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0後孩子不將紅包交給父母保管這種行為?

劉屹珺


如何看待10後孩子不將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我覺得這個也是可以理解,我們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如果親朋好友給我們的壓歲錢都被父母沒收了,我們那時候的感覺就是那還給我壓歲錢有什麼用呢?

所以我的做法是陪孩子一起到銀行開個賬戶,看著孩子把錢存到銀行裡,然後他自己想買些學習用品,書籍書包等等的東西,我們再幫她一起去取,這樣也從小培養了他有一定的理財意識。這也讓孩子覺得父母說話算數,自己的壓歲錢自己管理,完全可以!

歡迎關注@青衣姐姐,25年教育經驗,專注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助力父母孩子快速成長成才!


青衣姐姐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如何看待10後的紅包不交給父母自己保管這種行為?我覺得10後他們的主張自己的能力很強,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很強的自我觀念。這是我個人看法。

我兒子和閨女過年那一天爺爺奶奶給她們沒人660元的紅包,都沒有交給我還不願意交給我!閨女說媽媽這錢我要自己保管,以後留著自己買東西買學習用品。我知道我就是要也不會給我了[捂臉][捂臉],我心裡想我拿著給你們保管你們需要了給我要不就可以了嗎?倆人都不願意在老家裡我擔心她們拿著錢去小賣鋪買零食吃,都是五顏六色的東西吃了對身體不好,強制性要過來會哭就他們多拿一會吧!

初一早上天亮了親戚朋友來拜年我婆婆各自發壓歲錢,有50的,100的,我兒子還給我說說奶奶給她660元幾個孩子在哪裡比誰的壓歲錢多,誰的壓歲錢少[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試著給我兒子要過來他裝了800多塊錢不願意給我。

後來親戚走了兒子也拿著錢跑出去玩了,起來的太早了我呢就做床上睡覺了,過了有一個小時兒子回來給我說媽媽你見我的壓歲錢沒有?我說了沒有見以為他給我開玩笑嘞!沒有想到他的壓歲錢丟了[淚奔][淚奔]問他丟哪裡去了,他沒心沒肺的不知道,我們一家人著急家裡找過來一遍找不到!!他呢該吃吃該喝喝啥事不往心裡擱[捂臉][捂臉]這就是孩子的天性。

找了好久沒有找到,我婆婆把她屋裡的床也掀起來了床底下他去過的廁所地方都找了沒有找到。第二天再電瓶車上找到了一個紅包裡面裝著[淚奔][淚奔],拿過來給我兒子他的不要了在也不拿壓歲錢了。





農村彩虹在西北


孩子的財商教育——從壓歲錢開始

壓歲錢的由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壓歲錢成了孩子過年最期待的重頭大戲。

為什麼會有壓歲錢呢?這裡有一個傳說。

傳說西漢時期,山陽縣有個叫“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就出來,專摸熟睡的孩子的腦門。孩子被摸後就會發高燒、說胡話,而退燒後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當時人們稱之為“守祟”。

有一戶姓樊的人家,夫妻老來得子,十分珍愛。在除夕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婦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了,也熬不住,一看已經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祟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在山陽縣及其周邊村莊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作“壓歲錢”了。

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孩子看到壓歲錢會笑得合不攏嘴,家長卻開始頭疼了,這壓歲錢究竟該如何處理呢?

讓孩子自己保管吧,一怕弄丟,二怕揮霍學壞。可強硬沒收吧,又怕孩子強烈反抗,甚至有可能反手就是一個“起訴”。

壓歲錢,什麼時候竟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

1.教育孩子用壓歲錢科學理財

財商與智商、情商,這"三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一樣重要。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清崎先生曾說:“只要孩子一開始對錢感興趣,就該教他們理財了。”

(1).正確認識壓歲錢的意義

首先,讓孩子知道壓歲錢是長輩通過辛苦工作換來的,是長輩贈予孩子的最珍貴的祝福。

其次,既然是贈予,就是孩子的,孩子就理所當然擁有自由支配壓歲錢的權利。

希望孩子每次花錢要考慮清楚,這錢該不該花,值不值得花,如果不確定,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

(2).科學理財

明確壓歲錢的所有權歸孩子所有後,幫助孩子合理安排一部分用於日常開銷,同時將其餘的壓歲錢用做貨幣資金或基金定投這樣的理財產品,和孩子一起算算未來幾年或幾十年的收益,讓孩子明白錢生錢,滾雪球,複利的魅力,一起做好對未來的規劃。

(3).制定計劃,學會記賬

對於日常開銷的這部分,讓孩子自己制訂計劃,把錢花在買文具、購書、報興趣班、旅遊、愛心援助等有價值的事情上,並記錄每次支出情況。

愛德華·羅伯特·布爾沃說:“管理金錢,很大程度上就是管理自己。”

2.借孩子的手給長輩發壓歲錢,培養孩子感恩精神

過年不僅僅是給孩子壓歲錢,更重要的是借孩子的手幫助父母給長輩壓歲錢,讓孩子知道老人年齡大了,沒有經濟來源,養育孩子一輩子不容易,孩子應該回報父母,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壓歲錢是一把雙刃劍,把它用好,讓它成為你教育孩子理財觀念,培養孩子財商和感恩之心的一把利劍。


易彤A


對於10後孩子的這種“抗拒”,奶爸在內心,為父母暗暗擔憂了起來。

誠然,已經是成年人的我們,小時候,也會因為父母沒收我們的大部分紅包而暗暗沮喪,甚至記恨在心,覺得那是自己“掙”來的,父母憑什麼收走?

可隨著時間的漸漸推移,年齡漸長,我們才漸漸明白,那不叫“掙”,那是禮節上的往來罷了。

奶爸小時候,就經常記恨父母沒收紅包,直到有一年,所有的不滿都積上心頭,暗暗把紅包都藏起來了,無論父母怎麼講道理都不給父母。

那年的春節我過得很開心,花錢大手大腳,但第二年,再也沒人給我拿過紅包了。原來,只不過是父母和親友早就商量好了——今年大家都不互相給紅包。

那時候我就明白了,紅包根本不是自己“掙”的,是父母給人家,人家才會給我發。

迴歸正題,我認為,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不給孩子一點壓歲錢,那當然不對,但如果讓孩子壓著幾千上萬的零花錢,不僅容易讓孩子養成惡習,同時這也可能讓家庭經濟狀況變得窘迫。

這裡是新世紀育兒奶爸,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新世紀育兒奶爸


10後孩子不將紅包交給父母保管,其實也可以理解。

現在的孩子崇尚民主,自由,他們都有了基本都經濟意識。

1.孩子不願上交,很可能是因為父母收走後不是單純的保管,而是直接收為己用。

美名其曰:你花的還不是我的錢~

2.這一批孩子裡面,最大的應該有10歲了吧,基本都自制力和管理能力其實已經具備了。

其實把錢給孩子保管也好,但是家長要負責監督,不要讓他亂花,可以放在存錢罐裡。

這樣孩子日久天長對管理金錢也會有收穫和成長,懂得存錢的喜悅和滿足。

以上就是我對於10後孩子不將紅包上交父母的想法了。


小式


孩子10歲了,開始知道錢的作用了,也學會花錢了!所以不把紅包給父母保管也是正常的現象!

但是,由於孩子還小,會出現亂花錢的現象,因此父母還是要對孩子進行管制,同時要教育和引導孩子有正確的花錢理念!

1.引導孩子有存錢的理念,可以把孩子的紅包以孩子的名義存在銀行,告訴孩子以後有什麼要花錢的地方就可以用這些錢,如,以後幫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參加他們有興趣的活動;買學習器材等,讓孩子形成有規劃的理財觀念!

2.教育孩子花錢的習慣,防止形成孩子亂花錢的習慣,教育孩子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可以帶孩子去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和他們喜歡的衣服、書籍等!

3.做孩子想做的事,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瞭解他們想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帶孩子去實現他們的想法!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紅包也不少了,要適當管制孩子的紅包,培養和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花錢及理財觀念!不要讓孩子亂花錢,特別是在網絡上,不能讓孩子花錢玩網遊,買裝備,這樣會使孩子無心向學,形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好奇人生彭琪皓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比以前要提升了很多。所以,他們不再願意將紅包交給父母,而是自己支配保管。


寶雞546


小朋友七歲以下,毫無疑問,是要上交父母的,原因很簡單,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還不擅於理財。

具備理財能力的小朋友,紅包是否上交父母,就要看父母的態度和能力了,一味的嬌慣孩子的父母,沒有權威的父母,紅包只有留給孩子;

具有權威的父母,有的會留給孩子,有的不會。


覃湘湘


我覺得可以讓孩子保管,培養他理財的能力,當然父母先詢問自己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想證明一下自己有這個能力,想得到父母的信任


駿陽媽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6e0002ec1f62ccd6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