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經過河南的颱風多嗎?造成過哪些危害?

飯桶二人組


歷史上經過河南的颱風多少不清楚,但在近現代有兩大臺風對河南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其中最讓人們熟知的便是1975年的河南特大洪水。



7503號颱風發生在1975年,間接導致了河南超過兩萬人死亡,危害十分巨大。

在1975年,7503號颱風以其詭異的軌跡來到了河南駐馬店附近,在到來之前河南的豫中豫東地區便連下暴雨,在這場持續的暴雨中,大型的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還有數十個其它水庫相繼決堤,致使駐馬店頓時變為汪海一片。


此次颱風引起的暴雨,暴雨引起的水庫潰壩洪水波及一千多萬人,涉及信陽、漯河、周口等地,也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庫潰壩災難。

此外還有2018年的溫比亞颱風對河南豫東地區也造成了嚴重影響

2018年8月溫比亞席捲河南的豫東地區,致使400多萬人受災,商丘、周口多地積水,尤其對農作物影響巨大,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總之,河南雖是中原地區,但颱風也給河南帶來過深重的災難,最後也希望今後天佑河南,讓人們的生命財產免受損失。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多不多不清楚,反正現在有個“溫比亞”過境,也曾在老一輩人聽到過有個特別大的,影響也特別大的,1975年8月的那場颱風引發的災難,被稱作“河南75·8潰壩事件”!因為和河南相距不遠,把我爺爺奶奶嚇得要搬。

當時猛颱風尼娜過境帶來了特大號的暴雨,暴雨持續了很多天,大壩慢慢堅持不住了,最後劇烈的雨勢衝潰了幾乎所有的水庫大壩,淹沒了一切,淮河流域被水連城一片,遠看一片汪洋,人口眾多的河南受災最為嚴重,河南省有近30個縣,上千萬人口受災。

更為慘痛的是當時沒有好的防患意識,也沒有技術支持,且過度重視蓄水來求發展,而忽視了防洪,洪水成形了,要淹過來了,也沒有良好解決措施,因為啥都沒準備。


當雨勢衝破大壩時,洩洪閘也因缺少維護多數不能正常使用。因此,人們只能束手無策的看著家園被淹沒,甚至有超過數萬人逐漸在這場大難中死去!因為冷酷的洪水切斷了人們之間的連接,救援形勢相當嚴峻,他們或是被淹死,又或是被困死、餓死、病死。這個特大性災難也被譽為“世界上破壞程度最大的水庫潰壩災難”!

颱風帶來的特大洪水,使百萬房屋倒塌,千萬人受災,切斷了各地需要經過河南的行車,連京廣線也受阻,直接財產損失就近百億元,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奪走了數萬同胞的生命,讓人難以忘懷!


不過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信息傳播越來越快,加上有了這次經驗教訓,大壩水庫全部升級,可以防患於未然。如今的我們已經不再懼怕洪水猛獸,也不會再承受如此巨大的傷害了!


夏目歷史君


前幾天過境河南的“溫比亞”颱風給河南造成了巨大的災害,截至8月19日21時,河南有492.1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9114人,房屋倒塌85戶121間,嚴重損壞383戶425間,經濟損失十分嚴重。

(颱風溫比亞移動路徑圖)

位於內陸的河南,經過的颱風十分稀少,但有颱風經過很容易造成極大的自然災害,這次颱風造成的災害,比起1975年3號颱風帶來的災害,可以算十分小了。

1975年8月4日,該年度第三號颱風在福建晉江登陸,8月5日,這次行徑詭秘的颱風在河南境內駐馬店一帶停滯徘徊,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暴雨,給河南人民造成了慘重的災難。

(1975年3號颱風路徑)

8月4日到8日,駐馬店林莊一帶過程降雨量1631毫米,5日到7日過程降雨量1605.3毫米,最大24小時降雨量1060.3毫米,最大六小時降雨量830毫米。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地區記錄到的歷史最大暴雨。駐馬店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不過850-980mm,暴雨中心地帶6小時就下了平時一年的降雨量。

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暴雨之下,8月8日,汝河板橋水庫潰壩,6小時內向下游傾洩洪水7.01億立方米,洪河上游石漫灘水庫潰壩,潰壩下洩水量1.67億立方米。

除了兩個大型水庫,這次大災中,還有兩個滯洪區、兩座中型水庫和58座小型水庫垮壩。大水沖毀涵洞416座,護岸47公里,河堤決口2180處,漫決總長810公里,洪水相互竄流,中下游平原最大積水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造成極為嚴重洪澇災害。京廣鐵路被沖毀102公里,中斷停車18天,影響運輸48天。

河南共有29個縣市的1100萬人口和1700多萬畝耕地嚴重受災,其中遭受毀滅性和特重災害的地區有耕地1100萬畝,人口550萬人。倒塌房屋560萬間,死傷牲畜44萬餘頭,沖走和水浸糧食近20億斤,死亡26000人。(死亡人數有多種說法,2.6萬人是前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一書中採用的數字,相對官方和權威)。

此次大暴雨造成的水災如此嚴重,首先是這次暴雨完全超過了人們的預計。石漫灘水庫設計標準是馭控50年一遇的洪水,在500年一遇的洪水中也能自保;板橋水庫設計標準是可以馭控100年一遇的洪水,在1000年一遇的洪水中也可無恙。但這次暴雨的雨量,相當於推算的“千年一遇”設計標準的兩倍。這個問題在今天依舊無解,正常的工程設計只能在成本和風險之間平衡,不可能無限按高標準建造。任何時代大多數工程遭受這樣的考驗,恐怕後果都不會樂觀。其次當時的設計思想上,過於強調蓄水,對嚴重水災估計不足,加大了災害程度。


仁勇校尉


前幾日,受颱風“溫比亞”的影響,豫省大範圍降雨,豫東地區,特別是商丘等地,出現嚴重的內澇。

歷史上影響到河南省的颱風並不在少數。

1975年,河南省也經歷了一次颱風過境,這次颱風給河南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那是43年前,也是個八月,乾旱許久的河南省,迎來了7503號颱風,國際上稱Nina(尼娜),終於盼到了雨水。但是颱風帶來的猛烈降水,讓盼望雨水的人們由驚喜變為害怕。

此年8月5日至七日,這三天時間,颱風給駐馬店地區帶來了1605毫米的降水量,相當於駐馬店地區年均降水量的近兩倍。

三天時間,把平常兩年的雨水全部傾瀉下來。

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口號下,位於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在駐馬店山區洪河、汝河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各種蓄水壩和水庫,較為知名的有石漫灘、白沙、板橋、薄山、南灣等大型水庫。

由於建水壩之時沒有預料到本地區會有這樣大的集中降水量,再加上水壩年久疏於維護,洩洪閘開閉失靈。

8月5日晨,板橋水庫承受不住巨大的來水,大壩漫溢並潰決,6億立方米積水傾瀉而下。當天晚,石漫灘水庫漫決,2.24億立方米積水向下遊奔去。

潰壩後的板橋水庫

隨後幾天裡,駐馬店地區的沙河、洪河、汝河上一系列的水壩,全線潰決,全區東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億立方米洪水瘋狂漫流,汪洋一片。洪水甚至直衝到安徽阜陽地區。

“75.8”洪水淹沒範圍圖(圖中淺色部分)

據統計,在這場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駐馬店地區的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竹溝、田崗兩座中型水庫,58座小型水庫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

河南省有30個縣市、1780萬畝農田被淹,1015萬人受災,超過二十餘萬人死難,倒塌房屋524萬間,沖走耕畜30萬頭,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沖毀102公里,中斷行車16天,影響運輸46天,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庫垮壩慘劇。

水中求生

願逝者安息,願河南安遂。

更多歷史地理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