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離婚了,有個2歲10個月的男孩,爺爺奶奶怕帶不好孩子,爺爺奶奶該怎麼辦?

1678218


孩子這麼小,2歲10個月,為什麼不交給媽媽帶?

有很多夫妻離婚後馬上變成仇敵,似乎是忘了兩個人曾經也相愛過,也山盟海誓過,那麼離婚後這個愛情的結晶-孩子怎麼辦? 交給誰撫養?

撇開離婚原因,誰對誰錯,為了孩子也該冷靜一下誰帶他最合適,顯而易見,自然是媽媽帶最合適,畢竟孩子那麼小,我不知道文中的小男孩為什麼跟著爸爸,如果是媽媽狠心拋棄了孩子那麼我真心難以理解!無法評說; 如果是因為孩子爸爸想讓孩子媽媽難受,不好過,懲罰性的非要留下孩子,那麼我就想張嘴罵人了,既然選擇生了孩子不管什麼原因離婚了也得最大限度的為孩子著想,就是把孩子的撫養權留給媽媽!

跑題了哈,我太生氣了。 文中所示結果是孩子給爸爸了,那麼爸爸就有責任好好帶孩子,主力是爸爸,而不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可以協助做個飯收拾家之類的事情,不能讓孩子母愛缺失的同時又少了父愛,唉,可憐的孩子,希望佛祖保佑他平安快樂的長大。


晴兒媽聊育兒


孩子,還是跟著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比較好,爺爺奶奶帶的再好,肯定在有些方面,比不上父母的!

我的一個朋友離婚的時候,她堅持要孩子,並且說了,只要是孩子給她,她可以不要任何財產之類的。孩子的爸爸無所謂,反正孩子不管是跟著誰,他都不管。但孩子的爺爺奶奶就不同意了,非得堅持孩子必須跟著他們,還說什麼:“我家的孫子,怎可能讓你帶走呢?”

為這事兒,開庭了兩次,都沒結果。後來,朋友實在於心不忍,含淚放棄了孩子的撫養權,把孩子給了孩子爸爸、爺爺奶奶。

剛離婚的時候,朋友還堅持每週週末去看看孩子。但是,每次去,孩子爺爺奶奶各種白眼,冷嘲熱諷的,讓她很受不了。

後來,堅持了一年之後,她實在受不了,再想孩子,都不去看孩子了。

就這樣,各自過日子,相安無事的過了三年多。去年,孩子六歲,上小學了。孩子爺爺奶奶才忽然發現,這個孩子,讓他們帶壞了!

孩子成了讓眾人頭疼的孩子了,學習完全不行,坐不住。老師說什麼,他壓根就不聽,並且最可惡的是,還竟然敢公然頂嘴,在課堂上就大哭大鬧的。

在家裡,每次遇到點事兒,就大哭大鬧,非逼著爺爺奶奶答應他了,才罷休。

原本好好的孩子,怎就成這樣了呢?

爺爺奶奶不斷地反省,才恍然大悟:之前孩子一直都是孩子媽媽帶的,各種規矩和習慣,全都是孩子媽媽定製的。孩子媽媽走了之後,爺爺奶奶怕委屈了孩子,各種慣著孩子,自然而然就把孩子養成了小霸王。並且孩子爺爺奶奶沒讀過什麼書,壓根就沒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孩子上幼兒園期間,認為幼兒園就是讓孩子玩玩而已,只要孩子一說哪兒不舒服,或者是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了,爺爺奶奶立馬就不送孩子去幼兒園了,就這樣讀了三年幼兒園。

孩子爺爺奶奶意識到自己錯了,便又厚著老臉讓孩子爸爸去找孩子媽媽,說想把孩子還給她,讓她帶,自己年齡大了,帶不動了。

最初,孩子媽媽不同意:“當初我堅持要孩子,你們不願意,現在把孩子帶成這樣了,又給我,讓我怎接手呢?”

可畢竟是當媽的,實在不忍心孩子就這樣下去了,只好答應了,把孩子接回到自己的身邊。毫不誇張的說,朋友為了這個孩子,付出了十倍的心血。

所以,我認為,夫妻離婚之後,孩子跟著爸爸或者是媽媽更好。夫妻離婚,原本最受傷害的就是無辜的孩子了,如果再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豈不是對孩子太過於殘忍和不公平了?

具體給誰,關鍵看孩子平時是誰帶得多,孩子對誰給依戀,誰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幸福魚兒


說實話,這種爺爺奶奶還屬於心裡有數的 爺爺奶奶,知道帶孩子的道路上,困難很多,也存在擔憂。

有的爺爺奶奶,對於離婚的兒子,還有鼓勵的態度,“離就行,孩子我們來帶!” 結果呢,一開始的時候,雄心壯志,帶來帶去,各種壓力和困難接踵而來,讓爺爺奶奶苦不堪言。

我知道一家人就是如此,兒子離婚了,才幾歲的孫子,老人捨不得讓媳婦帶走,但是,兒子又要工作,他們又心疼兒子,就把孫子全盤接手,孫子自此就住在了老人家,成了老人 的孩子,那個兒子,離婚後反而一身輕,自由自在,比以前還舒服。

對於孩子,喜歡時帶著玩玩,不喜歡時就寧可自己打遊戲 ,也不會帶孩子一下。 孩子雖然跟著親爺爺奶奶,生活是沒有任何問題,吃得比以前還胖,但是就是學習和玩耍,老人畢竟年紀大了,力不從心,養成一身的壞毛病。

學習也差,習慣也不好。

而且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老人衰老的速度是很快的,他們慢慢地也會感覺到厭煩,對孩子也感覺不耐煩。

如果以後 兒子再婚再生孩子,老人的心也開始偏移,對這個孩子更是漠視了。這個孩子就生生被無視了。

對於離婚後,讓母親帶著,相比而言,母親的細心耐心等,都還比較好一些,如果母親願意帶孩子,還是讓母親帶吧。

最可憐的就是孩子,最可怕的就是父母都不要這個孩子。那真是可憐啊!


Longsuixinyuan


安排兒子相親,給孫子找個好後媽,而且,奶奶永遠代替不了媽媽這個角色!我也是後媽,我繼子幾個月的時間被親媽拋棄了,也是一直有爸爸和奶奶爺爺帶,我繼子剛上幼兒園後,(那是我還沒有成為他媽媽))看見別的孩子有媽媽接送,天天能在媽媽懷抱裡撒嬌,他也跟著別的孩子一起叫媽媽,回家喊奶奶叫媽媽,還老問媽媽拿去了?直到我在他四歲時,他爸和我相親認識了,我的現任公婆也都認可我,就這樣我成了他媽媽,他也不在亂叫別人媽媽了,他爸和他爺爺奶奶也能放心的讓我和繼子相處和生活,如今我繼子七歲,小學一年級,聰明活潑健康,和其他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比算是幸運的也是快樂的,在我們眼裡和外人眼裡以及他的老師和同學眼裡,他和那些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


shuijingyan888


兒子離婚了將近三個月的孫子留給了爺爺奶奶。因為撫養權是兒子的,所以說對待這麼一個年幼的孫子,爺爺奶奶真是心疼這種孩子也真的是可憐,小小的年紀就父母離婚。未來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孩子由爺爺奶奶帶會遇到很多的情況。因為爺爺奶奶的年歲畢竟一高,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有一些代溝,但是。不帶孩子又誰能來帶,這是老人們面對自己子女離婚以後,對孩子不管不問所犯愁的事情。所以說這父母們造下的孽,自然要給他們的爺爺奶奶帶來生活的壓力,所以我說,對待這樣的孩子,最好是讓他能跟隨媽媽長大以後再說。如果說爺爺奶奶也擔心帶不好這個孩子,就拿出些錢來,貼補給這個兒媳婦,讓她給照顧孩子,幫助孩子成長,也給兒媳婦減輕一些壓力,拿出自己的積蓄給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孩子畢竟要成長,也不能給兒媳婦兒增添困難,所以說在資金上幫助一下兒媳婦兒,讓孩子跟著母親還是最好的。



伊春美食美客


如果歸爸爸,還是要以爸爸為主。千萬別直接扔給爺爺奶奶你去找下家了,這樣極不負責任,孩子大了會恨你的。爸爸可以白天上班,晚上休班都可以帶啊!男孩對爸爸而言更容易帶。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到時爺爺奶奶負責照顧,爸爸負責教育,媽媽每週來接一天,就給他接,孩子需要媽媽,這一天空出來可以處理自己的事,爺爺奶奶也可以休息一下。別跟離婚的媳婦成仇人,所有人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


雞媽媽


爺爺奶奶負責照料孩子長大,自然會比父母親自照料孩子效果差一些。但,這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既不是一無是處,也不是個例個案。

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利弊

1、不利的方面

首先,精力和體力跟不上。畢竟當上爺爺奶奶,年紀也不會太小了,無論精力、體力,都遠遠不及年輕人。而2、3歲的孩子,正是活蹦亂跳、好奇求知的年紀,這需要照料他的人付出很大的精力和體力配合才行。爺爺奶奶在這方面可能會有些吃力。

其次,教育理念跟不上。無論在思想意識、行為習慣,還是在新事物、新知識等方面,爺爺奶奶與父母比起來,都是要落後一些的。這在給孩子做行為、學習指引的時候,會有一些缺點。

2、有利的方面

首先,生活經驗豐富。雖然在新事物、新理念方面,爺爺奶奶要欠缺一些。但是在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識、傳統的思想意識方面,爺爺奶奶是要比父母掌握得更好。這能讓孩子被照料地更周全,懂得更多的傳統知識、故事和習慣等等。當孩子長大之後,與爺爺奶奶生活的場景和那些經典的故事,將成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其次,更多的憐愛。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脾氣肯定不會有父母火爆,再加上“隔代親”的緣故,與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被“暴力執法”的幾率要遠小於和父母生活的孩子。

尋求最好的撫育方式

1、最好與孩子父親一起生活。孩子天生愛父母,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帶著孩子和他的父親一起生活。而且在成長過程中,父愛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這一點隨著孩子的年紀增大,將越來越重要。

2、如果不能生活在一起,起碼讓孩子每天見見父親。可以通過手機視頻,每天讓孩子和父親聊聊天、說說話。即便不在身邊,父親的親暱和教導也很能影響孩子。

3、不能忽視母親的存在。定期讓孩子見見他的母親,大人的事情,不能影響孩子的成長,無論如何,母親是不可取代的。

由於工作、生活方面的種種原因,如今孩子交由爺爺奶奶輔助照料,或者獨立照料的情況,仍不鮮見。也不必太過於糾結能不能照料好孩子,儘自己最大努力就好。祝孩子健康成長!


為父筆記


看來孩子從小應該是跟著媽媽的,你們對孫子接觸太少,以至於孩子媽走了,你們覺得一下子難接手,大人況且如此,更何況孩子,慶幸的是孩子還小,要知道,孩子三歲以後突然離開一直扶養他的親人,對他來說得是多麼難割捨的痛,他的記憶裡將永遠有一個抹不掉的疤。事已至此,只能往好了想,孩子是自己的,這麼小離了媽,也只能跟爺爺奶奶了,爸爸要工作,這是沒法改變的,老兩個相互扶持,把帶孫子當成樂趣,別朝三暮四的了,帶好孩子才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如果說又想瀟灑,又沒辦法得帶孩子,三心二意的,受傷的只能是孩子,將來會給這個家庭埋下很大的隱患。什麼叫怕帶不好?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當然,條件好的可以請保姆,感覺不像親孫子。母親一個人帶的時候也不容易吧,都是頭一回當媽,如果真擔心帶不好,說明你們還是對帶孩子有一定水平要求的,希望孫子有更好發展的,既然如此,最好的選擇就是犧牲自己了,沒有誰能比親人帶的更好了,老兩個一起相互扶持,享受兒孫繞膝的樂趣吧,就當給子孫後代積福了。


清新小園123


先來分析一下

從時間上精力上:

爺爺奶奶辛苦了大半輩子,本來在安享晚年的時候,卻要幫忙照顧孫子,尤其是2歲多的孩子,正是淘氣、鬧人的時候,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在休息上需要安靜,而孩子哭鬧會直接影響睡眠質量,爺爺奶奶可能整天要守著孩子,什麼自己感興趣的事也做不了,別的都在跳廣場舞,打牌,下棋的時候,你們卻只能守著孩子,哪也不能去,什麼也幹不了,久而久之還影響身體健康。更別說像其他人那樣健身養生了。

如果花錢僱保姆,帶的好不好先不說,更是每月多出許多開支,而且保姆會虐待孩子嗎?我們也不知道,孩子還那麼小,完全沒有反抗能力。

所以,爺爺奶奶無論如何都不好帶這個孩子。因為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壓和冠心病,最不能生氣和聽到別人大聲吆喝。

孩子還是由你兒子去帶,爺爺奶奶可以輔助,接送個上下學,買些菜,做個飯,其他的沒時間也沒能力,我們自己的錯自己承當,不能犧牲爸媽的晚年生活。


致青春動畫樂園


一,爺爺奶奶肯定可以帶好親孫子的,只是因為多年不接觸嬰幼兒,心理壓力比較大,放下壓力,快三歲的寶寶,應該是好帶多了;寶寶正當淘氣的時間段,出門請帶上童車,玩累了就讓他躺著睡覺,這樣不容易上火了;

二,你們的兒子可能上班忙,也可能是媽寶男,對自己的寶寶也不是太關注,感覺他將最大的壓力和責任給了爸爸媽媽,讓你們受累了;

三,寶寶的媽媽肯定是受了氣才走的,可見這場婚變女方是不得已而放棄親生兒子的,一般母親都會帶著寶寶,根本捨不得這麼幼小的寶寶離開媽媽的,你們老人家在寶寶媽媽來的時候,最好對她和氣些,希望寶寶和親媽有互動,不要讓寶寶缺失母愛,這個並不難做到的;

四,我有個同事離異後帶兒子租房住,她婆婆曾經拆散兩夫妻,可是,後來兒子找婚介被騙了錢還說不著媳婦兒。

那時他們家裡是可以去孩子媽媽那裡接寶寶回奶奶家的,孩子的媽媽也會到奶奶家來接回兒子,那會兒,男方家早已明白過來了,奶奶會買好大魚大肉招待前兒媳婦,久而久之,還是一家人似的,雙方的氣也消了,後來兒子求複合,媳婦兒要求男方工資卡上繳,男方同意了,就這樣和好了。

希望站在小寶寶的立場上試著促成母子相伴,三口之家若能和好,那就更完美了。

二老也就省心了,未來可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