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保險的檔案怎麼查看參加工作的時間和年齡?

JIANying


樓主您好,職工養老保險的檔案怎麼查看參加工作的時間和年齡?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你個人檔案是自己查看不了的,而且個人也是沒有辦法拆分自己檔案的,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想要查詢你的個人檔案,那麼必須是公對公的來進行查詢,比如說,你辦理退休之前那麼社保部門就會要求來調閱你的個人檔案來進行查閱,那個時候你就可以看到你的這個個人檔案的參加工作的時間和年齡了。

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你的這個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根據你個人檔案中初始就業的出生日期為依據,來辦理退休,假如說你個人檔案中的出生日期和你真實的出生日期是不相符的話,那麼就要以個人檔案中的。出生日期為依據來辦理退休了。

如果說個人檔案中的出生日期和真實的出生日期是一致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按照真實的出生日期來辦理退休,享受這個基本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個人檔案中的這個出生日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你領取養老金的一個時間,如果你個人檔案中的年齡小於真實的出生日期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要延遲退休。知道你的這個檔案中的出生日期,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夠辦理退休。


社保小達人


職工工作時間,和年齡出生日期認定,在申請辦理退休時,人社局社保中心會調閱檔案;以個人檔案袋中,第一份原勞動局招工批准“文件號”,有日期說明,下鄉知青的批准日期,入伍徵兵辦(人武部)批准日期,包括“知青待業”勞動局批文函),必須是勞動部門認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批文(函);年齡認定為個人身份證,如果檔案年齡和出生日期,與身份證有差錯,必須先證明更正,正常情況下,以第二代身份證(參加社保時的出生日期),由於以前個人檔案是手寫,字跡不規範,甚至出現出生年月日,有多個不相符;依第一張表格日期為準。眀顯比身份證有很大差錯的,需要個人向所在地派出所戶籍科查找底冊,並複印件證明蓋章。如查不到的,依後出生日期,推遲辦理退休手續。





近幾年辦理退休手續的人,遇見這些事太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差錯多。

①:個人檔案姓名,與身份證姓名有筆劃,簡繁體字錯誤,同音字筆誤等,這些情況需向派出所戶籍科申請更正。

②:個人檔案出生年、月、日,與第二身份證年、月、日,有差錯。一般年份出入大,要求證明更正,月份誤差不大,就推遲幾個月辦理退休手續。

③:初始參加工作的年齡,明顯不符,有的未滿16週歲,就已工作幾年了。但是有文,人社局是不認可的。去年我地一男同志,60歲退休,按檔案累計工作年限有46年,也就是14歲在父母單位待業,人社局不認可,以16歲知青下放批文為依據,工齡認定為43.8年。

④:甚至有檔案姓名與第二代身份證參保的賬戶姓名,不是一個人。這主要是以前參加工作時(當兵)用原姓原名(曾用名),參加工作多年後,在辦理二代身份證時,經公安局派出所更改姓名,將更改後姓名參加社保繳費,可退休時遇到這種情況,比較麻煩,要向戶籍所在地公安局申請,經核實後,有局長批准方可,遞交社保中心辦理退休手續。

等等

以上供參考,如果你有這類情況,請在未退休前,及時申請糾正。


樹下酒仙


退休時我們都要審核職工檔案,而且根據1999年勞動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和實行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不過,最終是以職工檔案為準。

職工檔案中,一般會有勞動者從學校學習、到就業、單位變更、到退休時的相應檔案記錄。

相應出生日期要以職工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準。

確定好出生日期之後,再確定就業信息。就業信息就跟出生日期沒有關係了,主要是看用人單位招用和解除勞動者的檔案生成日期,以及檔案記載勞動關係存續的時間。

比如單位的招用人員登記表顯示於2006年1月被用人單位招用,2016年1月被用人單位解除。這樣我們的實際工齡是十年零一個月。這個工齡要跟社保繳費記錄完全對應起來。否則就應當由用人單位或職工將保險補交,才能辦理退休時計算繳費年限有限。

較老的職工檔案以及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檔案中,每年還有職工的考核記錄表、工資調級進檔表、獎勵審批表等等材料。現在多數私營個體企業是沒有這些內容了,各種交費信息主要體現在社保交費記錄上。

我們的退休待遇也是跟社保交費的基數和繳費年限有直接關係。


所以,職工檔案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機會拜託單位人事好好查詢本人檔案情況,防止退休出現檔案缺失等情況。屆時還需要補辦有關材料,非常麻煩。


暖心人社


但也有這樣的情況,我是1974年初有著縣革委會下文批准的民辦教師,後首次高考入學,畢業後分配到單位,直到退休前我的檔案均是74年參加工作,在養老保險繳費手冊上單位也明確認定這個參加工作時間,連視同繳費年限也從民辦教齡計算到92年的實際繳費前,在勞動局辦理退休手續時,辦事員讓我回原籍檔案館複印民辦教師的任命文件來認證民辦教齡,然而,TMD!在將材料送社保審批時,直接砍掉了我民辦四年讀書三年的工齡共七年(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同學就有這段工齡),所以我參加工作的時間僅從1981年讀書畢業到單位報到的時間算起,蒼天就這樣不公平,無奈呀!


執君之手觀日落月升


樓主你好,職工養老保險的檔案怎麼查看工作時間和年齡呢?我們的養老保險是沒有檔案的,只能夠通過我們個人的人事檔案,才能夠查看我們初始就業時的工作時間和自己初始就業時所登記的出生日期,因為最終在辦理退休的過程中,我們就要以自己初始就業時所登記的出生日期為你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齡,那麼去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你自己可以查閱一下自己的個人檔案。如果檔案存管在原工作單位的話,那麼可以通過工作單位的檔案託管部門也就是人事部門來進行查詢一下,如果不是通過自己的工作單位,那麼你就是託管在人才交流開發中心,那麼也可以通過人才交流開發中心進行查閱一下自己的檔案。

通過檔案中的記載,你大概就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辦理退休,不過一般情況下,只要是你沒有修改自己就業時的法定出生日期,基本上都是可以按照你真實的身份日期來辦理,退休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同時在辦理退休的時候你要具備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在15週年以上的話都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懂社保


還用等到退休時才查檔案?早在參保時社保局就給你查完了,審核你是否符合參保條件,其中最重的信息是參加工作時間,職工身份認定,實際年令(按檔案最早的那張審批表上所填的年令為準)等等信息都錄入到微機裡了,個人社保代碼是和身份證綁定在一起的,並且全省聯網,查個人社保信息只需輸入身份號碼即可。社保代碼,一人一碼,終身不變。所謂的重複參保,一人參保雙份或多份社保根本不存在,即使有個別的疏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重複參保,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發現,並且糾正過來。


從頭來無所謂


沒有見到過"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用人單位員工個人人事檔案,一般就記錄了其本人參加工作時間和進入企業的方式等職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信息,且都是"原始記錄",還有必要再建一個"職工養老保險檔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