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鯊魚肉這麼難吃,會有股尿騷味?為什麼冰島人會吃鯊魚肉?

量子科學論


冰島當地有一種黑暗料理——鯊魚肉,

由於鯊魚肉質有毒,因此新鮮鯊魚並不能直接被食用,當地人會提前進行醃製。

製作的工藝非常簡單,當地人會先把鯊魚肉剖成條狀,然後懸掛在冰冷的室外,藉助冷凍與發酵儲存鯊魚肉。

不過這種“美食”被很多遊客拒絕,因為它的味道太難聞了,偶爾有膽大的遊客吃一口,也會立馬吐掉,因為吃起來有股尿的味道。有人形容說,鯊魚肉的味道讓我想起了大學的公共廁所。

即使是本地人食用,也會自我暗示:“這是男子漢才吃的食物”,然後一邊吃一邊吐。只有極少數人喜歡鯊魚肉的味道。

還有人直接警告“不要吃大便”。

不知道你有沒有覺得奇怪,明明冰島人在製作鯊魚肉時,沒有使用尿,為什麼吃起來一股尿味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鯊魚的排尿系統。

鯊魚的排尿系統

其實,鯊魚雖然體型很大,但它們腎虛。當然,這裡的腎虛並不是指某方面不行,而是指它們的排尿系統。

哺乳動物的排尿系統一般是由腎,輸尿管以及膀胱和尿道組成,腎部產生的尿液,會經過輸尿管流入膀胱,被暫時儲存在這裡,達到一定數量後,再由尿道排出體外。

鯊魚沒有排尿管,尿液在腎臟形成之後,就會停留在體內。

由於腎臟內有大量液體,因此導致身體滲透壓比較高,這樣可以直接將身體裡的尿液通過皮膚排出。

鯊魚的尿液是通過腎臟流向血液,再通過血液流向皮膚,最終被排出體外。也就是說,鯊魚自己每天都被泡在自己的尿液中,活了多少歲,也就等於被尿泡了多少年。

再加上冰島人喜歡用格陵蘭睡鯊來醃製鯊魚,這主要是因為格陵蘭睡鯊行動緩慢,但是格陵蘭睡鯊成長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壽命非常長,一隻4-6米長的格陵蘭睡鯊年齡可能超400歲,也就是說,你如果吃到一口格陵蘭睡鯊的肉,可能這塊肉已經被浸泡在尿液中400多年。

因此,這種鯊魚的肉異常的難聞,很多人形容說,吃一口之後,像是吃了被尿液浸泡了一年的臭襪子;又像是吃了一口粑粑,臭味繚繞不絕,用什麼漱口水都沒用。

為什麼冰島人喜歡吃臭鯊魚肉?

如此難聞又難吃的臭鯊魚,為什麼冰島人對其情有獨鍾呢?難道他們天生嗅覺和人類不同,人們覺得臭的食物,他們覺得很香?

其實並非如此,這和文化有關,目前也有很多冰島人不喜歡吃鯊魚肉,之所以他們祖先喜歡吃這種異常難聞的食物,純屬被逼無奈。

我們知道,冰島位於北極圈附近,雖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比同緯度氣溫偏高,但冬季日照量少,可耕地也很少,再加上氣溫較低,因此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在早期當地的人們只能出海捕魚為生,現在在當地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父親和兒子不能同時乘坐一條船出海”,就是指當時捕魚的普遍性與危險性。

捕魚船往往會離開家很長一段時間,但回來時,會帶回自己捕魚的收穫, 這些魚類往往不能在很短時間裡被吃完,因此需要被儲存起來,供家庭人員慢慢消化,所以,當地人會通過晾曬、醃製、風乾等各種方法保存食物。

在處理和製作這些食物時,微生物會參與分解蛋白質,併產生“臭味”,但由於新鮮食物很難得到,因此即使食物發臭,當地人也會選擇吃掉它們,久而久之,形成了當地人獨特的食物味覺記憶。

所以,並不是人類喜歡吃臭,而是在食物短缺的地區,人們不得不使用發酵後的食物來補充營養,經過幾千年的味覺積累後,這種味覺就會形成文化,

比如:冰島人在一些特殊的節日,仍然會通過吃臭鯊魚肉來慶祝。甚至有些冰島人,在自己國家時並不喜歡吃鯊魚肉,但離開冰島後,懷念家鄉的味道時,就會想起鯊魚肉的臭味。

所以,這些臭味對於當地人而言,不僅僅是味覺,更是文化。


鍾銘聊科學


昨天逛超市在海鮮區發現了一條1米多的鯊魚在出售,圍觀的人不少,我也去湊了個熱鬧。只見那條鯊魚的魚鰭都被切掉了,而且正在被分割,一塊1斤的鯊魚肉24元。由於沒吃過,覺得很新鮮,所以我也買了一塊。昨天晚上紅燒了一下,我發現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魚了。正如題主所說,鯊魚肉儘管紅燒了仍然有股尿騷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鯊魚

有人說:鱷魚、鯨魚、鯊魚都不是魚,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因為鱷魚和鯨魚分別是爬行綱和哺乳綱動物,它們不是魚,而鯊魚是軟骨魚綱鯊魚科成員的總稱,所以,鯊魚是魚。

鯊魚不但是魚,而且是海洋中最兇猛的魚。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鯊魚至少在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比恐龍出現的時期都要早上3億年左右。

鯊魚的分佈很廣,幾乎在世界的各個海域中都有存在,由於分佈廣分佈地區不同,所以鯊魚的種類也很多,現已知的的鯊魚種類超過了340種,其中比較為人熟知的就是大白鯊、虎鯊和鯨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魚翅成為了人們追捧的一種“頂級美食”,它價格昂貴,而且魚翅的功效也比吹上了天,這導致了人類對鯊魚的大肆捕殺。通常,人們在捕殺鯊魚時,只是將它的魚翅也就是鯊魚鰭割下,然後拋入大海。其實,被割掉鯊魚鰭的鯊魚由於無法掌握平衡以及捕食,根本無法生存,所以割鯊魚鰭與殺死鯊魚沒什麼區別。

但是,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魚翅被吹上天的高蛋白質含量,其實還沒有一枚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但是,這並沒有讓人類停止對它們的捕殺,畢竟沒吃過的人好奇心還是很重的。

人們在割鯊魚鰭時,為什麼不要鯊魚肉呢?

通常,鯊魚再被人去掉魚翅後就會被扔進大海,但是,畢竟鯊魚的體型也不小,肉也很多,為什麼很少有人要呢?

這就回到了我們開始的問題了,原因很簡單,鯊魚肉很難吃。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鯊魚肉有尿騷味呢?

導致鯊魚肉難吃最主要的有兩點。

01 它的身體構造。

我們人類包括大多數的動物都有著相對完善的消化和排洩系統,而且像哺乳動物大都是雙孔排洩的。但是鯊魚作為魚類,它們的排洩和生殖系統都集中在一個器官上,那就是洩殖腔。洩殖腔是魚類排卵和排洩通用的器官,鯊魚也是如此。

由於鯊魚的洩殖腔較體型來說比較小,所以單純的靠洩殖腔來排洩,顯然無法滿足它的排洩需求,所以,它會將身體內的一些垃圾利用皮膚排洩出去。

因此,鯊魚肉內有排洩物,難吃也就不足為奇的。

02 滲透現象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滲透現象的定義:水分子或其它溶劑分子從低濃度的溶液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溶液中的現象。或水分子從水勢高的一方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一方移動的現象。

對於生活在海水中的鯊魚來說,它的滲透壓比海水低,這就造成了體內的水會不斷的外滲,為了補充水分,鯊魚必須要不斷的吞嚥海水,這就會造成體內鹽分過高。為了維持身體組織滲透平衡,它進化出了一個能力,那就是在血液和身體中保留尿素的能力。

這是為了鯊魚肉有很大的尿騷味的主要原因,試想一下,全身充滿了尿素,能沒有尿騷味嗎。

總結

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獨特的生存方式,而鯊魚正是用身體保留尿素的能力維持了身體的鹽分平衡,不至於讓自己高鹽度脫水而死。同時,這也使得鯊魚肉有了很大的氨味(尿騷味)。

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擋住人類那顆好奇的心,直到現在,人類對鯊魚的捕殺也從未停止。

最後,忘記說了,冰島人為什麼吃鯊魚肉?原因很簡單,食物的匱乏讓他們無可挑剔,而且出海捕魚的冰島人不會放過任何一種能夠補充體力的食材。


獵奇動物社


鯊魚肉有一種強烈的氨味,也就是尿騷味,尤其放得越久,那股味道就越重。

簡單來說,鯊魚不會輕易小便,而且即便小便也是通過皮膚滲透進行的,所以鯊魚肉就自然有這麼一股味道,而且鯊魚一旦死亡,魚肉就會開始自行發酵,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居民自然都不會喜歡。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世界上也有偶爾幾個地方的居民非常迷戀鯊魚肉的這種味道,比如冰島的居民。


未知自然


鯊魚肉有尿騷味是因為冰島鯊魚是通過皮膚排尿的,所以身上到處都充滿了氨味兒,就好像公共廁所那層老黃鹼一樣,冰島人喜歡吃鯊魚肉可能是因為食物匱乏,能吃的肉就會食用,慢慢養成了習慣,一般都是醃製之後才會時候,重口味的還有吃海雀,捕捉之後塞進海豹皮進行發酵,來年取出來拔毛,嘴對著肛門直接吸食,肉也是生吃,極其重口味,圖片我就不發了,自己去搜索百科瞭解一下


唐大本事


魚翅是一種非常出名的珍饈,好不好吃有沒有營養另說,魚翅價格昂貴,趨之若鶩的食客不在少數是真的,然而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捕獲鯊魚後都是取翅棄軀,將割了魚翅的鯊魚整個再扔回海里。相對於本身實際上沒有任何味道的魚翅,鯊魚肉有一種強烈的氨味,也就是尿騷味,尤其放得越久,那股味道就越重。

簡單來說,鯊魚不會輕易小便,而且即便小便也是通過皮膚滲透進行的,所以鯊魚肉就自然有這麼一股味道,而且鯊魚一旦死亡,魚肉就會開始自行發酵,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居民自然都不會喜歡。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世界上也有偶爾幾個地方的居民非常迷戀鯊魚肉的這種味道,比如冰島的居民。

鯊魚為啥有氨味

說起這個問題,首先就要科普一個知識,那就是滲透現象,說簡單點就是水分會從濃度低的地方向濃度高的地方轉移。那麼這跟水裡的魚類有啥關係呢?鹹水中的魚類由於其滲透壓低於尋常海水的濃度,所以為了維持其本身體內的水分,就需要不斷喝海水。而為了排除鹽分鹹水魚通常都能通過鹽腺代謝排掉體內鹽分,所以鹹水魚的體液要比海水更鹹。

然而,鯊魚可不是一般的鹹魚,鯊魚是鹹水魚中的戰鬥機,自然不走尋常路。鯊魚的大招是在血液之中保存尿素,使得其本身體液之中的濃度遠遠大於海水,使得本身的水分可以保留,使得鯊魚也不需要喝海水,並且以此讓自己適應鹹水生活。由於鯊魚這種比較雷人的生存方式,使得鯊魚的血液之中尿素含量極高,一旦鯊魚死亡,這種味道就會暴發出來。

冰島名菜鯊魚肉

看過《風味人間》的朋友,對於冰島鯊魚肉應該都不陌生,這是冰島的一種著名特產,奇臭無比,被評為“世界上最令人作嘔的食物”,而且如果處理不好還有毒。雖然很噁心,冰島人也大多不敢直接吃,但在冰島,醃鯊魚肉還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名菜。

冰島孤懸北大西洋,古代物產非常貧乏,幾乎只有周邊海域捕獲的魚類而已。冰島人在北大西洋捕獲的鯊魚,其肉本身含有毒素,不能直接食用,所以冰島的先人們開始想辦法,看怎麼把這有毒的鯊魚肉吃下去。研究了幾百年,終於研究出了通過風乾、冷藏、醃製等一系列工序給鯊魚肉祛毒的辦法,雖然鯊魚肉沒毒了,但卻變得奇臭無比。

不過既然研究出來了,總不能放著不吃吧,再說了在當年食物匱乏的年代,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再臭再噁心也沒辦法啊,冰島人最終還是鼓起勇氣把醃製鯊魚肉搬上了餐桌。這種食用醃製鯊魚肉的傳統,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最終維持到了今天,冰島人對於醃製鯊魚肉可以說是又怕又愛,就像對女朋友一樣,聞之如虎,甘之如飴。

世界各地總有些地方的飲食習慣會讓外人很不習慣,比如挪威人吃的鯡魚罐頭,中國人吃的松花蛋,柬埔寨人吃的蜘蛛,韓國人吃的魟魚膾等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人看不慣,本地人吃得歡。冰島人所鍾愛的發酵鯊魚肉,也算得上是讓外人看著驚掉下巴的恐怖美食了,不過,冰島人自己吃著開心就好。


澹奕


那我就要問你,老外吃中國的臭豆腐會噁心的想吐,為啥我們自己吃的很香啊?有些人,看長相都覺得驚悚,為啥愛人把他(她)們當寶啊?無他,存在即是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