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闆安排每天給員工發雪糕吃,有員工說“還不如多加點工資,裝好人”,你會怎麼說?

職場三哥


“沈理職談”給你解答:<strong>我們可以轉換一個邏輯來思考這個問題,假如夏季老闆不給員工發雪糕,而是給每個人都漲一定金額的工資,把這個費用當做是夏季補貼,這些員工還是會抱怨說:“公司老闆也太摳門了,不知道天這麼熱給我們買點雪糕降降暑啊。”這就是矛盾所在,因為這個情況之下,不論老闆如何去做,員工都會有怨言,欲壑難平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企業來說,管理層和執行層從來都是存在矛盾關係的,因為二者所處的角色定位、看事情的角度、追求的目標是不一樣的。老闆作為公司的管理者,看的是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也想通過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去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員工最大價值;員工則認為自己付出了辛苦勞動,而資本家總有吝嗇的本性,希望能最大化的去獲取自己的勞動報酬,對老闆的小恩小惠更多的是帶著陰謀論的眼觀去看待,會認為這是老闆必須做的,但是做的還遠遠不夠。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闆認為自己明明做的很好了,但是員工還是不買賬,認同感還是很差的根本原因。而在這個過程中,老闆對於員工期望值的管理是存在問題的,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和價值觀也是存在問題的,二者各有對錯,我們都要具體的分析。

<strong>

第一、員工為什麼會對老闆的額外付出感到不滿意

很多老闆經常表示很無奈:“我給公司員工開的工資普遍高於行業整體水平,公司福利也很好,但是仍然有很多員工天天在抱怨,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對於這個現象,我們先看看員工為什麼會覺得老闆做的還不夠好:

1、人的慾望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事情:有一位老人靠自己撿破爛攢下來的錢資助給貧困山區的一個孩子上學,每個月辛辛苦苦的攢錢,一直贊助到快初中畢業。後來因為老人生病了,腿腳不便,不能出去撿垃圾了,就沒有更多的錢去資助這個從未謀面的孩子。而這個孩子看到老人沒有按時打款過來,就打電話過來問到:“你怎麼還不打錢,我馬上都要考高中了,這麼關鍵的時刻你竟然不資助我,太沒有人情味了。”

這就是人心,這就是慾望。

同樣的道理,員工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幫助老闆打天下,老闆給自己付出工資是天經地義的,並且還要多付,給的少就是冷血,就是為富不仁。

2、員工認為老闆賺的更多

<strong>在員工的內心裡,老闆總是最賺錢的那一個人,不管給自己發多少工資還是會認為老闆剝削了他們的勞動價值,這是矛盾主體天然的對立點,是由不同的角色定位來決定的。殊不知,老闆背後的壓力和付出不是一般員工能夠理解的。

4、員工認為老闆的福利都是“陰謀論”

很多員工會將老闆發放的福利看成是“有企圖的行為”,比如生日福利或者夏季發雪糕。有一些員工認為這是領導想收攏下屬慣用的人情手段,是“裝好人”的行為,對此不屑一顧。

4、員工將老闆的付出看出理所當然

每天發雪糕,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員工理所當然享受福利的狀態,會將公司額外的付出看成了自己應得的福利,導致員工認為公司做的還不夠。

5、員工的公司歸屬感不強

有些員工純粹會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一種等價交換,從來不考慮價值的問題,對公司也沒有歸屬感,因此對公司的管理行為會有排斥的態度。

小結:站在員工的角度來看,很對人的格局和眼光存在侷限性,會對老闆認為已經做得夠好的行為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從這些原因中我們也要看到老闆管理上的不足之處在哪裡,去尋找解決的途徑。

第二、在這個場景下,老闆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出現這個局面,跟老闆的管理是脫不了干係的,雙方的原因都要去分析和尋找。

老闆到底哪裡做錯了呢?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老闆沒有正確處理好雙因素激勵中的管理邏輯。這裡就說到管理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理論:雙因素激勵理論。

雙因素激勵理論是由美國的行為科學家弗雷德裡克·赫茨伯格提出來的,它把員工工作的激勵因素分為了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激勵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滿足和激勵的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容易產生意見和消極行為的因素。在這兩種影響員工績效的主要因素中,要避免將激勵因素髮展成為保健因素。

最開始給員工發放雪糕是為了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是一種激勵因素,但因為沒有很好的規則來設計這種激勵政策,導致激勵因素慢慢變成保健因素,員工逐漸出現怨言。

整體來看,這個場景下管理者存在哪些問題呢?

1、沒有設置對比,沒有讓員工感到滿足感

<strong>人只有在環境對比的情況下才懂得自己擁有的條件是來之不易的。比如說你又累又餓的時候,能夠有個窩窩頭也是好的,但是你每天都吃窩窩頭的時候,你會覺得有個肉包子該有多好啊,這就是沒有對比的結果。

員工對於公司發的福利不認可,是因為他們沒有去對比。作為管理者可以找出同行業的同類型企業(當然要找福利差點的企業),告訴他們,你看,我們的規模,我們的產值都是差不多的,別人的福利這麼差,我們能夠吃上雪糕就已經不錯啦……尤其是他真實的對比過後,怨氣之類的自然就沒有那麼大了,甚至還會慶幸,是的啊,雖然和大公司的比差了一點,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2、沒有設置福利目標,員工獲取難度低

發放雪糕是因為天氣熱,這一點沒問題,但是不能夠大家忙完就可以來吃的,肯定是要設置一定的獲取目標:比如今天大家的產量達到什麼標準時候,集體有雪糕吃,這樣大家衝著這個雪糕也會去努力趕工的,這就提高了員工享受福利的門檻。

3、沒有進行區別對待,而是進行了”普惠”

統一發放雪糕也沒問題,但是要有區別對待,比如今天完成工作比較好的發5元一個的雪糕,工作完成一般的只能吃2元一個雪糕。千萬不要去進行“普惠”,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是你要考慮的心理邏輯。

4、企業文化建設缺失,員工歸屬感不高

員工之所以有怨言,其實也是積怨已久,對公司早就不滿了,這個時候只是藉著雪糕的事情表達出來而已。

管理者平時就要注重企業的文化建設,讓員工認可公司的價值,這樣才會有感恩之心。

5、有沒有真正的給員工切實的福利

公司在夏天發雪糕,員工仍然有怨言,雖然我們會認為員工的慾望不好滿足,但是老闆自己確實也得捫心自問一下:“公司是不是真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很差呢?”

我們可以去看海底撈和胖東來的管理案例,員工對公司是感恩的,別說你發雪糕了,就是大夏天不給大家發雪糕,員工也是一樣會和公司一條心的,歸根結底是老闆真正的做到惠人到底了。如果老闆平時就很苛刻,發雪糕也只是無奈之舉,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去怪員工對你有怨言了。

小結:我們也不要總是怪員工不懂感恩,也要看管理者自己是否做到位,這才是理性的分析行為。

第三、這個情況下,老闆和員工應該怎麼做

作為老闆應該怎麼做:

1、反思自己的管理行為

<strong>員工出現怨言,老闆第一步是反思自己的不足,是不是工資待遇差,是不是沒有人文關懷,是不是基層管理者有問題,等等。這些原因都要去看,去了解,去解決。

2、建立正確的考核機制

如果員工抱怨工資低,管理者要看投入產出情況,參考實際的人力成本投入,結合行業的標準來對比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有多勞多得的考核機制,最起碼有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高薪,這樣其他人也是能夠看得到的。

2、注意培養員工的價值觀

企業文化建設和員工價值觀培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團隊凝聚力的問題。

3、抓典型,維持團隊穩定

如果你自己的企業確實做到很好了,福利待遇在行業內都是不差的,員工如果還是有怨言,肯定是有個別人帶頭起鬨。對於這種害群之馬,堅決不能容忍,團隊需要穩定,不需要挑撥之人,這一點管理者也要明確。

作為員工應該怎麼做:

1、看客觀情況,不要主觀判斷

企業好不好,不是別人說的,也不要人云亦云的,要自己去看,自己去分析就行了。

2、不要被用心人煽動起鬨

如果同事們說公司的怨言,你要有選擇的去聽取,不要被別人利用起來煽動大家。

3、做好自己的選擇

任何公司不可能因為部分員工的不滿而調整策略的,如果你覺得這裡不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做好自己的選擇就是了。

後話: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沈理職談致力於職場答疑、管理、員工關係、銷售等相關知識輸出,創作不易,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有收穫!


沈理職談


夏天老闆能每天買雪糕給員工,應是算關心員工健康,同時也是執行政府有關防暑降溫的規定。有工人講假好心就太過。但夏天想消暑花錢派雪糕真是利口唔利福,不是明智的選擇。

如果我是老闆,肯定不會去買雪糕來派發。夏天吃雪糕,冷飲只是一時的痛快,過後會覺得嘴裡更熱更渴,還不如慢慢呷上幾口熱茶頂用。加上要買優質的雪糕,實在不便宜,更主要的是電視上的專家經常講解,想解暑降溫不宜食這類冷凍食品,錢是花了,只是攝入了糖精色素香精添加劑。對健康無益處。有些幾代人都是中醫生的中醫世家的家訓,是一輩子不吃冷凍的飲食。

在盛夏的三伏天,不如把買雪糕的錢大部份效仿有些單位,按月發放清涼飲料費到個人,餘下小部分用在高溫預警的日子裡,由飯堂負責煲些冬瓜薏米扁豆加鹽成鹹湯或加紅糖成糖水。煮好後下午送到各崗位,如飯堂人手不足,亦可通知各科室班組派員前去領取。


小笙常談


夏季天氣炎熱,老闆關心員工,安排每天給員工發雪糕吃,結果被有些員工抱怨說老闆裝好人,為什麼老闆的“好心變成了驢肝肺”?


這種現象在企業很常見,試著想想,如果老闆不給員工發雪糕,而把每個雪糕換成2塊錢,每個月給員工發60塊錢高溫補貼,員工就一定會滿意?肯定又有員工會跳出來說:這麼熱的天,我們累死累活的在車間幹活,每個月才給60塊高溫費,老闆太摳門了。這時老闆又變成假慈悲。

好吧,假裝老闆再大氣點,把高溫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塊,難道就沒有員工再有意見。我想就算補貼提高到1000塊,估計也有員工不滿意。

人性都是貪婪地,老闆也不可能無止境的去滿足員工的訴求。

在企業內部,很多時候,員工的滿意度都是跟成本掛鉤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管理一定是滿意度越高越好,老闆也會從成本方面考慮,如以下案例:

在第一年的中秋節,老闆給每位員工發一盒100塊的月餅,然後由公會對員工進行節日禮物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度是60%。


第二年中秋節,為了提高員工滿意度,老闆給每位員工發一盒200塊的月餅,然後再由公會對員工進行節日禮物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度是70%。

第三年中秋節……

試想,又有幾個老闆會不計成本的去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又如去年公司發了一盒100塊的月餅,今年發一盒200塊的月餅,老闆心裡想員工應該滿意一些吧!結果隔壁公司發了一盒500塊的月餅,這下員工更不滿意了,老闆又變成了吃力不討好的冤大頭了。


所以,對於員工的各種訴求,作為老闆要進行有效分辨,如果是員工合理的訴求,一定要做到讓員工滿意,而對於無理的訴求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方法讓員工服氣,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做到張弛有度,而不是一味地去滿足員工個人慾望。


職步青雲


有的吃就有的喝就喝,反正工資不能少。


等鬼上身


你那老闆咋不發牛肉給大家


紅塵你我31


給錢也不會知足的


用戶169102715


想起了免費饅頭折現的事情了


傑佬193173894


雪糕也是用錢買的呀,怎麼老闆就變成裝好人了,告訴那些抱怨的人:愛吃不吃


妙莉8161


永遠不知足


用戶160339518


主要是冷飲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