仇人!人間這種事不可避免,有時連國家外交都會存在失誤。如中阿,中越……如何避免這種尷尬事件發生呢?很簡單,好朋友清算帳,先君子後小人,在當事人接受了預案條款時再施以援手也不遲!哈哈!個人觀點,謝謝!


祥溫玉祥666


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麼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裡,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升米恩,鬥米仇”。


我很不認同這句話。

現在很多的人因為工作的壓力,或者其他生意上的事,諸如此類的負面情緒都壓在心裡,不敢對上司,客戶,開發商等等人面前表露出來,回到家裡立刻變了一張嘴臉,各種憤恨,怒罵。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


腦子有病!

為什麼就不能一斗米養恩人,一碗米哦不對,不理愁死呢?

做個比方,父母是永遠不會背叛你,對你有壞心思的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不該對他們付出更多的關心嗎?

領導可能會是人生道路上的貴人,於是就挖空了心思來討好巴結?


砂糖不苦


為什麼說理解這句話與人生境界有關呢?我是想到了佛。真正虔誠的佛徒,心無雜念,憐憫眾生。蚊蟲叮咬也不殺生。因為善施還結了仇怨,終歸得不償失。有人說被叮咬的動物狂奔亂跳,就是自己製造了內心的焦慮恐慌,最後被驚嚇而死的例子都有。其實它被吸走的血,在它龐大的身體裡,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對於不講良心,不講原則的人,結仇犯不著。不去理會他就好。別想著回報,別想著感恩。那一類人不是對象。我有個朋友說過,有同鄉同學來借錢了,(其實這種人多是故技重演),二話不說,給他掏一二百吧,直截了當告訴他,拿去吧,就這些,你別嫌少,我也不讓你還了。有心的朋友,不妨一試!


棲哈丶


一,鬥米養恩,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承相傳。人類如此,連動物界知恩圖報的美好情景也不乏其例。

二,擔米養仇,藝人孫儷四年資助貧困生,被當“搖錢樹”,養了一隻“白眼狼”,就是《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的現實版。

三,農村婦女談“智慧”。我妻是一個地她道道的農村婦女,她在告誡我的“傻”勁時訓導我:待人處世好事不過三。我疑惑地看著她,她循循而談:你好友施捨第一次,別人感激,多謝而去;第二次,別人一聲"謝了",揚長而去;第三次,別人“我走了”;第四次,別人受過施捨,還幽幽地望著你……。象這樣不知好歹的人,開始是以為你傻,接著就會認為你可欺,可用強。我當時被她的一派“胡言亂語”震撼了,日後體會,還真有其事。

四,我的認識。一碗米養個恩人,一斗米養個仇人,從古至今,都有事例發生,所說社會現象存在,是對的;但在道義上,“一斗米養個仇人”不應該呀,也不應該發生呀!既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人的劣根積習難改,只能教會我們,在積善行德時要用“大智慧”,做好三個原則一個方法:1)多做雪中送碳,不做綿上添花;2)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3)積善行德是道德,不是義務。在行善過程中,看對象,講方法,有分寸,避免慷慨養“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