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平時要注意什麼?

鄉音城市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痛風已經成為常見病、多發病,越來越多的人受痛風的困擾。

痛風與糖尿病類似,屬於一種終身性疾病,很難根治。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體重等方面又與痛風息息相關,這些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了,但還是有必要說一說。

  1. 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還要防止飢餓;
  2. 徹底戒酒,尤其是啤酒,尤其是空腹飲酒更容易引起痛風急性發作;
  3. 限制高嘌呤類食物的攝入,儘量選擇食用低嘌呤或中低嘌呤食物,同時做到低蛋白、低鹽、低脂肪飲食,網上有好多關於食物含嘌呤方面的資料,很方便查閱。下表為常見食物含嘌呤情況表,僅供參考:
  4. 保證每日排洩尿量,促進尿酸排洩:每日喝水應在2000 ~ 3000ml;避免飲用高糖飲料。
  5. 辛辣的調味品等儘量不吃或少吃,因其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發作。
  6. 控制體重在標準範圍,過於肥胖應減肥;適當運動(避免劇烈運動);
  7.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8. 學會控制情緒,保持愉悅心情,避免過度緊張;
  9. 日常用藥應遵醫囑,不可隨意加減藥量、延長或縮短療程,因為有些藥有一定的副作用,應用不當對身體傷害更大。疼痛發作難忍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鎮痛藥;
  10. 不宜使用影響尿酸排出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藥、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和小劑量阿司匹林等;

痛風發病很痛苦,只要嚴格控制,包括藥物、自身飲食調理,好的生活習慣等,大多數都能夠和正常人一樣,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可預防和減少復發。


宋藥師


得了痛風,就喻示不是一個完全健康證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調理身體成為長期堅持的事。

一是堅持控制飲食,不吃含磷比較高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海鮮,不吃動物內臟,少吃火鍋等食品;不喝酒,啤酒是堅決不沾。唉,得了痛風,人生少了太多的口舌之福,看著別人大哚快頤,心裡有時癢癢的。

二是堅持每天大量飲水,大概在3000mI左右。尿酸易溶於水,通過尿液就可以排出體外,確保血液裡的尿酸濃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有時也可以加點小蘇打,有鹼化尿液的作用。如嫌白水不好喝,可以泡點菊花、枸杞、金銀花等清熱利尿的東西,淡茶也還是可以喝,濃茶、咖啡等就少喝了。

三是堅持適量的運,以微微出點汗為好,最好少巨烈運動,特別是長期患病的人,很多關節處都沉澱有尿酸結晶,更不適宜運動量過大。

四是經常進行尿酸監測,隨時對身體作出一定的干預和調整。當尿酸值超達420ml時,就要通過吃降尿酸藥來控制了,千萬不要拖和抗。同時,也要注意對肝腎的監測,畢竟大量飲水、吃藥對這些器髒還是有影響的,所以有時也要加強對肝腎的調理。


古井不波69


痛風患者需要注意什麼,飲食上首先要忌口,其次是邁開腿;

第一步,酒水是不能沾的;即便是紅酒,也不能隨便喝。因為紅酒對痛風的影響研究結果不一致。為了健康起見,最好不喝。

第二步,多喝水,痛風患者平時可以常喝中藥茶(芝緣堂復唄茲)輔助治療痛風,近年來,中藥對於痛風的治療顯示出很好的治療效果;
第三步,吃海鮮和動物內臟。痛風患者應避免食用海鮮、河鮮和動物內臟。在急性發作期,魚肉海鮮河鮮都要暫時避免。非急性發作期,可以每天吃50克肉類和魚類。
第四步,無需恐懼乳製品。奶類中的鈣、鉀、乳清酸等成分有利於降低尿酸水平,可以作為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高尿酸患者一天喝兩三杯低脂奶,有益無害,但切記不要加糖。
第五步,水果每天半斤即可。水果每天可以吃半斤,不要過量。雖然水果中含果糖,但半斤水果所含果糖不超過20克,不會造成果糖攝入過高。
第六步,不喝豆漿,但可以吃豆腐乾。豆漿不要喝,大豆中所含的草酸、植酸和嘌呤都保留在豆漿中。豆腐乾和腐竹,可以少量吃。但是,豆腐乾不是在魚肉之外額外吃,而是替代部分肉類吃,比如一次吃25克。豆腐乾中含有豐富的鈣和鎂,有利於尿酸排出。

美麗的大圓圈


痛風患者一定要注意飲食。做好飲食這一項,可以緩解痛風病情,減少痛風發作。

日常飲食注意5點,尿酸噌噌降:

1.多喝水,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洩

痛風患者可多喝些白開水,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洩,有利於降尿酸。請注意不能用飲料代替白開水,研究表明,甜飲料中的果糖會強烈促進痛風危險。不過,每天多喝水的同時,還可以早中晚喝些菊苣益生菌飲品,菊苣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降尿酸的作用,飲品中還加入梔子、桑葉、葛根、玉米鬚、百合,它們同樣具有降尿酸、消炎止痛的作用,和菊苣配伍,降尿酸更給力。

2.不喝酒,避免加重痛風

有痛風的患者最好別喝酒,尤其是白酒和啤酒,趕緊戒了。因為酒精裡面的乙醇可使體內乳酸增加,而乳酸不但會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洩,還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使血尿酸升高。

3.不吃海鮮和動物內臟

海鮮和動物內臟也是痛風患者要避免的,尤其是急性發作期最好一點都不要碰,最好肉類、火鍋、骨頭湯也都不要吃。等過了急性發作期,為保持身體的營養需求,可合理吃些肉類、魚類。

4.多吃嘌呤低的蔬菜,減少外源嘌呤的攝入

多吃蔬菜,能供應足夠的鉀和鎂。無論淺色蔬菜還是深綠色蔬菜都有好處。小白菜、小油菜、綠生菜、油麥菜之類綠葉菜含草酸很少,嘌呤也不高,可以放心吃。記得烹調蔬菜時不要放太多油哦。

5.喝些藥食同源菊苣益生菌飲品,消炎降尿酸

我國對植物藥材的記載有很多,其中著名的《本草綱目》就對本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總結。由此可見,大自然中的很多植物都具有其對應的藥用價值。目前發現的具有降尿酸,緩解痛風功效的藥食兩用食物主要有菊苣、梔子、百合、玉米鬚、桑葉、葛根等。現代醫學採用菌種發酵技術,提取它們的有效物質製成菊苣梔子益生菌飲品等,更適合現代人腸胃吸收的食物液體,降尿酸比單純的泡、煎等方式更快速。

除了飲食外,痛風患者平時還可以通過堅持適當的運動鍛鍊以及泡泡腳,對降尿酸,緩解痛風病情也是有利的。痛風是一種慢性疾病,不要以為不發作的時候就高枕無憂了,痛風即使是在不發作的情況下,也要注意飲食,控制尿酸值,防止其反覆發作。


用戶73023031983


一、痛風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痛風病人應該吃多低嘌呤的食物,少吃中嘌呤的食物,不吃高嘌呤的食物,還要注意不要喝酒。低嘌呤食物:五穀雜糧、蛋類、奶類、水果、蔬菜;中嘌呤食物:肉類、豆類、海鮮;高嘌呤食物:豆苗、黃豆芽、蘆筍、香菇、紫菜、動物內臟、魚類。痛風常併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脂血症,患者應遵守飲食原則如下:

  1.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麵食等。

  3.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並以牛奶、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後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4.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併發高脂血症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5.大量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ml至3000ml,促進尿酸排除。

  6.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7.禁酒!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

  8.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禁食內臟、骨髓、海味、發酵食物、豆類等。

  10.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高嘌呤飲食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濃度升高,反之低嘌呤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降低。控制飲食後,正常人血尿酸可降 35.7ηmol/L(O.6mg/dl)左右,痛風患者也可降低59.5μmol/L(1.Omg/dl)左右。飲食因素是如何影響血尿酸水平的,目前已有一些合理的解釋,包括:

  1.過度飲酒會引起痛風發病,以啤酒尤其明顯。乙醇影響血尿酸水平的可能機制是:

  (1)飲酒常伴食含豐富嘌呤的食物;

  (2)乙醇代謝可以使血乳酸濃度升高,乳酸可以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3)過度飲酒造成血酮症,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4)乙醇能促進腺嘌呤核苷酸轉化而使尿酸增多;

  (5)有人認為飲用像威士忌類含鉛的酒,使痛風發病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

  2.減少攝食量也與痛風發作有關,因為飢餓時血漿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水平增加,影響腎臟對尿酸的排洩。

  3.豆製品與痛風的關係存在一些誤解,根據我國及日本學者測試,大部分豆類的嘌呤含量不太高,依此斷定豆製品嘌呤含量更少,從而可以推翻民間或中醫誤傳痛風禁食豆製品的說法。另一個間接證據是,常吃豆製品的出家人也很少有痛風。所以豆製品可以少量食用。

  二、預防痛風飲食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動物內臟(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龍蝦、叄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鯉魚、鱸魚、鱒魚、鱈魚)、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黃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蘆筍、蘑菇、濃湯、麥皮。

  2、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動物內臟(肝、腸、腎、腦)、肥肉、魷魚、魚、墨魚

  3、戒酒:不可飲酒、尤其是啤酒、紹興酒。

  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mg/dl,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臟的尿酸排洩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4、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礆不平衡,會影響身體機能,加重肝腎負擔。


人聞網


痛風的原因是攝入的嘌呤太多,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酸,尿酸沉積在關節上會引起發炎,稱作痛風性關節炎。尿酸要通過腎臟排洩,影響到腎臟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形成腎臟結石;二是對整個腎臟產生瀰漫性損害,嚴重的出現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尿酸增高,全身的血糖、血脂代謝都會受到影響,以致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心梗、腦中風。防治痛風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啤酒本身含嘌呤多,應少喝。白酒可促進嘌呤轉化為尿酸,有些人喝了白酒也會引起痛風。

第二,控制飲食。含嘌呤最多的食物:肝、腦、腎、牛羊肚、胰臟;較多的有:扁豆、鯉魚、鱸魚、豬肉、牛肉、鴿子;較少的:蘆筍、菜花、菠菜、豆腐、蘑菇。痛風患者應儘量少吃以上食物。

第三,鹼化尿液可以加速尿酸的排洩。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查尿的PH值。PH值在6.2到6.8之間時,可以喝蘇打水來排尿酸,一天3克蘇打即可。但是急性痛風發作時,不能喝蘇打水。


保健時報


  痛風平時注意什麼?

  痛風是吃出來的疾病。現在生活好了,高蛋白的食物吃的太多就可以導致痛風

  不喝葡萄酒

  其實葡萄酒裡也是含嘌呤的,痛風患者也是不可以飲用的。

  少吃種子類食物

  很多人都知道葷菜含嘌呤較高,其實很多蔬菜也要注意的,如花菜,菠菜,菌菇類等等,等等也有很多的嘌呤,仍需控制。

  西紅柿要少吃

  西紅柿是良性食物,最好是少吃為好。

  不吃或少吃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是痛風患者最好不要碰的食物,是含嘌呤最好的食物,所以一定要注意。

  多喝水

  喝水有利於尿酸的代謝排出,對於痛風是十分有益的。

  低蛋白飲食

  痛風患者應多用牛奶,脫脂奶等食物,可以不斷的提供身體的需要,又含嘌呤少。

  總的來說,痛風是需要自己注意的,病從口入,是要十分注意的。


李醫生科普風溼


痛風患者日常飲食控制(三低一高):

低嘌呤飲食(低嘌呤飲食可使血尿酸生成減少)

低熱量攝入(消除超重及肥胖)

低鹽飲食(鈉鹽攝入過多將促進尿酸沉積、痛風石形成)

大量飲水(大量飲水有利於尿酸排洩,防止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


運動

可以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

但是忌無氧運動和強對抗性運動,如短跑或拳擊散打等。

對抗性稍強的運動最好不要,如果實在要記得保護住自己的關節不要受傷。如籃球、足球等。


溫度

溫度的變化對尿酸的溶解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冬季或者季節變化較為頻繁的時候記得注意保溫。

腳趾等關節處原理身體的核心,在室溫低於體溫很多的時候,腳趾等關節的溫度可能也會低於身體核心的溫度,這個時候有可能就會有利於尿酸鹽的結晶。

最好有晚上泡腳的習慣,冬天尤其如此。(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不建議泡腳或者熱敷、冷敷。)

晚上睡覺最好能夠注意好保暖,尤其是腳趾、腳踝等關節,可以在睡覺的時候穿上襪子。


其他注意事項

1、不要吃利尿劑,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

2、戒酒戒菸。很小劑量的紅酒可以。

3、戒高糖飲料。嗯,基本上市面上的飲料糖含量都不低,最好全戒掉。

4、戒海鮮,特別是帶殼的海鮮。其他的可以少吃點。

5、少吃肉。

6、可以吃豆製品。可以吃蔬菜水果。可以吃淡茶和淡咖啡。

7、一定要注意休息。


痛風科普和理財


痛風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疾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就會導致很多的併發症,根據調查目前還有很多人不是很瞭解,那麼針對這種疾病的併發症有:

1、高血脂症:得痛風的人多數暴飲暴食,且多有肥胖現象,因此合併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2、糖尿病:對痛風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結果發現有30~40%合併「輕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飲暴食引起胰島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飲食療法,並控制體重,胰島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復原。

3、高血壓:痛風病人大約一半合併高血壓,除了上述因腎機能障礙引起的腎性高血壓之外,痛風病人合併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於高血壓治療藥常使用降壓利尿劑,會抑制尿酸排洩,而使尿酸值升高,此點必須注意。

4、腎機能障礙:痛風如果沒好好治療,則長期持續高尿酸血癥,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腎臟內,造成痛風性腎病,或引起腎機能障礙。

5、缺血性心臟病:所謂缺血性心臟病,是指輸送氧氣及營養給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壞死,主要有狹心症及心肌梗塞。

6、腎結石:根據統計,痛風病人出現腎結石的機率為正常人的許多倍;由於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鹼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因此必須多暍開水、服用小蘇打以防止腎結石之發生。

7、肥胖症:我國由於經濟快速成長,糧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癥,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易引起痛風、合併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為經常暴飲暴食,因此肥胖者應減肥。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痛風併發症的發生,並積極配合調理和治療,才能幫助痛風快速康復。


o1217749115


以我個人經驗,痛風平時主要從三個方面加強注意:一是飲食,注意不吃或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海鮮、紅肉(豬牛羊等動物瘦肉)、動物內臟,飲料中的白酒、啤酒,蔬菜中菠菜,菌類中的香菇等,少吃或不吃火鍋,不喝肉湯。二是注意身體保暖,尤其是晚上,不要讓涼風直吹環節部位。三是高血壓患者不要服用帶利尿劑的降壓藥,具體服用什麼降壓藥,應諮詢醫生。

除此之外,還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二是多喝水(白開水或淡茶)、多排尿,沖淡血液中的尿酸,避免形成尿酸結晶;三是一旦痛風發作,不要擅自亂用藥物,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因人有個體差異,別人的經驗未必完全適合,所以最好去正規醫院,經過醫生診斷後,系統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