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喊著要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發的卻突然離開?

老萬


辭職的人分三種:

1.一種是內心早有想法,找好下家後提離職的人。

找下家本來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你我都懂這事需要默默進行,沒有誰會傻到找工作還到處宣傳。第一傳到領導那裡影響領導對你的評估,第二萬一一時半會兒走不了,會落人笑柄。

2.第二種被獵頭或者競爭對手挖牆腳,動了試試看的心思。

這樣的情況就更需要保密,被知道反而有和競爭對手接觸,洩密的嫌疑。為了一個不確定、試試看的職位丟了現在飯碗,並且有可能破壞職業聲譽,得不償失。只能悄悄進行。

3.第三種,情緒積壓很久,忽然某天爆發裸辭的人。

衝動也好,隨性也罷,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水,反正乾的不舒服,索性率性走人,還可以安心找工作,不用偷偷摸摸老請假,求一個自在。

前兩種人都是小心謹慎,離職事情最終確定才會廣而告之,所以我們看到的就彷彿是一瞬間的事,但其實當事人已經準備醞釀很久;第三種忽然因為某個導火索引發裸辭,但其實情緒的積壓不是一天兩天,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也是個突發事件。

所以,無論哪種,表象都是事發突然,自然會覺得他們是突然離開,殊不知偶然的背後就是其早有想法,離開也是必然。

而對於那些張口閉口“離職”的人,遲遲卻走不了無非如下原因:

1.宣洩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被領導怒斥或者和同事撕逼後情緒忽然被點燃,開始抱怨,開始懷疑,開始放狠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只不過有人喊出來,唯恐世人不知,有人默默在心裡咒罵一番。那些喊出來的往往就是在狠狠地宣洩情緒,讓他們真心離開就會秒慫!他們的理由是:誰會把一個人的氣話當真呢?

通過到處抱怨來宣洩情緒的人離職的話聽聽就可以,不用太走心。

2.實力撐不起野心,找不到願接收的下家。

也許這些人當中有些暗下決心要找一個更牛的公司。於是也走了投簡歷、面試、等offer的過程,可是等來的就是面試過後的杳無音信,或者在投簡歷階段就已經被秒殺。空有鴻鵠志,沒有江郎才啊!被打擊數次之後,也就乖乖認命,繼續做自己現有的工作,偶爾還是會發牢騷,抱怨。

不難想象這類人身上那種愛抱怨的慣性就多大!野心巨大,實力太弱,夢想詩和遠方,自己的能力卻只能在眼前苟且。沒有下家接受,只好在當前的位置繼續白日做夢。

3.談好的offer黃了。

曾經有個下屬,有一段時間說近期可能會走。某天真的和我提了離職,然後我們訂好了離職日期,交接都做的差不多了,在臨近離職前一週找我,面露難色說:可不可以繼續待著。我問原因,原來是和要入職的那家公司談崩了,她被更優秀的人擠掉了!其實她和我提離職的時候offer還沒正式到她手裡。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等入職事情確定了再廣而告之的原因,你沒有那麼不可取代,事情的不確定性就會很大,最後,到手的鴨子飛了,還被現任領導和同事鄙視,大家都會給你冠以“天天嚷嚷離職,就是不走”的稱號。

4.自己根本沒想清楚要不要走。

不得不說我還真是遇到了一些奇葩下屬。有一個下屬說離職說了半年多,直到快被公司勸退時還在說,且當時手裡有offer。出於某種原因,他像很多人一樣面試,拿到了offer.,也不正式提離職,只是到處說他“可能要走”,搞得人盡皆知。半年過去了,還待著,期間就是多次面試,也拿到offer 不少,要麼所謂不理想,要麼最終公司相對輕鬆的環境讓他難以割捨

這類人,說白了,就是自己都沒想清楚到底要不要離職,只是隨大流而已。沒有規劃,沒有想法,只會人云亦云。

總結一下:真正離職的人要麼蓄謀已久,事情確定後廣而告之,要麼事發突然馬上就可離職,但都是確定的事;而嘴上喊離職的人往往有一萬個不確定,只是過過嘴癮罷了!

如果你想離職,請確定好之後再談,否則極有可能變成天天喊離職卻怎麼也走不了的笑話。

我是流沙,更多職場成長建議,歡迎關注流沙言職。

流沙言職


在我過去十幾年的人力資源從業經歷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些嘴上喊著要辭職,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的人,卻一直賴著沒離開;而那些平時表面平靜,毫無怨言的員工,有一天突然說要走,毫無徵兆但態度堅決。



為什麼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了?原因通常有這麼幾點:

1、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能力都比較弱

我們東北老家有句俗語叫:“叫喚的鳥兒沒肉吃”,意思是說,那些虛張聲勢的人,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

我有個來訪者,在一家建築公司做辦公室行政,她嚷嚷了好多年,如果公司不給她升職加薪,她就辭職。結果,在這家公司她一干就是7年,期間結婚、生子,混成了辦公室的“大齡文員”,還是沒有離職。

問她為啥不走? 她說這幾年也嘗試著找薪水高點、職位高點的工作,但是沒找到。

你看,嚷嚷著要離開是一回事,有沒有本事離開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自己平庸就說自己平庸,別老說企業不行,沒給你升職加薪。喊著辭職,卻賴著不走,為啥?還不是能力不濟嗎!



2、喊著辭職卻一直沒走的人通常都有點“玻璃心”

還有一些人,由於在職場遇到了一些挫折,於是就“玻璃心”,沒事就怨婦般地發牢騷:“我很受傷,太委屈了,我得辭職換家公司。”

嚷嚷歸嚷嚷,發完牢騷之後,又繼續投入到那份自己不那麼滿意的工作中,說好聽點,這類人有口無心,說難聽點是情商有點低,不分場合肆意發牢騷。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希望通過“辭職”這樣的發聲,吸引領導的關注,索取好處。這就是俗話說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在職場,你是否有“奶”吃,取決於工作成績,多數情況下,與會不會“哭”沒有關係。所以,與其浪費時間“哭”,倒不如想想公司的要求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並超越公司的預期。



3、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工作熱情可能已被消耗殆盡

通常,一些優秀的員工提出離職申請前,沒有太多徵兆,所以大家都會感到很意外。但實際上,可能在公司工作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工作熱情早已被消磨殆盡。

比如,我有個來訪者,他非常看重工作的掌控感,也就是說,不喜歡在官僚作風濃厚的機構中工作,不喜歡被幹預太多。偏偏他的上司是個事無鉅細都願意管的人,這讓他非常不爽。 他嘗試過與上司溝通,但幾次無果之後,他就放棄了,上司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這期間,他開始醞釀離職計劃。 當他跟上司提出辭職申請時,上司非常意外,很真誠地挽留他,但是他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所以,很多時候,一聲不吭卻突然辭職的員工,他們絕非一時興起,任性為之,而是長久積壓在的心裡的不滿讓他們的工作熱情耗盡,而辭職那天,正是彼此做個了斷,與過去徹底切割的那一天。

4、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通常都已做好了周密的職業規劃

一聲不吭卻突然離開的員工,他們的性格特質通常比較細膩周密,所以,當他們認為一份工作不能帶給自己想要的價值時,他們已經開始重新規劃未來的目標了。

他們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辭職時,可能已經找好了下家。所以,辭職不過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5、企業管理人員如何做好員工的離任管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員工離職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離職率過高,或者核心員工離職,就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

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留人和選人一樣重要。管理者應該多觀察員工的職業情緒,找出導致員工離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

通常,員工離職前都會有這樣一些苗頭:

(1)厭倦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處於低調重複的狀態中,缺少挑戰性和價值感時,員工就會出現厭倦的情緒。主要表現為:工作長時間不反饋、做事情拖沓、心不在焉,沒有激情。

(2)焦慮

當員工的工作壓力較大(通常容易出現在晉升、轉崗、接受新的工作任務以及新員工中)時,就會比較焦慮。主要表現為:急躁、發脾氣、心神不安,工作質量下降等。

(3)失落

當員工的工作長期得不到認可,公司的激勵性措施不到位,員工就會出現失落的情緒。主要表現為:抱怨、不積極參加公司活動、對錶現優異的同事嫉妒等情緒和行為。 這些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都會導致員工流失。

當負面情緒還處在萌發期和猶豫期時,通過正面干預可以得到有效解決。但是,如果進入到決策期,這時就已經無法挽回了。

喊著辭職的人沒走,一聲不吭的人卻突然離開,這些都只是事物的表象。重要的是透過表象看到員工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

人才,始終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不要讓人才吃了虧、流了淚、寒了心,這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


我是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感謝你的關注、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瑞希。


瑞希


這個情況的確很常見,我身邊也發生過不少。


雷聲大,雨點小,說離職卻遲遲不願離

以前,我們部門關係很好,有一個同事“怨婦”附身,經常自怨自艾,“哎,才3000多工資,怎麼養家,買菸的錢都不夠。辭職吧,找個搬運工作還比這個好。”“哎,人又老,錢又無,辭職回家耕田去咯”。


我們經常聽到他的怨言,剛開始,我們還以為他真的要辭職,所以很不捨得,不停給他做思想工作,挽留一下他。誰知道,他每隔幾天又怨一次,一個月要怨幾遍,我們都聽膩了。


其實,這種人就是心口不一的人,口口聲聲要辭職,其實內心是非常害怕被辭退的。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他們知道危機悄然而至,而無力反抗,只好憑藉傲慢、懶散、放縱的態度來應對,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想通過散播辭職的想法,而得到領導們的注意。就好比我的同事,他很想加工資,但實質性理由去說服領導加工資,於是就使用這個方法來表明自己的想法,讓領導知道自己的難處和內心想法。


但其實,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如願以償,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對工作也不利。


默不作聲地辭職,是蓄謀已久的決定

記得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就遇到這樣的同事。他很低調,很踏實。他考取了各種工程師資格證後,也順利把公司的一個項目完成了。在年會上,領導還專門表揚了他,獎金也不少。


結果,一個月後,他遞交了辭職信。我們都很驚訝,為什麼剛剛作出成績來了,就離開了?有一次宵夜,他跟我們說到,做工程項目的,每到一個項目完成,就相當於完成了使命,作為工程人員,也要為自己謀下一家,不能坐等。


他的保密工作做到非常足,毫無聲息,就已經幫自己找好了下一家。我們都驚歎,凡是有能力的人,都不會虛張作勢,都是默默按原計劃進行的。


因此,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作風,好好體會一番。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這是個老問題了。

但這個老問題現在越來越少了,即便喊,也只敢在私底下喊,遇到領導和老闆,估計只會吃憋,連屁都不敢放!

別說我說話難聽,但事實就是這樣。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如果誰還敢整天公然喊著辭職辭職,那明顯是活的不耐煩了!

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我不知道,但在私企,這樣做就是給自己挖坑,估計老闆還求之不得呢!你不是嚷著要辭職嗎?那好,你馬上把辭職單遞交上來呀,我馬上就批,好不容易逮到就坡下驢的機會……潛臺詞就是趕緊給我滾,別整天發牢騷,亂我團隊軍心!

這種員工的小心理誰不懂啊,以為自己整天喊著辭職,就能給他加薪進爵,是不是做夢啊?當很多人還在為996糾結的時候,你卻嚷著要辭職,這多麼不和諧呢。

你要是真的乾的不爽,就直接遞交辭呈,沒有必要在嘴上圖快活。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誇誇其談,沒有真材實料。更要命的是讓其他人對你打上一系列標籤:玻璃心、愛發牢騷、負能量爆棚。這樣的人在團隊裡面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誰不想除之而後快呢?

所以說在目前的環境下,這樣的套路已經不靈了,還是不用為妙。

當然了,我也不把話說滿了。

也不排除確實有極少數人嘴上還是喊著要辭職實際根本不走的人,但我們要了解到說這個話的人,他跟老闆是什麼關係?是不是老闆的親信,親戚,甚至兄弟姐妹?

如果是真有這樣一層關係,他嘴上喊著辭職,可能只是想獲取某些利益,或者是想爭取老闆的關注,甚至不排除還想套你的話!職場處處有套路,還是小心為妙,遇到這種情況還是不表態最好。

在這個世界上,哪裡有十全十美的公司,哪裡有十全十美的老闆,更沒有十全十美的員工!

真正辭職要走的人往往一聲不吭,因為很簡單,在他眼裡,自己和企業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就是純粹的勞動契約關係,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就這麼簡單。幹得好就留下幹,幹得不爽就走人,有那麼多廢話嗎?

這樣反而簡單,沒有那麼多玻璃心和情緒情感方面的糾結。

當一切都是以契約來說話的時候,很多東西就變得簡單了。我很崇尚這樣一種做法,所以沒必要過多糾結,您覺得呢?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其實和一個人的性格有關係的,我是那種工作多也不出聲的那種人,所以領導總喜歡安排我做這做那,自己天天加班不算,領導還覺得我能力不行,加班也加得我懷疑自己的能力了,其實我只是太體諒人,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做細真的是不容易,你得花很多時間去做,我但凡有一點反抗就不至於這樣了,對吧?另一個同事,天天在說自己有多忙有多忙,工作特別多特別多,週末要帶著娃來加班啥啥的,聽得你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做工了?其實她呢,上班有空就在追劇,別人都以為她在加班,領導也覺得這個人可以啊,整天加班,唉,其實領導也真有眼拙的時候,只看表面。


軒萱要好好吃飯


你好,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區別!

職場中,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人,他們怨天尤人,每天抱怨公司種種不人道,表達的意思是自己的懷才不遇,大家來這裡工作是一種錯誤,自己準備要辭職等等;

反應出來的心態不過是要傳遞給別人兩條信息,第一,目前公司給予我的明顯比我的才能要低很多,我本事很大;第二,你們要和我一起仇恨公司,最好變的和我一樣浮躁,讓公司亂了最好!

最後他們不走,打臉的說明了,他們沒有自己以為的那個本是,我一般對這種員工採取的方式警告後辭退!

還有一種員工他們受了委屈不說話,待遇公平了不找公司要,工作多了看似任勞任怨,好像天生就是來給企業幹活的,很多無知的管理者誤以為像這樣的員工多幹點就多幹點,少給點就少給點…

他們自己在心裡面,早就默默的給自己畫了一個刻度,當苛刻到超過忍耐刻度的時候,他們便很難再用挽留,搞情懷去留住他們,他們考察的是企業的內心,他們覺得自己簡單,希望找的企業也簡單。

最後他們走了,形成了一種不良淘汰。

最可悲的是被被認可的高估了自己和,做人做事沒數!建議企業要掌握人員淘汰的主動性,對於態度差的員工毫不留情,不要抱僥倖心理,企業不是福利院!對於優秀的員工要想到他們的前面,不要被有些員工傷了心,又傷了某些員工的心!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三葉草


為什麼辭職的人都一聲不吭的走:因為他們一直在默默面試並想在不得罪老闆的情況下拿到工資離開。


1.辭職到處嚷嚷的人通常都只是抱怨。

真的天天叫苦叫累的,多半都還是對工作晉升有幻想,叫的是給老闆知道自己多辛苦多累的。如果真的給他多加點錢,多半又不會走了。

這些人大多不喜歡去挑戰新的公司,害怕準備簡歷,穿著正式的去被人面試,害怕被拒絕,害怕改變,害怕重頭開始,所以行動力極弱。

我有個朋友每天工作12個小時沒有加班費,老闆還朝令夕改,對她呼呼喝喝,天天跟我抱怨自己做的沒意思,工資低,不被重視。

我說:“那你趕緊找新工作啊!”

她卻馬上氣焰減弱的說:“我簡歷好久沒寫了。”

“那你趕緊寫啊!寫簡歷還不簡單。”

“哦...”

說完之後她不再抱怨了,我還以為她去寫簡歷了呢,沒想到過了兩週,她又來找我抱怨,內容還是一模一樣的老闆不好,公司事多。

我說:“那你投簡歷了,沒人找你去面試嗎?”

她又來了:“我還沒寫完簡歷呢!”

我真是要被她給氣死了。

最後她一直待到那個公司倒閉了,被遣散了才走,聽說後面幾個月還沒拿到工資!

你說這事要怪誰?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叫得響的多半僅限於叫,行動力不足,跟狼來了差不多。

2.一聲不吭的人內心沸騰,外表冷靜,不僅能力強且執行力強。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咬人的狗不叫”是有科學根據的:

小型犬在感受到威脅的時候,精神緊張下會不斷的吠叫,這是由於膽子小;而德國牧羊犬、杜賓”這些大型犬,因為保護主人而要攻擊他人時,它們事先並不會吠叫,而是根據當前形式來決定要不要做出攻擊行為。


這種人真的感覺這公司不行了,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就已經開始更新簡歷,到處面試,等到拿了offer再來跟老闆請辭。

我公司有個美女就是這樣,業務能力強,但發現升職無望,馬上面試,被阿里錄取了之後再回來跟老闆請求辭職。

老闆再多加個500/1000都頂不住人家工資直接翻了倍,怎麼可能還聽你在這兒畫大餅?

走,瀟瀟灑灑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種人是為自己生活著,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根本不在乎別人打一棒給你發顆棗吃吃的小恩小惠。


十年後,磨磨蹭蹭不肯挪窩的人面臨公司倒閉,而到處換更好的工作,不斷上升的人,已經成了人生贏家。

時間是自己的,別抱怨,直接行動,別把時間給浪費掉了。


李伊


職場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一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哭著喊著要辭職。

行業環境不景氣,他們說要跳槽轉行,事情鬧得人盡皆知,最後他們又蔫不做聲、毫無動靜了;

在公司受到了薪資待遇或者人際交往方面的委屈,恨不能直接堵著老闆去哭訴,可是真讓他交一份辭職申請上去,事情往往沒有下文了;

看到同事跳槽到新公司收入翻倍,自己心裡癢癢的,也籌謀這要跳槽,可是事情過去小半年,他們還是我再原來的老位置上……

那些看似平靜的職場人往往會一聲不發地突然離開,而這些曾經哭著喊著要辭職的人,往往能忍受著一年半載,又或者更長時間。



究其本質,這其實是一個人職業成熟度高低不同的表現。

一個職場人的職業成熟度,往往包含著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選擇等諸多因素。再細分下來,就包含了一個人的人際關係、情緒管理、目標管理、知識技能等等。

一個總是喊著要辭職的人,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01. 情緒管理能力差,玻璃心,喜歡把心事掛在嘴邊。

在阿里的企業文化中,有這麼一條:加入阿里,不承諾你升官發財,但承諾你一定很委屈、冤枉、倒黴、沮喪。

其實大多數的職場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戒掉玻璃心,武裝強心臟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而總是把要辭職這樣的話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是沒有修煉好這一點,最職業的認知還不夠深入。換句話說,就是太把企業當成自己家了,心情不好就發發牢騷,希望能獲得他人的關注和同情,實際上並不打算離開。


02. 總是把人情當兒戲,隨意浪費自己的“社交貨幣”。

你喜歡跟什麼樣的人接近?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積極向上,總是正能量滿滿的人。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其實就是他的社交貨幣。

越是積極正能量的人,他的社交貨幣價值越高,大家越願意和他交往;越是負面情緒堆積的人,比如總是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好的人,短時間內可能會找到共鳴,但長久來看,一定是大家不願意深交的人。


03. 總喊著要辭職的人,一般沒有明確的遠期職業目標。

大風大浪裡,越是裝滿水的水桶越穩固,越是空空如也的水桶,越容易翻騰。

把一個職場人的遠期目標比作水桶裡的水,那麼遠期目標堅定的人,往往就更能沉得住氣,不會因為眼前的一點委屈而改變自己的職業選擇。

相反,心中根本沒有遠期目標,只關注自己每月賺多少錢的人,就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得失而起波瀾,時不時產生離職的念頭。


04. 他們不是不想走,可能只是知識技能不夠,根本跳不出去。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一類總是喊著要辭職的人,他們確是也真正行動了,又去搜尋職位、投遞簡歷、參加面試……

只不過因為個人能力不足,始終走不掉,只能長時間窩在眼前這個並不喜歡,但尚且還算是舒適區的單位裡。

總的來說,不管一個人心裡是怎麼想的,是受限於性格還是能力,實在是都不應該把“離職”的事情掛在嘴邊。

一方面,沒有哪個老闆真的會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隨時可能辭職的員工,這樣吵吵嚷嚷的做法無疑是自毀前程;另一方面,同事也會覺得你這個人情緒不穩定、沒目標沒能力,打心眼裡輕視你。

所以,如果你忍不了眼下的這家公司,找準機會離職就好。

千萬別把辭職掛在嘴邊,又把跳槽的戰線拉到無限長,消耗彼此之間的好感度。


婉君不走瓊瑤風


這個其實是很有代表性的問題,這類公司多數是廠子裡面。不過互聯網公司也有種情況。

1、我媽媽他們廠裡就出現了好幾次這種現象,很多人出來打工,尤其是傳統行業真的是掙加班費的。有好幾次都是公司招聘了新員工,過不了半個月就辭職走了,我媽媽說,因為一些小年輕入職之後,老員工會指揮他們,而且還動不動就說,那麼年輕,竟然幹這活,出去隨便找個公司也比這裡強啊。老員工都走了,你們年輕人竟然還待這裡,什麼工資不高,環境不好,圖什麼呀?每次我媽媽就跟我說,你不要總聽別人講什麼,要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那樣說,是因為人多了他們的加班會少很多。所以才天天說要離職。他們沒離職,倒是新員工離職了不少。

2、我在的互聯網公司也是如此,身邊就經常發現有這樣的朋友,就之前的同事。然後遇人,就是在吐槽公司的不好,年終獎少啊,公司氛圍不好啊,這個有小派別呀。然後就講其他人的公司怎麼怎麼好,結果講了好久他沒走,其他人走了好幾個。

3、最後呢,我也想告訴職場的朋友,你做任何事情工作都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如果沒有這個最基礎的判斷,你總是聽風就是雨在哪裡都幹不成,無論你是在職場打工還是出去創業。

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子翔


其實我就是那個一聲不吭的人,而且我辭職的時候還帶走了那個一直說要辭職的人。簡單分析一下我倆的心裡

對他而言,其實他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我感覺一直吵著要怎樣的人比較簡單,因為他們會很直接的表達想法,而不是說深思熟慮,這時候,這種人雖然說想辭職,想如何如何,但是心裡還是在考慮,在猶豫,同時,他們會覺得,忍忍就過去了,這時候就像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這種人會說很久很久,從50%的想走開始,直到再也忍不下去的100%,才會走。說白了就是習慣性被壓迫,想辭職一定是條件不夠好,但是還找不到更好的。這種人,生於安樂,想要謀求穩定,哪怕穩定的差一點,也能接受。但是這種人在愛情中也是這種性格的話,這種人不容易離婚,而且容易被欺負。當然這是扯遠了。

而對我而言,其實我這種人也是猶豫,但是他一直說要辭職,要辭職,是給我了一個道路,可以換一種方式的道路,我會想,會考慮,在這個單位的價值還有意義,如果我覺得可以,就繼續工作了,如果我覺得不可以,這種辭職的想法會繼續加重,而身邊會有一個,多個人說,或者直接辭職,就會讓我更加堅定辭職的決心

於是,我辭職了,同時他也拼命的說辭職,我想啊,問問他辭職不,他很猶豫,但是你多說幾句,尤其是在很忙很累的時候,事半功倍,於是我們一起離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