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發現沒有,如今房價越來越高,不過有些買到手的房子想賣出去卻很難?

東北的Sping


1、房價越來越高,是很多炒房客佈下多年的局,這個局請了很多群演,你活在別人的精心策劃之下,人家都是騙你高價買進,你想賣出去就很難

2、打個比方,房子是開發商賣給你的,你出門或隔幾天要退開發商不答應,或者不退,你轉手賣給開發商,開發商也不會買,雖然房價從過去翻了十幾倍,看起來每天都在漲,但是都是你在買,你想賣卻很難很難

3、比如中介,天天叫你買買買,再不買又要漲價,你買下,第二天叫中介買回去,他不會買的,他只一股勁的忽悠你買,他為什麼自己不買?房子那麼好,開發商為什麼要賣給你,你賣給他為他不回收?很簡單的道理這個和股票一樣的,莊稼不斷的漲價,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你買而已


塵都迷路人


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說明房子的金融屬性減弱,房價正在迴歸理想性,炒房現象已經被遏制了。

大概在四、五年前,二線一下城市開發商售房難度還是很大的,我有幾個朋友,分別是做建築工程、外牆保溫、給水供暖和高層消防的。

他們和開發商合作都是自己墊資,等開發商回款後再付款,但是,由於當時樓市並不好賣,所以開發商都會以房抵債,那時候,他們每人手裡有5~10套房是正常現象。



為了資金週轉,他們經常低價出售,有些甚至拿來自住,結果2018年前後迎來房地產熱潮,他們在房子上都賺了錢。

在當時的環境下,房子的金融屬性比較強,所謂金融屬性就是可變現能力,比如股票,我們可以隨時交易,受限制較少,交易成本也不高,這就是金融屬性。

正因為原來房子的金融屬性比較好,所以有利於大家炒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房價上漲。

現在,房子是用來住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強化了房子的居住屬性,減弱了房子的金融屬性,房子交易手續複雜,交易成本提高,買房後再次出手就變得困難了。

正因為上述原因,房子看上去價格不低,但是到手的房子再賣出去就比較難了。


互金直通車


房價越來越高,但是買到的房子卻很難賣出去,說明目前樓市已經到了“有價無市”的階段,這一階段,有些地方的房價還在上漲,但已經屬於“強弩之末”,未來已經很難再像過去一樣上漲了,房地產行業的拐點已經不再是預期,而是實際到來。

我們知道,房地產在我國有很重要的地位,過去二十年,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對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時間來到2020年,依賴地產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已經需要轉變,未來需要通過消費升級和科技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實現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

而房地產行業總市值巨大,居民資產很大部分都在房子,負債大部分也在房子,樓市對居民財富增長貢獻確實很大,但同時對居民消費的擠壓也非常大,房價太高,大家攢錢都買了房,還只能按揭貸款,然後每個月賺錢都用於還房貸,自然沒有更多錢消費。

同時,房地產對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擠佔效應也很明顯,房子持續上漲,炒房成為資本最直接的逐利方式,自然資本就會集中湧向房地產,而其他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產業就會缺乏資金的支持,一面是大量資金流向地產,一面是中小企業出現融資難問題,這些問題都與房價過快上漲有很明顯的關係。

而經過持續的調控,樓市過快上漲的勢頭已經確實得到了遏制,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已經有很多城市房價出現了連續數月環比下跌,正式進入了下跌的趨勢之中,即便是房價還在繼續上漲的城市,漲幅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

房子有兩大屬性,一是居住屬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剛需。另一個是金融屬性,房子被金融化,成為了重要的投資產品,買房就是為了升值然後獲利賣掉。那麼對於金融屬性來說,流動性就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你不光要能賺錢,還要能賣掉,才是真正的賺到錢,否則賺到的只是賬面浮盈。

在過去,雖然房價一直在上漲,但是成交非常活躍,房價上漲依然有巨大的需求支撐,這是房價屢次調控都越調越漲的根源,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雖然有些地方房價還在上漲,越來越高,但是當買入房子後,想賣出去卻很難賣掉,甚至比掛牌價更低也很難賣出去,這就是樓市“有價無市”的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炒房資金就會變得更加謹慎了,不光是去關注樓市調控有沒有鬆綁,不光是看買的房子有沒有潛力,還要考慮自己投資期限是多少,能不能及時變現退出,如果買了房子後賣不掉,就會被套住,這對投機炒房客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當投機資金趨於理性之後,樓市自然就會回到自然供需關係決定價格的邏輯之中,房價需要與當地居民的收入相匹配,要麼等居民收入增長跟上後,與剛需一起,對房價形成堅實支撐,要麼就需要回歸合理價位,步入下跌之中。


財經宋建文


現在的房價確定越來越高,已經超過了一般家庭的承受範圍,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房價已經在高位運行了,但又為什麼有些買到的賣出去又很難呢!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現在國家對房價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購令,每個城市對自己城市實施細則已經出臺了,不再允許炒房了,以前很多房子在很短的時間內,瘋狂地漲,很多都是炒房客緣故,通過這幾年的政策的實施,很多炒房客已經不在了,所以房價相對平穩,一句話,炒房客少了,自然沒有人接盤!

第二現在剛需大都還在觀望情緒,既然房價已經平穩了,真正想買房的老百姓,肯定希望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畢竟誰賺錢都不容易,很多城市的房子已經一萬甚至好幾萬,降價一點,少奮鬥幾年吧!

第三個原因是,房價已經非常高了,大城市幾萬一平米,能夠買的起房子的人,已經不多了,年輕人大都靠父母幫助,都希望房子在降一點,再出手!

第四個原因,房子已經不在是穩掙的理財手段了,前些年買了一套房子,過幾年肯定會漲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靠房子一夜暴富越來越難了。

綜上所述,所以我認為,房價比較平穩,買了房子的人,想買出去比較難了!




小濤仔的生活視頻


對於買到手的房子想要賣出去發現很困難,這主要是由於二手房交易過程當中存在著諸多原因。更重要的是當前的房價依然處在一個上漲趨勢當中,雖然上漲的幅度縮減,但趨勢沒有改變,就導致了最終有價無市的結果。

為什麼當前的房價居高不下,但並沒有人去接手,主要表現在以下3點。

首先:是房價趨勢不變,人們的意識改變

當前的房價依然處於上漲趨勢當中,雖然在2019年我們可以看到一二線城市的新房價格回調幅度超過了10%,但是二手房的成交卻出現了異常活躍的狀態。

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卻出現了停滯的狀態,主要原因就是由於人們的投資意識觀念開始改變。大部分人也開始登上了我國發展的形勢,也明白房住不炒的宗旨。

漸漸的從閉著眼睛買房都賺錢的觀念當中清醒過來。慢慢的出現了,一個樓盤,前期購買房屋的人,逐步出現虧損的現象,而這個時間距離相對較短,所以說人們在看到別人故事的時候也警醒了自己。

其次:是二手房交易,有時間的限制

所謂二手房就是經過第2次買賣交易的房屋,這樣的房屋一般情況下都經過多年的居住時間。而二手房的價值基本上維持在20年之內,一旦房屋時間超過20年就會出現變相的貶值。

這種貶值哪怕是新房的價格,依然處於快速上漲過程當中,但由於二手房居住時間已經超過20年,基本上都處於一個相對價格下跌的態勢當中。

所以說很多人在選擇購買二手房的時候,非常注重這個時間節點,在20年之前的房屋基本上他們都不會考慮,在20年之內的房屋他們才會有所選擇。

最後:一點是賣房子,想盡可能賣更多的錢

不管是想賣出自己手中房屋的人,還是做生意的人,都是想把自己手中的物價賣更高的價格,而我們去購買別人的東西是要以最低的價格買回來。

這主要是受制於人們投資理財觀念和買賣雙方意願決定。屬於一種正常的思維模式。

而手中有房子想要賣掉的人,當前呢,有自己的穩定居所,並不愁房子賣不出去,所以說他們的價格往往要比市場價更高。

而想要買到手房子的人,他們希望是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買入,所以說兩者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表現的主要結果就是房屋有價無市。

綜合來看,由於以上三點原因導致當前的二手房銷售狀況出現下滑態勢,相信隨著2020年房地產銷售的進一步下跌,二手房交易,價格將呈現回調狀態。

如果人們能夠從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夢中驚醒,他們會發現當前的局勢已經有所改變,將不會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手中的房子,而是選擇合理的市場價賣出手中的房子。


社長財經


當然是這樣。房子總價越高,房子能出手的概率當然越小。

首先,房價高的前提下,房子出手的難易,跟面積是很有關係的。

一二線熱點城市,房價處於高水平,從這些城市的樓市看,也是90平米以下的房子好出手,而房子面積越大,則是越難賣出。

像我居住的福州是個二線熱點城市,屬於目前國內房價重點監控的15個城市之一。一位朋友父母以前是搞房地產開發的,有些個家底,他手頭上有幾套房子,地段好,且都是在200平米以上的。不過,聽他說賣房賣了一年多,也沒有將房子賣出去。

房子不好賣的原因還在於總價過高,總價過高的話,只有打折讓利的份,否則還真不好對接上有需求、有購買力的買主。而一直賣不出的主要原因,對於大戶型人們都期望有更多的折扣來拉低購房成本,而賣主則希望房價能與市場一致化。

相反的,50平米以下的房子是很好出手的。一位朋友有這樣一個經歷:40平米的房子,一掛出就被人搶走了,後來收回房源,加價十萬元第二天掛出,沒有想到也是馬上成交。可謂是一夜間多賺了十萬元。

其次,對於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大多是針對改善型用戶的。

。從樓市調控來講,剛需與改善型需求都是政策面支持的。與剛需不同的是,改善型需求是居住條件的升級,它也是一種廣泛需求,但從急切性來講,沒有那麼大,這種需求可以等待,也會觀望,更能逢低吸納。

住宅全面商品化20多年,房地產在這個期間高速發展,從整體來講住房已出現了不小的空置率,雖然沒有官方對此的權威發佈,但從機構發佈的數據來看,有的城市住房空置率已經達到了20%。供需關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而改善型需求替代剛需成為主流之時,市場的觀望情緒肯定會更加濃郁,房子要出手肯定是難度加大。

特別是本輪調控持續進行到第四年頭,房價波動性大為減弱,市場觀望情緒肯定隨之上漲,在這樣的時刻賣房,要想獲得一個理想價格,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波士財經


隨著2020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購房的朋友又開始討論取房地產的走勢。雖然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期,但仍然有很多的朋友存在疑惑。

面對市場很多朋友在說,如今房價越來越高,但是有些買到手的房子想賣出去卻很難?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為什麼這些年房價會越來越高,而很多朋友手裡的房子卻賣不出去?

一,為什麼房價越來越高?有哪些原因影響?

我們都知道,這一輪房價的上漲可以說是雨露均霑,各個城市的房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漲幅很大。

從2015年開始去庫存,一線城市的房價率先領漲。到2016年的時候,二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上漲。直到2017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快速的上漲。

面對本輪房價快速上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明白去庫存政策的刺激。

但是,長遠來看,房價如今越來越高,仍然有三個最主要的因素決定,歸納如下。

第1個因素,政策。

這一輪全國去庫存的政策大家有目共睹,各大大小小的城市都發生了快速的上漲。很多老百姓猶豫沒有及時買房,導致了全款變首付,首付變廁所。甚至越買距離市中心越遠的偏遠地帶。

政策一刺激,各個城市的房價,快速的上漲。讓很多老百姓即便是剛開始觀望,但是後來發現如果再不買,可能以後購買付出的成本越來越大。

而且這一波購房熱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很多老百姓也開始想要通過快速買房上漲的行情,來實現財富增值變現的目的。有了更多的購房大軍加入,房價有了更好的支撐,越來越貴也不足為奇。

第2個因素,土地供應。

房子需要土地來修建,土地供應越大,房子修建的數量就會越多,土地供應越小,房子修建的數量就會越少。

各個城市的土地開發都極其有限,很多優質城市的市中心,甚至一些稍微遠一點的板塊,都沒有過多的土地供應。在這樣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下,房價越來越貴,肯定也是有著強有力的支撐了。

更何況人的需求永遠得不到滿足,以前覺得住60平的房子夠了,現在可能要住160平的房子,居住在升級,需求也在升級。

第3個因素,人口。

房子想要快速的賣出去,一定要有購買群體,所以人口往往是影響房價走勢最關鍵的因素。一些優質的城市,它的人口會不斷的增加,把周邊小城市的人口都吸引過來。

而且誰都不會嫌自己家裡的房子多,哪怕自己多出來的不住也可以出租,或者漲價之後賣出獲得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投資觀念的深入人心,讓很多朋友更願意把金錢壓在房產這個靠譜的資產上。

……

是的,影響房價漲幅的三大因素,就是短期的政策,中期的土地和長期的人口。

短期的政策往往影響是特別迅速的,給人的感覺更驚人。但是房價越來越高,還得看城市的供應量和長期的人口,這才是最關鍵的。

二,為什麼有些朋友買到手的房子,想賣出的時候很難?

在第一大點,我們把房價越來越高的三個最直接原因簡單的羅列了一下。非常明確,這三個因素是影響房價最根本的原因。未來各個城市房價的漲跌,作為購房者也可以根據這三個因素來判斷和預測。

而在最近我們發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有一些朋友在本輪去庫存買到手的房子,現在想賣出的時候卻非常的困難,流動性不是那麼的好,無人問津,長期賣不掉。

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有些房子賣不出去呢,我們把原因簡單的歸納如下。

第1個原因,自身原因。

房子可不比一般的商品,也更不比我們平時的柴米油鹽醬醋,天天都得買。

房子是一個涉及金額特別大,交易過程特別複雜的大額商品,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可能要花費他10年,甚至20年的存款。

這樣一個涉及金額特別大的商品,對普通家庭來說,買房可能都是一輩子一次的事,它的流動性本身要比一般的商品慢很多。

想要賣出肯定也是需要時間的,大部分的二手房想賣出的時候,歷經三個月,甚至6個月都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第2個原因,市場原因。

從2018年開始,一線城市的樓價就開始處於危機狀態,2019年二線城市的房價也處於危機狀態。而如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步入這樣的微跌局面。

這樣的微跌或者橫盤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購房者都是追漲殺跌的。

面對有價無市的房地產市場,很多房子賣不出去也是很正常的,因為購房者大量開始觀望起來了。

第3個原因,分化。

分化是接下來房地產市場的一個關鍵指標和趨勢。換句話說,大到城市與城市之間,小到物業與物業之間,小區與小區之間。

城市優質,地段好,物業好,帶有學區指標的,軌道交通良好的房子仍然是,比較容易賣出的。而那些資源特別欠缺,樓齡又特別老的房子和小區,的的確確會很難賣出去。

……

是的,雖然房價越來越高,但是不代表你手裡的房子就一定能很容易賣出去。

是否能夠快速的賣出,還要取決於你房子的優質程度,房子那麼多總會有三六九等之分的。

三,小結

總的來說,目前的市場狀態的確是房價越來越高,尤其是這一輪去庫存,房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漲幅特別的大。

但是它並不代表在這樣一個上漲的市場裡,商品房就特別容易出手。

好的產品容易出手,資質差的房子同樣是面臨賣出難的大問題。

所以,接下來我們再去投資房地產的時候,一定要去選對城市選對物業,儘量讓自己買住的房子,多一些資源配套。

比如軌道交通方便一點,周邊有大型的成熟的商業中心,要重點的學區指標,也是大牌房企修建的房子等等。

尤其需要特別提醒,接下來即將買房的朋友。一定要多學習一些房地產知識,多關注一些所在城市的市場動態和我國對房地產的相關政策。

房地產市場真的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往的經驗可以給我們作為參考,但以往經驗不代表他就能在未來的房地產市場適用。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跟進,不斷的成長才行。

我是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重慶地產視野


【陽光侃房】觀點,大家的感覺是對的!房子熱度在慢慢退潮;金融屬性退燒;居住屬性迴歸。

(一)房子熱度在慢慢退潮

熱度是指某詞在某段時間的網絡關注度,借用上房子上,是指房子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和投資屬性正在慢慢的退潮,大部分的人觀念也從“房價永遠漲”到“xx城市還會漲”到“xx城市不會跌,XX天后還要漲”“XX城市XX樓盤跌了”最終接受"XX城市房價真跌了”現實。

(二)房子金融屬性退燒

2018年前的大部分年份裡,買房第一可以居住,第二還可以有金融產品的一些屬性,如質押後借得資金再買房;倒騰賺差價等。

如果某商品有質押屬性和差價倒騰等金融屬性後,必然產生相應的投資泡沫,隨房價上漲越多,其泡沫風險越大,這時候金融角度來講,就要慢慢的對二手房去槓桿降風險。

先是二手房的質押率在降低,再到後來的二手房可貸款難度增大……

(三)房子居住屬性迴歸

【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價未來趨勢穩中有跌。如果任何人還對房市趨勢有異議,耐心的品讀這句話,房子的價值就是用來居住的,如果還想增值,建議選擇其它的投資渠道。

綜上所述,作為普通人,我們能做的永遠是跟對趨勢別逆勢,理性看待房地產的規範發展。做到按需擇機買房,安居樂業後,享受未來美好生活。

關於此問題,大家若有補充或交流,可以留言區互動,歡迎點贊支持和關注

陽光侃房


大家發現沒有,如今房價越來越高,不過有些買到手的房子想賣出去卻很難?

應當說,這是一種好事,一種好現象,一種希望看到的現象,一種只有調控到位才能出現的現象,一種調控最終需要達到的現象。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非常明確,就是要強調商品房的居住功能,而不是炒作功能。既然是居住,那麼,就只有這樣幾種情形出現:一是新建商品房銷售,可以出現在市場上,成為市場的主流,市場是否活躍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市場冷熱的主要標誌;二是住房改善性家庭在購買了新的房產之後,需要將多餘的房產銷售出去,將房子推向市場,從而增加市場的銷售因素,活躍市場的銷售;三是旨在成為住房租賃戶的人員,較多購買問訊房、二手房,從事住房租賃業務。如此,也可以增加市場的交易額,形成住房的良好交易。

其他的,就很難構成住房交易。否則,就是住房投資和炒作了。如果調控之後,發展到商品房交易很難活躍,而完全根據剛性需求在發展變化,那麼,調控就真的達到目的了。至少,說明住房投資和炒作已經被遏制了,不可能再出現市場過熱、房價惡性上漲現象了。縱然再出現房價上漲,也是理性的,符合市場需求的,供需矛盾平衡的,而不是人為炒作的。最終,房地產市場也就真正步入長效管理階段,房價也進入到市場調節階段,


譚浩俊


房價是一回事,市場是另一回事。有些價格,終究是屬於市場以外的,有些市場,同樣也是屬於價格以外的。

其實房地產炒了這麼多年,地方財政靠賣地掙錢了,銀行靠放貸掙錢了,開發商靠推盤掙錢了,炒房團靠運作掙錢了。只有購房者,是在這個鏈條的末端,無論是賺是賠,都是最後一棒。

現在的問題是,房價是由最後一棒購入時最終決定的,而如果房子沒有人接棒,那麼再討論價格,就是沒有意義的。

現在的情況是,危險已經從最後端開始燒起來了,現在已經燒到開發商身上了,後面的再敢接棒,那就是在接火藥桶。所以,房價和市場出現了脫離。這一點都不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