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人是如何利用貨幣貶值使自己更加有錢的?

槓桿遊戲揭幕者


我覺得有錢人變現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朋友開始的時候手上資金只有60萬,他在城市看好的位置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這個房子的地理位置還算可以,開始的時候每平米6000元,結果三年過去了房子升值了,到了每平米14000元,他直接以每平米13000元賣了,在城市其他的地方又買了一套房子也是100平米,也是每平米6000元,這相當於在第一套房子上他賺了70萬元。 第二套房子過了兩年,房價就起來了,每平米達到了12000元,他以11000元的價格賣了,在城市偏遠的地方買了個自己能住的房子,也是100平米的面積,每平米5000元,這相當於第二套房子賺了50萬,其實這一前一後差不多也就5年時間這個朋友賺了120萬,我想問下有哪類生意比這個更賺錢呢? 當然,有人會說那是在炒房,可是這個朋友手上始終是隻有一套存量房,並沒有一下子買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在穩健性的投資,我看好的地段如果增值了我就落袋為安,假如沒增值我就自己住,這樣挺好,始終在找到價值窪地後積極投資。

2、專門買股市裡的名牌企業,我知道的有些朋友當中將自己大多數儲蓄全部用於參與A股市場的藍籌股,比如說茅臺啊或者說格力啊,這些年來本金翻了不少,這也是一個穩妥的辦法。


春意萌生


在通貨膨脹的大前提下,平民的錢會貶值,富人的錢也會貶值。

但普通人的做法是把錢放在銀行,用自己的錢做點小生意,這樣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錢人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多借錢。

債務是最直接抗貨幣貶值的方法,貨幣在貶值,但借款又不會再漲。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借了1W去持有某件商品,一段時間後,隨著貨幣貶值商品開始漲價,比如漲到了1.1W吧,到時候,你只用還1W就可以了,這是其一。而如果你在這個時候拋售了手中的商品,還能多賺個一千元。


曾經有位老闆跟我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他是種銀杏樹的,給國內房地產龍頭企業提供銀杏樹,但是一年後才能拿到尾款,你辛辛苦苦種樹十年,他還要壓你一年。


對於房地產商來說,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一棵樹今年值5萬,十棵就是50萬,我明年再跟你結,中間因為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都由這位老闆自己承擔。

不只是銀杏樹,這片開發區的什麼都是借的,建材、人工等等,都是要壓錢的。當然房地產商開發的錢也是借的,這些錢肯定不會馬上還,也不會拿來付錢,直接用做集團的現金流,拿去做投資。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賺“息差”。

在貨幣貶值前,向銀行借錢,然後買入美元存到銀行裡,等貨幣貶值的時候,再換回來,就可以換更多的錢。


還有一種就是“做空”。

我們一般搞投資的操作都是先買進,等升值了再賣出,這叫“做多”。但那些有錢人卻反著來,他們預感到某個股票未來會跌,馬上賣了,等跌到一定程度再買進,還是持股那麼多,但賺了利潤差。

不過這樣也有弊端,98年金融危機,就是利索羅斯用泰國固定匯率變成浮動匯率導致泰銖貶值,大量做空導致的。


這些做法,不是說有錢人通過貨幣貶值直接賺到了多少錢。

而是讓“多出來的錢”都匯聚到自己身邊。

有錢的人從來不考慮貨幣會不會貶值,因為他們會通過更多樣化的投資形式分擔風險,不僅是各種類型的創業項目,還包括不動產,當然,最長遠的肯定還是他們對於人脈和家庭教育的投資。這才是他們財富不斷增值的秘訣。


華埔商學院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面對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只能期盼老闆加工資或者國家增加養老金,所以窮人群體都非常厭惡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因為,好不容易積蓄了一點財富,購買力又在不斷降低。但是,對於有錢人來說,他們則很喜歡貨幣貶值,因為貨幣貶值可以給富人帶來更多的財富。

按常理在一個國家中,我們說貨幣貶值與通貨膨脹是一個概念。但是在中國前些年卻會發生人民幣“對外持續升值,對內持續貶值”的現象。這主要是前些年,中國對外貿易處於較大順差,以及國內經濟高速增長,海外遊資持續流入中國,這就導致了人民幣對外需求增加,人民幣自然會升值。

但同時,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結售匯制度”。面對大量外幣流入中國,我國央行只能被動拿人民幣來換取等額的外匯。這就導致國內基礎貨幣投放過多,人民幣的購買力在國內是長期貶值的,但是對國外卻是長期升值的怪象。不過,近幾年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外貿易順差縮小,流入中國的遊資漸漸變少。所以,過去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基本得到了遏制。

本人過去曾供職於一家大型民企,與很多有錢人打過交道,對於有錢人來說,他們不怕國內通脹,而是最怕國內通縮。因為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百業不興,金融運行停滯,反而不利於有錢人賺大錢。而在有錢人看來貨幣的貶值反倒是他們發財致富的契機。

首先,對於有錢人來說,貨幣貶值固然可怕,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舉債來轉嫁貨幣貶值風險。比如,富人喜歡買房貸款,富人辦企業也會長期向銀行貸款。銀行往往也喜歡把錢借給有錢人。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富人揹債越多越好,因為此時銀行貸款利率很低,富人拿著銀行的貸款拿到外面去投資獲利。所以,對於貨幣貶值,反而能讓富人稀釋自己的債務。

再者,窮人靠工資收入過生活,富人靠的是年終股權分紅。很多老闆告訴我,他們不怕通脹,就怕通縮。因為,通縮說明經濟不景氣,產品買不出去。而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說明經濟過熱,產品不愁沒銷路,這樣富人可以提高企業生產商品的價格,來轉嫁貨幣貶值的風險。所以,面對貨幣貶值,窮人希望漲工資,這是極為被動的。而貨幣貶值,富人急著上調產品出廠價,這樣一來,貨幣貶值對富人的收入沒任何影響,還能讓富人大賺一筆。

再次,`富人遇到人民幣貶值,一點也不用害怕,除留下少量資金以供平時運作之外,把自己手中的大部分資金換成美元、歐元等其他國家的貨幣,貨幣貶值對富人的影響極小。但相反,普通家庭也有一部分存款,也可以換成其他貨幣,但往往這些人民幣是以備不時之需,而且就算能兌換一些外幣,也換不了多少,所以,貨幣貶值最吃虧的還是窮人。

最後,對於富人來說,很喜歡貨幣貶值,因為貨幣之所以會貶值,主要是央行貨幣政策過於寬鬆,既然貨幣政策寬鬆,市場上就會有大量的流動性。富人就可以利用市場流動性充裕,就可以興風作浪。前些年炒逗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等農產品價格,使農產品價格一夜暴漲。今年社會遊資又利用蘋果等水果減產之機,通過蘋果期貨市場,把蘋果價格推上了10元以上/斤的歷史最高價。所以,貨幣貶值能讓有錢人興起投機炒作之風,而且近年來呈現愈演愈烈的跡象。

對於窮人來說貨幣貶值,意味著購買力縮水,他們的生活質量下降。而對於富人來說,他們應對貨幣貶值的手段層出不窮。既有通過高負債來稀釋債務,又可以同步上調自己行業產品的價格,轉嫁通脹風險。更可以把自己手裡的資金兌換成他國貨幣避險。還可以囤積炒作各種社會商品價格,以牟取暴利。所以,貨幣貶值不可怕,通縮來了才可怕。有錢人最樂見貨幣貶值,因為這恰恰是他們賺錢的機會到了。


不執著財經


其實絕大多數的有錢都是通過貨幣貶值、商品通脹來使自己更加有錢的!

這是“窮人”們永遠想不通的秘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幾年通過房地產發家的各位地產巨頭。

首先,“有錢人”不管是富一代還是富二代,它們有兩個共性:

1、人脈廣泛、經驗豐富、嗅覺敏銳、眼見卓識;

2、有一定的經濟財富,有低成本融資渠道;

兩者是相輔共通的。

“有錢人”平時見到的各種世面,接觸的各種信息,掌握的各種人脈資源,手上的各個行業的生意,都會讓他更加能夠了解當下社會經濟的動態。而窮人的眼中更多的只是衣食住用這些基本生活條件,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其它的事情。

通常,“有錢人”永遠都會比“窮人”提前獲知貨幣即將貶值這個信息。

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將手中的現金轉換成優質的固定資產、社會必要資源等。甚至積極的通過各種融資渠道提前大量融資,來轉換成優質固定資產、必要社會資源等。比如優質房產、黃金等貴金屬、糧食等日用商品。

當貨幣出現貶值的時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的飛速上漲,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通貨膨脹現象。而隨著貨幣不同程度的貶值情況,物價的上漲程度也不同,熱門行業、資源的漲價幅度可能異乎尋常的高。這種情況下,提前大量儲備了這些優質資產以及資源的“有錢人”們就可以順利的實現財富的保值、避險、甚至增值目的。

比如幾年前大肆舉債開發房地產的那一眾大佬們;

比如去年囤積蘋果的們;

所以,“有錢人”越來越有錢,而窮人,始終是窮人!

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欺騙、沒有剝削也沒有掠奪,僅僅是通過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就實現了對窮人財富的收割。


期貨匠人李瑞


如果人民幣出現貨幣貶值,有錢人可以通過重新配置資產來實現財富增值。具體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投資外匯

譬如美元、歐元、英鎊等,最好是能找到人民幣貶值的原因,瞭解相對於人民幣升值潛力最大的貨幣進行超配,等人民幣貶值週期結束再換回人民幣。譬如手上有680000元人民幣,按當前匯率6.8:1正好可換100000美元,但預期一個月內會貶值到7:1,那麼一個月後拿這100000美元再換回成700000元人民幣,不考慮換匯成本,則淨賺20000元!


2,投資黃金

黃金是抗通脹的一個不錯品種,如果預計人民幣會貶值,可以適當配置一定的黃金資產。譬如當前黃金為280元一克,如果正好有280000元,可以購買黃金1000克,一年黃金350元一克,到時再換回人民幣350000元,則一年時間淨賺70000元!


3,購買房地產

在預期人民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把多餘的錢拿來投資一線城市核心區的房產,是個不錯的選擇。近二十年來,投資房地產幾乎只賺不賠,創造力中國奇蹟。所以有錢人配置一些核心房產,不但能夠避免貨幣資金貶值,還能使自己的財富增值!


4,投資美國股票

我大癌股具有牛短熊長的尿性,所以不是高手我一般不推薦炒癌股 😝

美國股市歷來漲多跌少,最近還跑出了十年大牛、長牛,讓中國投資者羨慕嫉妒恨 !

如果有多餘的閒錢,可以換些外匯,投資到美國股市,分散買入一些一線公司的股票,既能獲得投資收益,還能獲得人民幣貶值收益,實現戴維斯雙擊!

讀者朋友覺得還有哪些辦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我是漲亭板,中國註冊會計師,分享財經知識和經驗,啟迪財經智慧,歡迎關注我


漲亭板


蔣老師觀點,貨幣貶值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趨勢下,要認清貨幣貶值的本質並且抓住歷史趨勢,通過大趨勢來讓自己更有錢,最核心的方法就在於:轉移貨幣貶值風險,安全負債。


轉移貨幣貶值風險

轉移貨幣貶值風險的一個另外含義就在於:拿錢去做投資,而不是把錢去做儲蓄。因為儲蓄的錢每年默默承受著貨幣貶值的幅度,存一年虧一年。


目前國家名義上貨幣貶值幅度在2%~3%,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有多少呢?大多數銀行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是1.35%~1.5%之間,定期存款差不多1.5%~2.0%,所以活期存款的錢放到銀行一年,基本上沒有升值,而是在貶值。當你資金體量大的時候,肯定貶值金額也就越大。

那麼為了避免貨幣貶值,就要拿錢去投資,也就是主動進取型,可以選擇投資基金、國債、黃金等,這些都是抗通脹的措施。但是每種投資品的收益率不同,如果想要選擇一個相對穩定的抗通脹產品,也可以考慮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在3.0%~4.5%之間,這種理財收益穩定,對於想要省心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向銀行借錢投資

第二個可以利用貨幣貶值讓自己有錢的方法是:借錢投資。


因為貨幣貶值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跟銀行借到低息的貸款,是最好的抗貶值的方法,通過這些貸款而獲得投資收益。無論是自己做生意,還是通過投資金融產品,或者通過擴大再生產,提高自己的資金週轉效率。

這樣自己賺到了錢,然後再歸還銀行貸款的時候,因為名義利率和貨幣貶值幅度的關係,實際上償還的錢是“縮水”了。你的利息是固定的,但是每年貨幣貶值都在發生,這樣實際的債務就減少了,這也是很多企業家利用貨幣貶值的方法讓自己有錢的最主要原理之一。


所以有錢人,會更願意用別人的錢生錢,用別人的雞生蛋,把貨幣貶值的風險轉移給借錢的人,把賺錢的超額收益收入囊中,這就是在大趨勢下,金融賺錢的套利空間。


投資房產

第三個具體的賺錢的思路是:投資房產。


在投資房產的過程中,通過3成首付、7成貸款,利用公積金貸款的最低利率(3.25%),還有商業貸款的方式,這種加槓桿去購置房產,這麼多年來,貨幣貶值的幅度並沒有影響自己的房產升值,反而房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


此外,自己實際上欠銀行的錢,也因為貨幣貶值而“縮水”,十多年前最早一批買房的人,貸款30年,現在每個月只需要還300多的“鉅款”,現在看,這點錢就更不算什麼了。

貨幣貶值是歷史的趨勢,任何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有貨幣貶值的現象,那麼就要選對大類資產,雖然有貨幣貶值的情況,但是隻要在自己合理的範圍內加大負債,通過投資和負債來放大槓桿的賺錢效應,就能夠實現財富增值。但是加槓桿的前提是自己能承擔相應的風險。


綜上所述

利用貨幣貶值來實現財富增值,可以通過轉移貨幣貶值風險,在安全的邊際加大負債,這樣自己就可以通過撬動槓桿,長期看可以減少自己的“實際債務”,再加上投資收益,可以實現財富的增值。


蔣昊說經濟


樓主你好,我是無忌,一個從業10多年的金融老司機。

樓主的這個問題,提到的有錢人,這個不好判定,咱們就說說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哪些資產可能會是增值的。

第一,美元。因為所謂的貶值,相對的,目前還是美元。我們貨幣貶值了,那麼美元就相對增值了。可以考慮換匯美元,但是因為我們換匯是有額度的,那麼一點點,其實影響不大,當然,香港那邊有大量換的,但是涉及到港片中的地下錢莊,風險很大,所以沒有必要。另外,中國股市有一個市場叫B股,你可以嘗試投資一點,當然也是受到換匯限制。

第二,黃金。如果涉及到大幅度貶值,那麼黃金理論上,是有一定的增值空間的。但是黃金現在的地位感覺越來越低了,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現在黃金的儲備確實有點多了,另外,比特幣這類資產,感覺對黃金已經有了一定的替代地位。所以,這點上,就看個人投資者自己的判斷了。

第三,貨幣貶值,可能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也就是物價會上漲,那麼在一定時間內,剛需產品的利潤會得到提高,如果有實力的朋友,可以在這上面進行投入。

第四,權益投資。選擇較好的上市公司,優先選擇業績增長快速,淨資產收益率高,資金流動性比較好的企業。

當然,樓主這個問題,太過於複雜,暫時也只能給樓主這點意見,有錢人的世界更復雜,所以這裡只是薄建。

我是無忌,一個從業10多年的金融老司機,如果大家對金融有興趣,可以評論區留言,大家的關注以及點贊,是對無忌最大的支持。


無忌說財經


貨幣貶值,通常引起物價上漲,原來10元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要12元才能買到。

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有錢人主要利用貸款和投資,使自己更有錢。

一、合理利用貸款

說到貸款,就會想到利息。比如房貸,期限是20年,30年,貸款利息佔了還款的很大比例。

假設貸款利率是4.9%,貸款100萬,採取等額本息的方式20年還清,用房貸計算器算出,還款總額為157萬,其中57萬為利息,相當於本金的一半。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倒吸一口涼氣。所以,很多人更願意全款付房款。卻缺少用發展的眼光去具體分析。

有錢人不一樣,即使可以付全款,即使要支付這麼大比例的利息,他們也還是傾向於貸款。

為什麼?因為隨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而已經簽訂的貸款利息是不會變的,變相地減少利息支出。

有錢人喜歡銀行貸款,利用槓桿獲得利益最大化。

第二,合理地投資。

相對於把錢存在銀行,有錢人更願意把錢拿去投資,投資房產、股市等。

10年前的100萬,一個人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一個人存銀行。到如今,買房子的資產翻好幾倍。存銀行的,有那麼一點利息,但是趕不上通貨膨脹。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學習有錢人的思維,學習理財投資。將理財投資當作一項工作去認真對待。

同時,在能力範圍內貸款,當然貸款來的錢,要有合理的去處,或者是還房貸,或者是有更好更穩的收益。


懶人基金定投


貨幣貶值,意味著通貨膨脹,如果是溫和貨幣貶值,也就是溫和通脹,這時候投資房產等資產可以變得更加富有。如果是惡性通脹,這時候如果有錢人囤積生活必需品然後高價賣出,肯定是能夠變得更加富有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溫和貨幣貶值

當經濟發生了溫和的貨幣貶值的時候,這時候,經濟還在蓬勃發展,可以說經濟一片大好,這時候持有房產等資產肯定能夠變得更加富有。我們過去十幾年經歷了一個房地產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是由於我們城市化建設蓬勃發展帶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好多地方的房產從2000年到現在上漲了10倍以上。比如2000年的時候,一個朋友在一線城市買了一套房子,當時是5000多一平米,現在已經漲到了10萬一平方了,翻了20倍。因此,在溫和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持有房產等資產是變得更加富有的一個方法。

惡性貨幣貶值

如果像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等國家那樣,發生了惡性的通貨膨脹。這時候,往往最短缺的就是生活必需品。比如糧食和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還包括常用的藥品等。如果這時候有錢人能夠提前囤積生活必需品,比如糧食,食品,水,鹽等,那就可能在發生惡性通貨膨脹以後,把這些必需品以美元或者黃金等硬通貨高價賣出去,肯定就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富有。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發生溫和貨幣貶值的狀態下,肯定是投資房產等資產是變得更加富有的一條有效途徑。如果發生惡性貨幣貶值的狀態下,肯定是囤積生活必需品,然後高價賣出這樣也能夠變得更加富有。


睿思天下


資本大鱷喬治·索羅斯狙擊泰銖及港元,引發亞洲金融風暴。

索羅斯,猶太人,貨幣投機家,以狙擊各國貨幣而聞名:1992年,出手將英鎊一舉擊潰,堂而皇之的將10億美元裝進了自己的腰包;1994年,索羅斯又與他的團隊聯合美國的一些大戶對墨西哥進行了“血洗”,使整個墨西哥經濟倒退5年。

20世紀90年代,全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域莫過於東南亞,當時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歐美的發達國家還要快,整個世界都流傳著“東南亞地區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21世紀是一個屬於東南亞的世紀”的論調。


一方面,由於當時的東南亞各國都施行著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東南亞貨幣市場上有很大的貨幣流動性導致市場上的錢太多;另一方面,持續不斷的靠外資投入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方式由於自身的經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仍然非常薄弱,所以外資投入一旦撤離,那麼必然對自身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被譽為“華爾街的拿破崙”的索羅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1997年3月的一個清晨,像往常一樣,索羅斯在喝完一杯咖啡之後開始在房間裡踱步,不知不覺間走到客廳中懸掛世界地圖的地方,索羅斯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雙眼緊緊地盯著東南亞那幾個國家的版圖出神。就在索羅斯盯著地圖看的時候,房間裡的電話響了,進攻正式打響。


拖垮泰銖,是索羅斯在這一戰役中所進行的第一步


簡單說,索羅斯的玩法就是,假設泰銖換美元是1:25,索羅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國銀行借入泰銖250億,然後索羅斯將這250億換成10億美元,拿在手上。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操控媒體進行造勢宣傳、和套利的基金經理狂拋泰銖,使泰銖持續下跌,此時索羅斯只要拿出10億美元之中的5億美元就可以償還借款,剩餘的5億美元則流入自己腰包。泰國國家銀行行長無奈之下遞交了辭呈,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更是啞口無言,不知如何安慰泰國的國民,只得告老還鄉。


中國、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高管及中央銀行負責人於7月25日在上海召開了一個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各國將聯合起來,向相關國家提供大力援助,但結果仍以泰國的失敗而告終。

羅斯在把泰國折騰得元氣大傷之後,又將魔爪伸向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與泰國經濟連帶較深的國家,同樣屢戰屢勝。


香港,被划進包圍圈


在索羅斯忙於攻擊東南亞的時候,他也並沒有將香港遺忘,作為試探,第一次出擊香港市場,其結果如索羅斯事先所料——攻擊的苗頭剛剛在市場中出現,投機者就開始狂拋港幣,致使港幣匯率大幅下跌。在港元下滑到1美元兌換7.75港元時,香港金融市場頓時謠言四起,混亂一片。經過幾次試探,索羅斯決定大舉進攻,誓要一戰終結香港。


時任香港特區政府財務司司長的曾蔭權決定拿香港人民的血汗錢來搏,他心裡清楚,贏了還好;萬一輸了,別說引咎辭職,就是以死謝罪都是輕的,但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已經無路可走。


此時,索羅斯在《華爾街日報》上公然叫囂:“港府必敗”!

朱鎔基總理也說:“中央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

開弓沒有回頭箭,誰都知道雙方都沒有收手的餘地,而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兩位副行長此時已經帶著600億港幣來到了香港,隨時準備應戰。


戰鬥正式打響,雙方你來我往,進入白熱化,直到決戰來臨,當晚的香港幾乎無人入睡,這一刻,許多香港市民都不再關心自己的財產是否縮水,真正意義上的與香港這座城市同命運共榮辱。


下午四時整,恆生指數終於在7829點定格!驚心動魄的四個小時之後,全天交易額達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790億港元!這也一也意味著索羅斯大勢已去,敗局收場!


強如索羅斯,也會經歷起伏。持續性實現財富增值沒有問題,適可而止也不是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