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租2000划算不?

海洋114538572


對於住宅來講,100萬的房子,一個月月租2000,按照這個進度,40年才能收回100萬,假如這個房子有按揭,可能需要50年才能收回回報,明顯屬於不良資產,從租售比的角度來講,這個房子投資的時候肯定是有泡沫的,一般情況下,租售比,應該是,1:200到1:300之間,才是正常區間值。



如果1比200以下,那麼,說明房子太值得投資,16年就能收回投資,只是絕對的好房子,而且這些城市沒有泡沫,1比300以上的房子,理論上都是有泡沫的,如果用這個標準計算,國內90%以上城市都是有泡沫的,但是也要講求國情,經濟歸經濟,國情歸國情,特殊情況歸特殊情況,我們的特殊情況就是剛需太多,都需要買房,很簡單,中國有那麼多要結婚的人,都要買婚房,都要到城市,包括農村的也會到城市買房,這成了一個默認的規則,想一想,它的市場有多大,催生了這個泡沫,房價高的離譜,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現狀。

所以,投資住宅,在國內就是一個的事情尷尬,只能等待房價上漲,不能讓住宅的租金成為戰略投資的一部分,這是很不正常的,一般投資住宅,租售比在正常的範圍內,長效投資客,就會很多,就和商鋪一樣,可以收取租金,可惜的是,買了住宅以租金為回報的方式來投資,那整個就瞎菜了,等待房價上漲,才是重要的方式,這就尷尬,所以100萬的房子能租出去2000塊錢,對於租房的人來講,那是大大的實惠,對於投資者來講,那將是大大的恥辱,連塞牙縫都不夠,想想對不對?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可以疑問隨時關注公眾號兒,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樂福居


真實的故事,以前一朋友在重慶巴南區南濱路有一套房子(140多平方),每月租1200元(15000元一年),當時(2015年底)能賣68萬,如果投資理財每年能收益近4萬。所以就賣了,現在這套房子最少值130萬。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勇行萬里路



單純從租金收入看,100萬的房子月租2000元是不划算的。

要知道,100萬存三年大額存單的話,年利率4.12%,年收益41200元,摺合每月是3433.33元,比月租金2000元高多了。

可是在一二線城市,因為月租金僅2000元,因此將100萬房子變現的,並不多。


原因就是房子作為不動產,在目前階段,依然是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

在我看來,房產的增值會超過通脹速度,更重要的是,房子的地段是增值速度的關鍵。


我那位朋友在上海西渡有套閒置的房子。從9年前買下來後,一直閒置著。

從簡單的租售比看,比起月租2000元,更是愚蠢之極。

實際情況,剛好相反。

當年,他們在擁有一套房後,一直想改善住房條件,但是想購買市中心的同樣面積的住房力不從心。

有懂地產的朋友,建議他們在上海遠郊先分期付款購買了一套約100平米的二房。

當時這套西渡的住房總價不到30萬。

當時因西渡地段相對偏僻,租金不高,僅每月1000元左右,也就沒出租一直空關。

粗略計算一下,閒置房屋的租金損失是1000元×12×9=108000元。

而當時如果30萬理財,按一年10%算,我朋友的理財潛在收入有270000元。

假如按提問者的100萬存銀行大額存單4.12%計,收益也很可觀,100萬×4.12%×9=37.08萬。

那麼我朋友他的做法,真錯了麼?

如今隨著地鐵5號線的途徑西渡,這套住宅市值已超過360萬。

(他的房子樓層好,地段好,沒有出租過,房屋內部情況良好,在二手房市場上價格比同樣地段群租過的房子高出約20萬以上。)

請問什麼樣水平的理財,可以讓30萬資金在9年時間增值到360萬?

這就是即使租售比不合理,很多房東也願意持有房子的原因。

不過隨著房地產週期循環的到來,現在持有市值100萬的房子,再指望後續房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小了。

如果不是一二線城市的房產,有好價格的話,及時把房產變現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購買的一套住房價格100萬,月租金在2000元,年租金在2.4萬元,如果用年租金來計算回報率,這個回報率在2.4%,回報率相當的低,結論是不划算。

回報這麼低,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願意購買住宅呢?在這裡,我談談我的觀點。

住宅的回報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1. 租金的回報
  2. 房價的上升回報

下面詳細的看看這兩方面的回報情況。

租金回報

不僅是重慶住宅的回報率比較低,在整個全國,住宅的回報率都比較低。

一般來說,住宅的租金回報只有2.5%左右,有些好的住宅的回報率會高一點,可以達到4%,極少量的優質樓盤能達到5%。

購買住宅,如果你要用租金來計算回報率,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買住宅,購買商鋪或者公寓,租金回報率更高。

住宅的回報率一般都只有2.5%左右,而商鋪或者公寓的回報,則有5%到7%,特別是商鋪的回報更高一些。

同樣的100萬購買的商鋪,年租金有可能達到5萬元到8萬元,商鋪的回報率比住宅的回報率至少高3個點。

房價的上漲

房價的上漲,才是住宅最主要的回報。

這裡你要明白一個問題,一套住宅,或者說一個不動產,回報來源是有幾個方面,如果你總是看到某一方面的不滿意,或者某一方面又太滿意,那你的格局都是片面的,不能從大局,綜合的來思考問題。

我是重慶的,以重慶的房價為例。在2017年,重慶的房價基本上是翻了一番,普遍的樓盤,價格漲幅在150%以上。

重慶江北嘴有個紫御江山的小區,開發商在銷售的時候,價格是0.9萬元左右,而現在,這個小區的房價在2萬以上,短短的三年時間,漲幅在200%。

重慶照母山的房價,在2016年的時候,價格也才0.8萬,現在重慶照母山的價格在2萬元的單價,漲幅也比較大。

不僅是江北嘴和照母山這些地方的房價能夠上升,而且重慶絕大多數的樓盤,在2017年這波行情中,都上升的厲害。

你用100萬成本買的房,房價上漲後,這套房價值200萬元,淨增100萬元純利潤。如果你要把這房出租收取租金,這套房增加的100萬元的純利潤,要收多少年的租金?要收41年租金才有100萬元。

有的人說,我這套房又不賣,上漲的價格有其名無其實,這不能算回報。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雖然你暫時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回報,但這是你的固定資產嘛,固定資產始終都是存在那裡的,不會因為你賣或者不賣而有所改變,都是你的財富。

從以上分析來看,一套房的回報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收取的年租金,一方面是房價上升的利潤,才是這套房的回報。並且,住宅的主要回報不在租金,而是在房價的上漲上面。

當然,這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各位對這個問題在下面留言,發表你們的觀點和意見,相互交流和學習;也可以點擊關注我的賬號,方便以後交流這類似的問題。


重慶玖哥


光看租售比的話,是不划算的!

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租2000,那麼一年就是2.4萬,租售比為2.4/100*100%=2.4%,光看租售比,肯定是不划算了!100萬存銀行裡,買大額存單的話,安全無風險,目前大額存單3年期或者5年期的收益率為4%左右,所以這個100萬的房子,月租2000,從租售比來看,是非常不划算的。

我就遇到這樣的情況。2018年4月份,我去廣東惠州大亞灣買了一個房子,110平,總價121萬,連帶契稅,進戶費,軟裝什麼的,一共花了130萬左右。今年6月房子進戶了,我一時無法過去住,空著又可惜,畢竟現在還房貸呢,每月房貸2800多,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於是委託中介,把這個房子租出去了。租金每月才1800,按租售比來說,還不到2%,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虧死了。

但是,帳不能這麼算,其實我們買住宅,很少為了出租的,要麼自己居住,要麼投資,留待將來升值,至於出租,只是非常情況下的一個選擇,不是首要考慮的目標,這點和商鋪和寫字樓是不同的。所以,住宅的租售比一向不高,這個是很正常的。

我買的大亞灣那個房子有個業主群,群裡有不少香港業主,有一個人說他在龍崗有個價值300多萬的房子,每月租金也就2000,如果按租售比計算,真是血虧!

在住宅租售比方面,有個現象可能大家沒注意,也就是說,越是小地方,房子的租售比可能越高,拿我老家這個縣城來說,總價十七八萬的房子,一年租金能一萬左右,租售比能達到6%,但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 ,房價越高,租售比可能越低。

記得我2015年去北京,北京有個同學為了孩子上學,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了,然後在兒子就讀的高中附近租房子。租的那個房子在軍事博物館附近,近100平,總價快1000萬,年租金還不到10萬。這麼一算,租售比才1%多點,低得可憐。

綜上所述,100萬的房子,一個月租2000按租售比肯定是不划算的,但這也是我國的國情,沒什麼可抱怨的。畢竟我們買房子出租,只是權宜之計,不是主要目標,大家說對不?


李中東


座標天津武清區中心,58平米小兩居,房價100萬左右,家電傢俱配齊(空調沒有),月租金1000元,季付。

座標北京海淀北五環外,63平小兩居,房價450萬左右,月租金5000元,部分傢俱家電,半年付。

座標一個五線小縣城,102平兩居,房價50萬左右,無傢俱,部分家電,月租金600元,季付。

看完後什麼感覺?



追夢前行


100萬的房子,我假設按三成首付購買,貸款三十年,那麼每個月月供是3600元左右。那每月房租2000元,每個月除了房租收入的,你每個月還得額外付出1600元。一年就是1.92萬元,30年就是57.6萬元。

通過以上計算可以看出,你前面三十年都不會賺錢,而且除了首付的30萬,還得另外付出57.6萬元,才能買到這100萬元的房子。三十年後就是你的收穫期了,假如房子產權是70年,假設今後每個月租金還是2000元,那麼後面四十年,你總共獲得收益是96萬元。扣除你的投入87.6萬元,你的收益是8.4萬元。意思就是你投入87.6萬元,70年後只獲得了8.4萬元的收益,總收益率才9.5%左右,這樣的投資肯定是不划算的。

當然房租肯定不可能永遠都不上漲的,我們假設房租每年漲幅是5%,第十三年的時候,月租已經漲到3700元左右了,這個時候已經比你的月供高了,後面就可以開始賺錢了。相當於你只需要投入持續投入13年,後面月租就可以抵月供了,這樣的投資就是很划算的。

綜上所述,100萬買的房,現在月租金2000元,只要以後每年租金漲幅有5%,那麼這樣的投資還是很划算的。


月牙亮投


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只租2000元,還問劃不划算?那肯定是不划算的啦。

如果一百萬存銀行,買入大額存單年利率是4%,一年也有4萬元,而一百萬買房,一年的租金只有24000元。其實,有一百萬不如把錢存銀行,就不要冒房價下跌的風險。


此外,你有一百萬的房子,你能保證一直就出租出去嗎?我看未必,據我所知,一百萬的房子是三四線城市,一線城市沒有一百萬的房產。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話,如果房價跌了,房租也會下跌,屆時收益還不如現在。更何況,租房是會有空檔期的,不是每個月都能保證有收入。


最後,一百萬的房子,就這樣毛坯房就想出租,顯然不可能,還要給出租房準備一些簡單的傢俱,還要簡單裝修一下,還要有基本的生活設施,這些輔助設備的購買和投入,少說也要幾萬元錢。所以,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租金2000元,根本不划算,房地產現在根本沒有投資價值,只有投機價值。


不執著財經


《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租2000划算不?》

01

首先確定經濟活動的參照系,才能判斷利弊

有朋友問:

一百萬的房子,一個月租2000划算不?

關於這種經濟問題,主要涉及參照系和思維方式的問題。


那麼,價值百萬的房產,月租金2000元,年收益24000元,是否划算呢?怎麼判斷是否划算呢?這個判斷標準是什麼呢?



其實上述為問題,問的就是怎麼選擇參照系了。


陳旭要說的是,所有經濟活動是否划算,參照系都是銀行利息。


如果你從事的經濟活動,所獲得的的利潤,高於銀行利息,那麼就是划算的;反之,如果你從事的經濟活動低於銀行利息,那就是不划算的,不如把錢存銀行吃利息。



參考系:研究物體運動狀態時,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作相對運動的物體系。


標準性:用來做參考系的物體都是假定不動的,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於參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參考系的選取具有任意性,但應以觀察方便和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為原則。


統一性:比較不同的運動時,應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差異性:同一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一般不同。例如,坐在行駛的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考系,乘客是運動的,但如果以車為參考系,則乘客是靜止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但應以觀察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為原則,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常選擇地面為參考系。

02

考慮到經濟發達地區房價上漲因素,買房不出租,也是划算的。

那麼,問題來了,價值百萬的房子,年收益24000元,到底是划算,還是不划算呢?

我們看一下2019年,各大銀行一年期利息表,就知道,一年期利息是1.7,現在百萬資產年收益24000元,顯然比銀行利息1.7要高一些,所以收房租比存銀行划算。

另外,我們還要考慮到,房子本身會增值。

例如,江蘇無錫房價在10年內上漲了4倍……

這意味著,假設10年前你有500萬房產,現在你的房產價值就是2千萬了。

房產增值的速度是暴利的,難以估計。

實際上,很多人買了房子就放在那裡,根本不出租。


因為出租很麻煩,而把空房子放在那裡,放兩年,資產就能翻倍,就算不翻倍也能增值百分之幾十,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事情。


03

房價上漲地區,買房空置,不出租,也是划算的;出租就更划算了。


綜上所述……


如果你的房子位於經濟發達地區,比如北京都市圈,或者長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等地,房價是多半會上漲的。

所以請放心,如果你有100萬房產,月收2000元房租,是極其划算的。


屠龍有術


在中國可能沒有比租房子出去的房東更好的人了,花100萬買的房子,2000就租給你住,銀行利息都不夠,比如我們兩個都有100萬,你拿去買套房租給我,租金2000元月,我的100萬我拿去存銀行,4%的利率(絕對不算高)我每個月的利息是3600,然後我給你2000元,我還剩1600元,你們說說還有其他的東西會這樣嗎?請舉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